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司马迁读后感心得感悟

时间:2022-08-04 01:27:16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小说司马迁读后感心得感悟

  很多人都写过司马迁传读后感,但写得精炼深刻的很少,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司马迁传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历史小说司马迁读后感心得感悟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篇一

  在汉武帝时期,一位史官忍辱负重,历时19年,终于写成一本史书,这本书叫史记,这个人是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位史官,他的祖先也是史官,而秦始皇把史书放火给烧了,对史实的民间传说也说法不一。司马谈就想写一部史书,司马迁帮父亲去各地访察,回来了一段时间,汉武帝派去南方安抚当地的一些国家,完成后回来,这是父亲病重,临终前父亲还念念不忘史书的事情,在以后的日子里,司马迁用业余时间写史记,这件事被汉武帝知道了,便让人偷抄了一份,武帝一看,发现司马迁打自己的好处坏处都写,不禁大怒,就借他给李陵说情便把他打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司马迁忍辱负重,艰难的写着史记。历时19年终于完成,从此史书上便没有了对司马迁的记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坦然地接受宫刑。也正是这种信念,使它能够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还是这种信念使他明白,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不只属于自己了,他还属于父亲的遗愿,属于《史记》,虽然他在现实中遭受冷落,但司马迁在史书中有权利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司马迁看不起碌碌无为的人,也看不起受宫刑的人。所以当他遭受宫刑,只为了一个愿望而苟活,那就是完成《史记》,在他自己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皇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理想,看淡名利的心。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篇二

  在看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时候,最让人感觉矛盾的心情就是作者笔下所构建的人物和我们内心已有的那种认识不相一致的时候,这种时候就很难接纳作家为我们所描述的那段历史,而且还会不由自主地想,为什么作家会把一个历史人物写成了这个样子?是单纯为了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故意颠覆大众心目中已有的人物形象的?还是他曾经认真地翻找了别人所不知道的历史、现在只是在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呢?有一次,在接连看了三个不同版本的讲同一段历史的小说之后我开始明白了,历史是真实的,而历史小说终究也只是小说的一个类别罢了,每个作家都不过是在自己的内心演绎着自己想像的历史而已,而真实的历史细节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够一一说得清楚,这种情况下,重构历史也只能是部分地接近历史而已,真实的历史已经永远无法还原出来了,只能用虚构的故事去丰满那副历史的骨架,而这虚构的故事能否感动我们归根结底还要看作家的功力到底如何了。

  司马迁,是文人历史上一座无法绕过的丰碑,也许,他在我们的心底里的形象过于高大了,所以,作家要将他的形象还原成一个普通人,甚至不惜打压他的人格,尽力将他描写成一个卑微的文人,以为这样才是独树一帜的写法吧,可是,阅读那些文字的时候真的感觉不舒服,为什么一定要让那些光辉灿烂的伟大人物和我们这些卑下的小人物一样庸俗不堪、丑陋不堪地活着呢?我知道,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会犯错误,不可能像神仙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有了一部彪炳千秋的《史记》,所有那些忍辱偷生的卑微苟且之事便都不值得一提了,不是吗?为什么非要在他们的脸上抹上黑炭才叫真实呢?对于某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我宁愿用带着光环的眼光去仰视他们,远远地尊敬他们,而不愿意看到他们像我们这些凡尘俗胎一样怯懦可怜地生活的模样。

  当时间的流水冲过了千年的堤岸,我们回望古人所能够凭借的只有那些留在书籍上的古老文字。逝者如斯,人的肉身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里灰飞烟灭,所幸的是,一些文字留下来了,记录了他们生活过的那个时代,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于是,有些人又在纸上活起来了,他们各具血肉,演绎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精彩,这是多么神奇的事!而这背后又有多少个像司马迁一样铁骨铮铮的史官为此付出了他们一生的心血和性命!他们的价值正是因了他们所书写的历史而变得厚重,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永远都将是熠熠闪光的名字,是泰山一样高大不朽的史家大儒。有了这一群人,中国的历史才会永远地连绵不断,代代流传。当我们展开书卷,读着那些鲜活的历史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带着对历史的敬意和怀念去感受古人的.心胸呢?

  对于高光笔下刻画的司马迁这个人物,我有点小小的异议,不是对其文笔风格的不满,而是对人物塑造的不满,彼司马迁与我心目中的司马迁偏差过大。当然,这不代表我想象中的司马迁更接近历史上真实的司马迁,但无论如何,作家用他的语言亲手毁灭了一个在我心目中非常光辉的形象,于我总是一种痛苦的现实。也许,这个司马迁才更加人性化、生活化、更加立体,但是我还是想保有自己对历史的一种理解和想象。另外,我总觉得作者的某些描述与历史史实有不相符的地方,不知道是作者的写作情绪过于主观而刻意忽略对那些已知历史常识的使用还是没有做基本的历史常识学习?既然是在写历史小说,总还是要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自由发挥的,不然,看了这样的小说,总会让人质疑其写作态度和对作品的信任度的。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篇三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也是最为著名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笔力雄放,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其丰富的艺术价值被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所传承并不断发展。从鲁迅”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评价中就可看出它对后世的影响。

  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公元前494年,吴国进攻越国,越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无奈勾践只得屈辱求和,按照吴王的要求。勾践得在吴国服苦役。三年里,他忍辱负重,一心复国。回国后,他又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与百姓同甘共苦,最终,”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吞掉吴!“

  勾践卧薪尝胆,雪耻灭吴的佳话至今为人们代代相传,它也为我们这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后人多了许思考:生活在当今的竞争大潮中,应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居存思亡,艰苦奋斗;如果不具有忧患意识,不把目光放长远,畏惧困难而贪图安逸,得过且过,那么,他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结果只会像吴王一样死路一条!

  困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能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却可以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所以,遇到挫折,就做一只同暴风雨抗击的海燕吧!只有这样,才能见到雨后的晴天!


【历史小说司马迁读后感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司马迁读后感心得感悟作文08-03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心得感悟08-03

司马迁史记优秀读后感悟心得作文08-03

司马迁的史记读后感06-21

史记司马迁读后感09-11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600字04-07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读后感09-19

《世界伟人传记司马迁》读后感08-07

司马迁《史记》的读后感(通用15篇)05-27

司马迁名言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