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时间:2022-08-03 13:06:30 建议书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实施农村的食品放心工程 ,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 特别是近年来 , 随着城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的加大 , 一些违法的生产、经销商便纷纷把假冒伪劣食品倾销到乡镇农村。特别是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面食、豆腐、酒等食品的无证生产情况比较突出 , 它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 、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 , 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口有关部门应全面实施 “12315”消费维权和服务村村通工程。以农村村委会为依托 , 把维权服务窗口 , 维权服务触角前移、延伸到乡镇村组。引导全民参与 , 努力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 增强群众自觉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识 , 建立起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和维权的牢固防线。

2 、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在生产力口工、产品质量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制订相应的规范 , 通过部门联手、集中整治 , 取缔各种无证照生产加工和经营行为 , 取消各种因卫生设施、生产设备无法达标的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格。

3 、加大宣传力度 , 建立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建立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制度 , 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及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典型案件。正面宣传优质食品 , 优良品牌 , 同时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 定期向社会发布有关食品质量的监督、抽检、监测报告 , 引导群众安全消费。二是建立群众举报申诉制度。设立申诉举报奖励基金 , 对申诉举报如实者给予奖励 , 以激发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热情。

食品安全是百姓生活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城市监管的严格,劣质有害食品很难进城,由于乡镇食品监管分散,劣质食品经销商纷纷转移目标涌向农村,农村成为问题食品的集散地。主要原因是:

1、农村消费者“偏爱”便宜食品。由于农村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消费能力相对较弱,买东西看价格已经成为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2、假劣食品由城市“流向”农村。

一些正规超市无意进驻农村,农村经销食品的经营主体主要为集贸市尝个体副食品商店,上架销售的商品也极为低档;消费者购买食品时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经营者进货时也顺应农村消费的畸形需求,假劣食品混迹其中;同时由于农村食品销售流转速度较慢,周转周期过长,存储条件差,变质过期往往成了农村食品的常态,低级的市场业态为假冒伪劣食品提供了温床。

3、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卫生质量意识淡薄

目前农村食品加工作坊大量存在,“孝散、低、乱”是其普遍特点,即规模孝分布散、意识低、秩序乱。经营者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商品知识,卫生意识较差,无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的现象还存在,经营的商品互相混杂,存在很大消费安全隐患。同时,消费者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强,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投诉率低。

我们建议如下:

一、专项整治。工商、质监、卫生、食品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打出组合拳,打好主动仗。应联合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的要坚决取缔,对危害情节特别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二、规范管理。要规范农村食品营销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应切实履行农村食品营销的监管职责,立足于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杜绝“问题食品”涌入农村;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严惩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不法商家,相关部门要通过体制创新构筑农村基层食品监管网络。

三、宣传教育。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对农村商贩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向他们宣传食品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经常公布“食品安全”违法违纪的有威慑作用的典型案例等。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用制度约束农村“小卖部”销售行为。

四、引导消费。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村、社区基层组织,对广大群众适时加强消费观念的宣传引导和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不断提高农民对伪劣产品的识别能力,提高他们食品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从消费终端筑牢防御假冒伪劣食品的“防火墙”。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建议】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监管讲话08-08

夏季食品安全监管总结(精选8篇)10-26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10-07

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总结(通用6篇)10-02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05-18

【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05-17

【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05-15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热门】06-28

【推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05-12

关于农村的建议书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