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时间:2022-12-07 14:42:0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篇1

  音乐选修课的上的一瞥,使我迅速坠入了那个以爱国的热情和冥想的忧郁为特色的钢琴王国,波兰。

  电影的开端便是一段欢快而令人沉醉的乐曲。一个叫做埃尔斯纳教授的小老头出现在电影的第一幕,也成了这部电影的一条主导线。幽默,爱恨分明,对于自己充满天赋学生的爱。这种爱不仅是一种慈父的爱,更是一种对于音乐,对于国家的大爱。开场一连串的自问自答让人忍俊不禁,这个小老头更是给这部略带阴暗灰蒙蒙的电影带来了一抹亮彩,使人为之一振。为自己极富天赋的学生联系法国巴黎音乐厅著名出版商普莱耶尔,想让肖邦去巴黎试演来一展风采。窗外经过被迫害的波兰人,于是小肖邦用着属于自己的方式倾诉自己的愤怒与悲伤。世界逐渐在幼小的肖邦心里展现出了他阴暗的一面。

  “你知道巴黎是个多么美妙的城市,一个音乐家,艺术家,作家云集的地方。想象如果在那里演奏,成千的人喝彩,好呀!佛德烈!你知道他们会怎么说么?他们会说,这个佛德烈肖邦是波兰人,他的人民热爱成为自由人。我们为何不接受他们呢?你明白我的意思嘛佛德烈?那是个帮助他们最好的方法。多么好的方法啊!”在小肖邦充满憧憬的眼神中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注定了为了国家奋斗努力的一生。

  灵活的手指飞速弹奏带我们看到了一个英俊热爱音乐热爱自己国家的青年。他对着自己的组织热情充满抱负,对迫害国家的人怒目直瞪,他不屈的站直,“我不在沙皇的屠夫面前演奏!”他抛下震动的全场转身离去,他不屑于他们为伍!不屑这样得到一个好的前途! 面对沙皇的迫害逮捕,他只好仓皇逃离自己的国家,流亡到巴黎。也正是这样,他终于崭露头角,一展抱负。让世人看到了一颗差点蒙尘的珍珠,让世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音乐诗人,一颗波兰民族之魂。这种爱国情结在老师带着家乡的泥土在此找到肖邦时终于爆发,电影中这段关于肖邦彷徨和痛苦的表现,是在情理之中的,肖邦的一生都被他性格中天生的哀伤和犹豫不决所困扰,当初他选择离开波兰,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成了他前进中的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肖邦绝对不是一个斗士,他的所有勇气都被赋予在他的作品中了,他曾在波兰革命失败,华沙被俄军占领后,在日记中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时时向着钢琴恸哭,绝望。神啊!请掀翻这片大地,吞灭19世纪的人类”他病弱的身体决不允许他参与到任何激烈的运动中,而他的心却时刻督促他要为祖国做些什么,他的音乐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他与乔治桑破裂,不顾自己体弱开始了他为抵抗组织筹款而进行的巡回演出。作为一位波兰的伟大爱国音乐家,贯穿他一生的除了音乐之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祖国”,这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也都没有忘记。他的音乐中处处闪烁着祖国的身影,他的喜怒哀乐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自己做了最后的安排:拿来盛放着祖国泥土的银杯,让朋友把祖国的土洒在自己的棺木上,同时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波兰。也正是因为他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冲破那场命运的悲剧,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崇高。

  值得他眷恋的也许只有依旧危在旦夕的祖国而已,弥留之际,他断断续续地说:“我终于可以回家了”。是的,他终于回家了。波兰给了他生命,音乐给了他灵魂。音乐承载着他的孤寂,也诠释出了他的波兰精神,他终于回家了,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之乡。权让那清澈见底的音乐,穿越历史的烟尘,安静诉说欲说还休的情怀。

  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篇2

  最近一次的限选课上看了一部电影,叫《一曲难忘》,一部描写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的一生的电影.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肖邦的了解,只限于他那些美妙动听的音乐,他的生平,他的灵魂,他的经历等都不甚了解.看完电影后发现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原来肖邦的短暂的一生,竟是那般精彩,那般动人.

  记得在高中,我们学过课文《肖邦的故居》,那在阳光下招摇的小树叶红房子,让人神往。书上说,在那里可以感觉到能和肖邦促膝长谈的漫散。可是看了电影,才知道他的人生是苦涩曲折的,而背井离乡只是苦难的第一站。也许,正因为他走出了自己美丽温暖的居所,世人才得以荣幸,以分享他短暂却耀眼的光芒。

  肖邦,波兰民族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用他短暂的一生演绎了音乐的极致,更诠释了一个天才应有的生命价值。他所创作的24首钢琴练习曲第一次完美地将技术性与艺术性融合在了一起,使它们不再是枯燥的钢琴技巧练习曲,而是具有高度演奏性的音乐会独奏曲,尤其是他的作品10号中的第12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更是家喻户晓的钢琴曲名作。他的音乐激情、浪漫,充满着幻想和思考,他的音乐又阴郁、庄严,流露出焦虑和痛苦。这是他的生存状态决定的,更是他的“一片冰心”使然。这些是我看完电影后在网上所搜到的一些关于肖邦的简介。

  影片中令我感动的一处镜头就是,肖邦在波兰宫庭为王储演奏时,突然,沙俄派来接管波兰的将军到来.王储命肖邦为沙俄高官演奏一曲.但肖邦毅然站了起来,说,"我决不为屠杀我们同胞的屠夫演奏."然后潇洒地夺门而去. 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爱国者是如何以生命为代价来维护祖国的尊严,抗争侵略者的欺凌。我想一个音乐家,能像肖邦那么有骨气,那他已绝非单纯地是一个音乐家了.

  另一个场景是他与另一位大师李斯特的初次见面,那种大师与大师之间的默契与惺惺相惜,让人觉得兴奋不已,李斯特与肖邦素未谋面,却可以凭借几个音符判断出肖邦就是《波罗乃兹舞曲》作者,这需要多么敏锐的感觉和深厚的音乐素养。两人还来了一次颇有创意的握手,肖邦弹主旋律,李斯特弹伴奏,这样他们两人就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在这激情的音乐中互握。 肖邦是幸运的,有一位爱护他的恩师,有像李斯特这样的挚友。应该说是李斯特发掘了肖邦,并帮助他一举成名。这也是李斯特的伟大,他并不介意或者说有信心肖邦的'才华掩盖不住他自己的音乐。

  影片重点描写的是肖邦和乔治·桑的爱情。乔治·桑——这个与肖邦有一次成熟的爱情,开花结果的爱情,给予他艺术生命力的爱情,伴他度过创作力高峰期的光辉岁月的女作家大都是持批评态度,认为她过于自私,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他人的感受和曾经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是这个女人过于热烈的爱情使肖邦的疾病更趋恶化,英年早逝。特别是乔治·桑拒绝在肖邦临终前要求见她一面的请求时,人们更是将她扁的一文不值。但是正是乔治·桑点燃的爱情之火,使肖邦的创作天才燃烧起来。爱情不仅使他显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绪活跃,感觉良好,充满自信。过去的神情恍惚、忧郁伤感竟然一扫而空。他的创作才能获得了非凡的活力当然乔治·桑对肖邦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他们共同生活的九年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阶段,是他最光辉的创作力高峰期。而肖邦与乔治·桑分手之后,他再也没有写出任何一部重要的作品。肖邦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乔治·桑没有怨恨,只有爱情,他不能忘记乔治·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说:“我真想见她一面。

  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篇3

  上节课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叫《一曲难忘》,一部记述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生平的电影。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肖邦的了解,仅限于初中和高中音乐课上所讲述的肖邦和他的音乐。看过这部电影以后,我不仅感受到了肖邦音乐的伟大魅力,更为他的品德和爱国心所折服。

  从这部影片中我了解到肖邦很有音乐天赋,从小酒醉心于音乐。肖邦父母都喜欢音乐,这对肖邦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崭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他年仅7岁就在此创作了第一首钢琴曲《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20岁时,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系统学完了钢琴课程,已成为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我对这部影片印象最深刻一幕就是肖邦在波兰宫庭为王储演奏时,王储命肖邦为沙俄高官演奏一曲。但肖邦毅然站了起来,说,"我决不为屠杀我们同胞的屠夫演奏。"然后愤然而去,从这个举动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民族荣誉感,什么叫爱国心,什么叫纯洁的艺术和心灵。不畏权贵,坚持自我,这就是肖邦,这就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的气节。

  初到巴黎,肖邦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肖邦的第一次在巴黎的演出就不是很成功,几乎在巴黎再无立身之地。是乔治桑慧眼识英才,为肖邦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一鸣惊人,从此盛名远扬。可以说乔治桑是肖邦命中的贵人,她不仅为肖邦提供了安心创作的氛围,舒适无忧的环境,还给予了他浪漫热烈的爱情。是对他最重要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一方面,乔治桑真正拾获了肖邦的价值,拾获了音乐家的价值,也只有起点很高、修养很好的人士才能有这样的洞察力;但另一方面,她虽然发掘激励了肖邦作曲家的潜能,却限制了他作为钢琴家的发展。

  同时我觉得肖邦的恩师埃尔斯纳教授是一个真正有思想有道德有见地有风骨的人。他单纯真挚,爱徒如子,对待肖邦既有师徒间的严厉苛求,又不乏纵容溺爱的温情。他为把肖邦培养成才,送到巴黎去让他扬名世界,甚至自己为他攒钱,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追求。埃尔斯纳有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他说音乐和爱国是一样的,都是世界相通的,因此他积极创造条件让肖邦与爱国青年交往。没有埃尔斯纳,肖邦只是一个音乐家,而埃尔斯纳让肖邦成为了一个更加有血有肉有灵魂有骨气的波兰人。

  影片中的每首钢琴乐曲都迸发着热情,闪耀着天才的灵感,给我们献上了一份听觉上的大餐,然而,还不仅仅如此,更令人难忘的是天才的艺术家天使般的心灵之曲,让我们得到了精神上的共鸣和感动。

  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篇4

  肖邦他所创作的24首钢琴练习曲第一次完美地将技术性与艺术性融合在了一起,使它们不再是枯燥的钢琴技巧练习曲,而是具有高度演奏性的音乐会独奏曲,尤其是他的作品10号中的第12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更是家喻户晓的钢琴曲名作。他的音乐激情、浪漫,充满着幻想和思考,他的音乐又阴郁、庄严,流露出焦虑和痛苦。这是他的生存状态决定的,更是他的"一片冰心"使然。

  影片《一曲难忘》拍摄于1945年,影片当年即在中国公映,拨动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心弦。它描述了波兰音乐家弗雷德里克;肖邦短暂却永恒的一生,刻画了一位赤诚的音乐家如何实现梦想,徜徉于艺术的殿堂;又是怎样消耗生命,拯救罹难同胞的故事。此片别出心裁动用了浓艳的色彩,富丽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画面和各种蒙太奇手法,被人誉之为"五彩缤纷的狂想曲",极富娱乐性,格调一流。

  一、钢琴诗人

  海涅曾这样描述肖邦:"他天生娇弱,纤细的外表下,赋有出众的才华,他不仅是位演奏能手,还是位诗人作曲家,当他坐在钢琴前即兴演奏时,便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涌进,此时他既不是波兰人,也不是法国人或德国人,而是流露出来自莫扎特、拉斐尔和歌德国度里更高尚的血统,他真正的祖国是诗的梦幻王国。"作为一个波兰人,肖邦是属于波兰的:他的血肉、骨髓、灵魂都不折不扣地为波兰所拥有,他如蜜蜂一样贪婪地向波兰的民间文化吸食创作的灵感,《波兰舞曲》(又名《波罗涅兹舞曲》)作为肖邦的代表作之一,即是融合波兰民间音乐色调的产物。每当肖邦演奏《波兰舞曲》时,他那快活、陶醉的神情也如孩子一样。

  他被誉为"钢琴诗人",是因为他的琴声中总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色彩,聆听时有时仿佛置身于晚风袭来的月夜,一只夜莺挂在树上婉转低鸣;有时像是独坐于宁静的林间,隐隐处有清泉在汩汩流淌;有时似乎是在仰望繁星漫天的夜空,思绪游离间已遨游了几万里;有时甚至好像来到了海边,时而晚风轻拂,白浪驻沙滩,时而潮起潮落,水花击石崖…如泣如诉,如痴如醉,如幻如梦。如果生活一如既往地平静,那么肖邦也许永远会做一位纯净、浪漫又时而调皮的"诗人"。但祖国的坎坷命运无法使优雅的"诗人"再安静下去,他的音乐中不由自主的加入了更多悲愤、痛惜、激荡、神圣的音符,肖邦也因此获得了"革命诗人"的称誉。如果说从前的诗是一声温柔的浅唱低吟,那现在则是一声凛冽的怒吼咆哮;如果说从前的诗是一句温情的由衷赞美,那现在则是一句铿锵的无情痛斥;如果说从前的诗是一段精致的叙述描绘,那现在则是一段粗犷的激励号召;如果说从前的诗是一幅装帧精美的油画,那现在更像是一把锋利坚韧的刀剑!

  "革命"为名《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怀着亡国的哀思写成的,它的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型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结合体现出来的。作品一开始就由不协和的属九和弦引出了一连串倾泻而下的十六分音符,给人的印象十分突然、强烈,好像是肖邦内心情感的总爆发。突然间左右手同步再次奔流而下,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般的不可阻挡。接着呈示部在高音区出现了一个刚毅、明亮的曲调,这象征着革命的号角声吹响了,波兰人民坚定不移地开始了战斗。它表现了波兰军队英勇抵抗侵略、愤慨激昂的怒吼声,和横刀跃马、感慨万千的情怀。音乐在展开部越来越紧张,号角式的主题通过变化、发展越来越高昂,将全曲推向了高潮。这是一个胜利凯旋的形象,仿佛是在严峻现实面前的片刻幻想。再现部重现了前面的刚毅型曲调,但在接近结尾的时候,音乐由强到弱,奏出一个十分悲伤的音调,它像发自肺腑的哭泣,犹如作者对祖国命运痛彻心底的哀哭。最后,乐曲情绪重新振奋起来,在很强的力度下,音乐仍然冲击而下,急速地结束在大调的主和弦上,表达了肖邦心中的满腔仇恨和对革命终归胜利的坚定信念。在《一曲难忘》中,这部作品作为点睛之笔,在肖邦为抵抗组织筹款而进行的巡回演出中多次出现,以烘托肖邦无比的赤子之心(参考)。

  二、浪漫知音

  初闯巴黎,肖邦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尽管已有李斯特的赏识,但由于临时听闻来自家乡的噩耗而影响心境,肖邦的第一次巴黎亮相差强人意,半途而废,几乎在巴黎再无立身之地。是乔治;桑慧眼识英才,与李斯特精心设计,为肖邦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一鸣惊人,从此盛名远扬。甚至,她还为肖邦提供了安心创作的氛围,与世隔绝的场所,舒适无忧的环境,以及浪漫热烈的爱情。

  在19世纪法国文坛上,乔治;桑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巴尔扎克、雨果、梅里美、福楼拜、小仲马等文学大师的群体中。乔治;桑是一位愤世嫉俗、敢做敢为、遗世独立的女性:她隐姓埋名,以男子的名义写作小说,激扬文字,书写现实与梦想;她一反当时巴黎女性出入必裙装的穿着风尚,随心所欲,像男子一样身着长裤来去自如,甚至双手插在裤袋里,十分潇洒飒爽,风度翩翩;她清高孤傲,厌弃尘世,虽身为上流贵妇却厌恶当时浮华、虚伪的社会风气,渴望与世无争,与人无扰,记事作文《[荐]转《一曲难忘》观后感》。同时,在这部影片中,乔治;桑还表现出几点品质对肖邦起到了特别的作用。

  首先,她是一位颇有远见卓识的女性,她以历史的眼光建议肖邦谢绝一切商业演出,安心创作,将天才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留下遗世无双的乐曲,供当代以及后代的乐者去演奏。她认为像肖邦这样的天才就应该在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中进行高雅的创作,而到处开音乐会则是凡夫俗子的追求。一方面,乔治;桑真正拾获了肖邦的价值,拾获了音乐家的价值,也只有起点很高、修养很好的人士才能有这样的洞察力;但另一方面,她虽然发掘激励了肖邦作曲家的潜能,却限制了他作为钢琴家的发展。

  乔治;桑是深爱肖邦的,她给了他很多,包括爱情、舒适生活和灵感,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乔治;桑,肖邦会晚成名几年,甚至像很多艺术家一样成名于身后。但肖邦能给予她的,除了爱情可能只有听命服从、自娱自乐。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好女人,但这个独特的女人却对肖邦的贡献是双重的:她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肖邦,也差点毁了肖邦。

  乔治;桑对爱情与她的一贯作风一样,充满了占有欲、统治欲和支配欲。她使尽妩媚和威严说服肖邦留在身边,远离巴黎,甚至不让他见从小栽培自己的恩师,剥夺他举办音乐会的愿望。当然,她出于对肖邦身体健康状况的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一个男人全方位的限制和束缚终究葬送自己的爱情,尤其是当这种干涉已经违背了个体固有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的时候。

  三、王者之师

  这里的"王者之师"并非原本的"胜利军队"的含义,而是按字面理解借指肖邦这一音乐王子的恩师--埃尔斯纳教授,他可能要算是《一曲难忘》这部影片中最为出彩的人物了。

  埃尔斯纳幽默风趣,调侃诙谐,不管与谁交流时都是那样不卑不亢,嬉笑怒骂;他单纯真挚,爱徒如子,对待肖邦既有师徒间的严厉苛求,又不乏爱护有加、纵容溺爱的温情;他能屈能伸,坚持不懈,为把肖邦培养成才,送到巴黎去让他扬名世界,甚至自己为他攒钱,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追求,当埃尔斯纳终于与肖邦来到巴黎时却到处碰钉子,为此他屈尊与人逢迎阿谀,竭力"推销"肖邦,甘心当他的仆人、随从与经纪人,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他心地善良,慈悲为怀,一心为别人着想,宁可撒谎也不忍心伤害任何一个人:埃尔斯纳怕肖邦的初恋女友康丝坦蒂失望,谎称肖邦已答应举办音乐会筹款;他怕临终的肖邦伤心,又谎称乔治;桑是因为重病在床才不得已无法来看望他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虽身为德国人,但埃尔斯纳教授拥有同波兰人一样的爱国热忱,他说音乐和爱国是一样的,都是世界相通的,因此他积极创造条件让肖邦与爱国青年交往。即使内心不愿意,但他仍真心祝愿肖邦与乔治;桑度假快乐;但他感觉到爱徒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离祖国越来越远时,埃尔斯纳一次又一次地跑到乔治;桑那里去忍辱负重地要求与肖邦见面--尽管他向康丝坦蒂谎称肖邦的承诺,但这同时也是他的信念,他不相信自己的爱徒是一个徒有才华而丢失荣根、贪图安逸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埃尔斯纳教授的一番劝说让肖邦幡然醒悟,让肖邦重新找回了自己。埃尔斯纳把一辈子都给了肖邦,既是肖邦的事业伯乐,又是肖邦的人生向导,他升华了肖邦的人生,没有埃尔斯纳,肖邦只是一个音乐家,而埃尔斯纳让肖邦成为了一个更加有血有肉有灵魂有骨气的波兰人。

  四、一片冰心

  《波兰舞曲》是肖邦的最爱,因为这里面最有波兰的气息和风骨,也许有人觉得它粗鲁,但是这其中独具特色的节奏和音符代表了波兰精神的自由、奔放、热烈、向往、希望与激情,演奏着或者聆听着就好像奔跑雀跃在波兰的大街小巷上,就好像闻到了波兰质朴醇厚的泥土气息。也许这是肖邦最爱的理由,但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对波兰国家与民族的深爱蕴含在其中,因此无论身在何方,置于何地,总爱演奏一段,让听众也与那种心潮澎湃的激动、贴心贴肺的亲切合为共鸣。

  肖邦对祖国爱得越深刻,就对敌人恨得越入骨。他在贵族盛宴上拒绝为"俄国屠夫"演奏的场景让我记忆深刻,试想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境下,肖邦的表现无疑犹如砧板上鲤鱼傲然的一跃,若不是及时逃走纵凭他过人的才华也难逃魔掌的荼毒。但他做了,在众目睽睽、瞠目结舌、血色恐怖之下做了,这骄傲的拒绝之后毅然的转身离去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波兰的热血男儿如何以生命为代价来维护祖国的尊严,抗争侵略者的欺凌。这一幕不由让人拍手称快,更让我们对肖邦燃起深深的敬意。

【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相关文章:

看疯狂的石头电影有感范文08-10

看地道战电影有感范文07-15

看魔女宅急便电影有感范文08-10

看励志电影有感1000字(通用10篇)08-22

奏一曲离别,看几次花歇散文03-12

初中一曲难忘的歌作文01-29

经典英文爱情电影值得看的10-31

看妈妈散文有感07-03

看电影绿里奇迹电影有感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