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百文网手机站

春节育儿小知识

时间:2022-01-08 11:26:43 育儿知识 我要投稿

春节育儿小知识

  每年春节的餐桌上必有美食,对于常人来说真是美味可口。但孩子的脾胃还娇嫩,饮食稍不小心就可能损害健康。所以,将孩子春节饮食注意事项送给亲爱的家长,希望家长朋友们能注意孩子的饮食,让孩子也过个健康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育儿小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育儿小知识

  春节育儿小知识:注意孩子的饮食

  1、饮料宜少喝

  小孩子都喜欢喝饮料,但营养专家指出,含气类的饮料中,如可乐、雪碧等都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饮用过多会使孩子胃胀、胃痛,影响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果汁饮料虽有一定营养,但过多饮用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因此,最好让孩子多喝白开水。

  2、主食不能少

  节日里,有些孩子菜吃得多,几乎不吃主食。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副食中多是动物性蛋白食物和蔬菜、水果,吃多了容易损伤孩子的脾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蔬菜、水果所提供的营养主要是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糖类含量并不高,与主食有很大差别,互相不可代替。因此,要为孩子合理安排主、副食。各餐荤素搭配,既要有充足的蛋白质,又要有绿叶菜,最好配上一两样开胃菜最佳。

  3、素菜唱主角

  一般节日餐桌上以荤菜为主。营养专家指出,过多地吃荤菜会增加孩子的肠胃及肾脏的负担。因此,节日里应准备这几类蔬菜:绿叶蔬菜中的青菜、菠菜、芹菜、生菜等,都是去油腻的最佳菜肴;块茎瓜果中的西红柿、南瓜、黄瓜、红萝卜、土豆等,它们除了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外,还富含碳水化合物;此外,黄豆、蚕豆、豆芽、水豆腐等,富含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孩子的大脑和体格的生长发育大有益处。

  4、注意饮食安全

  节日里,孩子吃各种豆状零食的机会也增多了。儿科专家指出,有时大人一时疏忽,孩子就可能出现危险,尤其是在跑动、跳跃、嬉笑时,很容易使豆状零食呛入气管里,出现呛咳、憋气、面色青紫等症状,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尽量不要给孩子吃果冻、果仁、花生、糖豆等豆状零食,以防滑入气管中。进食时应保持安静,避免逗引正在进食的孩子。

  春节育儿小知识:让孩子学习春节的知识

  1、春节从前不叫“春节”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纪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是被中国人民强烈抵制后以失败告终。

  2、“春节”从前不是节日。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

  3、春节有狭义、广义之分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4、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

  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5、春节可能过两个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 1645 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 2800 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 6 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嗯。最近一次要等到 2262 年,我们没缘分碰见了。

  碰到这种情况,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不过也有过两次的。

  6、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

  一个月没有30天,这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行农历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安排的,必须每个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

  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现,便会发生某个月拥有30天,某个月29天的情况。

  如果这个月刚好是腊月,那么这一年(农历)就没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九。

  7、春节每天庆祝内容都不同

  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初七为什么要上班?!

  8、春节不只中国有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分别是: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节日也直接搬至阳历。

  9、压岁钱其实不是“钱”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名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货的。

  10、“福”字倒贴有讲究

  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11、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也是爆竹。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汉族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12、正月不理发

  “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但“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啦。

  13、拜年抱拳有学问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女性抱拳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

  春节育儿小知识:让孩子学习春节礼仪小常识

  说话礼仪

  要点一:见人称呼不可少

  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亲人,懂礼貌的宝宝们都会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但是,春节期间的客人比较多,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就要见面的客人。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如果你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许觉得别扭不肯开口,若你在见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练”着称呼一下,孩子称呼起来就很自然了。

  要点二:祝福话语要多说

  一岁左右的宝宝会说的话还不太多,爸爸妈妈们可以事先教会宝宝用手势打招呼:抱拳作揖、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两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教他们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和祝辞。有些宝宝的发音未必完全正确,或未必能完整地说出这四个字,这点爸爸妈妈还需多多体谅。

  红包礼仪

  要点一:接过红包要致谢

  长辈给红包的时候,宝宝们要双手接过并向长辈们说声谢谢。如果宝宝太小还不会做,爸爸妈妈可以扶着宝宝的手,双手接过红包,然后带着宝宝一起说“谢谢”。

  要点二:红包不可当面拆

  2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别人给他时,要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宝宝稍懂事后,要事前跟他们说好,接过红包,千万不能当着客人面拆开,最好的做法是马上把红包放到爸爸妈妈的袋子或宝宝自己的袋子里。

  餐桌礼仪

  要点一:好吃的东西别独享

  大人一般都比较惯孩子:孩子爱吃的东西会有意让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场的话就要教育孩子讲究礼貌。吃饭之前要跟孩子讲好:“好东西大家都喜欢,所以饭桌上有好东西,你不要自己一个人吃光,要留点给别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没人喜欢的。”

  要点二:用餐卫生要注意

  有的.孩子吃饭喜欢挑来拣去,家长们要记得和孩子说:“吃饭时,我们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准哪块就夹,不要翻来覆去,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带汤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衣服,人家会说你是不讲卫生的孩子。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说请大家慢用。”

  待客礼仪

  要点一:对待客人要亲切

  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进屋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

  要点二:大人讲话莫插嘴

  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做客礼仪

  要点一:主动问候说声谢

  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

  要点二:他人东西别乱动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时记住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好。

  交际礼仪

  要点一:主动分享别吝啬

  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要点二:和睦相处要忍让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家里没人跟他们争夺什么。可是到有孩子的人家家里做客,或者有孩子来自己的家里做客,情况就不同了。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间常会闹个不愉快。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因为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

  电话礼仪

  要点一:接电话时有问有答

  接电话的基本礼仪要求,可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借鉴:孩子接电话的时候要学会说“你好”、“请问”、“请等一下”这样的礼貌用语;接电话时声音要放轻一些,不要在电话中大声嚷嚷;接电话时要有问有答,回答问题时要大方,不可以长时间不回应对方的问题,也不要在不知如何回答时,把电话一扔跑到别处去。

  要点二:打电话时注意时间

  大人打电话时,孩子不要在一旁插嘴或抢话筒;打电话时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说明要找的人;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接电话;挂话筒时,要轻拿轻放,不可以摔话筒,或重重地挂电话;接打电话时,要学会说“再见”,然后再挂电话,不要只管自己讲完就挂电话;要注意打电话的时间,通话时间不可太长,也不要选择太早或太晚的时间打电话,以免影响别人的休息。

【春节育儿小知识】相关文章:

冬季科学育儿小知识是什么12-29

春节安全小知识大班教案01-09

春节安全小知识顺口溜大全01-20

中班的科学育儿知识是什么12-29

婴儿床的选购育儿知识08-06

风水小知识04-26

幼儿园科学育儿知识有哪些12-29

婴儿护理小知识07-13

住宅风水小知识05-19

校园环保小知识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