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工作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时间:2022-10-16 13:19:56 帮扶工作 我要投稿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精选9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点学生帮扶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精选9篇)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增强班级同学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班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继续推进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和引导落后同学提高学习积极性,本班针对本专业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

  二、帮扶人员: 班上成绩排名前10的同学

  三、帮扶对象:班上仍有未通过课程的同学

  四、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1、学习上,一些同学自进入大学以来,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经常出现旷课的现象;自大一以来每学期都有挂科的现象,最多一次挂七科,至今大一的课程还未补考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由于每次考试都未认真准备,到目前大学英语四级还未通过;

  2、思想上,上进心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3、生活上,懒散怠慢,大部分时间用于玩网络游戏,时常有外出游戏通宵的情况;对待除游戏以外的事务,缺乏兴趣和热情,积极性很低;

  4、其他方面,很少参加学院活动和社会实践,没加入任何学院社团。

  五、帮扶措施

  1、学习上:以积极督导和帮助为主,及时掌握该同学的学习和到课情况,努力帮助该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每周进行三次以上的学习辅导,督促其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督导其准时到课;帮助该同学制度每个月的英语学习计划,并及时进行督导;

  2、思想上:以积极教育和交流为主,及时掌握该同学的思想状

  况和心理状况,引导该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每周进行两次以上的交流谈心,给予必要的指导,用名人的成功经历来予以激励,树立“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

  3、生活上:以激励和引导为主,帮助其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利用与该同学同寝室的便利,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其发现除游戏以外生活中的乐趣,并不断激励该同学多参加集体和学院活动;

  4、其他方面:以获得创新创业学分为诱饵,积极鼓励该同学和成绩较好的同学一起参加学员活动和社会实践;争取获得周围的朋友的配合,并对朋友提出共同帮扶的措施方法。

  5、建立帮扶日记,对帮扶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并记录该同学的进步情况;

  六、帮扶的预期目标

  1、学习上: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学习主动性和执行力有了提高,到课率也提高了,挂科科目减少,并能补考通过,不出现考试舞弊现象;英语的听读写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顺利通过四级;

  2、思想上: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养成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生活上:做到生活上做事不拖拉,克服一些懒惰的行为,并且自制力有所提高,面对其他同学能够更加从容自信。

  4、其他方面:积极参加学院活动和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这次帮扶活动,希望班上党员和成绩优秀的同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以及其他方面帮助该同学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2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为做好我班的处境不利学生转化工作,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树立“转化一个处境不利学生和培养一个优生同等重要”和“教师不应该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应当创造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教育”这一正确观念。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处境不利学生转化工作,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与方法

  1、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处境不利学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处境不利学生,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培植自信心。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对处境不利学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2)让处境不利学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

  (3)让处境不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3、晓之以理,增强处境不利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处境不利学生是非观念。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

  4、创设情境,锻炼处境不利学生的意志

  针对学生不良行为,说理还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

  5、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处境不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处境不利学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处境不利学生故态复萌,

  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处境不利学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6、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动的去体验,获取。对一些处境不利学生,要给他们创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上有所思,有所情,有所收获,以情入境,真正从思维上参与,从情感上参与。从而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变厌学为乐学。

  三、主要工作安排:

  1、针对处境不利学生行为习惯差,进行日常行为习惯专题班会教育。

  2、针对处境不利学生心理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进行心理沟通活动---谈心。

  3、针对处境不利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学习习惯不好,则常抓学生日常学习习惯---作业检查等 ,针对学生的成绩、心理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4、针对一部分处境不利学生家庭教育薄弱,进行家访活动,家校联系。取得家庭的配合,达到家校合一,共同教育的目的。

  5、建立处境不利学生名册,并对单元检测、期中、期末的成绩及时填写,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我们要用艺术家特有的眼光去认真分析研究,即使是一块最普通的木头,只要我们用心雕琢,也会使其能够变成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3

  一、让幼儿自己做,也就是所谓的“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已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metodoitbymyself”(幼儿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

  “我听到了,

  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记得了;

  我做了,

  我就理解了。

  二、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的发现敏感期对早年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论已被近代研究所证实的观察。对幼儿来说,若在某种特性的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要比他在生命中的其他时期学习该特性来得容易。蒙台梭利环境运用了这些事实,让孩子在各阶段的敏感期,自由选择活动。何时开始?

  虽然入学的年龄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通常,小孩是在两岁半到四岁之间入蒙台梭利教室,这完全依他在教室的环境中,是否感到快乐和舒适而定。他将从所有的小孩都喜欢且最简单的活动开始;而他在三、四岁所使用的教材,将帮助他发展集中力、协调力,以及他在五、六岁时,将从事的一些较难的活动中所需的工作习惯。这整个的学习计划是很有系统的,因此,若一个小孩错过了整个计划的头几年,或在他尚未完成这里所提的一些基本课程之前,就已退出这个计划,那么他就无法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蒙台梭利教室并非托儿所,也不是提供给孩子的一个玩耍的地方。这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是利用孩童在两岁半至六岁这段敏感年龄,能从丰富的环境中吸收讯息的特性而设计出来的。在此环境中,是让孩子已自然的方式,获得阅读和算术等基本技巧,因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乏味、辛苦或受到挫折。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因为可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孩子很早便产生了对学习的热爱,这是使他真正能自发性学习的关键。

  三、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教师称之为导师,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在儿童操作教具,即儿童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现实水平的目标,制订每个儿童通过活动可能达到的目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示范者和观察者,而应该是儿童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和指导者。因为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有吸收力的心智,因此,教师不应当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各种感知觉的训练,从而达到发展幼儿的心智的目的。同时如果缺乏教学目标,完全依赖儿童自己操作,儿童的自动发展是不可能的。

  四、完全人格的培养

  完全人格的培养是蒙台梭利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教育者头脑中应该具有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理想形象——具有完全人格的儿童。

  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试图通过一个一个孤立的感觉训练达到儿童的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五、混龄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开设的目的就是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混龄教育更强调尊重儿童成长步调,最大限度的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蒙台梭利说:“适度的教育只有一种,那就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速度的教育”。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色,就是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混龄教育形式,因不同年龄段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明显的差异性,更加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简言之,蒙氏教学方法的根本精神就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心理(生理)成长变化情形及其需要,而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其心智体能的有效活动,让他们发展成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六、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这是蒙台梭利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所谓蒙台梭利的课程就是幼儿操作教具的过程,因此教具的丰富是进行蒙台梭利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儿,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控制某些教具来进行。为此,蒙台梭利特别设计和制作了一整套进行各种感官训练的教具。例如,蒙台梭利为专门训练儿童视感知能力制作的一套教具是:一块木板上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孔,每个孔相对于一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的直径只相差一毫米。在利用这套教具进行训练时,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把混杂在一起的各个圆柱体放入相应的孔中。儿童如果把一个圆柱体放入一个比它小的孔时,则放不进;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放不进某一个孔里。儿童通过反复运用这套教具进行练习,不断比较判断,不断纠正视感知控制的错误,其视感知能力的精确性和敏锐性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蒙台梭利要求对儿童进行每一种感官训练,都要有与之相适合的一套教具,且要由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组成。因此,根据每个幼儿的特征,蒙台梭利都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具,可见教具的丰富性。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4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问题学生”,使其得到转化。

  二、具体做法

  ㈠建立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上级有关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培优扶差档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

  1、领导小组

  组 长:王春志

  副组长:仇明生

  成 员:王志国 薛玉峰 杨文军 曾祥利 李亚琴 各班主任。

  2、建立“学困生” “问题学生”个人档案。

  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问题学生”现状,按学习、行为规范等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个人档案。

  3、制定“学困生”、“问题学生”结对帮扶制度。

  对已确认的“学困生”、“问题学生”,各班分类组织安排结对帮扶,实行承包责任制,行政人员包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包人头;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4、强化跟踪流程管理。

  对于“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建立“学困生”、“问题学生”转化情况记载簿,建立学困生流程管理记录,对其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扬长避短,防微杜渐。

  ㈡注重方法,开展活动。

  在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注重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困生”、“问题学生”,教师要真心爱护,要与之“心连心”,交朋友。充分尊重“学困生”、“问题学生”的人格,坚持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切忌歧视、放弃。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要求教师念好“三字经”,即: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

  1、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

  在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问题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四个优先”,即“优先提高、优先答疑、优先检查、优先

  表扬”,特殊照顾“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

  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开展学生互助活动。

  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学习环境,往往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一些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困生”、“问题学生”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获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

  3、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问题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学困生”、“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根据我校实施成功教育的经验,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问题学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期中阶段,评选“班级十星”,让“学困生”、“问题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尝试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困生”、“问题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期末,对“学困生”、“问题学生”成绩提高较快的评为“学业进步奖”,对思想品德进步较大的评为“品德进步奖”,予以表彰。

  4、发挥家校联系卡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在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中,继续推行我校过去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家校联系卡的作用。每月发放一次“家校联系卡”,实现学生校内外教育协调一致,帮扶教师要每月通过家校联系卡,向家长通报“学困生”、“问题学生”学习情况及思想品德表现情况,以便双方配合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教师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加强与“学困生”、“问题学生”家长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教育和转化工作。

  ㈢交流总结,评比考核。

  首先,建立“学困生”、“问题学生”转化研讨制度。学校将每月召开一次教育和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的交流会,及时掌握各班级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与教师的评优和职称评定挂钩,对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转化成效差、辍学率高的班级实行一票否决制,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5

  班级中的离异家庭的子女、流动人口、留守儿童数量不少,在班级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的调查摸底工作、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这类学生往往来自残缺家庭,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离异家庭,要么是重新组合家庭,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学生,由于缺少健全的家庭温暖,他们从小少有人关心,形成冷漠的个性,另一个极端就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导致父亲或母亲中的一方对孩子百般溺爱,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来到学校后,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极易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不能适应学校的育人环境,因而忘了学习是自己的本份,对属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多半采取抵制的态度,

  1、 留心观察班主任要学会把握学生的思想脉膊,善于动察同学中,哪怕是一点点不经意的不良情绪的流露,都有可能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找准思想教育的契机,特别是班级中的特殊学生,要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定期交流、谈心,达到师生心灵上的共鸣,同时要多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

  2 、以情动情,人都是有感情的,班主任倾注了热情,就是再铁石心肠的学生也有感动的时候。具体讲,班主任对本班有逃弃学倾向的学生要建立个人档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首先要正面教育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引导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让他们意识到人虽然无法选择出生,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在平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以关爱,让他们走出残缺家庭的阴影,投入火热的班集体生活,

  而对于平时一向遵章守纪,做事认真的这类学生,要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看到自身的内在潜力。

  3、课后多和差生交谈,态度要和蔼,使他们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要主动帮助他们察观分析自己的得和失,并和科任老师联系,确立科任老师关注本学科的学困生的意识。对于自由散漫,任性无度的学生,则非下大力气不可,平时要求要严格,该从严要求的时候绝不迁就,让他们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并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定期到校参与管理、教育,努力做到家教集合。

  4、 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为他们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在班级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是非观,让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氛围感染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投入学习的成功感,多开些积极向上的主题班会,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班级课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总之,我们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后进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位同学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困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使其得到转化。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特制订本计划。

  二、措施与方法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可能被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困生生活条件可以,但他们学习、生活依赖性强,为人自私,懒惰心理强。根据教育局、学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必须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摸清情况,倾注爱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和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逐步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使学困生倍感亲切、温暖,让他们安心并乐意学习,努力赶上其他学生。

  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主动要求进步。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我要注重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困生”,要真心爱护,要与之“心连心”,交朋友。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坚持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切忌歧视、放弃。

  对学困生我要念好“三字经”,即: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使学困生主动要求进步。

  2、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学困生”进行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四个优先”,即“优先提高、优先答疑、优先检查、优先表扬”,特殊照顾“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

  3、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4、 定期对学困生进行谈心,及时了解学习情况。

  5、 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外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6、 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7、及时与各任课老师联系,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8、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困生提供交流反馈的机会,不断调整帮扶内容。

  9、根据每学期期末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进行分析,然后

  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找出进步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总之,我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中要,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给他们力量与自信,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师爱的温暖,让他们不断地向真正的优秀生迈进。“后来者居上”这句话一定能在他们身上实现,从而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学生,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本年级的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及纪律情况参差不齐,在上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现象,为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逐步提高纪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质,为了让培辅计划要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的素养和成绩,特制定本学期培优辅差具体计划。

  二、目 的:

  1、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德,使学生活起来。

  3、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三、基本情况

  学生情况分析: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数学课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自我要求严格,特别是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作用。但同时,仍然有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纪律生活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出现上课讲小话、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

  四、 具体措施:

  扶优

  1.每周有选择性地上一节思维训练课

  2.在日常教学的分层练习中有的放失地注意对优生的培养

  3.每天出一题弹性作业,让优生吃得饱

  辅差

  1、实行以点带面来全面提高,使学生观念进行转变。

  2、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

  3、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4、对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

  5、采用激励机制,多给点差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6、平时多与家长联系,共同来解决差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7.充分利用早早读和午静时间进行面对面辅导,讲解练习.

  8.做好"每日清"工作,包括题题清,课课清,人人清.争取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清,不留后遗症.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由于父母是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下很多“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

  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

  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 篇9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如智力、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的强弱等,都是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去帮助那些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为此我制定了本学期学生辅导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做好学优生、学困生的辅导的工作。

  二、辅导措施:

  (一)学优生:

  1、鼓励优秀生的自主学习。优秀生的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要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信心。

  2、鼓励学生质疑。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适当作一些指导。

  3、 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学时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4、 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优秀生解答难题。此时,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安排优秀生做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学困生:

  1、课外辅导。找时间叫他们了解“课堂知识掌握怎么样?”

  2、发挥优生的优势,利用“一帮一”结对帮扶,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3、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多表现,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体验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在进行简单的字词句段,使他们爱上语文。

  4、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5、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让他们体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学困生现行学习情况,教给正确学习方法,使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改善他们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成绩;对他们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学习要求:如在该卷时,放宽学困生的扣分要求,提高他们的成绩;作业要求也可以分层,尽量简单好做。

  7、成立一个学困生小班,推选组长之类的“干部”,进行组内比赛,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学习的有效发展。让学生在心里建立要学习的意识。

  8、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9、利用整理课、课后辅导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10、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辅导。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的精力”。

  2、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用整理课、课后辅导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5、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相关文章:

卫生强基重点帮扶计划01-23

对学生的帮扶计划01-24

学生学习帮扶计划01-23

特困学生帮扶计划01-23

学生结对帮扶计划01-23

帮扶学生计划01-24

班级学生帮扶计划01-24

对残疾学生帮扶计划01-24

学生思想帮扶计划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