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工作

小学帮扶困难生总结

时间:2021-06-17 12:31:21 帮扶工作 我要投稿

小学帮扶困难生总结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德困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爱,能拉近教师与德困生的距离,能滋润德困生的心田,能感化德困生的心灵。

小学帮扶困难生总结

一、赏识信任、真诚相待是教师爱德困生的钥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与追求,他们希望得到外界的信任,期待着肯定和赞誉。有了爱德困生的思想,班主任就能走进德困生的情感世界。教师的爱能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屏障。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可亲、可信、可敬时就会视为知己,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教育中心心相印的话语,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德困生的心田。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反应,这种反应往往表现为一种情感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这些反应时,能融入自己的感情,以诚相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从心灵上去感化学生,以至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而爱是情感中最积极的一种态度,是人性本善的体现。比如:为了让部分德困生对父母产生的逆反心理、对抗情绪有所缓解,开展以“品味爱心”为主题,以学生身边的事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为例,用谈话、讨论、反思等形式坦诚相待,使学生与家长相互信任,促使学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感激父母。从而,充分感受到父母那伟大而深沉的爱。

当然,针对德困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变化和反复,作为教师就是要用自己的爱感染学生,让爱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传递,使每一名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认知失调策略、平衡心理是教师爱德困生的科学配方

有一类德困生长期在消极心理作用下自以为“看破红尘”,或者形成了一套颓废的“人生哲学”与处世待人的“灵丹妙方”。他们不怕管、不怕压、不听劝,教师们往往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如果人们习惯了某一状态,他们将试图发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之间是一致的;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持有某种态度,那么,他们就会试图行动或解释行动,使其与他们的态度一致。”费斯廷格还进一步指出,为了减轻矛盾,人们可能改变其态度,使之符合新的已习惯的行为。

教师利用认知失调策略转化德困生,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便于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二类:

(1)认识与认识之间的不协调。例如,某德困生在虚假的心理气氛的影响下形成了“人都是虚伪的”观点,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尤其是通过榜样示范使之产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虚伪的”新认识。这样,两种认识势必引发德困生的疑虑和困惑。这便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2)认识与行为之间的不协调。例如,德困生范某与优等生俞某争吵斗殴被老师发现,按照德困生的“常规”认识,自己必先受到老师的呵斥。但李老师却一反“常规”,不是先下定论,而是耐心细致地了解情况,酌情秉公处置以理服人。这种“常规”认识与教师行为之间的“反差”,必然导致德困生对自己的“信仰”有所怀疑。

三、持之以恒、用爱呵护是教师爱德困生的成功秘方

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

同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其实,不管是谁,都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肯定,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独、气馁时,更想得到别人的鼓励,德困生也是如此,他们都渴望进步,并在苦苦探索前进的方向。作为班主任,就要勤于鼓励,使他们走出困境,找到光明的前途。最后,班主任应该积极运用表扬的激励作用,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如在平时的考试、听写中,德困生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在搞卫生中表现好,也要表扬;纪律有进步的德困生,更应该表扬这样,他们就能时常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和存在的价值,并能为此而不懈努力。

“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班级像一条挺长的船,乘着它,人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乡村、城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相互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由此可知,班级对于学生是多么的重要,而每一个学生则是其中最活跃的音符。“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他们就会阳光灿烂。

林泉镇高锦小学

2015年7月

小学帮扶困难生总结 [篇2]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情。有时候,你付出了心血,却发现这一切是徒劳无功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学困生的进步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让更多的学困生脱离学困行列。

《小学帮扶困难生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教师眼中的学困生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学困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学习习惯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经过一学年的师生、家长共同努力,加之开学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一学年来总体达到了开学初的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了班级学困生许崇志的转化工作,使他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有了一个大的提高,转化工作卓有成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通过一学年的学困生转化工作,与学生家长建立了长期联系机制,在转化学生的同时,也帮助了学生家长,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孩子教育观,对孩子有了长期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也培养了家长受益的教育方法,孩子管理方法,学习辅导方法等,从而减轻了教师自身以后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负荷,形成了学困生家校互动的转化模式,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的转化格局,效果喜人。

其次,我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创设和谐的培育条件

教与学的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互动的关系。表现为对学生的主动精神的认可与尊重,和对教育活动影响的自觉认识与细心把握。在和许崇志的交流中我发现他常常因为成绩差而遭受指责,久而久之,他便将别人"你真笨"、"你不行"的看法,内化为"我笨"、"我不行"的意识,不敢正视自己,缺乏进取的勇气和信心。为了转变他的认识为了培养该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设法为他创造一种能使其产生内心需要的学习情境,让他有决心,有信心克服不良习惯,相信自己能够学得很好。

2、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学习好与差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有无计划。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就是荒唐。"有适用的学习计划,能统筹兼顾地安排好各科的学习,这是优良者的

共同点。有了学习计划,学习活动就可以目标有序进行,检查和总结也有了标准和依据。于是我接着启发许崇志明确学习目的,试着制定学习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努力的目标及采取的措施。制定学习计划以后,同学们反映,和以前相比,他学习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知道主要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似乎知道劲儿往哪使了。

3、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有效的学习方法之所以必须掌握,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学习,而在于这种学习习惯将会伴随人的全部生活。依据心理学原理,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习惯",但它更多地体现在心智成分。如果将优良的学习方法习惯化了,那么,学生也就很好地掌握了学习方法。据了解,该生以前没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学习方法,更谈不上总结和运用了。于是我带着他学习有关的资料,复习学过的知识,让他了解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学习实践中去,再把所用方法按操作步骤进行记录,及时总结运用这些方法时的体会,吸取长处,屏弃不足,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活动程序。由此,该生逐渐明白了,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好,是与他们善于总结和运用这种合适自身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适合自身特点、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次实践、多次反馈、多次调节、多次改进,才日益成为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的。

4、实行良好的自我控制

由于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但是面临这个已经学了四年的小学学困生很长时间形成的坏毛病,不可能马上消失,所以,善于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加强自我调控,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学习过程中,排除杂念,专注于具体的学习内容,更要正确运用学习方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及时反思学习结果、科学地把握学习过程、集中精力攻克学习难关。为此,我通过指导该生计划"学习时间分配表"、"学习监督表"、和"自我监控训练表"等,重点抓了学习计划的实施与落实。我刚开始的时候对他的要求相对的宽松一些,让他觉得完成这些任务并不难,目的是让学生在这种较易于接受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学会自己作出时间安排,以保护他执行计划的积极性,增强他的自信心。然后我再一点点加紧力度,使学生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逐渐形成一种积极的动力定型。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情。有时候,你付出了心血,却发现这一切是徒劳无功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学困生的进步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让更多的学困生脱离学困行列。

小学帮扶困难生总结 [篇3]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年一班马超不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帮助他摆脱家庭经济条件带来的心理影响,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对贫困生的帮扶活动。现作工作总结如下:

为贫困生捐款捐物,做 “知心妈妈”。在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帮扶,并力争使帮扶对象品学兼优,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让贫困生走出家庭贫困的阴影。 由于学生的特殊家庭背景,无经济来源。劳动力欠缺,因此生活中,会有自卑心理。做为老师我能从情感上真正地贴近孩子,经常与孩子交流谈心,有的放矢地化解孩子心中的困惑,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动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生活上给予帮助,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学生平时的生活费用很低,不能满足最低的生活需要,我为孩子捐物、买课外书籍、买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帮助他渡过难关,让他不因为缺少学习用品而落下成绩,使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在学习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成绩不如人意。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补讲课堂中孩子们没掌握的知识,不断温习学过的知识,让学生不落下学习上的任何环节。并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告诫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通过大量的工作,在学校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帮扶的贫困生精神焕发,学习刻苦,意志刚毅。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我校贫困生帮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5年12月20

【小学帮扶困难生总结】相关文章:

师范生小学教学实习总结范文04-18

《这点困难算什么》的教案12-12

小学见习生教学工作总结09-01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困难出办法》教案12-12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克服困难11-23

中职生教学实践总结03-26

大班社会公开课《战胜困难》教案03-10

大班综合教案:遇到困难不放弃08-14

小学六年级后进生教育教学总结11-26

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