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时间:2022-07-26 15:51:27 应急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各种措施频频出现,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 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 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 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 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 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 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 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 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 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 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 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 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 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 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 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 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 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 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 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 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 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 常。

  7、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 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 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 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 提高警惕。

  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 凝血功能。

  二、输血标准和应急措施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一、输血治疗,经管医生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二、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条形码,正确准备试管。

  三、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四、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床边核对患者腕带,信息核对无误后才能采血。

  五、凡申请输注血小板、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凝血因子者,一般情况下无需交叉配血。

  六、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七、护士采集标本并核对后,进行规范正确确认;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八、输血科备好血液后,到输血科领取血液。

  九、领血时,认真做好“三查十对”,核对相关信息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运送。

  十、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十一、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十二、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十三、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紧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十四、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血袋立即送入输血科保存。

  十五、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

  十六、病房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的培训、学习、考核并记录。

  输血科管理制度

  一、输血科(中心血库)的设置和配备

  (一)输血科(中心血库)的设置

  (二)输血科配备标准

  1.人员技术职称:三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医(技)师以上人员;二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主治(管)医(技)师以上人员;其他各级医院输血科(血库)至少配备一名医学专业人员。

  2.房间安排:血型血交叉试验室、冰箱放置室、采血或自体输血室、配型移植实验室、清洗室等。

  二、采供血管理

  1.采血室。要求总体布置宽敞明亮,幽雅舒适;采光良好,献血员位置明暗适宜,工作人员处可以适当安装台灯和壁灯;室内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每天消毒,定期采样进行空气细菌监测。

  2.献血员。体格检查、血液学标准、采血量及时间的间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

  3.准备急救药品和用具,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献血员护理程序。

  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通过“输血安全护理单”组织实施。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患者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

  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

  ①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⑤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配血报告单)附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孕妇贫血需要输血吗

  1 第一:怀孕期间贫血是缺铁造成的,服用阿胶补血口服液达不到根治的效果,要补铁治疗才行。补铁建议服用铁之缘片补充,补铁口感好对肠胃无刺激作用,对孕期贫血有很好的改善效果。硫酸亚铁会刺激肠胃而且铁腥味很浓难以下咽。

  2 第二:贫血是孕期常见的症状,主要应加强影响,保证含铁食物的摄入。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和动物肝脏等食物,也可以服用维生素C,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治疗,对胎儿没有影响的。

  3 第三:严重的话是要输的。虽然输血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输血。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补血补铁的药,多喝点红枣红糖水,猪肝等,如果不想输血的话可以考虑提前剖腹。血制品也安全的话没关系啊,医院做好监测的话没什么问题的。再说要是不输血的话,到时生产恐怕生命会有危险了。

  注意事项

  孕妇贫血最基本的症状就是眩晕,不能剧烈活动,有时候还有可能晕倒在地,后果十分严重,那么孕妇贫血需要输血吗?这个要看孕妇是属于几度贫血,看现在的身体状况是否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等等。

  三、输血预防措施

  1.首选自体输血,尤其是患者在手术野的失血与术后出血,均可行收集-洗涤后重新回输到体内,这样处理可以无需异体输血,进而预防相关免疫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2.输血前,护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血液制品的质量标准,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原则进行严格、慎重操作,若发现血袋的标签磨损、字迹模糊、血袋破损、漏血、血液中有异物、血浆颜色异常、未晃动血袋血浆层与细胞层界限不明或颜色异常等情况时,则应视为血液制品不合格。发现不合格血液制品时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处理,护理人员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合格的血液制品坚持不用,以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进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

  3.输血期间,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防出现细菌感染。另外,血液中禁止随意添加其他药品,以防血液变性或溶血。如果必须添加其他药品或液体,则应选择不同的静脉通路。如果输入不同献血者的血液,则要间隔输入少量的浓度为90%的氯化钠溶液。

  4.输血时,护理人员要了解各种血液制品的注意细则。如,悬浮红细胞输注前要进行多次颠倒处理,输注期间也可轻轻摇晃血袋;洗涤红细胞与机采血小板应快速输完,以免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要调整好输注速率,浓缩红细胞最好控制在4h内输注完成,红细胞输注量一般控制在1ml/(kgh)最为适宜;血小板的输注速率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准,一般每分钟调为90滴左右;对人类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输血的患者而言,应该降低白细胞的输注速率;新鲜血液的输注速率要控制在每分钟10ml以内;溶化后的血浆最好在4h内输完;凝血因子输注速率可以患者耐受的最快速度为宜;对于有多次输血经历或有输血反应的患者而言,最好选择洗涤红细胞与辐照红细胞等新型血液制品,或选择悬浮红细胞时用白细胞滤过器先进行滤过。了解以上的注意细则,可以有效的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四、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措施

  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三、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反应反馈卡后送输血科,并及时调查处理。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并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

  四、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五、输血后反应

  (一)发热反应 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

  1.原因:

  可由致热源污染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

  ②受血者在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所致的免疫反应;

  ③违反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症状: 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h后缓解。

  3.防治

  (1)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处理:反应轻者,减慢滴数即可使症状减轻。

  严重者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通知医生。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

  (1) 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3)多次输血者体内产生过敏性抗体。

  2.症状: 大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将结束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中度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3.防治

  (1)预防:

  ①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②献血员在采血前4h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2) 处理:

  ①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②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

  ③根据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等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

  1. 原因:

  (1)输入异型血,多由于ABO血型不相容引起,献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

  (2)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储存过久、血温过高,输血前将血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受细菌污染均可造成溶血;

  (3)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变化的药物,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

  (4)输入Rh因子不同的血液

  2. 症状:典型的症状在输入10-20ml血后发生,随输入血量增加而加重。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症状。

  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症状。

  第三阶段,因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防治

  1.预防:认真作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查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

  2.处理:

  (1)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维持静脉输液通道,供给升压药和其他药物;

  (3)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4)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对少尿、尿闭者,按急性肾能衰竭处理;

  (6)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治疗。

  (7)Rh系统血型反应中,一般在一周或更长时间出现反应,体征较轻,有轻度发热伴乏力、血胆红素升高。对此种病人应查明原因,确诊后,尽量避免再次输血。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h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总血容量。常见的反应有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等。

  1. 循环负荷过重 其原因、症状及护理同静脉输液反应。

  2.出血倾向

  (1)原因:长期反复输血或超过病人原血液总量的大量输血,由于库血中的血小板破坏较多,使凝血因子减少而引起出血。

  (2)症状:表现为皮肤、粘膜瘀斑,穿刺部位大块淤血,或手术后伤口渗血。

  (3)处理:短时间内输人大量库血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粘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可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3.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原因:大量输血随之输人大量枸橼酸钠,如肝功能不全,枸橼酸钠尚未氧化即和血中游离钙结合而使血钙下降,以至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肌收缩无力等。

  (2)症状:表现为手足抽搐、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室纤维颤动,甚至发生心跳停止。

  (3)处理:

  ①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

  ②输入库血1000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lOml,以补充钙离子。

  (五)其他

  如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远期观察还可有因输血传染 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等。

  严格把握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是预防输血反 应的关键。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相关文章:

防冻措施和的应急预案12-06

防洪措施和应急预案12-26

森林防火应急措施和方案03-31

防疫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制度(精选14篇)12-12

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11-13

防冻措施和的应急预案11篇12-07

防冻措施和的应急预案(11篇)12-08

小区物业维修和管理的应急措施12-05

防冻措施和的应急预案(精选10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