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论语优秀读书笔记摘抄

时间:2021-11-27 12:56:4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关于论语优秀读书笔记摘抄

  论语这本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美好蓝图的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让我们把受到的启发用读书笔记写下来吧!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论语读书笔记摘抄,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论语优秀读书笔记摘抄

  论语读书笔记篇一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现在有一些人办事,无论事大事小,总是要把前因后果,种种可能都考虑清楚。反反复复,举棋不定。用当今主流的眼光看来,这种人都是可以统领大事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谨慎,精打细算。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是夸赞人谨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却并不赞成以季文子为例的“三思而后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虚词,当“多次”讲。季文子是鲁国大夫,非常计较个人得失。这人考虑事情反复不定,办事过于谨慎。孔子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为什么是两次而不是多次考虑呢?我想,这就牵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于事而讷于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谓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办事讲究迅速敏捷,说话谨小慎微。这就是季文子的谨慎之所以不为孔子所称赞的缘故。

  孔子所说的“敏于行”,并不是说毫不考虑后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们斟酌计划两次。因为有“敏于行”作为基础,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应该定下了大致脉络,第二次思考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查漏补缺罢了。由此看来,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纯数多余了。这种情况和我在考场上的境况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个试卷就明白了打半。这时候的胜负其实几乎成了定局,只不过还应该检查一遍,以防有小节有亏。但是别说时间无多,就算有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下去,我也不会做。为什么?因为这时候第三次视察考卷,虽然更加细致谨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别是在一些改动过的大题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断全都抛诸九霄云外了,当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坏了事。

  谨慎是人沉稳的表现,但是过于谨慎了,却是小器,拘泥于琐屑之中了。所谓“物极必反”,如此“三思而后行”,就只有坐失良机,自己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了。

  论语读书笔记篇二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精炼,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不仅如此,该书中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所以其能流传至今,并成为让现代人们所崇尚的做人准则。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直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而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例如,关于“仁得”等方面。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第一,关于“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进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以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气力。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回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欺侮,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可以谓之仁也。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轻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能够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学生觉得,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第二,关于治学:在治学的态度方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治学的方法方面,孔子曰:“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正如一开始所说,“温故而知新”和众所周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第三,关于务政:《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等方面也作了具体说明。

  在务政的对象方面,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 在务政的基本要求方面,《论语》亦有所述。陈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也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而这五种美德也间接地说明参与国政的道理。

  孔子亦谈了“干禄”之法:“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即:“多听,保留疑问,慎重地谈论其余的,就会减少错误;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会减少悔恨。言语减少了错误,行为减少了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这则论语适用于仕途,《朱子家训》里就曾说过“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个人话多并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而惹来杀身之祸。做学问,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来,这是很好的习惯,可是也并不表明这同样适用于官场。有了疑问,马上提出来,只会让你显得很无知,让别人以为你好欺负。

  在治国安邦方面,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这边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原理。其三,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以人为本,这便是治国之根本。

  第四,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

  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这对正在发展中的我们有着教育意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处于正在建立人格的时期,正在处于接受知识文化熏陶阶段,所以,人格塑造异常重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可称为真正的君子。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然而,从当时乱世的客观环境来说,孔子的学说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在当时是不得志的。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显学。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准。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这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论语读书笔记篇三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这次的任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周的时间有限,只读了论语第一章及其多版注释,因此此次作业只有第一章的笔记。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你,从思想的远方和你拉近了距离,而成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有朋”的“朋”,那就是虽说你们思想上有隔阂和距离,但你却是一直以“朋”来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那是不会“有朋”又自“远方”而来的。

  再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句。第一句,学而??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加了自身的阅历以及修养,然后有朋??就从“远方”来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说你装腔作势,如何如何??而这个时候呢,你也不生气,必定人们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样。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给予理解。并且还当他是‘朋’。这样你在学而??慢慢他也会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的。到那时难道不是‘不亦乐乎’的一件事吗。

  2、有子(孔子的学生)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

  有子称‘孝弟’是‘为人之本’。就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学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读这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论语优秀读书笔记摘抄】相关文章:

论语的优秀读书笔记(精选5篇)06-01

论语语录五则摘抄06-25

论语好句摘抄赏析09-06

论语好句摘抄及赏析11-04

论语读书笔记优秀范文200字10-08

阅读论语书籍优秀读书笔记范文09-27

论语感悟《论语》读书笔记09-21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摘抄07-25

论语 读书笔记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