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时间:2022-11-23 11:33:40 监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一、输血护理服务的规定

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1、血液必须保存在指定的血库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或细菌感染,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

4、根据医嘱进行输血,应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过程,要求患者及时报告不良反应。

5、输注两人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避免产生免疫反应。

6、输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它药品或高渗性或低渗性溶液,以防血液凝聚或溶血。

7、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尤其是输血开始15分钟,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皮肤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先兆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处理。若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抢救处理,余血和输血器送血库,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输血过程的质量监控

1、责任护士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从抽血合血到输血完成的整个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在《输血登记本》做好相关登记。

2、护士长或专业组长进行质量控制。

3、护理部督查《输血登记本》和输血病人的护理记录,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

三、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

1、护理部每半年进行一次对全院所有输血病例质量的成效评价。

2、对每一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 流程:

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篇2]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相关文章:

请假审批流程的过程是怎样的08-01

评价公司招聘效果的方法11-29

报销制度及流程08-03

简历自我评价质量管理08-03

注重科学活动过程的评价02-28

英语教学效果自我评价08-03

2017年请假制度流程展示08-03

招聘管理制度及流程10-13

周例会制度与流程(精选10篇)08-25

办园审批流程及年审制度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