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器鉴定要点

时间:2023-04-10 11:36:04 惠嘉 评语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国瓷器鉴定要点

  陶瓷鉴定,断定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各历史时期陶瓷烧制的时间、地区、窑口、窑系及辨明真伪的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国瓷器鉴定要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国瓷器鉴识要点

  所谓民国瓷,是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由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这近40年的时间,上连清末,下接现代,因此,瓷品上出现的特征也有一些变化,早期与光绪朝瓷相似,晚期又与现代瓷相近。民国瓷中,大量的是日用生活瓷,其中的制作精良者,也值得收藏。

  鉴识民国瓷,也应从胎、釉、彩料和老气4个方面入手去进行。

  民国瓷的胎质,早期普遍见粗松,较晚清尤甚,胎釉结合部多泛黄色。也有精细的,与晚清精品相类。现代仿品胎质做得反而坚密而生硬,分量或轻或重。民国晚期由于工艺操作机械化程度提高,坯胎整齐划一,厚薄均匀,切割精准,胎土细润,铁星减少。另外,由于窑炉和燃料的改进,器物受火均匀,胎土瓷化程度提高,不易变形,胎体坚致。民国瓷的釉面,一般来说大都略微泛黄,表面光泽柔和,给人一种松软之感。现代仿品则光感过强,没有柔和感。民国后期釉料经过机械处理,釉面明净细润,但同样光亮柔和却不刺眼,这是由于时间在里面起作用。民国期所用青花料,一种是沿用清代料,但多有杂质,因而多数呈色发灰,不像前朝瓷发色有精神。另一类发色也见纯正艳丽的,却不够沉着,不能入骨,有漂浮感。民国瓷施彩已逐渐不取矿物颜料而采用化工颜料,色彩纯度提高,少有杂质。仿品色彩死板,少有鲜活之气。识民国之器,要多从老气着手。民国至今,至少五六十年以上,传世品上应有包浆,凡釉面色泽全无者,多数是为去浮光而用酸作假过的。此外,民国器绝大部分是传世品,应有擦痕和使用之痕。但若发现有人为的方向一致的细小而密集的擦痕,这是作伪者为了去除瓷面的浮光所为,那么,此品也就可以断为新品。

  民国期大量仿制历代名瓷,但仔细观察不难区别。民国所仿的三国、两晋和南北朝瓷,其釉面和胎土的结合不如真品紧密,胎质也不如真品坚致。仿隋唐五代白瓷,胎骨过白,釉色过亮,与该几朝的胎釉特点不一。其所仿宋元名窑瓷,一是制作粗糙,颜色不纯,釉质也较粗。所仿的钧窑、汝窑、哥窑等瓷,均不能做出这些名窑瓷的特定特征。所仿明代器也是这样,胎体不如真品厚重,又无真器的丰满、浑厚、庄重和古朴之气,里子处理不到位,器物一般无接痕,器底露胎处火石红不如真品明显,底足大都挂釉,青花用料与前朝不同,出不了明代青花的凝重、古雅和绚丽鲜艳的效果。所仿康雍乾三代之瓷,青花器由于用料不同,色彩无沉着感,发色呆滞、死板,层次也少,康雍乾三朝时青花的青翠艳丽之感全失。所仿这三朝的粉彩瓷,施铅粉过多,彩料浓重,像涂了一层油漆一样,表现死板,没有层次,也没有立体感。此外,就是制作粗糙,画技拙劣,做不出前朝的风格。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在画意画工上均不能与前朝相提并论,仔细品味,不难鉴别。

  浅绛彩瓷和新粉彩瓷是民国时期的两种重要瓷类品种。鉴赏要点略述如下:

  浅绛彩瓷,是因绘画技法而名的一种彩瓷。咸丰、同治年间,由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批画家把由黄公望当年首创的以淡赭石与水墨相间渲染而成的一种山水设色画法,运用到彩瓷的绘画上,在白瓷上绘上花纹,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绿、草绿和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色调清淡柔和,颇具文人雅趣。所绘题材已不局限在山水,更有人物、花鸟和走兽之类。早期多由文人画家作画,后来制瓷画匠也纷纷加入其中,仿而作之。因此,鉴识这类瓷品,除了要看其胎釉特征和老气程度外,主要要看其画工画意水平如何。

  新粉彩瓷产生于民国三十年代前后。当时景德镇瓷厂聚集着一批著名绘瓷艺人像汪晓棠、王琦、周筱松等,包括后一些时候的“珠山八友”等,在吸收浅绛彩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拓宽了用色用彩的路子,以富丽的浓墨重彩替代了浅淡而年久易掉色的浅绛彩,创出了色彩浓重的新粉彩。两者的区别在于:浅绛彩是文人画家把纸绢上的文人画移植到了瓷面上,所追求的是一种文人雅趣;而新粉彩则是制瓷艺匠模仿文人画家在瓷上作画,他们注重于色彩的明丽,所追求的是一种明快的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更迎合大众化的欣赏要求。鉴识新粉彩也和浅绛彩一样,除了观其胎、釉和老气外,更要看画工,特别是遇到名家署名的作品,一定要从其绘画风格和水准等方面仔细去识别。凡遇画意一般,画工草率者,即便写的是名家大名,也不要轻意认定。

  香港盛世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为广大藏家提供藏品免费鉴定服务以及藏品价格估价,让藏家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藏品,知道自己的藏品,并提供在香港国际市场上拍卖的资格,公司绝对保证不做高价收前期服务费,不做低价收购捡漏,用心做好服务才是拍卖公司的宗旨,所有到我公司拍卖的藏品均打有火漆标志,绝对代表此藏品在国际市场进行过拍卖,让藏家放心。

  公司即将在香港、伦敦、纽约和巴黎举行大型中国瓷器、书画及工艺精品拍卖会,拍卖自全球各地征集传世精品或宫廷遗珍、瓷器、书画、稀世玉器,及明、清家具珍品,吸引世界各地藏家激烈竞投,并与各大艺术机构及知名私人收藏家保持密切联系,现在携手华夏拍卖网向内地与香港征集高端藏品!香港盛世国际的团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和经验,将凭借庞大的客户资源,为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打造文化艺术市场的拍卖盛宴。此次香港拍卖会征集所有藏品经过专家鉴定委员会严格筛眩

  怎样鉴定古代的瓷器

  瓷器鉴定方法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 分类法即将个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

  2. 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 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当一件需要鉴定的产品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怎样来分析它的烧造年代和窑口呢?也就是说器物本身哪些方面能够反映出它真实的烧造年代和窑口?我们把能够反映器物烧造年代和窑口的因素,统称为断代因素。它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器形

  主要看器物口、颈、肩、腹、壁、底足、流、执、系等的形体特征和胎体的厚薄、轻重。另外,各时代的一些独特的而又称著的器形,应一一牢记其特征,因为它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

  2. 装饰

  包括装饰方法(彩绘、颜色釉、刻、划、雕、镂、队、捏、印、帖等),题材、构图、纹样形象、 画等。由于装饰是随着造型、工艺、材料、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装饰的更新换代和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要比其他鉴定因素的变化显得频繁、活跃,鉴 定时分析这一因素就更重要。

  3. 胎釉

  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陶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陶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相对较多。

  鉴定瓷器断代最简单的方法

  瓷器鉴定的断代与分期方法

  自宋代以后,即兴起摹古仿制之风,特别是明清时期,仿古之风达到高峰,历代都有仿古赝品或造假古董问世,清末、民国时尤甚。还有的赝品来自朝鲜、越南、日本、东南亚等国以及台湾地区。因此要辨别伪品或仿品是何朝代、时期、地区所仿伪,其主要特点、手段、影响如何,是古代仿品、现代仿品或是做假古董。还要弄清楚是整体摹仿还是局部仿制,如有单仿造型、仿纹饰、仿釉色、仿款识之分,所呈现的仿品面貌特征都有较大区别。在仿品中有的是同时代仿制明仿明或清仿清,或后朝仿前朝器物如清雍正朝仿明宣德朝,有的是历代官窑仿官窑瓷,还有的是历代民窑仿官窑瓷等。此外,明清时期景德镇窑都有仿制宋代的五大名窑及仿越窑、龙泉窑青瓷等,都存在辨真伪的问题。如明代成化、正德朝就有仿写前朝宣徳款器物,嘉靖、隆庆、万历朝也有大量仿明成化、宣徳、永乐官窑青花器物。到了清代,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仿古瓷更加逼真,此后,仿古风益甚,且种类丰富多彩,数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类古代仿品,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制作技术水平很高,也有其较高的研究、收藏价值,因此对这类仿品瓷也要鉴别出其相应年代,弄清是仿自哪个窑口、哪个年代及其与真品的区别。

  识真才能鉴假,在辨别真假之前,先要熟记历代古瓷真品的造形包括主要器型典型特征和总体风格及细微之处的特点,再将相似或存疑的实物与考古出土器物和馆藏传世真品进行比较,从纹饰、色调、胎釉、造型、工艺制作手法、款识字体写法特点等几方面情况综合分析,看两者之间在整体面貌及细部特征是否自然相符,与真品有否内在的联系,能否表现出时代共性。然后再对照文献资料考证,尽量找到仿品出处和时代依据。特别要仔细观察器物的细部,这常是伪品露出破绽之所在。青花瓷装饰艺术主要是以绘画手法为特色的,故鉴定重点除上述几方面外,观察纹饰、画风、笔法、彩料、青花呈色变化等显得尤为重要。

  分期与断代

  目前古陶瓷鉴定分期断代法,以明清时期为例,还是习惯于先按大的朝代划分,再按帝王年号细分。从器物断代科学性看,实际上这种按小朝代划分法不尽合理,因为按时代发展和器物变化规律来说,本应要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因此按照年代或时期包括年限、时段的早、中、晚划分可能会更符合实际情况。从器物鉴定角度看,划分的年限范围越小就越准确。

  粉彩瓷器鉴定的小窍门有哪些呢

  粉彩瓷以其柔和的色彩、强烈的表现张力,自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备受欢迎。如今,巨大的经济利益驱 动市场上的仿古之风愈演愈烈。老粉彩的作旧仿古自是不必说,就连当代国家级大师如张松茂、王锡良等老师的粉彩作品也是赝品迭出,令人防不胜不胜防。所以各 位藏友需要了解一些鉴别粉彩瓷的小窍门:

  首先,看一件瓷画作品与看纸、绢、中国画一样,看的规律是:“一字、二画、三印章”。对作伪 画瓷的高手来说,“仿画容易,仿字难”,字是最难仿的,字不对,作品很难看真。其实,就连画也是难仿到位的。一件名家之作,其功力是不言而喻的。每件作品 都能感受到画家的灵气。而仿品与伪作,无论是字或画都是有形而无神,或是连形都相差很远,其真伪叫人一目了然。

  其次,要看瓷器的制作工艺与瓷画原料。瓷器的制作工艺是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的瓷胎较 坚硬,器物胎体的轻重一般较为适中,釉面比较肥润,表面光泽温和,而新仿的瓷器因图厚利,不免处处偷工减料,胎体比较轻薄,釉薄无肥润感,釉面光泽刺眼, 成一种死硬的光感,缺乏温润的气质。正因如此,伪作者往往在器表用化学药物浸蚀,用细砂纸擦弄或用颜料涂抹,这种种手法,只要细心观察,亦不难发现。

  其实绘瓷原料使仿者与原作亦有本质的区别。民国时很多绘瓷原料是矿物料,研磨精细,烧出后颜色鲜艳、厚重,层次感强、光泽度好,手触细腻嫩滑。而现在仿品所用绘瓷原料多用化学配制料或代用品,粗劣不堪,烧出后粗糙无光泽,无鲜艳可言。色调平淡,没有精神。

  虽然作伪者或临摹、或拼凑、或生造,千方百计将赝品打扮成“原作”,但只要细心揣摩,仔细分析,多看、多比,总是会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的。

【民国瓷器鉴定要点】相关文章:

民国瓷器鉴别特点方法12-04

瓷器鉴定11-24

瓷器的鉴定11-23

明清瓷器鉴定11-24

中国瓷器鉴定11-24

瓷器鉴定详解11-22

宋代瓷器鉴定11-23

乾隆瓷器鉴定11-23

苏州瓷器鉴定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