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词大全

韩立福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21-12-02 12:25:20 主持词大全 我要投稿

韩立福讲座心得体会

2015年5月20日—21日,我有幸聆听了韩立福博士新课程有效教学,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 在学习中,我领略到新课程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不同与先进之处,韩博士报告中,预习“读的策略”及课堂中学生自我展示、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以及课后教学阶段行动的拓展对我震撼很大。韩大同学把我们带到了教学的另外一个新领域,给我们 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韩立福讲座心得体会

一、 领略新课程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不同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倍受关注。在新课程视野下,如何由"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向“知识建构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传统教学观中,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和传授知识的艺术性,轻视学生主体的学习责任、学习方法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性。从实践研究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形成了"老师推着学生走"的惯性,走进了"先教后学"的教学范式,最终培养了"勤" 教师懒学生,学生始终没有学会有效的自主学习,失去了终身学习能力。而在有效教学中"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教师有时还不仅要当好课堂教学的导演"而且应该当好学生的配角,师生之间应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发表见解、商讨问题形成全班学生及师生间互相尊重人格、尊重别人创造表现、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氛围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要尽快转变多年以来养成的“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及观念,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逐步缩小学生学习的差异,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提高学生的社会化能力;使原来的懒学生变成“勤学生”,而勤教师则慢慢向“懒教师”转变。

二、有效学习的根本是预习 韩博士指出:预习先让学生读,主要采用“查、画、写、记、练、思”“六字诀”阅读,并且要求强调阅读遍数。阅读“六字诀”的主要内容是:“查着工具读;画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其中,“写着感想读”强调:文科,主要写文本大意、段落大意、名句赏析、思想感情、写作特点、逻辑关系 。预习中不怕错,要保证在课堂中有效学习,预习中要把知识转化为问题看待。

以前我也要求学生预习,但从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感觉前面总是漆黑一片,今天,韩博士点亮了我教学中的智慧之灯,给我照亮了前进的路。我要向韩博士学习,教学生们如何预习,如何读,讲课之前先给学生“断奶”,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课堂中学生自我展示的策略令人震撼。

学生课堂自我展示策略有五大招数——“三定”“一二三策略”,其中讨论完成后的展示性对话学习策略对我震撼最大。

展示性对话学习策略也采用“六字诀”:“展、思、论、评、演、记”,即“展讲、思考、讨论、评价、表演、记录”,具体操作过程是:一人展讲,其他人认真听、思考,遇到问题及时讨论,讨论结果如何,认真及时评价,为进一步说明讨论程度,可进行多元化补充性表演,整个过程中,所有人都要认真做好记录。这一部分,韩博士还找部分老师扮学生当场演示了一遍,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演示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什么困难,此时,韩博士就适时采用煽风点火策略或小纸条策略等,让课堂有效进行下去。我理解的是:“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

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展示中,通过大声喊口号,说愿景,驱除了同学们的羞涩,充满了激情与自信。

通过现场演示,加深了教师对展示性对话学习策略的印象,让老师们知道,上台展示时应该声音洪亮,语言言简意赅,充满自信,抬头挺胸,眼睛巡视聚焦。这个过程的形成需要一个转变和成熟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需要教师马上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传统习惯做法”,积极从“先教后学”的教学范式逐步转变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范式,克服“先教后学”的教学惯性,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习惯和意识。其实,转变“传统习惯做法”的核心是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上要进行彻底建构,要“倒空传统教学的瓶子”,“装满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瓶子”,学会理解、学会容纳、学会整合,学会行动,全面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观。

四、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的十二字诀让我明智

韩教授还给我们传授了创建新型小组合作的十二字诀,其内容可以归纳为1、愿景2、角色、3、体系4、团会、5公约 6、评价对我启发很大。 1、愿景在这一块内容里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和最高的理想。对人生美好的风景的一个憧憬,产生一个学习的动力。明确自己与理想的差距,现在的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去锻炼自己。建构愿景是需要召开主题班会,构建学生愿景,同时,教师也需要建构教师愿景,做到人人有愿景,人人有理想。2、角色,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只设有班长、学习委员等,这样的角色只能让少部分人明确自己的角色,大多数却只能跟着别人走。在小组学习中每组设立学科长,这样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自信心,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3、体系在这一部分主要是我们将通过两个体系来管理班级,一是学术体系另一个是行政体系,两

个体系相互配合和补充。4、团会,是我们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其中包括家长、任课教师、学科长,经常讨论研究学习方法,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5、公约,各小组都要有自己的公约 ,并且每人都要签字承诺。目的则是落实各学科任务,保证日常工作小组学习机制得到充分展示。 6、评价这一环节也是一个教学反馈,同时也是激励学生的一个环节,主要分为五元评价和成绩评价。体现了个体学习便捷化,团体学习合作化,小组学习承包化的内涵。使个人问题变化为小组问题,升级为班级问题,全面解决各个学生的困惑。 韩博士说“一种健康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育观。这是唤醒人的本性,突出主体性,开发潜能释放最大能量的教育,是真正实现民主、自由、开放、平等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精神、知识、身体、个性、能力等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形态上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多元化教育。”

五、课后教学阶段行动的拓展

一节课40分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堂知识的结束,它需要有一个回归、巩固、拓展提高的过程。为此,韩教授提出了学习反思日记、”3715”回归复习评价章等回归评价型学习策略和组织单元回归复习、布置拓展学习任务等回归评价指导策略。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外延性.运用性。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要提高课后拓展的有效性就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韩博士的报告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有积极上进的态度,对教育充满爱心、热心和良心,相信有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搞好有效教学,实施好素质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渗透新型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争取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预习,学会思考,学会展讲,丢掉“不好意思”,充满自信与激情

韩立福讲座心得体会 [篇2]

2015年7月16日—18日,中央教科所理论研究部研究员韩立福博士对我们学校教师作了专题培训。韩立福教授的培训内容大致分为“问题导学”学本课堂的创建、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新思维新策略、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高三有效复习成功方略、如何建设教师团队机制、如何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研课报告结构框架。通过培训,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熟悉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而我对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 对“问题导学,先学后教”各环节的认识

第一,“问题导学”即提出问题。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提出问题,不同于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问一答或半问接答式的的随口而问,也不同于程序教学的'程序作业,而是围绕教材的基本结构,重点难点而提出的引导和激发学生认真读书,钻研教材,正确思维,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导学问题。这种问题,实质上就是把教材中贮存状态的信息转化为传输状态的信息,用外部控制的手段,使学生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师拟定和提出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把握教材轮廓,重点难点“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围绕理解重点难点而设置的问题。提出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是比较容易的。提出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则需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在设计这一层次的问题时,必须抓住理解教材链条的中心环节,并围绕中心环节找出学生困惑和易混的问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问题,要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不可把所有问题一古脑儿都提到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提高自学和思维效果。

第二,“先学后教”。有了前面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把“教”转化为“学”,其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二、要做到三大转变

1、转变观念,追求有效意识。

不能再用传统的老模式,采用“满堂灌”、“满堂问”、“磨时间”等一些旧的思想观念。新时代的老师应该追求一些新的教学意识:使学生由等待被动学习走向勤奋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在的老师应该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不在老师教授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自主学习。而“先学后教”这种模式就能很好的帮助老师和学生。

“先学后教”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这种模式下,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钻研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哪些是通过学生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学生可能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搞好学前指导,依据学情来设计教学步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先学”,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大量问题,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有目的的学,是学习伙伴的共同合作学习,不是无目的的学,不是放任自留,也不是简单地看看书老师再回到讲解的老路;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学成果,暴露学习中的缺陷,使老师准确掌握学情,从而有针对性地释疑解难,进行“后教”,由于老师只讲学生自学时不会的知识点,不仅讲解更具针对性,同时节省大量时间。“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系统讲授,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讲得时间少了,学生自学、展示,课堂练习的时间多了,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2、转变思维,提高有效教学

教师课前都要备课,以前都备知识,自己备自己的,很少去交流。所以思想就比较闭塞,教授方法也比较单调。但是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的话,备课就比较全面,所涉及到的问题考虑也会周全,这有助于设计方案的科学化,使其课堂能够更加有效,提高其课堂质量。韩立福博士为我们系统的讲授了如何创建新型教师团队机制。他的讲解十分生动具体,同时还组织指导教师们现场演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立竿见影,让我们信心百倍。我相信,在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工作会开展的越来越顺利,高效课堂再不是模糊的定义词语,而是实实在在、真正为我们所用,使学生受益的教育教学方法。

3、转变方式,用心经营课堂

在有效教学中,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 平等对话者”、“ 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教师有时还不仅要当好课堂教学的导演,而且应该当好学生的配角,师生及学生之间应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发表见解、商讨问题,形成全班学生及师生间互相尊重人格、尊重别人创造表现、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风气,这种和谐、平等、民主、健康的教育氛围是有效教学所不可缺少的。由此说明,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民主平等、能够合作、充满善意、交往和谐、自然真实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实施有效教学搭建有效平台。能否从“控制者”向“ 引领者”转变,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同时教师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更要用心去钻研,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学生,所以一节课不在于你交多少知识。韩老师的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着实让我思维顿时开阔。语言精练,却内容概括全面。为我在具体实践上起到了指导作用。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能的有效策略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韩博士也给出了他的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 激发愿景

学习愿景是影响和指引每个学生努力学习的心理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系统和有效机制。

1、召开主题班会,建构《我的愿景》。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选择适当机会,召开以“我的愿景”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采用自我想象与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想理想和人生价值。让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我的愿景》,并要求学生妥善保管好《我的愿景》,把它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2、学习愿景化,时时激发,增长动力。让学生充分理解今日学习与人生愿景的关系,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为愿景而学习,实现学习愿景化,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3、建立班级愿景,增加团队凝聚力和学习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特征是一种有集体愿景的团队学习。要组织学生认真探讨班级近期学习愿景和长期学习愿景。使学生个体愿景与小组愿景、小组愿景与班级团队愿景结合起来,让学生齐心协力为实现团队愿景而努力奋斗。使学生树立团队责任感和荣辱感,从心里感受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团队进步而学习,从而增加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学习力,为大面积提高团队学习力奠定基础。

(二)、 评价机制策略

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责任、角色与职责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基础。创建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引进多元评价机制,落实各级的学习责任,体现生生是“主体”、生生是“代表”、生生有“责任”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学习责任化、评价多元化,确保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能。

1、健全“五级”学习评价机制,全面落实学习责任。打破常规小组分工形式,小组人数要为偶数,建立同伴学习的评价机制,各组在原有的小组长基础上,增设学科长。对每位成员的学习有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还有班级学科代表评价,再加上学科教师评价,实现“五级”学习评价,监督和保障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做法,有利于明确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的学习责任、角色与职责,能够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成员的学习责任,建立一种学习责任互相制约的有效评价系统。

2、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引进激励机制,培养合作交往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公约”是学生和教师所遵循的法则和要求,在全体学生共同商议后形成,主要对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如何生生之间互动、如何师生之间交往等方面做出基本规范和要求,并提出如何参与、互动、交往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能。要研究多样化评价方法,激活学生学习内因,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需要。要采用即时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做到课堂学习的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小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3、学习成绩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维护“差生”尊严,发扬合作学习精神。小组评价有利于维护小组尊严,增加团对内部的合作精神,促使每位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小组评价不仅应包括对小组合作结果的评价,更应包括对小组合作过程的评价。为保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合作结果评价既由教师评价,也可以由学生小组讨论后产生。可以根据合作“公约”制作小组自评表格,使小组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做出更加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激励小组更加振奋精神,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四、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问题导入”阶段,教师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导学案,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引导化,知识体系逻辑化,以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导学案基本掌握相应的重点、难点知识。

2、在“先学后教”阶段,教师要使学生明确 “先学”要求,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书;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学习方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先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把问题分清主次,概括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在“后教”阶段,也要注意三点:

(1)、知道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地方。

(2)、讲清规律或道理。学生遇到问题,关键是对道理、原理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要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清道理和规律,使个别上升为普遍,在揭示规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时,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尽管教学语言不多,只是三言两语,但要能揭示规律,道破原理,其功夫主要在课前。

(3)、指导如何运用(授之以渔),即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掌握的是活的知识。

3、“当堂训练”阶段,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确保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的重要操作环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让所有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再抽查面批,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而“当堂训练”的关键就在于课前教师的选题是否有代表性、针对性、强化性。

从韩博士的报告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有积极上进的态度,对教育充满爱心、热心和良心,相信有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搞好有效教学,实施好素质教育。

韩立福讲座心得体会 [篇3]

2015年,我有幸聆听了韩立福博士新课程有效教学,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 在学习中,我领略到新课程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不同与先进之处,韩博士报告中,预习“读的策略”及课堂中学生自我展示、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以及课后教学阶段行动的拓展对我震撼很大。韩大同学把我们带到了教学的另外一个新领域,给我们 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 领略新课程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不同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倍受关注。在新课程视野下,如何由"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向“知识建构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传统教学观中,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和传授知识的艺术性,轻视学生主体的学习责任、学习方法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性。从实践研究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形成了"老师推着学生走"的惯性,走进了"先教后学"的教学范式,最终培养了"勤" 教师懒学生,学生始终没有学会有效的自主学习,失去了终身学习能力。而在有效教学中"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教师有时还不仅要当好课堂教学的导演"而且应该当好学生的配角,师生之间应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发表见解、商讨问题形成全班学生及师生间互相尊重人格、尊重别人创造表现、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氛围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要尽快转变多年以来养成的“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及观念,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逐步缩小学生学习的差异,

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提高学生的社会化能力;使原来的懒学生变成“勤学生”,而勤教师则慢慢向“懒教师”转变。

二、有效学习的根本是预习 韩博士指出:预习先让学生读,主要采用“查、画、写、记、练、思”“六字诀”阅读,并且要求强调阅读遍数。阅读“六字诀”的主要内容是:“查着工具读;画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其中,“写着感想读”强调:文科,主要写文本大意、段落大意、名句赏析、思想感情、写作特点、逻辑关系 。预习中不怕错,要保证在课堂中有效学习,预习中要把知识转化为问题看待。

以前我也要求学生预习,但从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感觉前面总是漆黑一片,今天,韩博士点亮了我教学中的智慧之灯,给我照亮了前进的路。我要向韩博士学习,教学生们如何预习,如何读,讲课之前先给学生“断奶”,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课堂中学生自我展示的策略令人震撼。

学生课堂自我展示策略有五大招数——“三定”“一二三策略”,其中讨论完成后的展示性对话学习策略对我震撼最大。

展示性对话学习策略也采用“六字诀”:“展、思、论、评、演、记”,即“展讲、思考、讨论、评价、表演、记录”,具体操作过程是:一人展讲,其他人认真听、思考,遇到问题及时讨论,讨论结果如何,认真及时评价,为进一步说明讨论程度,可进行多元化补充性表演,整个过程中,所有人都要认真做好记录。这一部分,韩博士还找部分老师扮学生当场演示了一遍,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演示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什么困难,此时,韩博士就适时采用煽风点火策略或小纸条策略等,让课堂有效进行下去。我理解的是:“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

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展示中,通过大声喊口号,说愿景,驱除了同学们的羞涩,充满了激情与自信。

通过现场演示,加深了教师对展示性对话学习策略的印象,让老师们知道,上台展示时应该声音洪亮,语言言简意赅,充满自信,抬头挺胸,眼睛巡视聚焦。这个过程的形成需要一个转变和成熟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需要教师马上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传统习惯做法”,积极从“先教后学”的教学范式逐步转变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范式,克服“先教后学”的教学惯性,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习惯和意识。其实,转变“传统习惯做法”的核心是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上要进行彻底建构,要“倒空传统教学的瓶子”,“装满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瓶子”,学会理解、学会容纳、学会整合,学会行动,全面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观。

四、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的十二字诀让我明智

韩教授还给我们传授了创建新型小组合作的十二字诀,其内容可以归纳为1、愿景2、角色、3、体系4、团会、5公约 6、评价对我启发很大。 1、愿景在这一块内容里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和最高的理想。对人生美好的风景的一个憧憬,产生一个学习的动力。明确自己与理想的差距,现在的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去锻炼自己。建构愿景是需要召开主题班会,构建学生愿景,同时,教师也需要建构教师愿景,做到人人有愿景,人人有理想。2、角色,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只设有班长、学习委员等,这样的角色只能让少部分人明确自己的角色,大多数却只能跟着别人走。在小组学习中每组设立学科长,这样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自信心,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3、体系在这一部分主要

是我们将通过两个体系来管理班级,一是学术体系另一个是行政体系,两个体系相互配合和补充。4、团会,是我们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其中包括家长、任课教师、学科长,经常讨论研究学习方法,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5、公约,各小组都要有自己的公约 ,并且每人都要签字承诺。目的则是落实各学科任务,保证日常工作小组学习机制得到充分展示。 6、评价这一环节也是一个教学反馈,同时也是激励学生的一个环节,主要分为五元评价和成绩评价。体现了个体学习便捷化,团体学习合作化,小组学习承包化的内涵。使个人问题变化为小组问题,升级为班级问题,全面解决各个学生的困惑。 韩博士说“一种健康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育观。这是唤醒人的本性,突出主体性,开发潜能释放最大能量的教育,是真正实现民主、自由、开放、平等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精神、知识、身体、个性、能力等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形态上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多元化教育。”

五、课后教学阶段行动的拓展

一节课45分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堂知识的结束,它需要有一个回归、巩固、拓展提高的过程。为此,韩教授提出了学习反思日记、”3715”回归复习评价章等回归评价型学习策略和组织单元回归复习、布置拓展学习任务等回归评价指导策略。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外延性.运用性。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要提高课后拓展的有效性就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韩博士的报告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有积极上进的态度,对教育充满爱心、热心和良心,相信有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搞好有效教学,实施

好素质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渗透新型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争取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预习,学会思考,学会展讲,丢

掉“不好意思”,充满自信与激情 。

【韩立福讲座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郑立平讲座心得体会11-11

听韩小雨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心得体会04-04

立立的故事作文08-16

讲座心得体会08-15

精选讲座心得体会11-11

精选讲座 心得体会11-11

讲座心得体会08-06

十破十立心得体会07-24

“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