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时及拔罐后注意事项知识点

时间:2023-09-27 17:35:53 宗泽 注意事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拔罐时及拔罐后注意事项知识点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拔罐时及拔罐后注意事项,欢迎阅读与收藏。

拔罐时及拔罐后注意事项知识点

  拔火罐后的注意事项有那些?

  用拔火罐治病,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拔火罐与针灸、刮痧等一样,属于中医外治,其实,是一种物理疗法,且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它属于充血疗法,利用物理刺激和负压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中国人称它为瘀血疗法。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且效果明显,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连一些外国人也颇感兴趣。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使用时要视病情而定,不是所有病都适用它。

  禁忌人群

  拔火罐虽是一种简便的传统中医治疗和保健方法,但它不是对人人适合。患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损伤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癌症患者,骨折、极度衰弱者,孕妇,妇女月经期,醉酒后,不能使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贻误治疗。

  长时间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

  不少人说火罐这一拔最少要半小时,有的人认为拔出水疱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这样观点的比较多。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拔火罐后洗澡容易着凉

  拔火罐后不宜洗澡,很多爱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说“火罐和洗澡,一个也不少”。确实,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

  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各季节

  春天天气转暖,气温开始回升。但北方突然来袭的春寒,还是会让猝不及防的人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由风寒引起的感冒,用火罐将寒气拔出可有效缓解症状。治疗时要注意罐口的润滑。北方天气干燥,尤其是春天,又冷又干。这种环境下人的皮肤缺少水分,拔火罐时应涂上适量山茶油避免造成皮肤破裂。

  夏天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多,人很容易有皮肤病如痱子。这时拔火罐主要为了去湿气。由于夏天出汗较多,拔罐前最好洗个澡,把身体擦干,别让汗液影响火罐的吸附。同时在夏季温度适宜,可用山茶油+排毒精油先安抚背部再拔罐。拔完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以免造成皮肤感染。

  秋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气温低、干燥,拔罐要选择温暖的房间,注意保温。对需要进行背、腹等部位拔罐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拔罐时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太久。拔完及时穿衣,可以适当喝点热水,暖暖身体。秋冬两季皮肤干燥,拔罐时也要涂上山茶油润滑皮肤,保护皮肤不受伤。

  拔罐的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术前准备

  医师在拔罐之前应该严格认真的检查和讯网病患的身体情况,在确认患者并无适应证和禁忌证之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拔罐治疗。

  检查所需药品、器材、罐具是否齐全,同时进行消毒,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对病人讲明施术过程中注意事项,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选择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有如下几种。

  (1)患者保持仰卧的姿势平躺在病床上,这个姿势适用于对前额、胸腹、头面、、上下肢前侧以及手足部的穴位进行拔罐的治疗。

  (2)俯卧位 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

  (3)侧卧位 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

  (4)俯伏坐位 适用于头后部、颈项、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

  (5)患者仰面端坐在椅子或者病床上,这个姿势适用于对头部前额、脸部、胸腹以及腿前等多个部位的穴位进行拔罐的治疗。

  3.罐具选择

  根据病人的体质、肥瘦及待拔部位的面积、所治疾病的需要,正确选择罐具和罐型。

  4.术前消毒

  确定治疗部位以后,用热毛巾擦洗待拔部位,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后拔罐;如果施行针刺或刺络拔罐时,则必须以酒精或碘酒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拔罐;如果待拔部位有毛发,则必须剃光毛发,洗净擦干后再拔罐。

  5.罐具预热

  在秋冬季节或寒冷天气里拔罐,须将罐具用火烤或水烫进行预热,使罐具温度稍高于体温为宜。罐温不可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6.观察反应

  罐具全部拔上后,要不断观察受术者的反应,询问感受,及时处理和调整不适。如吸拔力太大产生疼痛,应适当放气减小吸拔力;若吸拔力太小负压不够,可起罐后再拔一次;如病人疼痛非常,头晕、恶心、心悸,或刺络拔罐出血过多,必须立即起罐检查处理。

  7.拔罐时间

  大型号罐具吸力强大,每次可留罐5~10分钟;中型罐吸力较强,留罐10~15分钟为宜;小型罐吸力较小,留罐15~20分钟为宜。

  8.拔罐次数

  常规治疗一般每天拔罐1次或隔日拔罐1次;每10次为1疗程;2疗程间隔3~5天。

  9.起罐方法

  抽气罐打开罐顶气阀即可。其他罐具起罐时要两手协作,一手轻按 罐口附近的皮肤,一手扶持罐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后,轻轻脱罐,切不可用力硬拔或让空气进入太快,以免损伤皮肤,产生疼痛。

  10.起罐后的处理

  一般情况无需处理。若因留罐时间较长,皮肤产生水泡时,可用消毒 针刺破放水,擦涂甲紫药水防止感染;若针罐法、刺络拔罐法的针孔出血,可用干消毒棉球压迫止血;若局部严重出血,下次不宜在此部位再拔。所有程序处理结束后,让病人静息20分钟方可离开。

  (二)注意事项

  (1)拔罐时室内应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患者受凉。患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否则留罐时患者改变体位,容易使罐具脱落。

  (2)受术者过饱、过饥、酒后、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后不宜拔罐,待上述状况改变后再拔。

  (3)拔罐时应根据患者所需拔罐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一般宜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无骨骼以及关节无凹凸的部位进行拔罐,以防掉罐。

  (4)用火罐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棉球蘸酒精量要适中,过多容易滴 到皮肤上发生烫伤,过少则火力不够而拔罐无力,达不到治疗效果。因罐口靠近皮肤,所以棉球经过罐口时的速度要快,以免罐口过热而烫伤皮肤。

  贴棉法应注意防止燃烧的棉花脱落;滴酒法应注意避免酒精过多流 到罐口或滴到皮肤上而烫伤皮肤;架火法应注意扣罐要准确,以免撞翻燃 烧的火架,患者不能移动以免火架翻倒烫伤皮肤。

  (5)拔罐时的操作动作要迅速而轻巧,要做到稳、准、轻、快。罐内的负压与扣罐的时机、动作的快慢、火力的大小、罐具的大小直接相关。只有掌握好操作技巧,才能将罐拔紧而不过紧,罐内负压适宜。

  (6)拔罐数目多少要适宜,一般都采取单穴拔罐、双穴双罐法,罐多时罐间距离不宜太短,以免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相互挤压而脱罐。

  (7)起罐时应注意不要生拉硬拽,以免皮肤受损或过于疼痛。起罐时应一手握住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压住一侧罐口边缘处的皮肤,使空气从罐口与皮肤之间的缝隙处进入罐内,罐体自然脱落。

  (8)在使用针罐时,需注意拔罐可使皮肤突起,肌肉收缩,加之罐底部的撞压,容易使针体弯曲或针尖的深度增加,尤其是胸背部的穴位,容易造成气胸,故胸背部慎用此法。

  (9)初次治疗的病人,年老体弱者,儿童及神经紧张、空腹等患者以选择小罐为宜,拔罐时间宜短,负压力量宜小,手法宜轻。同时应选择卧位,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晕罐现象。晕罐现象多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周身冷汗、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微细无力等。

  遇到晕罐现象,医者不能紧张慌乱,要立即令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服些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则应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

  (10)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现象或局部瘙痒,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实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多呈现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色。如局部没有瘀血现象或虽有轻度的潮红现象,但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一般提示病邪尚轻,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够准确。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瘀斑未消退之前,一般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11)拔罐的间隔时间应根据瘀斑的消失情况和病情、体质而定,一般瘀斑消失快、急性病、体质强者,间隔时间宜短;瘀斑消失慢、慢性病、体质弱者,间隔时间宜长。

  (12)血罐法的出血量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者出血量宜多;慢性病、老年、幼儿及体质弱者出血量宜少。

  拔罐的特点

  拔罐疗法所使用的罐具种类很多,按临床使用,一般分为传统罐具和新型罐具两大类。

  传统罐具都是根据所用材料而命名,包括兽角罐、竹罐、陶瓷罐、玻璃罐、橡胶罐、塑料罐、抽气罐、金属罐8种,分别由兽角(如牛角、羊角)、青竹、陶土、玻璃、橡胶、塑料、金属(如铁、铝、铜等)制成。目前,在民间和基层医疗单位仍普遍使用竹罐、陶瓷罐、玻璃罐3种,兽角罐在边远山区还有少数人使用;金属罐因导热快,太笨重,目前已被淘汰。

  新型罐具又分为电热罐、磁疗罐、红外线罐、紫外线罐、激光罐、离子渗入罐等多种,但这些罐具因造价高,使用复杂,目前仅限于少数医疗部门使用,未能全面普及和推广。

  (1)竹罐:随排气方法不同,选材、制作也有区别。竹制火罐因用火力排气,须选取坚实成熟的老竹子来制作。老熟的竹材料质地坚实,经得起火烤而不变形、不漏气。竹制水罐,因要用水或药液煮罐,蒸气排气,要选择尚未成熟但也不青嫩的质地坚实的竹子制作。竹罐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不易打破。缺点是容易于裂漏气,不透明,无法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

  (2)兽角罐:是指用牛、羊等兽角制成,顶端磨成一孔。用于吸吮排气。目前,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用兽角拔罐的习惯。

  (3)陶瓷罐:用陶土烧制而成,口底平正,里外光滑,厚薄适宜,此罐适用于火力排气法。

  (4)抽气罐:用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制成,采用罐顶活塞来控制抽排气。抽气罐的优点是不用点火,不会烫伤,安全可靠,抽气量和吸拔力可控制;自动放气起罐不疼痛;罐体透明,便于观察吸拔部位皮肤的充血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时间。抽气罐是对传统罐具改进的一大突破,是目前临床医生广泛使用的罐具,给拔罐疗法向家庭和个人自我保健的普及和推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橡胶罐:用具有良好伸缩性能的橡胶制成。口径小至可用于耳穴,大到可以覆盖整个人体。其形状因临床需要各异。用于抽气排气法。优点是消毒便利,不破损,适用于耳、鼻、眼、头皮、腕踝部和稍凹凸不平等特殊部位拔罐;缺点是价格高,也无法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

  (6)塑料罐:用耐热塑料压制而成。其规格型号与玻璃罐相似。优点是不易破损,轻便携带;缺点是不能观察罐内变化,并易老化变形。

  (7)玻璃罐:用耐热玻璃制成,腔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按罐口直径及腔大小,可分为大、中、小3种型号,多用于火力排气法,特别适用于走罐法及针刺后拔罐法。其优点是造型美观、清晰透明,便于拔罐时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从而掌握拔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缺点是导热快,易烫伤,容易破损。

  (8)金属罐:用铜或铁、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规格与型号要求一般与陶瓷罐、玻璃罐相似。用于火力排气法。其优点消毒便利,不会破损;缺点是制造价格高,传热快,容易烫伤皮肤,无法观察拔罐部位皮肤的变化。

  另外,在没有专用罐具或在突发的紧急情况下,可用随手可得的代用罐进行拔罐治疗,如茶杯、酒杯、空药瓶、罐头瓶、碗等,只要口部平整光滑,能耐热,能产生一定吸拔力的器具皆可用来拔罐。

  拔罐注意事项

  一:同一位置反复拔

  很多患者生病后,常在同一个位置反复拔火罐,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比如红肿、破损。

  建议:拔火罐的时候,可以在多个位置拔,以增加治疗效果。

  二:拔火罐后就洗澡

  很多人都喜欢在拔完火罐之后洗个澡,认为这样会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拔完火罐之后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溃、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那时因为这个时候身上的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洗澡还会很容易感冒。

  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小时~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三: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拔火罐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温馨提示: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在10分钟~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时间要减半。

  四、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认为:拔火罐是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如果是肚子疼或者是胸部不舒服,我就可以拔肚子和胸部。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为这样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建议:我们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

  拔罐作为传统减肥深受人们的青睐和信任,安全、无副作用并能调节内分泌,增强体质。那么自己在家使用传统的火罐有什么方法,工具和注意事项呢?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罐有保健和医疗的效果,后背排罐,特别是顺夹脊,督脉和经络排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对风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别好。经常拔八大健康穴百会,大椎,内关,合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可起到通奇经八脉的作用。

  拔火罐时的四大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在家拔罐意外的急救方法

  虽然拔罐的好处很多,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

  若在拔罐过程中,突然感觉心慌、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微弱,或出现血压下降、肢体厥冷、二便失禁、休克等症状,应立刻停止拔罐,将已经拔上的罐取下,协助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喝点温开水,即可恢复。重者以指掐或针刺合谷、足三里、人中、内关等穴位,或是以艾灸百会、涌泉、关元、气海等穴,如仍不缓解时,必须配合其他的急救措施。

  拔罐需要医生对人体穴位的机能非常熟悉,对医生的职业技术和操作手法要求很高。所以建议大家需要拔罐时,尽量选择正规的医院。即使出现拔罐的不良反应,也能及时得到救治。

  不适合拔罐的7类人

  拔罐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很多老年人对其应该很熟熟悉。拔罐因为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效果虽好,但不是任何人都适合拔罐。

  什么人群不适宜拔罐减肥呢

  1、患有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不宜拔罐减肥。

  2、患有皮肤过敏、皮肤病、局部皮损等患者不宜拔罐减肥。

  3、女性月经期、孕期不宜拔罐减肥。

  4、高热、抽搐、痉挛等患者不适宜拔罐减肥。

  5、身体过于虚弱、皮肤没有弹力等患者不宜拔罐减肥。

  6、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拔罐减肥。

  7、醉酒、饱腹、空腹、过渴、过劳者也不宜拔罐减肥。

  拔罐五大好处

  一能缓解酸痛疲劳

  能够牵拉肌肉,提高痛阈,缓解酸痛疲劳,也就是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局部血液灌流量将会下降,以致于促使组织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长肌肉,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阈值,进而使肌肉舒张,重新储备所需的能量。

  二能帮助伤口愈合

  吸毒排脓,促进伤口愈合,受到拔罐的负压所吸引,将有助于局部脓液、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其他不利伤口愈合的物质排出体外,同时还可以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以及收缩伤口,进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三能调整免疫功能

  能增强自身抵抗力,由于拔罐所产生的瘀血残留组织间隙,可适当激活身体的免疫力,以及对发炎物质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种良性的自身训练。

  四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这是由于拔罐能使血管扩张,让局部血液循环变好,进而促使废物、毒素加速排出体外,同时也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提供更多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细胞。

  五能循经感传,调整人体内脏机能

  这是利用经络连结脏腑的理论,选取与脏腑相关的经络沿线进行拔罐刺激,适合使用来回走罐、滑罐等手法,这些手法对呼吸道、胃肠道、心血管、妇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应感传,通过感传刺激有助于达到内部机能的调整。

  三伏天拔罐注意事项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暑湿之毒也最盛,易侵袭人体。但如果通过合理安排饮食,适度流汗,并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可让身体轻松排去三伏暑湿。

  1、增强体质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2、负压作用

  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3、温热作用

  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4、调节作用

  拔罐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

  三伏天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出汗时人体毛孔张开,最好赶快擦干身子,避免吹风和吹空调,防止寒气侵入,引发感冒。在拔火罐或者刮痧之后不要用马上洗澡,特别是用凉水洗澡。

  2、拔罐排毒也要因人而异,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有些特殊人群则不宜受到过大刺激,如:老人、孩子等体质较弱的人。

  3、三伏天排毒时,千万不要过分贪凉,更不要过度待在空调房内或过量吃冷饮,盲目贪凉不利于身体排毒。

  4、患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损伤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癌症患者,骨折、极度衰弱者,孕妇,妇女月经期,醉酒后,不能使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贻误治疗。

  5、患者在过饥、过饱、过劳、过渴、高热、高度水肿、高度神经质、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破损、皮肤弹性极差、严重皮肤病、肿瘤、血友病、活动性肺结核、月经期、孕期,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

  6、血不足者也不适合拔罐。气血两虚者原本就气血不足,拔罐后往往因出血进而加剧气血不足。因此,平常容易疲乏、时常感觉乏力、爱出虚汗、面色苍白者都属于气血不足,不适宜拔罐。

  【概述】

  拔罐法是借助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具吸着在皮肤上,引起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罐法又叫吸筒法,古代称为角法,在我国晋代已开始应用。拔罐要用罐具,罐具的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瓷罐、金属罐(铜罐、铁罐)、玻璃罐、抽吸罐等。现代,以玻璃罐和抽吸罐使用最广。

  【器具药物】

  这里仅介绍临床上常用的火罐法和抽气罐法。

  (1)火罐法:属于传统方法,它利用燃烧时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具吸着于皮肤上。分为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及架火法四种。

  投火法:用蘸有95%浓度乙醇的棉球(注意,不可蘸得太多,以避兔火随乙醇滴燃,烧伤皮肤)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扣在所选的区域。扣时要侧面横扣,否则易造成燃烧的棉球或纸片烧伤皮肤。

  闪火法: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统一圈,立即抽出,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

  贴棉法:将二厘米见方的乙醇棉片贴敷于火罐内壁底部,点燃后迅速扣于穴区。

  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如青霉素瓶盖),上置一乙醇棉球,放在穴区,点燃后,扣以火罐。

  上述各法中,以闪火法和架火法最为安全,用得较多。但闪火法要求动作熟练,否则火罐往往不易拔紧;在闪烧时不可烧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架火法吸力虽大,然而操作较为繁琐。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方法运用。

  (2)抽气罐法:这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方法。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抽吸器,一为不同型号的带有活塞的塑料罐具。操作方法为:先将罐具放在所拔穴区,抽吸器插入罐顶部的调节活塞,以手指反复拉动的方式,将罐内气体排出,至所需的负压后,取下抽吸器。取罐时,只要将罐顶的塑料芯向上一拔即可。抽气罐法不用火力而用机械力,不仅不会造成烫伤等意外事故,而且还可根据病人体质、病情及部位调节吸拔的程度。很有推广价值。

  【操作方法】

  大约有以下几种。

  (1)留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罐具吸着之后,停留5~20分钟再取掉。面部及皮肤比较娇嫩的部位,留罐时间宜短,肌肉丰厚的部位可长一些。一般以局部显现红润或瘀斑为宜。注意,留罐时间太长施术部位会出现水泡,可涂以龙胆紫药水,必要时加以包扎,多在数日内吸收结痴,不留瘢痕。留罐法适于火罐治疗的各种病症。

  (2)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局部潮红或出现瘀斑为止。多用于局部麻木和生理功能减退的病症。

  (3)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多用于病灶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先在该部位擦上一层凡士林或植物油脂,选择罐口光滑的玻璃罐(多选中等型号),将罐吸上后,左手紧接扣罐部位上端的皮肤,使之绷紧,右手拉罐向下滑移,达到一定距离后,再将左手按紧下端皮肤,右手拉罐向上滑移。如此进行上下或左右反复推拉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本法常用于腰背部肌肉劳损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也有称絮刺法。拔罐前,先在穴区用消毒三校针或皮肤针点刺或叩刺,然后拨罐留罐10~15分钟。去罐后,拭去血迹。本法适用于各种扭挫伤及疼痛固定的肌肉疾病。

  【适应病症】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痛、扭挫伤、感冒、胃痛、腹痛、头痛及疮痈初起等。

  【注意事项】

  高热、抽搐、痉挛等病症,以及肌肉瘦削、有毛发及骨骼凹突不平的部位,都不宜拔罐。

【拔罐时及拔罐后注意事项知识点】相关文章:

老人拔罐养生的注意事项08-19

拔罐注意事项和禁忌11-23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及注意事项10-21

关于拔罐作文(精选8篇)02-15

拔智齿后注意事项11-23

拔罐减肥过后可不可以喝水11-30

拔智齿拆线注意事项09-19

竹罐减肥的饮食注意事项09-21

竹罐减肥饮食注意事项及原理09-08

关于拔智齿文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