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美的历程优秀读后感想心得

时间:2021-11-26 12:45:34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美的历程优秀读后感想心得

  《美的历程》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美学著作,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仅供参考。

美的历程优秀读后感想心得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一

  在老师给我们精心推荐的三本读物《诗论》、《美的历程》和《中国史纲》中,首先吸引我的就是李泽厚先生著的《美的历程》。而我之所以被吸引就在于他在开篇写的一段类似于序言的短文 :“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像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读罢全书得知,《美的历程》以文艺作品为主要对象,对我们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长廊作了一番巡礼,揭示了那些时代精神的火花,如何被我们先人巧妙地捕捉,机敏地再现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远古图腾的神话传说,饕餮狞厉的商周铜器,巍峨壮丽的秦代建筑,古拙浑厚的汉代画像,悲惨森严的佛窟雕塑,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气韵生动的宋元画轴;《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屈骚的浪漫主义,魏晋诗文的风度神骨,唐宋诗词的情趣意境,明清小说的愤俗感伤??这些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都积淀着我们民族的许多思想、情感、观念、意绪,说明为什么直到今天,如此久远的古典文艺仍能让我们为之惊叹,为之倾倒。《美的历程》犹如一位博学的向导,用富含诗意的哲理和思想把我们引进中国古代艺术的殿堂,带领我们品味那文艺的美的精髓。

  在《美的历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充满着狞厉美的青铜饕餮图腾。为什么青铜饕餮会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主要纹饰?在书中,李泽厚先生也提到,“饕餮究竟是什么呢?这迄今尚无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兽面纹。什么是兽?则各种说法都有:牛、羊、虎、鹿??本书基本同意它是牛头纹。现代民俗学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调查表明,牛头作为巫术宗教仪典中的主要标志,被高高的挂在树梢,对该氏族部落具有极为重要的神圣意义和保护功能”。在得知青铜器形象的来源之后,我们才可能准确地认识“饕餮纹”之所以美,不在于它本身的图腾,图案有多么的神秘,多么的具有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它之所以美是那些构成图案的粗犷雄健的线条,那种不可抵挡的原始感,这些都无不恰到好处的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宗教情感。再加上该时期伴随而来的氏族部落之间争权夺利、合并战争所引发的大规模纷争、屠杀和掠夺。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才使得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命运气氛,加重了它本身神秘与狞厉之感。但不是任何具有“狞厉神秘”色彩的艺术品都有价值,如果它没有历史命运力量和它内在的原始感,纵然它的形象是如何夸张威吓,也是索然无味的,没有那种震撼力的。总而言之,作者李泽厚先生通过对青铜饕餮的审美观照,来展示这种作为狞厉美的`青铜艺术涉及到的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进程。正是从它们的身上,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正是从它们身上,体现出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与理想,配上那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的反映了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经历的血与火的野蛮时代。

  遥远的图腾与巫术,早已沉埋在了过去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之中。但仍然值得人们去追忆,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始终是艺术发展史上最原始最宝贵的财富,也为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二

  《美的历程》一书作为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美学纲领,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

  第一章为“龙飞凤舞”,论述了远古图腾、原始歌舞、陶器图案的有意味的形式三方面的内容,研究了远古时代原始的审美意识。作者认为图腾歌舞分化为诗、歌、舞、乐和神话传说,各自在以后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第二章为“青铜饕餮”,论述了青铜时代狞厉的美,线的艺术,以及艺术从巫术和宗教的笼罩下的解放,青铜礼器逐渐从祭祀风格中解体从而接近了生动的现实生活面貌。

  第三章为“先秦理性精神”,论述了儒道互补,赋比兴原则,以及体现实践理性精神的建筑艺术三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儒道互补,作者认为从表面上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因为“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道路,而“身在江湖”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而且,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更是对自然生命抱有尊重和珍惜的态度,所以,作者认为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两者在艺术上的关系也是结合为一体的,儒家体现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则体现了人与外部对象的超功利的审美关系。

  第四章为“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屈骚传统,汉代神话与历史以及与现实的“琳琅满目的世界”,以及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第五章为“魏晋风度”,论述了人的主题,文的自觉,阮籍与陶潜的三方面问题。作者认为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是中国前期封建社会的正式揭幕。这种社会变迁使得烦琐迂腐的两汉经学垮台,代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就是人文的觉醒。作者认为《古诗十九首》里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等音调都抒发了一种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和沉郁。人的觉醒即是人的主题的重要审美体现。

  第六章为“佛陀世容”,分为悲惨世界、虚幻颂歌和走向世俗三小节,论述了宗教艺术逐渐从悲的精神走向中国百姓的人情世态大团圆,宗教体现在壁画上的世俗化的审美方式等问题。

  第七章是“盛唐之音”,分为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杜诗颜字韩文这三个小节。作者认为盛唐艺术在李白的诗歌上奏出了最强音,李白诗歌不仅仅是描写青春、江山、边塞,而且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纵论人生。李白诗歌集中体现了盛唐巅峰知识分子的无所拘束的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

  第八章为“韵外之致”,论述了规范化格律化的中唐文艺,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

  第九章为“宋元山水意境”,论述了宋元山水画的从无我之境,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以及到有我之境的美学问题。作者认为北宋山水画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有一种“可游可居”的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第十章为“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绘画与工艺这四个问题。作者认为这个时期的戏曲小说所传达的社会意义是史无前例的,其大胆揭露社会矛盾,体现人世悲苦的关怀,以及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哲学思想的涌现都是极为重要的。浪漫主义变易为一种像《桃花扇》、《长生殿》和《聊斋志异》那样的感伤文学,而《儒林外史》则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因此,明清文学所体现的世态人情,悲欢离合是中国古代文艺史上最为综合和深刻的时期。

  以上这十章内容就是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的大致脉络和基本内容。《美的历程》不仅在李泽厚先生的各种著述中,而且在中国美学论著中都是极有价值的一本著作。它从文化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重审了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互相的作用和反作用。它探索了艺术风格变异的深层原因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类型。

  它通过对艺术史的研究从人文的角度思考了“人性”问题,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表达的,人性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感情和知觉”。作者认为,艺术作品永恒性的秘密在于它蕴藏了也提供了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流传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这也正是这本书所讨论的美的心理结构,美的形式。李泽厚先生重视研究艺术作品中“人”的问题,对于主体和人文现象的尊重,对于历史和社会心理积淀的研究,是目前研究中国文学艺术史以及思想哲学史的极其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新时期中国美学研究以及文艺理论的重要突破之一。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三

  借用书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本书,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记得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有一期介绍的就是此书,当时请到的嘉宾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李泽厚先生的弟子,看样子也已是年过半百了,在说到此书的时候,主持人、另一位嘉宾不管说到书里的哪段内容,此人都能大段背出,真是令人惊叹,从此处可看出此书对此人的影响有多大。

  此书名为《美的历程》讲的是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从远古至清末的各个时期,各种艺术门类的分析。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算是帮我扫了关于美学的盲了,好像打开了一扇从未打开过的窗,看见了一个以前从未看见过的五彩缤纷、美丽丰富的一个花园,历史中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这个花园里面的一朵花、一树木。作者就像守园人,当我们打开书籍,走进花园之时,这个守园人,会为我们做一个认真的向导,一一给我们介绍花园里的花鸟虫兽,如数家珍。只是里面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了,而且我这次走的也太快、太匆忙了,没有细细品味里面的美丽,但是当我走过这个花园之后,身旁却依然留着我从花园里面带出来的一点点花香,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怀。接下来我就采出几朵以诸君一起分享。

  1、 作者分析,为什么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2、 关于美,作者这样说,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悦,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3、 关于历史,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进。

  4、 关于青铜饕餮,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5、 关于汉字,如同 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括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指事”、“会意”的内容,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6、 关于汉代艺术,也正是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容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阔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美的历程优秀读后感想心得】相关文章:

最美的书包优秀读后感想心得作文07-27

美的历程读后感10-23

《美的历程》读后感06-08

军训历程感想02-08

完美的花朵优秀读后感想阅读心得作文07-27

最美的一课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07-28

美的历程读后感11篇12-01

野性的呼唤优秀读后感想心得08-26

世界经典名著优秀读后感想心得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