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2-11-23 12:37:23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

不可小看了人物形象的分析

在小说这一文体的教学中,学生总是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说的情节上去,追求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在大家工作实践中,老师们也往往为了一时的迎合教育对象的趣味,以体现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也常常把授课的精力放在了情节的分析上,从而忽视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一般也认为读小说,就是读故事,了解故事经过明白写作的目的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小说这种文学作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样式,且在众多的艺术形象中,人物形象居于中心地位,作品中当然也要写景状物讲述故事,但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并且都是为了刻画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服务的。所以,在小说作品中,作者反应一定的社会生活、表达独特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塑形象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抓住人物形象的分析,才能对作品所反应的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体悟到文章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首先辩证地透视一下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上文所述只重情节忽视形象教学现象,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知道形象、情节和环境是构成小说作品的三大要素,其情节和环境也是也是为表现主题思想的;解读情节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当切不能很随便地把它与形象的分析割裂并独立开来,它虽是人物生活行动的历史,更是表现和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只在在把握情节的同时,认真突出对形象的深入分析,才抓住了作品中最重要的东西,理解感悟作品的深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之所在。

再才是,把握好人物形象的分析,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及道德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本思想和人文素质。因为中学生的生活领域有限,活动范围狭窄,而适应他们成长高峰的道德教育的环节主要是学校,谁也不会否认的是语文教学恰首当其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给老师的建议》)他也非常重视和强调对学生基本品质教育:“孝敬心”、“同情心”、“关心人”、“责任感”、“义务”、“劳动”、“羞耻心”及“合情合理的需要”等等。而这些必不可少的品质,恰好最适好在小说这种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得以实现。平常的絮絮叨叨、枯燥的耳提面命绝对是惨白无力的。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中,他用了三句话总结了自己德育教育的技巧、艺术和方法-论,对我们来说不无裨益:“运用鲜明的形象,激起真情实感,唤起对理想的追求。”即:形象——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我们就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方向,用鲜明形象的语言和充满情趣的故事教育学生,能够打动他们的情感,长期下去,形成其坚实的道德信念。这就达到了公众强调的既教书又育人目的,并且使学生掌握了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当我们的学生见到了孔乙已后哪有不为其悲惨遭遇而痛心的呢?看到《老杨同志》时,又怎不为之朴实而善于工作的形象所感染呢?

至此,可见分析人物形象是何等重要。分析人物形象该如何进行呢?总的来说,文学作品刻划人物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个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因此,我们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及内心活动,人物间的关系及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三方面进行感知,从而发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挖掘、认同其思想意义,从中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培养自身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其一,小说等文学作品刻划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教学时,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首先感觉到的就是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描写,再由此熟悉认同和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就一定先要抓住最能代表人物的本质特征的典型性的言行和内心活动,再多角度的展开开放性讨论,深入的分析和归结。就以上所举的《孔乙己》为例:小说中塑造的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作者先把他置身于凄清、冷酷的咸亨酒店里,紧接着描写了他在众

人抢白中无奈而狡辩的言行及上不能富下不愿穷的矛盾心理。文中写到,当店里众人取笑他“怎么又挨打了,准是偷了人家的东西”时,他竟然说到:“窃书读书人的事怎么算偷呢?”,同时还“低着头”、“涨红了脸”。了了语数,孔乙己的那种固守读书人身份,迂腐可笑的形象及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分吃茴香豆时用长着长长的黑指甲的五指“罩”着豆碟,并低头看了看,又摇头说道:“多乎哉,不多也。”一个迂腐的书呆子,懒惰又不失善良,又让我们认识到“性本善”的一面。文章的结尾,从“排”到“摸”的两个付钱的典型动作,精要而充分的揭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被丁举人毫无人性的摧残后,坐着用手走出了咸亨酒店,一去无踪。在此基础上,适当妙以点拨,学生就很容易的认同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之因:封建教育思想,使他从精神到肉体受到了灭绝人性的损害。我们只要抓住这些最能表达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和内心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就能加深对孔乙己着一受封建教育思想毒害的迂腐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的认识,学生也就没有在课堂上陪着咸亨酒店的人们哄笑一堂,而陷入复杂的沉思之中,思忖社会的悲剧。有趣的好似我们在组织观看影片时,竟几乎没有一点笑声,这就证实了学生对形象已准确认同。

《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其二、我们必须抓住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物。仍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的特殊性格除了他自身的言行等表现而外,还通过他与其他人物如掌柜、穿长衫的、丁举人、小伙计、短衣帮等之间存在的关系、矛盾和冲突表现出来的。也充分体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构成了他性格形成的历史。学生会很快把这些人分为两类,从另一方面认识了从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社会意义。代表统治阶级的一类,残忍冷酷无情,时刻压迫、摧残孔乙己等下层人物,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孔则因受当时统治思想毒害,自认不幸,与之无争,从而揭示出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重要而直接的原因。而小伙计、短衣帮一类同是压迫的人,但他们对孔乙己竟是冷嘲热哄,以之为笑料。通过分析,原来是封建等级制度和教育思想所致,唯有读书高,连秀才都未得到的孔乙己已恰如鲁迅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自然难逃厄运了。而真正让人觉得不幸的恰恰是他们自己。着就更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黑暗,受害着不仅仅是孔乙己一人。

其三、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生存活动的。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刻划其思想性格,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对他们的思想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必须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其思想性格,深入揭示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孔乙己生活在清末,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阶级对立十分严重。上千年的束缚压迫下,在一个小小的读书人身上能有什么作为呢?冷酷凄凉的咸亨酒店也就成了孔乙己演绎人生悲剧的历史舞台,人情的凉薄更加速了孔氏悲剧的结束。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就深刻的体会出作者塑造孔乙己是把矛头直指向封建统治及思想,以唤起人们从黑暗走出来。我们对这一形象的意义不就更深了一步。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外,在有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利用概括介绍、肖像描写、景物烘托等手法来分析人物。

以上是针对当前一些仍未改变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对小说教学的认识及方法。通过长期的探索及在我校的全面推广,认为,小说教学扣住人物形象的分析,是推行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方法,不仅使学生容易认识作品反映的生活及主要思想,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提纲:

一、针对小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本文的观点:突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及认识,从中认识到作品反映的社会活动及感受到隐含的思想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及思想素质,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二、论证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意义。

1、辨证的分析小说三要素中“形象”的重要性。

2、进一步论证分析“形象”在实际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及现实意义。

三、从三个方面阐述“形象”分析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附:参考书目

①《现代写作学原理》

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③《现代教育思想精粹》

④《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1999)

⑤《人民教育》(1999-2000)

⑥初中教材《语文》

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2]

1.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描写。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肖像描写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更好的以“形”传“神”。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写出的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历经沧桑,已变得麻木迟钝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说通过对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小说《守财奴》中有几处个性化语言描写,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了!”“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句句话语,把一个贪欲十足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③通过动作行为刻画人物形象。如小说《守财奴》中“抢梳妆匣”一处动作描写:“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一“纵”一“扑”写得生动极了,使人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把一个金钱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他人的言行,来间接刻画人物的描写。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形象刻画,就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林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从母亲口中得知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结果一见,却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这些侧面描写的目的是欲扬先抑,它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认同感。

2.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高考中涉及到的小说往往是微型小说,虽然它写的是小题材,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应该说正是这高度浓缩的故事情节凸显了人物形象。如小小说《同意》:

秘书送进一份文件。

王厂长像往常一样拿起笔轻松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

第二天,他离开了他熟悉的办公室。

这篇小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但却把一个只知“同意”的糊涂厂长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讽刺了社会上一部分官员不分具体事件,只知道动用手中的权力,结果输得一塌糊涂的形象。由此可见,小小说的故事情节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3.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小说的环境描写除了有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的作用外,还有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如《祝福》的最后一段描写的祝福景象:“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烘托了人物形象,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同时加强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再如孙梨《荷花淀》开篇水生嫂“月下编席”那段环

境描写,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诗意:“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描写很有诗意,它使人物犹如仙子,与明月、清风、银白的水、透明的雾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构成了妙不可言的诗的境界;同时,这景色又与具有着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应,彼此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灵美。

在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中,人物形象是最主要的要素。阅读小说时,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分析人物形象也就成了阅读鉴赏小说的关键。那么,呢?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生探究作文命题变化(出示小黑板)

提问1:这种作文形式跟话题作文的区别在那里

——最大区别就是只给出材料,没有提出话题。

提问2:这是什么命题方式?——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板书)

我们知道2017年全国高考开始,这种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新题型横空出世,在去年的梅州中考作文命题就已经带来这个悄然的变化。

提问3:我们作文形式的演变轨迹是怎样的?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板书)

我们可以下一个应试考试框架里的结论:材料本身不是区别作文命题方式的依据,区别作文命题方式的依据应该是有没有直接提供话题或标题。

提问4:新材料作文没有提供话题,那么它跟话题作文相比写作范围更宽还是更窄了呢?

命题作文:材料 标题

话题作文:材料 提供话题 自定文体 自由命题(考场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文体“四不像。话题作文不需要审体——“过宽”)

材料作文:给出材料 (阅读、分析、提炼)选择话题 自定文体 自由命题(板书)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作文形式从表面看只是缺少了提供“话题”这一环节,实际上是这种作文比话题作文范围更宽——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拟定几个话题。引导学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有人曾将这种作文形式称之为“戴着镣铐跳舞”,很形象解读了这种作文形式的生命力,既突出了开放性,有加强了限制性。

——材料作文的“材料”与话题作文的“材料”不同:话题作文中的“材料”是一段导语性的文字,它只是引出话题,帮助揭示话题内涵的作用。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写作范围也不是毫无边际,材料中的“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正是给你写作画的一个边界线。考生的作文在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在材料范围(内容或含意)之外就偏离题意。 这里我们好象必须要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新”材料作文?

旧材料作文:材料 中心思想 议论文(只有一个话题,规定议论文文体——“过死”)

二、如何审题?

——从大的角度言,就是如何读懂材料内容或含意,然后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话题进行写作。 提问5:那么具体如何“全面理解材料”?

1、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关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

3、 从抓住材料的关键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4、 从辨明关系入手。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

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

一言而蔽之,在准确理解出题者的情感倾向下,一个对象看原因,两个对象看关系。

1.故事情节的把握。

分析故事情节是深入理解小说的基础。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往往又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节能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据。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我们知道,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此为其一;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3.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4.作品主题的挖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在中考阅读测试中常见的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精妙技巧的捕捉

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有: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特点;而在语言方面,也要善于概括其特点: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等。

【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关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11-23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11-24

寒夜人物形象分析08-03

美狄亚人物形象分析08-14

红娘人物形象分析08-27

浮士德人物形象分析08-03

贝多芬人物形象分析08-30

李逵人物形象的分析08-14

卖炭翁人物形象分析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