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致辞稿

时间:2022-08-03 14:47:30 致辞致谢 我要投稿

论坛致辞稿

位朋友:大家好!

论坛致辞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有机会和在座的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共同探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感到非常高兴。我想,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京汽车工业近年来表现出一些好的发展态势,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包括媒体的广泛关注。

有人说“北京汽车魔术般瞬间爆发出能量”,作为在北京汽车工业系统中工作的一员,作为一名经历了近几年北京汽车改革调整的全过程,并亲自参加了构筑北京汽车工业的三大板块的实践的一名北京汽车人,今天我想向大家汇报的是,如何发挥整体优势,全力做大做强做优,促进北京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北京汽车工业的概况和我们所勾画的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北京汽车工业概况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英文简称BAIC)是国有独资大型企业、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授权单位,其前身为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整车、零部件及相关企业32个。占地413万平方米;员工总数4.87万人。2004年资产总额为365亿元,净资产为134亿元,其中资产总额较2000年控股公司成立之初净增长1.7倍。在2003年北京市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效绩评价中名列第一。

2004年,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明显激烈,新品迭出,价格频降,原材料、燃料、运输等成本上涨,全国汽车工业的增长速度由前两年的40%左右回落到16 %等外部环境明显变化的条件下,我们北京汽车工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我公司共销售汽车530993辆,增长率高达57.7%;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上达到10.5%;销售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50.4%,汽车产销量和销售收入跃居全国第四位;实现税金37.64亿元。

进入2005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局就比较困难,据全国汽车行业5971家企业快报显示,汽车行业各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低于上年水平,利润、利税总额同比大幅度下降。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BAIC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1-3月累计销售汽车148559辆,同比增长2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16%),增速位居全国第三。特别是进入3月份,北京汽车产销出现了较高的增长,当月产销汽车69114辆、72551辆,分别同比增长26.2%和34.3%,远远高于全国的0.6%和7.46的平均水平。

二、发挥整体优势,全力做大做强做优,促进北京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一)构筑三大板块,实现北京汽车工业整体和谐发展

大家知道,北京汽车工业作为北京市发展比较早的产业之一,历史上为北京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史上也曾经创造了几个第一,推进了行业的发展。但是在过去五年中,北京汽车工业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大家比较一致看法是,北京汽车工业“散、孝乱”,发展出现困难。加上长时间不改革,不引入新产品,产销持续下滑。

在北京汽车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也曾提出过“死拼九九”“决战2000”等悲壮而又无奈的口号,但是我们没有感到茫然,搞好北京汽车工业的决心从来没有动遥

2000年按照市政府的安排,我们改制成立了控股公司,我担任董事长,深感到责任的重大。尽管对控股公司的体制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和评论,今后也必定会有更深化的改革,但我们抓住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机遇,加强了战略管理和资本运营。我们抓住我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和发展首都经济的机遇,适时提出了“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动员全系统广大职工艰苦奋斗,特别是在北京市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方针后,加快了改革调整的步伐,三年来北京汽车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三年来,通过战略管理和大力度的调整重组,改变了北京汽车长期以来的散、孝乱的状况,初步形成了由北汽控股公司统一领导下的以北京现代汽车公司为代表的轿车,以北汽福田为代表的商务车和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轻型越野车的三大板块,出现了各企业比翼齐飞、整体和谐发展的态势 。

三年来,我们坚持以发展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这一具有北汽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顺利地实现了“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突然提速,一方面大家感到欣喜,但也有不少人在思考其中的原因,甚至奥秘。

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大家可能会看到,北京汽车工业走到现在这一步是改革和发展互动的结果,也是北京汽车工业近五万名职工多年艰苦奋斗的成果。

以三大板块企业为例,每一个企业都是改革成果的写照:

【论坛致辞稿】相关文章:

论坛开幕式致辞08-03

论坛演讲稿08-06

论坛活动总结02-21

论坛开幕式致辞9篇02-08

论坛开幕式致辞10篇03-06

论坛开幕式致辞(10篇)03-06

乡村振兴论坛发言稿12-13

乡村振兴论坛的发言稿12-02

教师论坛发言稿08-05

教师论坛发言稿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