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观后感

时间:2022-08-03 23:01:5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活动观后感

1

活动观后感

观看了乒乓俱乐部的活动录像后,感触颇多,现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1、目的是非功利性

参加这次俱乐部活动的共有10个同学,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他们活动的目的是内在的,没有老师家长催促,只是为了打乒乓球而来活动,而且打乒乓球只是为了享受这个活动的过程,结果不管是输和赢都不太在乎的,只要在玩的过程中尽兴就好。

2、过程是松散的

这次他们活动的内容是乒乓球友谊赛,但是观看录像发现:他们并没有定下很正式的比赛流程和规则,没有正式的程序,大家自由组合,是“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自我掌握。一开始,大家还有点拘束,后面空着两张乒乓桌没有去打,到后来,几乎每位同学都上去打了,旁边也没有裁判在计分,照样玩得不亦乐乎。

3、内心体验——兴趣性、轻松愉悦性

他们游戏中的内心体验是兴趣性的、自主性的、自我肯定的,是轻松的、愉悦的。足见,在打乒乓球这样的一种活动中,它绝不只是直观地实现了儿童头脑的、双手的、眼睛的、嘴巴的、空间的、时间的“六大解放”(陶行知),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活动使学生从受束缚的现实生活中,从成人强加给他们的限制中逃避了出来,于是各种生活领域中的界限被消除了。在那一刻,没有成人的多加干预,没有功课的烦恼,有的只是自己兴趣爱好的实现和活动时的愉悦。

2

上周我园开展了精品课的展示活动,我观摩了五个活动,分别是小班的版画活动《毛毛虫》、打击乐《小手帕》、中班科学活动《斜坡与小球》、大班的绘画活动《背太阳》和《垃圾的悄悄话》。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位教师的课堂都反映出了自己的教学魅力。我感受了五位老师上课的魅力风格,在课堂上,老师们既没有眩目的课件又没有给小朋友带来那种表面话的热闹,而是,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几张图片,就能生动展开活动,课堂任务布置层次分明,目的性明确,有效性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这五个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班的打击乐活动《小手帕》,下面我就对《小手帕》这节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并给自己教学带来的一些启示。

这是一个打击乐活动,它的整体流程是这样的:先集体做律动《洗手帕》,感受洗的快慢、轻重,然后出示图谱,让幼儿理解图谱,接着教师配乐器,最后看指挥进行演奏。在整个活动中吴老师能将音乐始终贯串其中,幼儿对乐曲的感受比较深。活动中老师还借助了图谱的帮助幼儿演奏。

打击乐整体教学法的特殊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总谱法、指挥法、创作法。通过使用幼儿可以接受的“变通总谱”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

“变通总谱”是针对通用总谱,由于通用总谱的认知方式和过程都比较复杂,使用这种总谱不但不能对幼儿的整体感知过程有所帮助,反而会人为地增加幼儿的认知负担,减少幼儿感知音乐的乐趣。若不用总谱,儿童在学习中的记忆负担又太重。为了帮助幼儿比较顺利的掌握打击乐曲的演奏方案,我们可以运用动作、语音、图形、色彩等来帮助幼儿记忆演奏方案的辅助性教学方法。这些提示演奏方案的动作、语音或图形、色彩等,也可视为一种“变通总谱”。较普遍的变通乐谱主要分为“动作总谱”、“图形总谱”、和“语音总谱”。

动作总谱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配器的总体布局。设计时可使用身体节奏动作、模仿动作、舞蹈动作甚至滑稽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腿、拍肩、叉腰等等,每组动作表示不同的乐器。

在《小手帕》这个活动中,吴老师首先运用了“动作总谱”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观察有一块脏洗手帕,然后听着音乐和幼儿一起用各种搓洗的动作表现,要求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中什么地方是重重地慢慢地搓,什么地方是轻轻地快快地搓,用力洗会发出什么声音。然后再运用“语音总谱”的方法,让幼儿运用各种形象的声音表现节奏。接着是为图谱配乐器,运用了“图形总谱”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上教师没有给予孩子自主权,而是自己为乐曲配上了乐器,如果能让幼儿探索哪种乐器适合用来表现用力干活?哪种乐器适合用来表现轻轻干活?就更能帮助幼儿加深理解乐曲的整体音响结构,而且幼儿会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案。

另外在演奏时,“看图谱演奏”和“看指挥演奏”的学习,对幼儿音乐学习和全面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在活动中,幼儿学习的主要是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与人相协调。我们应该让孩子们首先学会看着图谱进行演奏,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架,在孩子们熟练感知的基础上再脱离图谱,过渡到看着老师的手势进行演奏。通过让幼儿学会看图谱、看别人指挥的过程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

【活动观后感】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8-01

大班活动教案07-16

手工活动教案09-06

艺术活动教案09-22

无车日主题活动01-25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05-10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10-20

语言活动教案中班10-29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10-29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