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游苏州园林后的个人感想

时间:2021-11-23 15:56:5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苏州园林后的个人感想范文

  苏州园林体现的审美情趣,相信大家游览过后,其观后感会写的很优美的。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州园林观后感范文,以供参阅。

游苏州园林后的个人感想范文

  苏州园林观后感1

  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让我对它无限的向往。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都让我感到迷恋。

  苏州园林讲究完美,他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呈现在游客的眼前。重峦叠嶂的假山、九曲回转的回廊想画幕一样铺开来。踏在幽深的回廊上仿佛可以听到古代诗人在雨打芭蕉驻立窗前低吟的读书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这种意境吧。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一到春天我想那应该是花的海洋吧。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醉卧海棠花应该只有在苏州园林才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州园林的夏季应该像这样一样充满生气吧。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对称是一种美,而不对称要营造登峰造极的美,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苏州园林是人间的仙境,过惯了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凡夫俗子可以到苏州园林占占这里的仙气。

  苏州园林观后感2

  在拜读完完金学智老师的佳作之后,就不自觉的回想起这首诗,姑苏的景致和人文,被无数才子化作缠绵悱恻的诗词,流传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之中。

  而苏州城内的园林,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金学智老师的书大致分为八个版块,分别是建筑构成,山水构成,花木构成和关于意境的清新朴素,曲折幽深,透漏空灵,秀婉轻柔还有饿综艺大观。

  苏州园林在中华土地乃至于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世界的瑰宝,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在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例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退思园,留园等等。

  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块美玉,那么这些细节和金学智老师就是匠人,他的文笔渗透了姑苏的情怀,化作了玲珑剔透的一座城。

  整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写实到写意,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大体的气概,就连雕刻在石面上的花木兽禽都一一在目。

  要说苏州园林的最大的特色啊,并不只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而真正引人入胜的更在于它的"花木寓意,叠石寄情。"

  例如拙政园,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可见其造诣之深,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拙政园的后池种满了荷花,一到三伏的'盛夏,接天的莲叶无穷碧,映日的荷花也别样红。荷花的品性高洁,花木中它的寓意最高,正如园主人的性情,不好官场荣华富贵,也不鞠躬于车马前,隐居之后留心于农事,造福于百姓,这何尝不是荷花寓树人。

  我最中意的园林在苏州一个叫木渎的小镇上,它并不出名,那里没有人山人海的游客,倒也落得清闲,它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做虹饮山房。它的建筑风格相较于拙政园显得亲切了许多,就像一幅水墨丹青,落到人间,满怀柔情的展开画轴,成了人们口中传唱的歌谣,就等你迈入其中,听树下的女子弹琵琶,拂手抬袖间,苏州的评弹和着吴侬软语回响在她的一颦一笑间,这苏城的风华和婉约早就揉进了你的眼帘内,叫人怎么能不如痴如醉。

  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

  姑苏总有下不完的细雨连绵,唱不尽的才子佳人,这一切的一切,请你好好的看。

  苏州园林观后感3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城,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娥娜多姿,享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之一的美称,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史的一个缩影。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山水见长。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更是苏州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和高度的居住文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的著名景观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风景幽奇,风光如画,尤其是虎丘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这座这座耸立于虎丘的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虎丘很大,由于没有导游我玩的稀里糊涂的,不过还是很尽兴!

  第二个去的园林是留园,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故园的上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气浮动,沁人心脾。此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池中小蓬莱岛浮现十碧波之上。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亢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土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米,玲珑剔透,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臀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东麓有水阁“活泼泼地”.横卧于溪涧之卜,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感。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现广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由于导游风趣的讲解,我对留园的印象还是满深刻的

  紧接着是我觉得最漂亮的园林——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东北侧。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前后,王献臣用大宏寺的部分基地造园,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句意为园名。现在的拙政园经过多次修建,面积约为62亩,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分。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区的面积约31亩,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中区为全园精华之所在,面积约为18.5亩,其中水面占1/3。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主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还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致精巧。西区面积约为12.5亩,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在这个园林里我们留下的笑容最多,拍了很多照片,拥有了美好回忆!

  最后一个是最小的沧浪亭,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此园数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多是建物的倾毁修复,而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观。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园内还有五百名贤祠,壁上嵌有五百余人像石刻,运刀细腻,颇值观赏。沧浪亭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太小了,感觉没什么意思!

  结束了一天的游览,很是敬佩古人贵族对生活的享受,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当然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还是一门学问,什么借景,框景,隔景,很有讲究,除了感叹就是感慨了,这不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什么能成为呢。

  >>>下一页更多精彩“苏州园林观后感范文”

  苏州园林观后感4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苏州园林美极了。

  首先,作者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可见,叶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

  作者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作者想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

  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教育城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

  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总之,在我看来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标本,也是我国最美的园林。

  苏州园林观后感5

  通过读《苏州园林录》,从中了解到苏州园林从春秋战国时期发迹,由于吴国的国王内治城池宫室,外修院闱别院。开苏州之先河,为苏州园林之滥觞。可以说,苏州园林和苏州古城是同步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苏州园林是经过千百年来,前人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在我的眼中那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庭院,而是一副活的历史画卷。鲜活的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智慧,和给我们留下的精美礼物。

  书中一开头就写到的夏驾湖,写的相当的美丽,并且还有诗词为证,解释说明此湖的美景竟然可以比西施更加美丽,连西施都比不上。我想是它太美了,可以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惜到了清初就已经没了,变成一片平地,不然真想去看看那的景色是否有书中所写的那么迷人。

  在全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寒山寺.南园。这两处,作者都是从前人的历史资料上来详细描写,并且用了浓墨重笔去详细描写,使我在书中看到了一幅幅的画一样的。我喜欢寒山寺是因为它经过两起两落却任然毅力不倒,反而更加的恢弘壮大。寒山寺迷人的地方就是"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我觉得寒山寺最好的景色应该是登上寺院西南的"枫江楼",那应该是别有一番景致。等高而观课纵览古运河两岸的美丽风光,江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并且还可以领略张继《枫桥夜泊》诗的意境。

  南园虽然美但是在五代的时候,还是稍逊于"沧浪亭"。文中写到南园到了春天,杨花开的很茂盛,基本上开满了城南路,并且周围叠石为山,引泉为池,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品种甚多,亭台台榭,借景而造。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园林景观都是十分有讲究,比如说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总之,在我看来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标本,也是我国最美的园林。

  苏州园林观后感6

  很早以前就听别人说过,这素有 “天下园林之母”美誉的苏州园林《拙政园》。内心向往已久,这次利用假期,乘车南下来到号称东方威尼斯的苏州,终于亲眼目睹了《拙政园》的美丽风采,那可真是叫“秀美绝伦”!从园林的结构、布局到内容点缀无不给人以美感。

  据说《拙政园》是全国唯一同时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国家4A级景区,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项殊荣为一身的园林,也是苏州最大、布局最合理、观景点最多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约七十多亩。大小景点约有三十多处,整个景区划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每一景区的景点都有其历史出处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视角都能看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美丽景观,三园合并景色更加迷人,因此,三园合称《拙政园》。但三园又是相互独立的,成为各具风格的三座园林。《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相传康熙年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和他的祖父曹寅就曾住在《拙政园》里,据说曹雪芹在拙政园里写了这部巨著《红楼梦》的初稿。《拙政园》的名字是根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缩写而成的。

  东园即《拙政园》入园所在,一进园门,只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前行数步,只见一座假山矗立在眼前。青翠的湘妃竹和参天的古松柏树,还有碧绿的荷叶盛开的荷花,相映成趣,它们簇拥着一座巨大的太湖石 “缀云峰”。这块太湖石像一座屏风一样,挡住来往游客的视线。据说这是“开门见山”的造园方法,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继续前行穿过回廊,眼前豁然开朗,见六处亭台各有特色,其造型明快开朗、古色古香、雕梁画栋、朴素大方,房舍前有草地山岗、鲜花吐艳、树木葱郁,一湖碧水荷花摇曳、锦鲤嬉戏竞自由,好一派江南田园风光。入园即是“兰雪堂”,但由于临近园林入口,所以游人如织接踵而至,未及细品,仅记得堂中有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及缓步来至“芙蓉榭”,凭栏四顾,荷擎烈日,鱼翔浅底,引得众人嬉水拍照。东园有天泉亭、秫香馆、等建筑,皆优雅别致。东园长廊简约自然,雕工细腻精美,回廊顺山势起伏别有风韵。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的还是东园的果树,时过仲秋当你举头望去,藤架上略显稀疏的葡萄还悬挂在藤蔓间,显然是采摘后仅存的几串而已,但是,它们数目虽少却不失其华丽,绿紫颜色相间,充分彰显它们的妩媚,在万绿丛中透出串串晶莹。还有那,透着阳光的枣树结满了成熟的枣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殷红,仿佛是悬挂在绿树枝头的红玛瑙,闪闪发光。在墙角背阴处还有几株阔叶柿子树,那浑圆的叶片遮掩不住的是晶莹碧绿的柿子,在各种色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这满园未经任何人工雕饰的天然景观,充满了野趣,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

  当我慢步行至中园,才真正感觉到人们印象中的苏州园林,中园是一座以水为中心的建筑群。池广树茂、亭、台、楼、榭格局典雅细腻,它是拙政园精华所在。中园入口处,右手边有“梧竹幽居”,亭顶为方,亭设四个圆形窗洞,形成四个通透的花窗,宜观四时之景,春山、夏荷、秋叶、冬竹,上题“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再经美丽的“绿绮亭”前行至“见山楼”,只见此楼共分两层,上面是“悠然见南山”的《见山楼》,下面为水上建筑“藕香榭”它们依山傍水,传说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所,榭外柳丝婆娑、湖面碧波荡漾、水中荷花盛开,室内家具简约明快、西墙悬四季山水画,点缀其间,甚为我所钟爱。“远香堂”为中园的主体建筑,堂名取至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堂内仅以立柱为支,内外并行,长窗透空旷远;堂北平台外,池水宽广清澈,荷叶与水湉湉,清香宜人;是赏荷的佳处。中园里我所喜爱的景致还有“听雨轩”,轩外植竹、蕉、荷等植物,在室内简约的家具中有一茶几,上面摆放一老式棋盘,其上有一盘残棋,不由使我加快脚步来到近前。仔细端详,内中的棋路使我颇费心思看得我直入神。正所谓有“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之意境。“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四时听雨,闲敲棋子,岂不妙哉。

  西园现布局形成于光绪三年,由张履谦修葺,改名“补园”,回廊起伏,楼台倒影,清幽雅致。从中园穿过却是“别有洞天”直入西园,左手拾阶而上有一座六角亭为“宜两亭”,它踞于中园和西园分界的云墙边,登顶两亭可观中西两园美景。“宜两”出自白居易诗:“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以此来比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真是美景美意,忙拉朋友合影留念。西园最奢华处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两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银杏木雕镶嵌玻璃屏将大厅分为两部,南部十八曼陀罗花馆适宜于冬、春居住,北部三十六鸳鸯馆适宜于夏、秋季居住。北厅临清池,推窗可见荷影浮动,鸳鸯戏水,为主人私家赏玩之所,馆内陈设古色古香,书画挂屏精雅美观。西园印象较深的还有“留听阁”,为主人书房。“留听阁”正门为清代银杏木雕刻而成,上雕“喜鹊登梅”有喜上眉梢之意,其下为松、竹、梅“岁寒三友”,构思巧妙,技艺高超、浑然天成。“留听阁”左侧池塘里种满了各种名贵的荷花,阁名正是取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与好友同行一路观花赏柳、品茗畅谈不知不觉已过半日,细数尚有许多景点尚未游到,不甚尽兴。不过由于事先自己时间安排欠妥,只好怏怏而返。出园早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啦,饥饿劳累之余,甚感惭愧如此美景未观全貌,心中惆怅不已。由于学识有限,许多美景未能述说原由。此时,才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欲赞园林之美,深感文辞匮乏,真是“眼前美景道不得,惭愧!惭愧!”。

  这次游《拙政园》的感触颇深,使我既了解了历史记述的真实,又体会到劳动创造自然的美感,可谓是饱食了一顿精神大餐,通过这次游苏州园林《拙政园》,使我更觉得自己对中国文学、美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还知之甚少,对于这精神大餐,虽然感觉好吃、美味、却品不出更多的滋味,甚觉可惜。惜哉!!叹哉!!


【游苏州园林后的个人感想】相关文章:

考试后的感想对于考试后的感想11-18

语文考试后的感想范文10-02

考试后的反思感想111-06

考试后的感想级反思11-26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10-01

期末考试后的感想范文08-24

期末考试后的感想400字04-06

语文考试后的感想400字(精选23篇)11-08

期末考试后的感想1000字10-21

期中考试后感想与反思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