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品格教育智慧读后感

时间:2021-06-24 15:34:31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品格教育智慧读后感

和张文质先生结缘于南通,深入交流于蚌埠,得先生最新出版的赠书,看书名《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本以为就是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后来一直忙于办理赴台湾的手续,也就把刚收到书时的兴奋淡化了。从台湾回到大陆,又被琐事缠绕,直到要开“慢教育”书友圣诞读书分享会了,才匆匆一读,竟然不能释卷。书是写给父母看的,读书分享会上,书友小刘的孩子才一岁多点,我们开玩笑说,你的孩子就是我们“慢教育”的试验田了。也有书友说,自己的孩子大了,要早看见这本书,在孩子小时就会换一种教育方法了。是呀,世界上所有的工作可能都需要先培训后上岗,唯有父母这一行,好像没有哪个部门培训,也就无证上岗了。我看这本书,不是被如何做父母吸引的,而是被书中蕴含的教育的智慧所吸引,父母教育孩子应当如此,教师教育学生何尝不也需要同理心。在台湾铭传大学学习,深深地被学校创办人包先生的理念所折服,“人之儿女,己之儿女”。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不就应当具有这样的情怀吗。学数学的人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读书也就是以点带面,就感触多的地方写起了。

品格教育智慧读后感

1、张先生说“好的教育方式一般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当下的学校教育说教味太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大话,空话多,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就像周作人曾批判的儿童文学中存在的错误,要么是讲道理的,要么是抽象虚幻的,没有从儿童认知出发。我有一个学生的孩子在澳洲读幼儿园大班,她喜欢和我交流孩子的的教育问题,在澳洲,幼儿的读物就是在教孩子生活的常识,没有期望通过一个故事去向孩子进行说教,上升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台湾过去把学校德育称为“道德教育”,近年演变为“品格教育”,即包含人品、道德与人格等。用品格教育这一称谓趋向于德育的生活化,还其人本来应有的品质,如关怀、公平、尊重、责任、感恩等,把品格教育看成是学生生活的一种方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是为未来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我们在台北私立薇阁小学一年级看到学生正在上国语课,学习庄子《大宗师》一文,每个学生的小手都在课本上点着每一个字在读,而后合上课本,全班起立合着设计的动作有韵律地诵读。和校长沟通时,学校的解释是学生可以不去认识这些字,不去理解含义,但是在长期的点读和诵读中就记住了,在游戏中记住他一生受用的知识,他们认为经典诵读就是让孩子在正确的时间做该做的事。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非要把一篇好文章拆开了,一个字一个字的学,没有给孩子品读,把玩的时间和机会,只是为了应试,立竿见影地得到高分。张先生提倡“教育是个慢的艺术”,有多少教育人在当下的环境中能做到?

2、“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何尝不也需要智慧。张先生举例说,要想让孩子学钢琴,聪明的家长会让孩子知道,这台钢琴是你要买的,而不是我给你的,就会使得孩子在以后学习中有种责任意识。学校教育不也如此吗?要引导学生把学校意见变成学生要做的事就是一种智慧,变我想做的为你要做的,那么就可以由学生去定规则,学生去管理。同伴教育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体育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学校的“体育器材开架使用”和校内的“阅读角”,以及后续为学生方便引入的开放式阅读,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去发挥教育智慧了。

3、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张先生说,“表扬一个学生时就当众进行,甚至隆重地进行,批评一个学生时就用私下的、悄悄地、温和一些的方式进行”。近年来,我们在升旗、集会时大张旗鼓地对那些取得成绩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表扬,甚至上台领奖,看起来是花了一些时间,在我们看来就是一张纸,学校盖个章,但对获奖的人来说,鼓励就不是一会的了,可能一件事就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学校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应当坚持,不能人去政废。何为特色?能坚持人所不能坚持的,就是特色。犹记得上一年度“十佳班主任”的颁奖,那份感动还在心间。

4、“破窗理论”。威尔逊和凯琳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一扇窗户,而又没有及时修复,那么别人就会受到纵容、暗示,会去打烂更多的玻璃。张先生在本书中提到这个理论为了说明劳动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意义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于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劳动过程产生自尊感和自信心,从而迁移到学习中去。我更感兴趣的是,“破窗理论”在学校管理上的应用。你看有些班级内不整洁,肯定是一开始班主任要求不到位的,地上有一张纸不拾起来,接着就会有第二张。我们都有这种感受,在上海的街头,你手上的废纸就是不好意思扔在地上,为什么?干净,整洁的环境也能教化人。校园内,损坏的公物及时修复,寝室内的卫生经常督促,正面的引导配合“说教”以及榜样的样板,还是很需要的。日本人认为在一个干净的国家里犯罪率都会低,不知干净和犯罪率是不是有正相关性,但是,从一个整洁的家庭内走出的孩子,至少会让人看得顺眼点,这就足够了。

我把张先生的书去这样解读,不知先生有何感想,改天不妨当面求教。

【品格教育智慧读后感】相关文章:

根基品格教育读后感04-26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09-10

教育智慧读后感04-22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09-09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04-06

品格成就未来读后感03-18

犹太人关于品格的教育格言07-06

品格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1-12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1100字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