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作文

我眼中的新绵阳作文

时间:2021-06-08 20:31:07 关于我的作文 我要投稿

我眼中的新绵阳作文

"重建中崛起一个新绵阳"

我眼中的新绵阳作文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的绵阳,在危难中崛起,在砥砺中奋进,以非常之功求务实之效,书写了一篇从悲壮迈向豪迈的时代篇章——

噩梦依希怆然回首2008年“5·12”那个至今仍令人窒息的日子,泪水与悲切,依然是我们心中一种挥之不去的痛。

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特大地震灾难中,绵阳9个县市区全部成为重灾区,其中北川、安县、平武3个县为极重灾县,江油为参照极重灾县;全市受灾人口521.7万,占全国受灾人数的1/4;因灾遇难21963人、失踪7795人,占全国遇难失踪人数的1/3;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89亿元……

泪水化作汗水,悲切化作奋起。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同胞、对口援建省市与兄弟市州的真情关爱下,540万绵阳人民超常努力、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在继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0.2亿元、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1亿元、增长2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2.1亿元、增长125.8%,财政总收入88亿元、增长26.2%的基础上,今年1—3月,全市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亿元,增长17.9%;工业总产值296.77亿元、增长41.8%,工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31.6%;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增长16.4%。而同这些数据一样让人为之欣喜的是,还有着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农家新居、学校、医院,还有着在安昌江畔,北川新县城建设“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据称,在今年9月底前,这个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唯一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其基本框架将建成。

重建中,一个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见证着灾区干部群众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坚实前行的新绵阳,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崛起。

大地震给绵阳造成了千难万难,金融危机又使绵阳雪上加霜。然而大灾难催生大变局,大变局衍生大机遇,两千亿投资换来绵阳发展提前二十年

据统计,在灾后重建中,绵阳有7318个项目列入国家重建规划,估算总投资达2266.3亿元。这一巨笔投资,相当于绵阳建市20多年投资总和(1985年—2007为1490亿元)的1.5倍。

面对这一在特大地震中两万多骨肉同胞用生命换来的重大机遇,绵阳“四套班子”牢记使命,朝夕相争,奋发而为。在市委全体会议上,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市长曾万明以其凝重的声音言之谆谆地寄语全市干部“灾后重建的两年,是中央、省领导力量最集中、社会各界最关注、资源配置最到位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如抓不注用不实,则愧对两万多遇难的父老乡亲,愧对关心支持我们的全国人民,愧对这一非常时期历史所赋予的每一位绵阳干部的责任、重托与担当!”

以“科学重建、务实重建、和谐重建、艰苦重建”为指引,绵阳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后产业发展这一大主题,将国家批复的重建项目资金作了务实求效、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这就是:城乡住房建设投入508.9亿元,城镇体系建设投入303亿元,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182.56亿元,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258.56亿元,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建设投入286.76亿元,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投入429.29亿元,防灾减灾、生态恢复、精神家园投入82.76亿元。截至3月31日,绵阳累计开工项目6912个,开工率94.45%;完工项目6042个,完工率82.56%;累计完成投资1562.04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68.93%。

既立足于当前重建中的“起立”,更着眼于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进程中的“起跳”,绵阳在重建中全力做好整合、提升、转化“三篇文章”:在做好“整合文章”方面,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对重建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系统谋划、统筹研究、有效整合,把单个重建资源要素整合转变为综合的、强大的、可持续的影响力,力争达到“1+1>2”的效果。在做好“提升文章”方面,充分利用灾后重建这一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机遇,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提升生产生活环境水平。在做好“转化文章”方面,坚持把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在重建中全面提升的生产生活条件,“点”、“线”、“片”结合,连片推进和整体打造一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农村、新城镇、新产业、新园区,全力把灾后重建成果转化为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造血功能”。

如今,走进绵阳,从科技城到各园区,从极重灾区到受灾乡镇,随处可见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与动力澎湃的发展变化。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通道建设上,绵阳规划投入887亿元,力争到2015年形成至少包括两条快速铁路、4条高速公路、12条航线(通航城市30个)在内的“铁、公、机”综合立体大通道,全力构筑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在去年就投入资金89.24亿元,完成灾后重建公路建设6318公路。在承载产业发展的园区建设上,绵阳科技城建设用地规模将调整为150平方公里,高新区就此新增约60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绵阳城,在未来20年中可承载上万亿的资金投入;同时,在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的进程中,北川、平武、安县、江油4个对口援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引进入园企业58户、协议引资47亿元。此外,规划举资250余亿元的科学新城、空气动力城、航空城“新三城”的建设也正抓紧推进……“这2000亿重建资金的投入,将绵阳的发展提前了20年”,有关人士如是认为。

在三次产业的统筹与互动中,工业是连接和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抓住了工业,也就抓住了整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这些年,在各地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大格局中,原本作为我省工业先发地区的绵阳,却明显变得有些“低调”起来。其中,在2008年,这座昔日因工业而兴盛的城市,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9%,竟分别比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还低3.9和0.4个百分点。

揭短思长,知耻后勇!面对这一“不加快发展,则加快落后”的严峻形势,在科学判明绵阳形势的基础上,新一任绵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作出了启动“工业千百亿工程”计划和大力培育“1+5”特色优势产业等一系列的应对之策。并提出坚定不移地将“工业强市”作为全市的主导战略、核心战略、根本战略,集全市人力、物力、财力和领导精力,形成重振绵阳工业雄风的强大合力。

得来殊为不易!历经一年多时间的背水一战,绵阳,这个在地震中受灾企业达241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受灾面达96%,此后,又历经金融危机冲击的城市,在年末报盘时,以一组来之不易的数据表明绵阳工业开始走上了一条“V型”反转、加速上扬的复苏之路。在去年,绵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013.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工业增加值增长26.5%,首次突破300亿大关,比上年高23.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5.3个百分点。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9户,达到936户。特别过去长期以来“步履蹒跚”的县域工业在去年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变化:9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都超过了30%,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56.25亿元,占全市比重的52%,支撑起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

在城乡住房重建中,绵阳提出了“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就是住房重建,只要一户没有完成,灾后重建的任务就没有完成”的口号,市委抽派上千名市县机关干部打着背包,深入到重灾乡镇、偏远村驻点支持农房重建,截至3月20日,全市51.16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开工,并完工50.5万户,完工率达89.8%。同时,全市19228户因灾失地农民的永久性住房重建全部开工,截至3月18日完工16726户,到5月底,可全面实现“有房注有地种、有业就”。行走在北川的偏远的青片、白什等乡镇,在那一座座拔地而起且颇具地方特色与一定品位的农居院落的门楣上,“此日重建新居全凭党援助,今朝入福永久兴隆庆其昌”、“建新家恢复正常生活,树雄心再创殷实家业”等一副副谢党恩、抒未来的大红对联在灿烂的春阳之下显得格外的温情与豪迈。

【我眼中的新绵阳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我眼中的绵阳06-20

我眼中的新校园作文07-10

我眼中的新班级的作文09-12

我眼中的新江苏作文02-26

我眼中的新江苏书信12-14

我眼中的新校园作文500字12-13

我眼中的新江苏作文600字12-19

我眼中的新校园作文(5篇)02-07

我眼中的新校园作文2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