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交流学结

时间:2022-08-03 05:24:20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赴台交流学结

越过海峡,天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条浅白,更是一抹浓浓的思忆。回到大陆,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生活节奏,一样的便是那湛蓝的天空,一样的还是我们的笑脸,只是我们的心情不同了,体会不同了,短短四个月,但是我们在台湾学习到很多,成长了很多。

首先,去到不一样的环境,一切都是新奇的:不一样的街道风格,不一样的生活节奏,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的美食小吃,不一样的校园环境,不一样的课堂氛围,一切的一切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要用时间去慢慢消化这些东西,慢慢体会这些东西,

随后,我便很快的融入到这个心的环境当中。老师同学的热情,让我很快的消除了陌生感,最先体会的便是校园生活,在这里,选课自由,学分限制也没我们之前的严格,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课堂气氛更是活跃,老师不仅仅是讲,更多的是教学相长,更多的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参与其中,因而师生关系很是融洽。而且在这里我也选到很多自己有兴趣的课程,好多都像是在上选修课,丰富了我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同时图书馆也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各种书籍应有尽有,也看过台湾对我们大陆评论性的书籍,从他们的角度看我们自己。

再者就是出去各种玩了,别样的风景,各地著名小吃,我们可是美美地当了四个月的观光客,不一样风土人情和思想观念,在玩的当中,我们也细细体会这这些东西,同时向他们介绍我们大陆的经济

社会发展状况。

诚如是,在台湾交流的短暂四个月,使我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高涨。台湾四个月的美好生活,每天都充满着挑战,因为我明白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祖国大陆青年一代的形象。在学习上,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豪不懈怠,处处争一流,终于在台湾老师和同学们中无负于“优秀大陆学生”的称号;在生活上,我时刻展示着大陆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台湾同胞热情的同时也展示着大陆青年真诚朴实的一面;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我都抓住一切机会向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朋友们介绍大陆的发展和幸福现状,向他们描绘那些对于他们只曾出现在文字上的奇山异水和风土人情,与他们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

诗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坚信,我这种再小不过的举动会产生美好的影响,真心希望能为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道路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国科技大学2015-2015短期交流学生

北京联合大学 旅游旅管

2015年2月

赴台交流学结 [篇2]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台湾的技职教育已逐渐转型成欧美技职学校的形态,台湾技专学校在不断追求改制与升格的同时,技职教育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已引起科技大学的兴趣与注意。本人有幸在2015年3月19日-3月28日参加了在台湾科技大学举行的“2015甘肃及黑龙江高等技职院(校)专业教师台湾短期学习研讨计划”。 为期十天的短期学习收益颇丰,受益匪浅,感受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与黑龙江院校一行40人于2015年3月19日抵达台湾科技大学后,在该校与黑龙江商会的精心安排下,先后分别听取了由台科大前校长陈希舜所做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简报》、台科大营建系黄兆龙教授所做的《节能减碳与绿建筑思维》、建筑系施宣光教授所做的《促进主动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建筑系黄惠军博士的《合作学习案例说明》、教育部前常务次长周灿德博士的《技职教育之政策与人才培养》、明志科技大学刘祖华校长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培育人才实例探讨》等讲座,参观了台科大系所及院校、明志科技大学校园,并听了台科大的一堂音乐欣赏公开课。

二、收获与体会 (一)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通过教育部前常务次长周灿德博士所做的《技职教育之政策与人才培养》讲座,了解了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首先,台湾职业教育上下衔接,自成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齐头并进。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研究所。高级职业学校属于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相当于祖国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它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高级职业学校以分类设置为原则,以“养成健全之基层技术人才”为目标。专科学校,即专科职业技术学校,它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目标,它也是分类设置,并且按不同入学资格分设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二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对象为公私立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公私立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五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属本科层次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它以“教授应用科学及技术,养成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分二年制、四年制。二年制招收专科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四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合格者。

其次,台湾职业教育体系与大陆相比,还有一些明显的区别:第一,专科学校在台湾全部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普通教育体系不存在专科学校。第二,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在职教体系称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在普通教育体系称大学或独立学院。第三,和普通教育体系一样,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也存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硕士和博士。就我国高职而言,我们应适时完备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消除将高职教育当作一种层次的倾向,应将高职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逐步建立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打通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通道,使其上下科学衔接。

(二)了解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

通过台科大前校长陈希舜所做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简报》,了解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台湾科技大学成立于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日,为台湾第一所技术职业教育高等学府。建校之目的,在因应台湾地区经济与工业迅速发展之需求,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同时建立完整之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占地44.5公顷,校本部位于台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号,1982年成立

博士班。

2001年在台湾地区筹划之研究型大学(大学研究所基础教育重点改善计划)中,成为全台首批之9所大学之一 。自2015年更在教育部门所推动“五年五百所顶尖大学”计划下,遴选为适合发展成“顶尖研究中心”的11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该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班研究生,凡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相关学系毕业,具有学士学位,或符合同等学力所规定资格者,都可以报考本校硕士班。此外,针对长期在社会就业且具硕士班报考资格人士,本校部分系所也设有硕士在职专班,提供回流教育管道。凡修毕各所规定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经考试及格者授予硕士学位。

该校自1982年开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或符合同等学力所规定资格者皆可以报考。自2001年起部分系所也开始招收博士在职专班研究生。凡修毕各所规定学分,完成博士论文并经考试及格者授予博士学位。

台湾科技大学目前设有工程、电资、管理、设计、人文社会、精诚荣誉及智财学院等七个学院下设23个系,另设有台湾建筑科技中心、企业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研究中心和综合性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

台湾科技大学至今各系所毕业校友已达约62,000人左右,毕业生出路包含留学继续深造、在台深造以及投身于产业界。由于实作经验丰富,理论基础完备,工作态度认真,毕业校友担任政府要职、大学教授、大学校长及企业主管者众多,深受各界的肯定。

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15年的世界大学排名调查,台科大排名全世界第351名,在台湾所有大学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台大,清大,成大及阳明,并且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四百大名校的科技大学。

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15年的亚洲大学排名调查,台科大在亚洲大学排名前56名的大学。

(三)创新、弹性、规范、师资、激励、氛围

以上六个词是本次台湾行我的最大感受。

1.创新(创意)

通过本次的学习交流,本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新”二字,无论是从各位教授、博士的讲座,还是整个台科大校园,都能感受大创新“创新(创意)”。

首先,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几位教授的讲座中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位会越来与不值钱,已经失去了它的象征意义,学生在校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三年后,甚至更久。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在校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就已经没用了。所以,他们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是:“给他吃鱼,不如教他钓鱼”。要培养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再鼓励采用各种方式获取信息。

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动手,引导学生动手,是他们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用台科大营建系黄兆龙教授的话说“创新应用于未来”, “聪明不是单项教的,要让学生自己做,就会越来越聪明”。另外,在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要巩固自己的实力,还要学会“合作”——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台科大建筑系施宣光教授所创的主动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中提出,没有竞争是不会有合作的,一个人的人格中影响最大的不是父母,而是同学,因为以后在社会中,他们可能是合作对象,也可能是竞争对象。

其次,正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更勇于创新。台科大的学生先后在参加的世界级设计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是因为源于创新。创新使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减少上课打瞌睡,动手使他们知识味蕾越来越强。本次培训学习过程中,恰逢台科大校庆,所以学校举办了各种活动,其中就包括校园创意大赛。走在台科大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包括自己创造的新型感应式路灯、各种人文雕塑等,虽然很辛苦,但可以感受到,他们乐在其中。

2.弹性

台科大在整个教育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弹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工作量考核、课程建设方式、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首先对老师的评价是从教学、研究、服务和辅导四个方面评价,除了对新进教师有要求外,学校并不要求四项均衡发展,可以先自我评估,按照个人喜好进行发展。其次,教师基本的工作量,以副教授为例,要求一学期每周两门课,约6学时,但若与企业有合作计划或要发表论文、出书等,可以减少基本工作量,这样,就有

更多的时间做科研了。第三,在课程建设上,台科大每个系都设有系评教委员会和课程委员会,各课程委员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评估某课程是否需要再开或进行升级发展。课程设置改变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若老师觉得有必要更改,就可以向课程委员会提出申请,在经过课程委员会讨论,上报系里。课程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系里自行产生。第四,教师的授课方式上,学校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所授课程性质及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对于实训课程,每个学生所做项目,要么是老师给出几个课题,学生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自由组合,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找课题来做,这样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很开心。第五,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学校也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来订。

3.规范

除了在上述几方面学校有很大的弹性以外,对学生管理方面却十分规范。如专门有学生住宿管理规定,违反规定的,扣一定的分值,当到达某一标准,将勒令学生不准在校住宿。在校园内,学校不准穿拖鞋等。在校园中张贴公告,必须附有“准许张贴”的字条,上附有张贴起止时间和截止时间,截止时间后一日内要求必须清除。

4.师资

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台科大要求新进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博士学位以上,并一进入学校,就要提出启动计划,提出未来科研等方面的发展计划,学校将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还会聘请大量企业师资力量,但没有学历要求,只要工作满7年兼任讲师,工作满9年兼任助理教授。

5.激励

首次是对教师的激励。无论是台科大,还是明志科技大学,都建立了一套奖励办法,激励教师多做科研、发表论文、出书等。其次,对学生,鼓励他们多动手,若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将给予奖励。另外,取得证照不是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之一,而是对取得证照的学生按等级给予奖励。

6.氛围

有很强的人文、文明氛围。他们通常把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放在首位,无论是从校园,还是城市街道看,车辆一般都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校园环境卫生也

较为整洁,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等不文明现象,学生服饰简洁得体,举止高雅,文明礼貌较好,学生上下电梯自觉排队,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上扶梯自觉向右站,给赶路的人留有通道,吃完饭自觉将垃圾分类倾倒,收拾碗碟等,无疑显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赴台交流学结 [篇3]

越 过 海 峡 ,天 空 留 下 的 不 仅 仅 是 一 条 浅 白 ,更 是 一 抹 浓 浓 的 思 忆 。回 到 大 陆 ,不 一 样 的 风 景 ,不 一 样 的 生 活 节 奏 , 一样的便是那湛蓝的天空,一样的还是我们的笑脸,只是我们 的心情不同了,体会不同了,短短四个月,但是我们在台湾学习到很 多,成长了很多。 首先

,去到不一样的环境,一切都是新奇的:不一样的街道风 格,不一样的生活节奏,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的美食小吃,不 一样的校园环境,不一样的课堂氛围,一切的一切让我眼花缭乱目不 暇接。我要用时间去慢慢消化这些东西,慢慢体会这些东西, 随后, 我便很快的融入到这个心的环境当中。 老师同学的热情, 让我很快的消除了陌生感,最先体会的便是校园生活,在这里,选课 自由,学分限制也没我们之前的严格,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课堂 气氛更是活跃,老师不仅仅是讲,更多的是教学相长,更多的与学生 交流,让学生参与其中,因而师生关系很是融洽。而且在这里我也选 到很多自己有兴趣的课程,好多都像是在上选修课,丰富了我其他学 科方面的知识。 同时图书馆也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各种书籍应有尽有, 也看过台湾对我们大陆评论性的书籍,从他们的角度看我们自己。 再者就是出去各种玩了,别样的风景,各地著名小吃,我们可 是美美地当了四个月的观光客,不一样风土人情和思想观念,在玩的 当中,我们也细细体会这这些东西,同时向他们介绍我们大陆的经济

社会发展状况。 诚如是,在台湾交流的短暂四个月,使我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高涨。台湾四个月的美好生活,每天都充 满着挑战,因为我明白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祖国大陆 青年一代的形象。在学习上,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豪不懈怠,处处 争一流, 终于在台湾老师和同学们中无负于 “优秀大陆学生” 的称号; 在生活上,我时刻展示着大陆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台湾同 胞热情的同时也展示着大陆青年真诚朴实的一面;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 活, 我都抓住一切机会向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朋友们介绍大陆的发展 和幸福现状, 向他们描绘那些对于他们只曾出现在文字上的奇山异水 和风土人情,与他们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 诗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坚信,我这种再小不过 的举动会产生美好的影响, 真心希望能为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道路而 贡献自己的力量。

赴台交流学结 [篇4]

在申请赴台之前,只是偶尔的从学校网页的某个通知或信息中得知,学校开始接受赴台交流的申请或者是某某学生们得到赴台的名额之类的,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那样的名单之中。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得到消息然后交上申请表,接着赶着最后一刻参加了面试,有惊无险的,终于成功的过关了。前路是漫漫的,等待各类证书的到来。因为这些波澜,赴台的心情便多了份莫名的坚定和期待。

在台湾快有半年时间了,也是时候要对这一年的生活作一个总结了,总结下这段让人念念不忘的日子。

先撇下像得知赴台消息时的欣喜,报名时的犹豫以及等待结果时的焦虑等复杂的心情,直接奔向我们的主题吧。我学的是土建系,在台湾交流的是营建系,隶属理工学院,学的当然包括是地区观察。鉴于专业的原因,所以我就从“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外加我们学习这个重要部分来解析下在台半年的感受。

学习:

这是我们去台湾的主要目的。从下飞机到台湾的那时候我们就开始了学习,学习熟悉这个陌生的环境。我们尝试着用繁体字,我们尝试着把网络叫成网路,尝试着把挂科称为被荡,当然这是不会存在的哈,这里很多的很多都是我们要来学习和交流的。首次体验了上课不用教材的感受,以前在我们眼中,上课不带教材是学习不认真的表现,可是在这里,不用教材是为了方便和学习的集中重点。因为老师会把自己精心准备的ppt放到校园网上,然后同学们在课前课后都可以下载来看,那些都是老师从教材里整理出来的重点精华部分。而上课的作业和通过该课程的方式呢,则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商量的,比如要不要考试,考试和报告之间的比重之类的,个人感觉这样更加人性化,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来证明自己学习的成果,不止是靠考试成绩。实践自然是我们获益很大的一部分,单是社区规划一门课,老师要求我们按照自己所学的,做了很多在大陆学校做不到的实验课程,可见这里实践大于理论.混凝土自己设计,自己搅拌,自己估计强度作为期末考试,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当然我们所做的这是很皮毛的一部分,可是这些却让我们自己感受到了台湾的的一些教育的现状。让大家更确确实实的学到有

关专业的东西!

食住:

台湾的小吃非常的有名,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闻了。虽说我不是冲着小吃去的,可是台湾的小吃真的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大肠包小肠、鸡排、蚵仔煎等等小吃都是让我从台中吃到阿里山,再从阿里山吃到台北的好东西。台湾人对奶茶的等饮料的需求是异常的高,基本一个便当都会配饮料,所以我们在这边看到的台湾珍珠奶茶,台式茶饮等都是有据可依的。

台湾珍珠奶茶的创始店

住的话,我们住的是学校的一宿,也就是相对比较便宜的宿舍,不过条件却不会差,除了冷气,该有的全都有了,因为台中的夏天的天气都很闷热,而且风扇又吹不到上铺床铺,所以有时候会非常难受,不过春天的时候还是很凉快的。

行游:

讲到台湾的游,真的是一言难尽啊。南有垦丁、台南、高雄等,中有阿里山、日月潭、台中等,北上的话,像桃园,台北,淡水等都是游客蜂拥而至的。自从两-岸-关-系缓和之后,台湾的一些著名景点每天都能看到成堆成堆的大陆游客,大家都来一睹宝岛的风采。而我们则是抱着边游玩边学习的心态,多走走看看,对营建这门课是有着莫大的帮助的,台湾景点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他们注重细节,能挖出建筑物潜在的价值,他们的建筑风格总是能抓住人们的好奇心。而且台湾人的出游率也是非常高的,像平时我们同学也会在周末接-班出去游玩放松。

感受:

台湾的老师非常的好客和热情还很容易相处。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就相当于朋友之间的关系,老师有时候还会请我们吃饭,特别是我们的导师(班上都叫郑妈妈)非常关心学生。一个礼拜请一个小组吃饭,后面端午节的时候还特意送来粽子给我们吃,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还请我们去她家做客,晚上又请我们吃大餐.真的是感受不一样的待遇啊.购物这一块,我想应该是关税的原因,导致台湾的品牌产品比大陆便宜很多,而且折扣又多,所以我们去的时候箱子是空空的,回来的时候大家的行李都超载了。

在台湾得很多贵人相助才能顺顺利利的渡过这一年,我们非常好的接待老

师,郑老师,在那边一直很好的照顾我们。我喜欢住在这里的感觉,随性,有礼,简单,快乐。

申请赴台,除了想看看祖国的宝岛究竟是怎样的,还有一点极吸引我的是台湾的大学里那丰富的令人乍舌的社团活动。没有看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大概只有这句话能形容那里的课余活动给我的感觉了。待在朝阳的日子,每天你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活动,或是活力十足的系K,或是热闹不凡的某某周(台湾各个县市的特色吃食和特色物品的展览会,完全由学生自己举办),还有各色的电影周啊,音乐会,总之看着忙碌的学生们进出于学生活动中心,总觉得年轻的生命还真是丰富多彩呢。

在间歇到台湾各处旅行,感受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风景以及充实丰富的校园生活的交替之中,时间快速的溜走。然后,离开的时间悄然而至。交换联络方式,与各位老师、朋友合影告别,然后踏上归程。

短暂的赴台交流,是我人生极重要的一次体验。我因她起了变化,不仅仅在外表上,更重要的是收获于内心世界的简单,快乐,随性,有礼的生活态度。

赴台交流学结 [篇5]

为加强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分享姊妹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进校际友谊,促进共同发展,我院与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建立了互派学生交流机制。应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的邀请,经陕西省教育厅和省台办批准,我院组织师生20人于2012年8月17日至8月31日赴台进行了学习交流与参访活动。为期15天的短期学习考察感受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交流学习团一行20人,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院长孟繁增为团长、团委书记解辉为副团长,成员由来自机械、电子、数控、经管、建热、汽车和化工等七个分院的18名学生组成。8月17日抵台后,在明新科技大学两岸交流中心的精心安排下,交流团参加 “先进制造技术与创新设计”课程学习51课时,参访了迪肯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世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了日月潭、阿里山、垦丁农场、台湾海峡、台北101大楼、鹿港小镇、逢甲夜市等名胜景点。交流团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热情接待,交流团也带去了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亲切问候。

二、交流学习

本次交流主要采取专题讲座、企业参访、领导约谈、参观游览等方式,学习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创新设计理念、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明新科技大学的组织架构、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运行机制,同时加深对台湾文化的了解,增进两岸同胞感情。

1. 专题讲座之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创新设计理念:通过开设科技产业发展及管理、机器人创意设计、人力创新、更胜出乔伯斯的创新、半导体检测、绿色能源、高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先进射出成型与模具制造、超精密加工应用及技术、创新性的模具设计流程、化工制程等专题讲座(合计39学时),旨在引导学生开阔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服务于由制造向创造的生产方式转变。

2. 专题讲座之职业生涯规划:先后开设职涯规划、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时间管理、环境学习与创新等专题讲座(合计12学时),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正确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3. 企业参访:参访了迪肯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世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迪肯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设计制造废水污泥处理用连续高速澄分机、横锥式连续脱水机、袋式过滤器等水处理厂、化工厂设备。世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精密零件洗净业务,该公司准备明年在台湾上市。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员工的学习交流,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创新无处不在,其中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而每个员工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则是企业的基石。

4. 领导约谈:学习期间,与明新科技大学校长、两岸交流中心主任、教务处处长、工学院院长及学生事务处处长等领导进行了沟通交流,对明新科技大学的组织架构、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运行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5. 参观游览:学习之余,参观了日月潭、阿里山、垦丁农场、台湾海峡、台北101大楼、莲池潭、鹿港小镇、逢甲夜市等名胜景点。奇特的地质景观、美丽的阿里山、醉人的日月潭、变化万千的东海岸以及诱人的小吃等等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台湾不愧宝岛之称。

三、体会建议

1. 大学之道乃大师之道——人是关键

著名学者梅贻琦说大学不是有“大楼”之谓,乃是有“大师”之谓。这一点在明新科技大学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校名“明新”,取《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之精义,即由个人在“明明德”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智慧、美德和修养走向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己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也就是说,从明新创建之初,就以大师的手法描绘了办学的终极目标。明新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若大的校园,但有的是校长的平易近人、老师的热情敬业、学生的和睦友善。从干净的马路、整洁的教室到肃穆的雕像、辛勤的教师,甚至厕所里的温馨提示,无不阐释着“大学之道乃大师之道,而非大楼”的道理。

我们学校凭着深厚的发展基础,抓住机遇,成功升格为高职学院,同时完成了新校区的一期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是发展的关键。为此,第三次创业将重心转移到内涵发展。不管是办学、教学,还是管理,都需要有领军人物,才能在学校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层面不停的有所突破与创新。建议从办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与顶层设计,按照百年大计来规划;宣传全员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制定并执行全员提升计划,有计划的培养各层面大师级人才;发掘学校文化积淀,提炼、继承与发扬学校精神。

2. 学生不是魔鬼——释放出魔鬼就是天使

在明新学习期间,学生的表现令我反思!课上,学生勇敢、自信,回答问题视角独特,连老师都连连称赞;课下,学生彬彬有礼,感恩回报;学习之余,开的玩笑、摆的POSE都是那么富有创意。学生才是真正的天使。世间万物之道是想通的,就像多位老师都提到“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人才”一样,在教育上,没有“不合格学生,只有不合格老师”。老师的职责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这些学生获得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的各项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分析学生特点,制定其在校期间的技能增量目标,规划其职业生涯。只有这样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落地。

3.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加强沟通

海峡两岸共同传承着中华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着认同感,但是某些方面还有误导与误解,尚需加强沟通。希望继续透过明新科技大学这扇交流之窗,密切往来,加深师生友谊,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共同架起两校文化交流学习的桥梁。

【赴台交流学结】相关文章:

学结自我评价08-06

轮岗实习学结08-04

动漫公司实习学结08-06

电视台广告部实结08-04

好老师的学结07-07

中学生学结作文08-04

生态学综合实结08-06

财政培训学结(通用10篇)07-10

学编中国结作文【热】08-04

学编中国结作文(精选27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