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时间:2021-06-20 10:54:10 备考 我要投稿

2016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一年一度的对口高考结束了。为了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声誉,我们在备考工作中不言放弃,一直拼搏着,一直战斗着。我们知道“考场如战场”,备战高考是我们取得对口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我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从不懈怠,本着全面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宗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016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现就我担任的语文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基础

基础知识的把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是备考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职高语文教材的《基础模块》(上、下册)、《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在高一、高二已完成教学任务,高三备考阶段主要是分门别类的进行知识疏导和全面系统的进行知识整合。

我的具体做法是:

1、熟悉考纲——以纲为纲,有的放矢。考纲是考试的重要依据。我要求学生钻研考纲,记住考纲明确规定的考试范围、内容、要点和条目等,全面而又系统的应对高考,做到有目标,不盲从,既要避免面面俱到,又要防止避重就轻。

2、重视课本——以本为本,交叉复习。第一轮:先复习现代文,后复习文言文;第二轮:先复习诗歌,再复习散文,后复习小说;第三轮:先复习说明文,后复习记叙文,再复习议论文。这样三步到位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基本达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3、勤做试卷——课外练习,课内考试。我常对学生说,考试是考试卷,只有多做试卷,才能抢占高考先机。整个复习阶段,我们共用了一本资料(《对口调研》)四套试卷(《同步配套检测卷》、《高考仿真模拟卷》、《综合测试卷》和《综合模拟测试卷》)。除学校安排的段考和联考外,我每周布置课外练习3次,安排课内考试1次,每次完成一份试卷。我统计了一下,在复习阶段,我们做了近80份试卷,写了30多篇作文,达到了以量变促质变的目的。对每份试卷都进行分析,对每篇作文都进行评讲,让学生把握复习重点,感悟做题技巧,循序渐进地进入备战高考的最佳状态

二、补短块

通过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水平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补短块,就是补缺补差。补,关键是教师要知道学生在语文复习中还有哪些短块。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主动交流、宽容面对,让学生亮出自己的底。然后教师根据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科学归纳,确定短块,进行到边到拐的补缺补差,做到不留死角,不夹生饭。当然,在补的同时要注意知识的平稳过渡和内容的有机衔接,要规避单一性和重复性,以免耗时耗力,结果收效甚微。要补得恰当,补在实处。补要明确目标性,就是在语文复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下面略举三例,以此来说明我在备考过程中补短块的具体做法。

例一:试卷中的选择题约占20分,里面的“病句辨析”和“标点符号”是教学的难点,每次考试得分率低。我就把常考的“病句辨析”的类型和“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细致讲解和反复练习,直到学生做题得心应手为止。我还编写并复印了“病句辨析练习50题”和“标点符号练习15题”,让学生课后消化和巩固补缺补差的内容。

例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是考试的重点。在补缺补差时,我采用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方法,有时运用关键句子,有时运用特殊段落,有时运用整篇文章,结合“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进行引导、提问、点拨、分析、归纳,教会学生做题技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突破难点。

例三:写作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在复习中,我采用“说——写——读”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我特别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先给学生一道“材料+话题”的题目;接着让学生三言两语的说一说;再布置学生写,强调开好头、结好尾,重点是写好中间展开部分(因为职高作文要求不高,只需写500字左右的文章);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在班上朗读。读后让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探究,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几次训练,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了,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三、找方法

不仅要找教法,也要找学法。最重要的是将方法运用于整个备考过程。复习中,教师教要得法,学生学更要得法,这样教和学才能相得益彰,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备考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是职高学生的实际,立足学情,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尝试着寻找一条适合职高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便突出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

《2017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在备考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心上,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能时松时紧,时冷时热。

2、就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既要知道学生学习的长处,也要知道学生学习的短处,要让学生长处更长,短处不短,甚至对学生学习的每章每节每题把握程度都要细心了解。

3、少数学生有逆反心理,因此对学生千万不可粗暴,要多鼓励,多赞扬,要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学习。这就要求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热情面对,耐心施教。

4、就是对所教科目自己要精通,要安排好每天的教学内容,不能杂乱无章,不能山高水远,而要对症下药,点石成金,让学生茅塞顿开,大有收获。每次上课要准备好教案,安排好进程,设计好教学方法。

5、所教知识要到边到拐,不能凭主观臆断,任意取舍,可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有所侧重的确定选学内容。

6、对后进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提问、课外辅导、作业批改、练习考试等环节上紧抓不放。

7、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复习都会尽心尽力。这里存在一个过犹不及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采取的方法不是填压就是灌输,不是死记硬背就是题海战术,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吐不过气来。这样的复习得不偿失,严重的会让学生思维退化,天赋泯灭。

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四、鼓干劲

其实,在备战高考过程中,鼓足学生干劲,营造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尤其重要。

怎样让学生对复习语文干劲十足呢?我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利用宣传标语,鼓足学生干劲。要求学生每天早晨起床默记一遍“花开三月,梦想成真”,“高考不拼,浪费青春”,“用今天的汗水,铸明天的辉煌”等高考宣传标语,心动才有行动,心动才有干劲。

2、利用展示才华,鼓足学生干劲。我经常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进行点赞,有的题目拟得好,有的文面整洁,有的运用了名言警句,有的运用了引证、例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等等,有时读几段,有时读几篇,这样大都数学生得到肯定,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写作的劲头就足了。我还把财会班张红梅同学的作文拿到机电班朗读,把机电班刘和先和金振国两位同学的作文拿到财会班朗读,这样相互交流,效果更好。

3、利用职业理想,鼓足学生干劲。结合语文课召开“职业——我们的舞台多精彩”的专题会,让学生了解职业、热爱职业、树立职业理想。布置学生写《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的作文,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设计和策划。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创设情境,感受职业生活。在备考过程中,我始终不放松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因为我知道,学生有了职业理想,就会有事业目标,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劲头十足。

今年对口高考,在机电和财会两个专业招生计划与去年相比缩减的情况下,由于班主任认真负责,加之授课教师精心配合,仍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机电专业36人参考,达二本线17人;财会专业44人参考,达二本线21人。在学校为对口高考再创佳绩而拼搏的时候,我尽了一份力而感到欣慰。在全校师生为今年对口高考143名学生考取二本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也在其中分享了喜悦。

岳西县职教中心教师    王和平

2017-年4月22日

(用了两个晚上,终于在键盘上敲出了下面近三千字的备考工作总结)

一年一度的对口高考结束了。从最后一学年到最后一学期,从最后一学期到最后一百天,从最后一百天到最后一个月,从最后一个月到最后一星期,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声誉,我们不言放弃,不言失败,一直拼搏着,一直战斗着。我们知道“考场如战场”,备战高考是我们取得对口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我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从不懈怠,毫无怨言,本着全面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宗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现就我担任的语文学科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基础

基础知识的把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是备考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职高语文教材的《基础模块》(上、下册)、《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在高一、高二已完成教学任务,高三备考阶段主要是分门别类的进行知识疏导和全面系统的进行知识整合。

我的具体做法是:

1、熟悉考纲——以纲为纲,有的放矢。考纲是考试的重要依据。我要求学生钻研考纲,记住考纲明确规定的考试范围、内容、要点和条目等,全面而又系统的应对高考,做到有目标,不盲从,既要避免面面俱到,又要防止避重就轻。

2、重视课本——以本为本,交叉复习。第一轮:先复习现代文,后复习文言文;第二轮:先复习诗歌,再复习散文,后复习小说;第三轮:先复习说明文,后复习记叙文,再复习议论文。这样三步到位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基本达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2017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勤做试卷——课外练习,课内考试。我常对学生说,考试是考试卷,只有多做试卷,才能抢占高考先机。整个复习阶段,我们共用了一本资料(《对口调研》)四套试卷(《同步配套检测卷》、《高考仿真模拟卷》、《综合测试卷》和《综合模拟测试卷》)。除学校安排的段考和联考外,我每周布置课外练习3次,安排课内考试1次,每次完成一份试卷。我统计了一下,在复习阶段,我们做了近80份试卷,写了30多篇作文,达到了以量变促质变的目的。对每份试卷都进行分析,对每篇作文都进行评讲,让学生把握复习重点,感悟做题技巧,循序渐进地进入备战高考的最佳状态。

二、补短块

通过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水平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补短块,就是补缺补差。补,关键是教师要知道学生在语文复习中还有哪些短块。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主动交流、宽容面对,让学生亮出自己的底。然后教师根据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科学归纳,确定短块,进行到边到拐的补缺补差,做到不留死角,不夹生饭。当然,在补的同时要注意知识的平稳过渡和内容的有机衔接,要规避单一性和重复性,以免耗时耗力,结果收效甚微。要补得恰当,补在实处。补要明确目标性,就是在语文复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下面略举三例,以此来说明我在备考过程中补短块的具体做法。

例一:试卷中的选择题约占20分,里面的“病句辨析”和“标点符号”是教学的难点,每次考试得分率低。我就把常考的“病句辨析”的类型和“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细致讲解和反复练习,直到学生做题得心应手为止。我还编写并复印了“病句辨析练习50题”和“标点符号练习15题”,让学生课后消化和巩固补缺补差的内容。

例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是考试的重点。在补缺补差时,我采用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方法,有时运用关键句子,有时运用特殊段落,有时运用整篇文章,结合“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进行引导、提问、点拨、分析、归纳,教会学生做题技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突破难点。

例三:写作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在复习中,我采用“说——写——读”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我特别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先给学生一道“材料+话题”的题目;接着让学生三言两语的说一说;再布置学生写,强调开好头、结好尾,重点是写好中间展开部分(因为职高作文要求不高,只需写500字左右的文章);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在班上朗读。读后让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探究,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几次训练,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了,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三、找方法

不仅要找教法,也要找学法。最重要的是将方法运用于整个备考过程。复习中,教师教要得法,学生学更要得法,这样教和学才能相得益彰,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备考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是职高学生的实际,立足学情,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尝试着寻找一条适合职高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便突出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

在备考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心上,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能时松时紧,时冷时热。

2、就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既要知道学生学习的长处,也要知道学生学习的短处,要让学生长处更长,短处不短,甚至对学生学习的每章每节每题把握程度都要细心了解。

3、少数学生有逆反心理,因此对学生千万不可粗暴,要多鼓励,多赞扬,要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学习。这就要求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热情面对,耐心施教。

4、就是对所教科目自己要精通,要安排好每天的教学内容,不能杂乱无章,不能山高水远,而要对症下药,点石成金,让学生茅塞顿开,大有收获。每次上课要准备好教案,安排好进程,设计好教学方法。

5、所教知识要到边到拐,不能凭主观臆断,任意取舍,可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有所侧重的确定选学内容。

6、对后进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提问、课外辅导、作业批改、练习考试等环节上紧抓不放。

7、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复习都会尽心尽力。这里存在一个过犹不及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采取的方法不是填压就是灌输,不是死记硬背就是题海战术,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吐不过气来。这样的复习得不偿失,严重的.会让学生思维退化,天赋泯灭。

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四、鼓干劲

其实,在备战高考过程中,鼓足学生干劲,营造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尤其重要。

怎样让学生对复习语文干劲十足呢?我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利用宣传标语,鼓足学生干劲。要求学生每天早晨起床默记一遍“花开三月,梦想成真”,“高考不拼,浪费青春”,“用今天的汗水,铸明天的辉煌”等高考宣传标语,心动才有行动,心动才有干劲。

2、利用展示才华,鼓足学生干劲。我经常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进行点赞,有的题目拟得好,有的文面整洁,有的运用了名言警句,有的运用了引证、例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等等,有时读几段,有时读几篇,这样大都数学生得到肯定,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写作的劲头就足了。我还把财会班张红梅同学的作文拿到机电班朗读,把机电班刘和先和金振国两位同学的作文拿到财会班朗读,这样相互交流,效果更好。

3、利用职业理想,鼓足学生干劲。结合语文课召开“职业——我们的舞台多精彩”的专题会,让学生了解职业、热爱职业、树立职业理想。布置学生写《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的作文,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设计和策划。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创设情境,感受职业生活。在备考过程中,我始终不放松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因为我知道,学生有了职业理想,就会有事业目标,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劲头十足。

今年对口高考,在机电和财会两个专业招生计划与去年相比缩减的情况下,由于班主任认真负责,加之授课教师精心配合,仍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机电专业36人参考,达二本线17人;财会专业44人参考,达二本线21人。在学校为对口高考再创佳绩而拼搏的时候,我尽了一份力而感到欣慰。在全校师生为今年对口高考143名学生考取二本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也在其中分享了喜悦。

岳西县职教中心教师   王和平

2017-年4月22日

2017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篇2]

一、工作回顾

1.尽早组建了新的高考研究小组,制定计划,合理分工,群策群力加强高考的研究。小组成员包括上一届的成员、各校备课组长及部分高三骨干教师,这就能保证高考研究的延续性、高考研究的有效落实以及研究成果的有效利用。

2.加强学习研究

(1)深入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xx省的学科指导意见》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指导学生复习迎考的依据。所以要把国家《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对比研究,结合《xx省的学科指导意见》,明确考查范围、考查要求、考查方式、变化走势和试卷结构,确保复习方向的正确性。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研究考试说明(考纲)变化,明确高考命题的动态走势怎样,把握复习策略的调整方向,确保复习策略的科学性。②研究考查范围,明确要考查的内容是什么,把握复习教学的广度,确保时空切分的合理性;③研究考查要求,明确对各部分知识和能力要考查到什么程度,把握复习教学的难度,确保复习定位的准确性;④研究考查方式,明确对学生的训练方式,把握复习训练的效度,确保资料选用的针对性;⑤研究试卷结构,明确试题的特征与权重,把握过关检测的适应性,确保模拟考试的仿真性。

(2)深入研究“高考试题”

深入研究近两年xx省高考物理试卷和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卷。研究高考题并不只是为了会做高考题,重要的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优化迎考复习方略。研究高考试题的基本策略是:某项知识或某种能力是怎样考查的(即从什么角度考查,以怎样的题目呈现),还可以怎样考查,如何变换可以用来考查另外某项知识或另外一种能力,命题的热点和冷点是什么,以确定对某部分复习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3)研究高考试卷评价报告和高考命题解析

每年考试中心都会公布各高考学科的试卷评价报告,这份报告对高考试题的总体评价、试题特点和对教学的建议都有详细的说明,值得大家认真研究。高考命题解析是由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编著,主要分以下五部分①高考考试依据解读②高考试卷综述③高考答题情况综合分析④高考复习建议⑤5套自测试卷例题。通过研究命题解析,能从中受到启发,把握命题趋势,了解命题意图,了解典型错误,提高复习效率。

(4)研究高考阅卷.

通过高考阅卷教师的反馈及其它信息收集,了解高考阅卷的流程,答题得分点的确定,了解高考答题的主要失误等,以便有效地进行教学矫正,指导学生答题规范要求,能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解题得分效益。

(5)研究高考复习经验

研究高考复习的经验,关键是了解与把握高考复习各阶段的复习要求,学生学习的特点;精选题,讲到位,练扎实,努力提高高考复习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还要

研究高考考生的复习经验,供学生参考。

3.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提高高三复习效率。

(1)分别于2017年11月5日、2012年3月17日举办了两次物理学科的高考论坛活动。通过创建研讨平台,大家交流探讨,资源合作共享,外请了杭师大教授(高考命题成员)、特级教师为高三物理教师作专题报告,指导高考研究、指导高三复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2)组织培训,加强引导。组织高三教师积极参加了省、市高三新课程培训及高考复习会议。通过观摩、听讲座、交流准确领会新课程、新高考的内涵实质,提高复习针对性。①2017年9月组织了高三物理任课教师赴金华交流学习,②2012年3月组织参加了“宁波、衢州、丽水、舟山、嘉兴、湖州六地市”高考物理复习研讨会,③2012年4月组织参加了杭州市高三复习研讨会。④借助特级教师工作站开设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如选修模块复习模式研讨、实验复习研讨等。

(3)结合《安吉县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提升年”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专题教研活动,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高三的“复习课”、“习题讲评课”有序高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4.加强指导,落实三阶段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9月至第二年三月底,有效时间共计6个月,单元复习。

夯实基础,适度拓展,强化物理知识、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的掌握,实现章节内知识系统化。一轮复习资料采用自编教学案,是在上一学年高考研究小组编写的一轮复习教学案的基础上,通过本届研究小组分工合作进行了精心的修改,效果较好。

第二阶段:三月底至五月初,约为一个半月,专题复习。

集中研究小组集体智慧,确定了力与运动、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电磁感应及实验四个专题,并分组编写教学案,最后集体讨论定稿。通过精心准备的专题复习,巩固了基础,突出主干,提炼方法,强化了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学科知识网络化,学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三阶段:最后一月,模拟训练,强化基础,重点突破,突出实战,调整状态,迎战高考。重点是精选试卷,通过收集各方信息及对高考研究,对收集到的各地模拟卷认真重新组卷,让学生认真考练,从考练中发现问题,反馈复习漏洞,考后认真讲解,学生认真纠错总结,达到了很好效果。

5.充分发挥高考研究小组团队作用,提高服务质量

(1)积极收集高考信息,发挥团队智慧,经过小组研讨进行筛选整理,把最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提供经一线教师,并在备考复习中落实。

(2)对重要考试(如期末考试、一模、二模等),通过网上阅卷,小组能从试卷结构、试题特点、得分情况、学生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教学改进措施等方面做认真仔细的分析,写出书面分析材料,及时地提供给教师做参考。

(3)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遇到有困惑的教师,团队能及时给予帮扶。

(4)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xx省的学科指导意见》,认真研究学习,多方收集信息,高考研究小组编制高质量的模拟试卷并在各校使用,效果较好。

二、反思与建议

1.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听的多,想的少,看的多,动手少,做练习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没有主动消化。所以,怎样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研究,从各个环节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激发主动性,树立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最大限度发掘他们的潜力。

2.重视落实。

教师在备考中准备的面面俱到,体系完整,想法很好,但学生经过一年的备考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落实不到位,该做的未做,该反思的未反思,该归纳的未归纳,就达不到应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监督,控制复习中的“量”,落实到位,切实达到目标要求。

3.精选习题。

高三学习任务重,时间宝贵,不容丝毫浪费。因此,在选择授课内容,考练试卷时,一定要把握高考方向与要求,把握考查重点与难点,把握试题类型及考查方式,在题海中认真筛选,体现典型性、方向性,这样才能发挥考练的作用,提高复习效率。

4.指导复习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物理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一部分学生就象走迷宫,这就要求在复习当中对学生多加指导,指导复习方法,以免走弯路,尤其指导学生多总结归纳,学生这方面能力普遍较差,帮助进行知识网络总结,思想方法总结使学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物理模型的建立能力是重中之重。看了今年的物理高考题,都会觉得还算简单。但学生考得不好,什么原因?学生要在这么紧张的环境下,将题目所诉的现实问题概括出来,建立物理模型,这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较好的物理能力。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多给学生新的情景,同样的处理方法,可以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可以以不同的展现形式告知信息,可以以不同的方法提出问题。

2017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篇3]

一、“解读”2012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重化学科学素养,特别突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中有机化学知识比例得到一定提高、化学实验得到加强、选修模块得到很大重视。试题题型合理,有单知识块的综合、有多知识块内容的整合、有物质和元素周期律推断、有有机推断与合成、有化学实验等等。试题突出重点的同时又特别注重细节,如26题的传统无机推断题作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以实验题的“面孔”考查化学方程式、电子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术语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其中第(4)小题考查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实质还是铁元素的相关性质,与样卷一致,其实际难度较往年反而下降。因此今年化学试题,在延续往年题型的基础上,命题者试图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组合,在试题内容选择、题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具体分析如下:

1、重视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7题对基本概念、学科素养等进行了考查,第9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知识,第10题以钢铁生锈实验为落点考查了电化学知识,第12题考查反应热、电离平衡等原理。第26题和29题要求考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子式、有机物结构简式等。但在组题时非常注重各部分知识的融合,有打破原有固定出题模式的趋势。如实验题以有机化学知识为背景、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化学式、电子式、方程式等化学学科素养等。

2、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呈现化学图像、实验数据表、实验装置图、陌生的化学反应原理、物质转化流程图等多种类型的信息,各种信息有机融合、层次感强。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处理能力,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不仅表现在主观题(如27题化学反应原理题等),还表现在客观题(如选择题13题等)。

3、突出化学实验的考查。试题中8、10、28都是实验题,26题也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其余题目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实验内容。实验题考查了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实验操作步骤判断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既有化学实验本身的考查,也渗透了双基、化学反应原理等的考查,形式多样、考查全面、突出了化学学科中“实验”的核心地位。

4、关注化学与sts(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第7题的仪器分析、化学模拟生物酶;第13题的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26题的加碘盐知识;第28题的紫外线固化剂制备;第29题的白藜芦醇制备等。试题切合2012年国际化学年“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落实常规工作是备考的基本保证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尤其是一轮、二轮和考前冲刺各个不同的阶段的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因此做好各项常规工作是备考的基本保证。

1、加强与各校高三备课组的沟通,服务学校。备考的落脚点是学校,是高三的老师和学生,只有及时了解学校情况,经常交流,才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本届高三坚持每月一次的高三教学常规调研,第二个学期调研“密度”更大,针对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动与相关老师交流探讨,追求复习效果的最大化。

2、依靠高考研究小组的集体智慧,整体提高。本届高三坚持了至少每月一次的高考研究小组活动,商讨一轮、二轮和冲刺阶段的复习计划,及时总结前一阶段复习的得失。通过高考研究小组活动分别在安高、昌高、孝高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提高复习课的效率。通过高考研究小组学习考试说明和样卷,研究高考命题的动向,把握高考的脉搏,为教学实践服务。

通过高考研究小组成员的努力,开展全体高三老师参加的学习研讨活动。第一学期由安高李发顺老师作了《增容量突重点破难点促高效——有效教学背景下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交流发言、昌高汪秀全老师作了《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交流发言、孝高郑忠琴老师作了《高考一轮复习“三题”研究》交流发言、教科研中心陈国学作了《促进学习的评价》的发言。活动从宏观把握到课堂、课后、评价等多方面研讨一轮复习,实用性强,得到一致好评。

第二学期编制了六个模块的复习资料并进行集中交流学习:安高叶斌老师负责《化学实验》,安高李发顺老师负责《化学反应原理》,昌高汪秀全、郑毓宇老师负责《有机化学》,昌高李新宇老师负责《化学与生活》(自选模块)、孝高陈海勇老师负责《无机推断》、孝高郑忠琴老师负责《化学与技术》(自选模块)等。资料从近三年xx省样卷和高考原题分析、对应考试说明解读、外省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读及启示、命题趋势与复习重点提示、模拟题编制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二轮复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通过命制高考模拟题促进考试说明和样卷的学习。教研员结合近三年样卷和三年高考原题,仔细研读,并以此为依据对命题竞赛的试题作出详细的、科学的统一规范,全体高三教师和部分高一、高二教师参加了该项活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收到上交竞赛试卷30份,竞赛活动提高了教师对高考命题趋势的敏感性,平常教学的针对性也得到了加强。

4、“他山之石,亦可攻玉”,充分利用信息资源。2012届高考备考两次高考论坛分别邀请了两位特级教师对高三教师进行了高考复习方面培训。也组织了高三教师多次参加市级以上高考复习研讨等活动。专家的报告和外出学习,拓展了教师的视野,激发了对备考工作的热情。

三、对2017届高考备考的启示

根据对2012年考题的“解读”和2012届备考的反思,除抓好常规备考工作之外,对2017届备考还要关注以下方面。

1、关注考试说明的学习,加强高考试题的研究,关系到复习的方向。2012届高考备考告诉我们,虽然命题的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新课程的理念不变。因此高三教师要仔细研究几年来的试卷结构和试题特点,充分利用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教科研中心要为高三教师搭建如“高考论坛”、“高三课堂教学研讨会”等平台,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

2、继续发挥高考研究小组的作用,发挥集体的力量。高考研究小组要做好合理分工,明确责任。2012届高考研究小组作了很多工作,编制的资料装订可以成“书”。2017届高考研究小组成员要关注自身的学习,加强考试说明的学习、加强考题的研究,教科研中心要创造机会组织组员交流学习,保证在备课组老师中的“同伴”引领作用。2017届高考研究小组要充分利用好上届的资料,除了分工任务外,还需要合作,要保证小组编制的资料质量上再上一个层次。

3、2017高考复习的各项工作要“未雨绸缪”,活动提早。例如:2012届高三第一个学期期中考试的范围的不确定,导致了复习计划的临时调整;二轮分块复习资料安排在元月份开始编制;命制高考模拟试题竞赛四月初完成等等。2012届这些工作按照时间安排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临时的一些变化、个别的不及时、少量工作的滞后等因素对原定计划产生了影响。因此要确保一些有益的活动效果,要预留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选择题要加强”的“观点”要落到实处。化学选择题6分一题特别值得关注,某个学生、班级、学校甚或全县,如果能够整体提高一个选择题的得分率,其成绩是不可估量的。选择题的提高不仅仅是多练,更需要练中“悟”出选择题的特别之处。例如今年选择题第13题,如果完全靠将每个选项分析透彻,那就成了一个大型计算题,命题人恰恰将正确选项设置为a,而a选项的结论计算恰恰是最简单的。第7题b选项“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的说法是高中教材上没有的,从内容上来说是超纲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过的“红外光谱仪”“演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作用,从能力考查上是不超纲的。新一届的备考要将选择题作为一个突破口,要作为一个重要专题,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要关注选择题的解法,做到多种解法、巧解等等。

5、训练的综合性要继续加强。2012届高考试题与往届试题最大的区别,命题人试图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希望打破固定模式的出题格局。例如通过实验题考查化学术语、实验题融入有机化学知识、选择题中的题目大型化(实际有技巧)等等。因此2017届的备考,要立足教材、考试说明和样卷,但又要高出教材等。备考过程要关注各部分知识的融合,从一轮复习开始就要关注,要从练习、考试、课堂教学、学生思维训练等等去全面关注。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06-26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03-13

高考语文备考工作总结03-13

学校高考备考工作总结03-13

高考数学备考工作总结03-13

高考地理备考工作总结03-13

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03-13

语文高考备考工作总结03-13

高考备考提醒12-06

高考备考提醒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