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2-08-03 18:05:00 汇报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主席、各位领导:

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安排,我就***乡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近年来,***乡紧紧围绕省委“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按照,“三四五”的发展思路,即:立足道路交通、矿产资源、立体气候三大优势;建成水城县南部片区经济文化、工业组团、交通枢纽、农产品交易四个中心;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科教兴乡五大战略,加快工业发展速度、突出城镇化带动战略、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打下良好基础。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水城县西南部,距市中心区76公里,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54个村民组,11237户,39167人,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45%。近年来,我乡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工农并重,一、二、三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调整为3∶90∶7,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同时抓大项目建设契机,加大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力度,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打造经济强镇为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化”推动战略。一是抓好以煤电为主的工业经济。紧紧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围绕“建成水城南部工业组团中心”的定位,重点抓好煤电产业,举全乡之力做好***电厂、***煤业等大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前三季度,***电厂发电量79.9亿度,同比增长15%,产值19.73亿元;原煤产量93万吨,同比增长19%;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8%。矸石砖厂4家,采石场1个,有地方煤矿一对即新龙煤矿,原设计能力年产原煤9万吨,现技改扩为年产30万吨,预计到2012年下半年技改完成进行投产。资源优势逐步向经济优势转化。二是抓项目带动。紧抓煤电大项目、水盘高速公路建设契机,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第三产业,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全乡各种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已发展到600余家,各种运输业发展到1300余家。三是优化发展环境。结合“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的开展,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好煤电大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明确由一名副乡长牵头,三名工作人员与原工作脱钩,专门负责抓大企业协调服务工作。四是做好园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正在规划过程中,已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申报相关项目,同时对涉及区域内的群众进行了相关宣传,已成立了工业园区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立项后可立即投入实施。

  (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逐步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

  按照省、市、县关于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有关要求,推进城镇建设。***小城镇的总体规划是市政府委托市规划局编制的,小城镇人口规划为3万人,规划面积为5.7平方公里。分为工业园区、安置商贸区、行政办公区和商住区,四个功能区相互独立,相互联系。自2003年12月***小镇建设启动以来,***乡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城镇设施,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一是道路建设。安置区道路已全面贯通,建成路基3.1公里,路面硬化2.8公里,雨污管道约5.2公里,建成供水管网1平方公里,完成***老街改造2公里,完成电厂大件运输路7公里,完成煤矿进场路3.5公里,完成***小城镇主大街第一期土石方开挖120米。二是房屋建设。安置了煤电拆迁户三期,共安置农户430户,完成建筑面积约84100平方米,投资约4150万元。在小城镇范围内新增商贸门面830多间。先后完成***中学、卫生院、党政办公大楼、法庭、派出所、地税分局、计生服务站、综合文化站等行政办公楼建设,共完成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投资约2850万元。三是提升服务功能。通过建成***水厂,实施电网改造、安装路灯,设立垃圾箱、集镇中心绿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商贸、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四是加强城镇管理。结合“双创双建”工作,招聘城-管人员8人,保洁员50人,实行卫生环境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建立长效机制,培养群众自觉维护城镇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抓结构调整。始终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继续以姜、果、蔬、猪、蜂等种养殖业为重点,积极实施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涉农补贴。今年以来,种植早春蔬菜10000亩,产量达到15200吨,产值达2872万元;种植生姜7000亩;种植马铃薯15000亩;调进两杂良种45.5吨,化肥1500吨,农药0.5吨,地膜52吨。母猪存栏4739头,出栏仔猪2.5万头;生猪存栏41711头,出栏肥猪1.8万头;家禽存栏7.1万羽,出栏8万羽;肉类总产量501吨;养蜂3500余箱。

  二是抓区域布局,促农业增效。根据交通、气候、水资源及销路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交通便利的5个低海拔村大力规划蔬菜种植;在4个中海拔的村大力发展生姜种植;在铁路沿线5个村发展经果林种植,在特色村扩大种养殖规模。在新联村、新光村实施连片种植1500亩无藤瓜和辣椒种植基地,在店子村发展200亩茄子连片种植示范点,在双井村规划300亩优质玉米高产示范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发展农业经济,扶持组建并帮助申请注册成功1个合作社,乡内共有1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引导好农民选好品种,科学种植,做到品种调优、规模调大、结构调特,切实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三是抓技术推广,促质量提升。为强化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加强农技科技培训力度,十一五期间,完成农技普及培训1.2万人次,完成“绿证”培训2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0人,阳光工程培训240人次,引导性培训600人;由乡农技人员现场作技术示范和讲解;组织农技便民服务队深入各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由农业服务中心和兽医站技术人员实行定点指导,为农户提供选种、种植、喂养、防疫等全程管理服务。有力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

  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泥着落水库、长征水库、马场水库等除险加固及相关附属设施配套工程,完成双井村杨家河河堤治理工作;组织群众挖井370口,建池104个,铺设管道线60公里,建成***水厂,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困难;建成沼气池1436口,受益农户6000余人;争取上级资金430万元,在新联村、新光村、新光村实施泥着落水库渠系灌溉工程,保障了3500亩早春蔬菜种植基地用水。

  三、主要问题

  通过努力,***乡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离上级和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一是***工业园区未完成规划,如何定位尚在讨论阶段;二是城镇建设资金缺乏,相应的城镇配套设施不完善;三是农业基础脆弱,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还很难形成。

  四、下步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这一主基调,突出重点,努力实施工业强乡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农业现代化战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做大提升二产,大力实施“工业强乡”战略。立足优势条件,围绕“工业强乡”目标,着力扩大经济总量。继续按照“服务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服务战略,进一步强化煤电大项目协调服务和水盘高速公路建设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两加一推”主基调,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重点抓好煤电产业,确保***电厂、***煤业正常投产营运,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积极做好***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努力将***建成以煤矿、瓦斯发电、火电、煤化工、建材等为支撑产业的工业基地。

  (二)强推拓宽三产,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掀起新一轮小城镇建设高-潮。一是统筹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围绕既定规划内容,重点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落实***工业园区建设详细规划,尽快形成乡、村两级城镇规划框架,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坚持把强化产业支撑作为拉动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将工业园区作为城镇扩容的新组团和新的增长点,以产业集聚引导人口集聚,通过二、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推动农村人员向城镇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二是着力提升城镇整体功能。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宏发投资公司建设,通过市场运作盘活城镇基础设施和闲置资产,对城镇无形、有形资产进行转让、拍卖、租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逐步建立“投资-回收-积累-再投资”的良性运作机制。坚持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引导民营企业向城镇靠拢,加快发展乡镇工业、商贸业、服务业,加强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不断繁荣城镇经济。通过外争、内筹、搭建融资平台等措施,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着力打造特色城镇,把***小城镇建设成为集行政办公、商住、金融、农贸、民族风情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城镇。进一步抓好“双创双建”工作,切实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和建设品位,树立集镇新形象。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抢抓***煤电大项目、水盘高速公路、***工业园区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利用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以交通运输、餐饮、娱乐、休闲、物流等为主的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全乡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三)调整优化一产,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调结构、惠民生、促增长”的要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按照中央、省、市、县的部署和要求,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加强田间管理,努力提高粮食总产,确保粮食安全。二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的气候、交通、区位等优势,在经济作物种植上做文章,继续做好早春蔬菜、生姜、经果林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生态效益农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猪、牛、羊、兔、鸡、蜂、果、菜等种养殖业,积极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布局合理、产业化程度高的农业产业格局。三是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加大创业帮扶力度,支持农村各类能人创业致富、带动致富,营造政府支持创业、社会鼓励创业、民众勇于创业的氛围,积极培植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主动对接上级政策,争取更多项目投入,夯实发展基础。结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水、电、路、通信为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乡容乡貌,优化人居环境。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劳务输出力度,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

  (四)加快城镇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坚持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断加快规划一体化、产业集约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步伐。一是逐步转型发展模式。按照“内外互补、转型发展”的思路,逐步将乡域经济由单一依赖煤炭资源的“黑色经济”、“地下经济”向全面发展壮大果蔬种植业的“绿色经济”、“地上经济”转变。二是扩大中心辐射范围。按照“发展周边、服务城镇”的思路,加大小城镇周边村建设力度,加快融合,通过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三是提升城镇带动能力。加快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进程,扩大城镇容量,增强小城镇承载工业、带动农业、繁荣三产、聚集人口的能力。四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把边远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倾斜、社会帮扶等措施,深入实施整村推进,进行连片开发,加大边远村移民搬迁力度,推进城镇设施和功能向农村延伸覆盖,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

  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汇报材料[篇2]

  农业现代化是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物质装备、高效的组织方式、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较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也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过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客观要求,是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江苏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省连续六年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粮食持续增产,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46亿斤,实现连续六年增产的历史性突破,单产创历史新高;高效农业比重持续提高,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超过2400万亩,高效农业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农业增加值位居全国前列;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4元,提前一年实现省定小康目标。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江苏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实现增长,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和投资实现新增长。我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1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二,但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必须依靠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土地集约型、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农业,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一种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要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三是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农机、农资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四是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推进农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五是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农耕文化、田园风光和山水资源,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江苏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有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300亿元左右,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20%,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重26%,高标准农田比重60%,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80%,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比重80%,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

  为此,我们在工作举措上,要突出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推进“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生产;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务农收入。建设“三大载体”,一是现代农业园区。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二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有特色、有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直供、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推进力度,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我们要继续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率先发展的责任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大力度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推进失业保险工作汇报02-04

整村推进汇报材料08-04

工作汇报材料08-04

推进失业保险工作汇报15篇04-17

推进失业保险工作汇报(15篇)05-25

推进廉洁镇村工作汇报(精选9篇)11-21

就业工作汇报材料02-04

幼儿工作汇报材料08-08

环保工作汇报材料02-28

人防工作汇报材料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