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源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时间:2023-02-18 22:45:21 情况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流源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流源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流源乡地处桂东县西南部,海拔高度779米,与增口、寨前、四都、大塘、贝溪交界,境内四面环山,境内群峰连绵,三条小河相汇,以“流水之源”而名流源。沤江支流流源河呈放射状分布于流源村中,流经山口、江足下、水口组,境内长度20千米,流域面积9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3.2立方米/秒,平均坡降23.7‰,沙坑河所属流源河,流经沙坑组,境内长度4.7千米,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31立方米/秒,平均坡降81‰,形成中间狭窄的冲积平原。流源乡东为笔架山、油齐岭,与增口乡、寨前乡相隔,南为纹江水口,与寨前乡交界,西为八面山的大岭坳与四都乡相临。全乡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夏凉。

二、乡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情况介绍

2012年上半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7万元,增长8%;财政收入100万元,增长2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0万元,增长30%;农业总产值422万元,增长8%;新上各类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130多个,计划生育率87%。

(一)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12年全乡楠竹种植发展到10万亩,良种油茶林面积3000亩、甜玉米600多亩,花卉苗木1000亩,优质水果300亩,草

木本药材500多亩,林中养鸡20000羽,草食动物存栏2000余头(只)。同时,通过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和“猪-沼-菜(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协会组织,农业生产目标已从主要追求农产品数量向优化品种质量转变;生产方式已从小农生产向产业化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已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逐步转变;资源开发方式已从掠夺型逐步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全乡按照“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格局,坚持乡村联动共建,充分利用各村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实施新产业开发计划,全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了“10万亩楠竹基地”、“1000亩甜玉米基地”、“500亩中草药基地”、 “300亩油茶林改造基地”、“300亩小水果基地”、“千头牲猪养殖场”等。在流源X003沿线及至邓力群旧居道路两帝种植桂花树等景观植物600余亩,生态休闲农家景观带初步形成。

(三)养殖产业进一步优化,培育特色畜禽产品。 为抓好养猪生产,在流源村建立了大型养猪场,上坪村生态养猪场,做到自繁自养,订单上市,极大的带动了全乡生猪养殖发展, 2012年全乡生猪出栏达到 10万头以上;着力发展林中养鸡的生态养殖模式,在林养鸡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林养鸡发展速度迅猛,土鸡和土鸡蛋供不应求。到目前

为止,全乡林养鸡达到2万多只,土鸡、土鸡蛋深受市民亲睐。

(四)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 为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该乡从 2011年开始,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从 2011年开始,全乡 3 — 5 月黄金季节,培训达 60多场次,参加村民达1.8万人次。做到培训与现场解答难题相结合,农业技术人才与经济能人相结合,收效明显;通过培训,全乡引进推广甜玉米改良技术600亩,推广无公害农药达 5000亩以上,推广生物有机肥280吨以上,改善了农产品质量,提升了农产品的效益。

三、乡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河道垃圾清理。严禁往河道内倾倒垃圾、乱扔杂物,清理漂浮垃圾和沿岸杂物,确保河畅水清,水资源清洁安全。乡政府出资6万元,利用挖掘机对2公里河道内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并清理平整河床。

(二)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我乡投资8万元,在繁华地区增加垃圾池10个;投资2万元,新购置“流源环卫”流动垃圾车15辆; 投资2万元,合理设置标示牌、宣传牌和垃圾箱、果皮箱。

(三)街道卫生清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乡政府年出资2万元,凭请了5名专职环卫工对乡政府所在地按期进行清扫;投入3万元,安排专门车辆和人员每天清理积存垃圾,做到随扫随清、日产日清。投入资金2万元,

确定每月村组定期对公共场所、道路两侧、河道沿线组织大清理、大清扫、大清运,确保乡村整洁。

(四)道路两旁清理。严禁道路两边乱堆乱放,乱堆放建筑材料等,制定村规民约,约束行为,对违反制度的人员进行处罚。投入资金1万元,聘请民工拆除道路两边木围栏800米、砖砌石砌围栏600米、清理建筑材料堆放600米,使道路两旁面貌焕然一新。

《流源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五)“牛皮癣”治理。全面清理街容街貌,乡政府出资1万元,聘请清洁工人对街道、市场、电线柱的广告等杂物进行整治,确保环境美化。

(六)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环境长期清洁,乡政府加强监管,出资2万元,聘请了4名环境卫生监管员,定期不定期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和对乱倒乱扔等现象进行处罚,重点对向河道倾倒垃圾等行为进行查处,取得了明显效果。

中共桂东县流源乡委员会

桂东县流源乡人民政府

2012年8月12日

流源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篇2]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环保局对全市21个乡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了督查。

一、总体情况

全市动员大会之后,各乡镇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尤其是市政府第二次全市环境卫生管理与集中整治调度会召开后,各乡镇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掀起了以集中清理垃圾为切入点、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建立管理机制为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新高-潮。市环保局从4月中旬开始,组织了2个工作组深入到各乡镇、村屯,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等形式,对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情况开展调研与督查;4月下旬又在鞍子山乡山海丰村、栗子房镇四家村召开了全市农村乡镇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现场会、听取了四家村环境卫生整治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16个屯的环境卫生情况,总结了前一段整治情况。全市21个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发动快。动员大会后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和部署,以召开三级干部形式,一杆插到村屯一级,层层发动,广泛宣传,传达贯彻了市政府关于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会议精神。青堆镇专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 2辆、张贴标语210幅,办宣传栏11处,散发宣传单2000份,发放商业网点600余家门前“五包”通知,掀起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热潮;鞍子山乡、兰店乡道路边沟阻塞、河道垃圾成堆,树上挂着废弃塑料袋,影响观瞻,班子狠下决心,组织千人大会战,农村环境面貌彻底改观;塔岭镇多次召开动员会,张贴和发放《环境卫

生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使综合整治的目的和内容家喻户晓,形成了人人参与整治的氛围。

二是措施实。各乡镇都制订了整治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推动了以"六清"为基本内容集中整治的有序开展。光明山、荷花山镇以领导干部带头清扫垃圾的形式,带动全镇干部群众参与综合整治;桂云花、太平岭乡和大营镇等乡镇由乡镇统一指挥、统一布署、统一要求,对小城镇、公路两侧、河道沟渠、集贸市场进行清理,保证了整治质量;栗子房镇在整治中,不搞“一刀切”,对大村与小村,经济发达村与经济欠发达村,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

三是力度大。在整治过程中,各乡镇都加大了资金投入和工作督查力度,设立了专项资金,并建立了定期督查、通报制度。蓉花山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到各村屯逐一督查,要求把整治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对待,投入资金 15万元,出动车辆360台次,清理垃圾800吨。徐岭镇和大郑镇要求村支部书记和主任立下军令状、党员干部肩上有责任,对一些后进村,由镇主要领导亲自出面督查,推进整治活动开展。 四是成效好。全市21个乡镇都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活动,初步改变了“脏、乱、差”现象。仙人洞镇开展“三清三治”活动,先后投资23万元,对旅游干线和交通干道路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清理河道3条,打捞水面污染物150公斤,出动车辆257台次,清理垃圾40吨,修剪养护绿化带3万平方米。黑岛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资60万元,动用各类机械设备180余(台)次,清运填埋垃圾300余吨,整

治公路道口4个,对乡镇所在地广告、牌匾进行清理和规范。步云山、吴炉等乡镇已初步形成了镇有垃圾转运站(在建)、村有垃圾填埋点、屯组有垃圾池一体化处理垃圾的框架。

据统计,全市农村投入资金504万元,人力7万多人次。共清理垃圾 9513多吨,清理农村河道 200 多公里,整治道路两侧边沟70万延米,拆除违章建筑36处,村庄绿化种植各种苗木60.1万株。全市农村有清扫保洁队伍的行政村比例达 95%以上,建垃圾收集(池)1131个,投入垃圾运输车230辆,拖垃机130辆,三轮车566部,垃圾清理率达 75%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状况。

二、存在的问题

1、环保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群众公共环保意识不强,对环境卫生常态化支持不够,一些村民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还未彻底改变。

2、农村垃圾总体情况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农村垃圾产量、分布、处理、利用缺乏系统地调查研究,农村各种垃圾分类、处理和利用情况没有量化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垃圾处理方式的确定和农村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建设。

3、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我市乡镇环保资金投入力度与当前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数量、质量暂时难以满足农村的发展要求。

4、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市部分乡镇、村尚未建立管理机制,没有成立环卫队伍,长效化和制度化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三、督查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各乡镇可结合乡镇作风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切实将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纳入到乡镇综合考核体系中。

二是增强农民在环境整治中的主体意识。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克服和纠正村级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落实和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增强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三是拓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内容。要全面建立严重污染性的垃圾“户组分类、村收集、乡镇中转、市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系统;一般性垃圾要推广“统一收集、就地分类、就地处理”办法。加快生态养殖场和畜牧小区建设,开展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村内道路、村庄周边、沿线沿岸的绿化,建立健全绿化管护机制,提高农村生态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逐步形成环境卫生常态化工作机制,避免出现“治了乱、乱了治”现象。要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管理体系。

【流源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农村环境整治情况汇报03-17

乡农村环境工作汇报11-24

农村环境卫生开展情况汇报04-04

乡环保工作情况汇报11-27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情况汇报11-29

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情况汇报11-25

江源煤业人员定位自然情况汇报08-03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汇报(精选30篇)12-02

乡综合治理宣传月工作总结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