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11-23 15:12:56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设置创新能力发挥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从“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放式教学方式。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主动求知、消极应付变积极探索。

(1) 创造出平等、自信的课堂气氛。课堂上的每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个性差异都是一名成员,应受到平等的对待,师生关系也要平等、融洽。要尊重学生的心灵和感受,培养学生自信心。正如索洛维契克所说:“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本来的面貌如何,而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敢于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在平等、自信、宽松气氛中培养创新的土壤,激发创新潜能。

(2) 鼓励学生多问、勤问。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世界。教师通过典型事例、案例的引导,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提出疑问,表明他们在积极思考,有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对有创新的问,加以鼓励、赞扬,且不可怒目以视、不加理睬。

(3) 创造学生说的天地。通过参照教师提出的寻疑纲领或自学问题,让学生说教材中内容,说出难点、重点,说出疑惑,说出感受心得,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讨论,以及教师归纳小结,培养学生创造性领悟教材,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在其过程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正确的观点要予以肯定,错误的观点要引导分辨,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广泛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等等,为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借助历史人物、著名作家的事迹及贡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著名作家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渴望了解他们,希望从他们身上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讲述历史人物、著名作家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他们成长的事迹,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我们学习《岳阳楼记》这一课,就出现两个历史人物:范仲淹、藤子京。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感受很深。当地方官时,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并在抵御西夏中,屡立战功。1043年,范仲淹任政事(副宰相),因敢于直言,实行一些进步的政治改革,遭保守派反对,1045年被贬到邓州(现河南邓县),之后还做过杭州、青洲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仕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集名《范文正公集》。藤子京是范仲淹同榜考中的进士。两人志同道合,交往很深。藤子京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一直同范仲淹亲密合作,这自然遭到保守派的嫉恨。他在担任庆州长官时,被诬告擅自动用官钱十六万贯,经范仲淹大力营救,据实辩诬,才得免以贪污罪论处,于庆历四年(1044)年贬谪到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担心他遭祸,想找机会劝他,正好第二年(1045年)六月,他重修得岳阳楼落成,请范仲淹作记,范仲淹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的理想抱负,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藤子京。其时范仲淹也遭贬谪,处境同藤子京一样。写此文可以说既是劝友也是自勉,文中的“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表达了作者宽阔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千古名句,表达作者的宏伟抱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连用四个“忧”字,把作者假托的“古仁人”无时无地不为国为民地崇高思想境界表现出来,以作者的宽阔胸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让学生自觉去探索、求知,在这过程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尝试、探索,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

(一)现在有些学生于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提问时就是不说,因为总怕错。这样,时间久了就形成老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直线下降。他们在课堂上总盼望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手表示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就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去理解赏析。一篇文章就像一个多面体,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会划出不同的层次,只要他们说得有理、合乎逻辑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千万不要在他们第一次发言就扼杀他们的创新。况且阅读一篇课文,只要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采取多思索、勤琢磨的方法,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就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深刻、全面、灵活。举一反三,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提炼,自然而然地激起其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到“学问”。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置疑问或让学生间互相设置疑问,有目的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阅读《愚公移山》一课,老师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远见性,然后启示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一问多答,一题多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而且能使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体验,培养其创造力。

四、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文教学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是学生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艺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

作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贴近生活,仔细观察生活,引导其关注生活,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展现自己的独特才华。初中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生活缺乏全面的认识,作为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贴近生活,仔细关察生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欲望。写作文时,有些学生常抱怨写腻了《我的老师》、《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之类的文章,针对这一情况,我就让学生仔细看朱自清笔下的《背影》,特别是“望父买橘”的细节描写,“父亲肥胖的身体” “慢慢爬过栏杆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淳朴的父爱,这是天底下父爱的缩影。然后再布置学生将鲁迅先生笔下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手”的语句抄出来,如“红活圆实” “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写闰土的手不单是闰土一人的手,而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手的真实写照,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样一来,学生纷纷要求再写我的老师、我的爸爸、妈妈,这次作文,学生们大都情真意浓,血肉丰满,活生生的老师、爸爸、妈妈跃然纸上,这是学生真情的流露;是贴近生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情感体验。作文又应是具个性的一种思维活动,无论是写景状物、托物言志,还是阐述观点,都应是活气、志气、文气、骨气,充分展现其个性,在个性发展中,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每完成一次习作,就像演出一出戏,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既要教学生如何表演,又要和学生们一起表演。评价学生的作文,老师是评委,又应该接受学生的评判,帮助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述他们要表达的内容,鼓励学生用独创精神思维。一节作文课,要求学生围绕“老师”这一话题写篇作文。按照传统,学生会写老师的外貌,举事例,,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千篇一律。我在指导之后鼓励学生用诗歌来赞美老师。没想到,有近二十名学生写了诗歌,虽然语言稚嫩,但也不乏佳作。一位学生把老师说是书,老师是语文书,教会我人﹑口﹑手…老师是思想品德,教会我如何做人…,老师是百科全书,教会我所有不懂的知识…。这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是多么了不起的尝试,它超越了学生以往的自身体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新。

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主观环境。

只有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再现课文情景: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课文进行复述,实现“作者——读者”情感迁移的良好途径,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用生动、形象的话语描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和奇特之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续写课文:    想像是思维的翅膀,想像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可以活跃思维,培养创造力。在讲授完《皇帝的新装》一课后,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有的说:“皇帝幡然悔悟,不再爱慕虚荣,成了一位脚踏实地的好皇帝……。”有的说:“骗子的伎俩继续在人间得逞,不信请看新的一幕……。”有的说:“诚实的小男孩在众人的鼓励下,与各种各样的骗子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学生跃跃欲试,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

3、绘画辅助课文讲解:一篇优美的文章仅凭讲解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利用绘画来对课文进行补充。如在讲解《登上地球之巅》一课时,利用图画不仅将攀登珠峰的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而且使学生对攀登珠峰的情景有了切身的体会。在讲解古诗词时,我采取边听朗读,边让学生自己绘景的方式,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画境美”。这样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自身特点,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2]

1.提供机会,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封闭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想象,失去了思考的机会。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创造。想象力是人类发明创作的源泉。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往往不受传统观念、思想、现实的束缚,能自由想象,他们想象出的事物,是成年人往往意想不到的。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比一比谁想象的多,谁的想象新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发散思维,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用自己所收集的树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粘贴成各种图案。一周以后,在检查作业时,被同学们的奇思妙想给惊呆了。小到粘成金鱼、萝卜、小船、房子、月亮、电灯,大到大水牛、疏密有致的风景、美丽的校园、有趣的活动,真是应有尽有,各具风格。这种作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就让同学们替小羊想办法去战胜大灰狼,让学生想象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结果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踊跃回答,畅所欲言,想出了很多办法,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2.尊重学生,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能力。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善于发现,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遇事多让学生提"为什么"、"怎么会"、"怎样"这类思考类型的问题。

当年牛顿由一个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壶里的水开了,顶起壶盖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伟人为什么能有发明呢?归根结底是由于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3.用设计探索机会的手段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依靠发掘创新思维所创造的。创造力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创新思维能够依据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头脑中创造出一件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就是能够产生出闻所未闻的思维成果[2]。因此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学。比如,面对看图写作的课程时,以图中的"蝴蝶"为对象发挥想象,自己命题写作。在学生动笔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应该就蝴蝶所准备的资料对大家介绍蝴蝶一生的结局,以及相关诗句等。在介绍完之后,学生对其有了基本了解,这时可以让学生迅速进行构思。这样,就可以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有话可以写,并且能对蝴蝶的优点进行赞美。当然也不排除会有在少部分同学认为蝴蝶的一生活的毫无价值,整日无所事事,流连花丛,不思进取,最终碌碌无为而终,并且由蝴蝶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如此自圆其说的文章也不乏智慧的火花闪现。由此可见说,语文教学担心的不应该是学生做不到,应该是教师会"想"不到。这里所说的"想",就是给学生一个设计探究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我价值,这是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同时也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体现教学能力的绝妙舞台。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有策略有计划地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为学生开创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学生抓起,小学语文教师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素质人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1-23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1-23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1-23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1-23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11-23

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1-23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11-23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1-2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