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知识 百文网手机站

植物激素生物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1-06-27 18:53:01 植物知识 我要投稿

植物激素生物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概述

植物激素生物知识点整理

  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向着或背着刺激方向)

  2.作用机理:单向外界刺激(如光照、重力、化学物质等)→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植物各部分生长不均匀→向性运动

  3.实例:向光性、向水性、根的向地性等。能够使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要想没有授粉,就必须在花蕾期进行,因番茄的花是两性花,会自花传粉,所以还必须去掉雄蕊,来阻止传粉和受精的发生。无籽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总结: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实验过程: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长。——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生长。(2)温特实验: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长。(3)郭葛结论:分离出此物质,经鉴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mol/L)。

  4、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锄草剂。5、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促进,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5、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脱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组织中,促进果实成熟)。

  6、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种激素相互作用来调控的

  常见考点考法

  (2012山东)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 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答案】A

  【解析】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的调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A对;生长素促进生长, B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错误。“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2012江苏)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来源:ZXXK]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C. 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 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答案】A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脱落酸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正确;顶芽能合成生长素,不需要侧芽提供,B错;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错;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D错。

  例1.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解析:本题考查胚芽鞘向光性的相关知识及识图、分析综合、实验能力。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是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其尖端下面的一段。甲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遮光.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会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感受到右侧光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偏高,尽管下部用锡箔纸遮住,但不影响效应的发生,故乙向右生长。丙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并向下运输,胚芽鞘仍直立生长;丁的尖端尽管受到了单侧光影响且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因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下部不能反映出生长素的调节效应而不生长不弯曲;戊的尖端尽管受光均匀,生长素分布均匀,但因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途径被云母片阻断,使尖端下面的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导致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而弯向右侧生长。

  答案:D

  这篇最新精编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之植物激素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技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介绍

  摘要 简明介绍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所持有的教学评价的理念,并从评价理念操作化的角度,对一些常用评价技术和工具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教学评价 定义 定位 技术 工具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之一的生物学课程,其核心任务是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课程的目标是需要通过教学来实现的。生物学课程的目标从以往的双重任务(升学预备和就业预备)转变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显然教学也应当随之发生变化。即从主要为了达到传统高中课程的要求和期望,使

  学生能考入高等学校,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此,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也必须进行变革.以利于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从评价的理念、评价原则、评价的方法和案例4个方面提供了具体可供教师参考的建议,特别是在评价理念、评价技术和工具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l 评价的理念

  评价与教学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成效。以往的教学评价,受到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高中生物,把评价限定为狭义的考试,并把升学考试内容作为教学的目标,以考试引导教学,这就颠倒了评价与教学的关系,给高中生物学教学造成了许多问题。《标准》在评价的定位方面试图改变这种不合理的限定,以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评价。

  l.l 评价的定义 “评价”原意为评论货物的价值,《宋史?戚同文传》:“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散。”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辞海,第1111页)。在英文中,“评价(evaluate)”的含义为引出和阐明价值。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并对教学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式于进行表述:

  评价=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

  这个描述虽然不是很严密,却基本上道出评价的含义。显然,评价活动包括3个方面,即价值厘定、搜集信息、作出判断并据此对教学进行调整。

  价值厘定就是对于“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给出可操作的定义,因此,对生物课程目标的看法不同.价值厘定的结果必定是不一样的。以追求升学为目的的价值观指导下的生物学教学和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价值观下的生物学教学,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的回答必然是出现极大的差异。

  评价过程需要系统地搜集信息,考试是搜集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途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使用不同工具来搜集信息。利用多种搜集方法所获得的信息,来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结果将更加可信。

  评价活动最关键的是根据信息作出价值判断及改进教学决策。这项工作是从价值上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即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然后根据判断来改进教学。价值判断是评价本质之所在,离开了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教学评价的意义。对搜集的信息进行解释和判断需要十分谨慎,因为同样的信息往往可以导致颇为不同的结论,为此,所有的判断都应当有明确的推论过程。同样,改进教学的决策也应当是谨慎的,符合逻辑的。

  1.2 评价的定位 评价是生物学教学中一个基本的反馈机制,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诊断学生是否有错误概念和有何学习困难、鉴别教学上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为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以往的教学常常把学习和评价割裂开来,将评价看作是学生学习的终结。但近年来,人们关于评价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对于评价的普遍看法是,评价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评价应该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学评价应当是处于“目标追求活动―评价―调整”的循环往复中对于教师和学生自身活动的一种反馈。通过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激励自己改进学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步状况以及达标程度,并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

  以往的评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很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作出评价,这是非常片面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生物学教学评价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学习机会的评价。学习机会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生物学教学时间、教学资源、人均经费等方面。如果不为学生提供生物学的学习机会,那么就不可能让学生对他们的成绩负责。因此,在对搜集的评价信息作出解释之前,必须考虑学生学习机会的质量。只有这样,通过评价,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生物学的学习机会。

  总之,以往的教学评价把学生的学业成就从整个教育中、从学生完整的学校生活中、从课程游离出来,作为全部学校教育的重心和焦点,从而造成许多弊端;而《标准》所提倡的教学评价则重新回归于学生在教育中、在课程教学中完整的表现,体现了新的教学评价理念。

  2 评价的技术和工具

  在生物学教学中,评价应以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生物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价的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兼顾知识、能力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评价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观察、口头提问、实验报告、作品展示、项目报告、纸笔测验、操作、设计实验、面谈或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在实施评价时,评价的方式和工具是否适当是决定评价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而有成效的方式以及编制优良的评价工具是生物学教师必须谨慎考虑的问题。例如,要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或科学态度等,一般的纸笔测验就很难达到目的,比较适当的方式应该是观察、写报告、谈话或实验考试。再如,在科学探究中需要综合地运用相关的知识和多种能力来解决问题,还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因此科学探究能力就需要综合地运用纸笔测验、实际研究、写报告等方式来进行评价。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时间和教学条件,选择最经济有效的评价方式和工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为了体现教学评价的理念并为生物学教师介绍一些评价技术和工具,《标准》从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案例,以下就对这些案例作简单介绍。

  2.1 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 通常我们会以一种比较孤立的、急切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业,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业成长。学习记录卡是一种可以对学生学业长期连续观察的有效工具,并能鼓励学生对学习进行持续的反思。学习记录卡可以为家长、学生、教师及其他人提供学生在学业与自我认识方面的依据。如果生物学教师能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学生通常在评价中会非常主动,学生可以通过回顾学习记录卡,进行主动反思,以认识自己的成长。

  在以往的评价中,过于重视终结性的评价,比较忽视形成性的评价,这样更多获得的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状况,却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难以准确地把握学生长期发展的状况,更不能随时修正和调节教学与学习活动。《标准》十分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并将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作为案例来介绍。

  2.2 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改变以往过于注重讲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广大生物学教师的认同。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将是生物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如何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进行评价?也会是生物学教师面临的问题。

  我们应当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把教学过程和评价策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标准》介绍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如何开展评价,突出强调了两点:①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②评价应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一个学习活动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搜集信息;评价价值的多元化,师生可共同商议评价表现指标和分值。

  该案例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样式,在新的评价理念的指导下,生物学教师可以在其他类似的学习方式中,如角色扮演、专题研究、辩论会等,对案例中提出的思路加以改造,提出恰当的评价技术。

  2.3 利用纸笔测验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 纸笔测验仍然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评价方式之一。在提倡多元化评价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纸笔测验。纸笔测验也应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改革,核心是将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受到重视的生物学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为此,《标准》提供了在制作纸笔测验试题时,应注意实现的转变。精心设计的纸笔测验,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理解能力。这种测验不仅能了解学生是否懂得了一个特定的事实或概念,还能了解学生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标准》中给出了一道需要用基因突变和细胞融合来解释的细菌生长现象的试题,说明在纸笔考试中,引导学生对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并对解释做出分析是一种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有效的方式。

  2.4 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操作技能是生物课程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为了体现科学课程的特点,《标准》加强了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生物学实验内容,提出大量的生物学实践活动建议,还专门设置了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的生物技术实践模块。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应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价。《标准》给出了利用实验操作检核表,对有关显微镜使用和玻片标本制作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的案例。检核表的制作应以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为依据。利用检校表评价操作行为时,只要依次列出需要考核的行为,然后,观察被考核者是否表现了这种行为,据此来作出评价。生物学教师可以参照该检核表,另行设计检核其他实验操作技能的检核表。

  2.5 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是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科学探究涉及到相关的知识和多种能力,也包含有情感和态度,需要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因此对探究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平时口头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在生物学实验室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标准》给出的探究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关系的评价案例,主要侧重于有关探究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方面的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评价时建议参考以下指标:

  l)能否确定一个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回答的问题。学生应能提出将要探究的题目,并说明选择该题目的理由。

  2)能否做出适当的假设。主要评价学生是否为探究的题目做出适当的假设,是否明确交待了所作的假设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猜测了如果采用了其他的假设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3)能否为所做出的假设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充分利用了可以利用的资源,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是否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处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4)能否将自己的探究结果与他人一起交流。主要评价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老师和同学报告时,语言表述是否清晰,对问题阐述是否合理,推理是否严密,能否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在评价时,探究的课题由学生自己确定,对于确定课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没有已知答案的探究课题。对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和指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对探究能力进行评价时,应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也就是提倡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即通过学生在与现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生物学家实际工作相似的情景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成果。以往评价中的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测验中所得的分数,对他们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而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解决真实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景性,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2.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应从多种途径进行评价。由于态度、情感、价值观都是内隐的个人品质,很难直接进行评价,因此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调查问卷、访谈、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等多种途径对其进行评价。

  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时,应充分重视评价学生比较一贯的、外显的态度行为和比较容易观察的、明显的态度变化。情感作为产生某种情绪体验的价值取向,和对待各种事物价值取向的价值观一样,只存在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深处,轻易难以察觉到。然而,当一个人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价值观后,遇到特定的事物产生情绪体验时,会出现一种特定的态度。因此通过对态度的测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为此,《标准》提供了一份有关生物学课程调查问卷,在课程开设之前和课程之中或结束之后各进行一次调查,通过比较分析调查结果,来了解和评价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先进的评价理念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技术来支撑的,《标准》虽不可能将常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技术―一做出说明,但所列举的评价技术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相信对生物学教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 结语

  在许多文献中都对教学评价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做过分析,其中国际教科文组织研究亚洲理科教育的教学评价专家温特(Stephen S.Winter)的话很具代表性,他说:“也许课程改革的最大问题是考试……如果理科教学不能激发好奇心,不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不提出假设,不进行推断和估计,那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因为科学正是通过这些方法来获得知识的。科学家也是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方法而取得为他们的同行所公认的成就。然而,如果不加以培养,如果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他就无法学到这些技能和知识。因此在许多亚洲国家,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也许是实现富有成效的教育的最重大的步骤。”笔者也认为,要使高中生物课程达到所需要的改革目标,教学评价是一个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6年高考生物复习策略

  为2010年做准备,第一轮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点,掌握学基础和基本原理,构建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综合培养和提高的前提。形成较熟练的学思想、、和技巧,培养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成败。

  一、充分发挥《大纲》高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体会考试大纲在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在平时的中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重点字词要划出、圈出、点出,明确运用范围,在做题时形成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解决审题关。

  ②表达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表述答案,这一点在09年的高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但回头再看过去的复习以及今年高考阅卷的要求,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这方面的努力还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吃亏较多。不要避开大型的填空题,它往往是区分学生的主要标准。

  四、加强实验复习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它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要求的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要重视综合实验题,要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五、老师精讲,学生精练并做好整理

  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解解题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知识内容层层递进,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规范性、深刻性、严密性。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把不同的.概念、原理以及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理透,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练:不仅练知识而且练能力,通过练,才能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复习时,要精选习题,做练习,不能盲目的去做,事先经老师的筛选也就是把过难、过偏、重复的习题册掉,减少不必要的劳动量。

  理:要整理方法、整理思路,而不是仅仅把做错的题抄一遍,在整理过程中要渗透自己的思想。在整理题目时一般按下列顺序讲解:

  题目理解了吗→知道命题人的意图了吗→要考我们什么知识→自己的答案以参考答案有什么不同→这个答案完整吗→还可以怎样答→你能在这个知识点上命题吗。

  另外,对于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只是老师重视没有用,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要认真对待,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问题。

  六、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航天生物学、干细胞技术、艾滋病、非典型肺炎(SARS)、生态农业、禽流感及最近N1H1流感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七、重视学生的素质的培养

  心理辅导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高考不只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复习及高考临场发挥的影响不可小视。不少平时学习很一般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好,坚信自己一定会,考试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细心,严谨,实现了超水平发挥,结果成绩优良,如愿以偿地跨进了满意的。所以有人说: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这是不无道理的。

  要相信自已有实力拿下高考,取得生物高考的好成绩,但是在解答每一道题的过程中都要严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老师每次大考都给学生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对校内,市内都有选择地分析,让学生对自己准确定位。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降低过度焦虑 高中英语,排除杂念,减轻患得患失的心理负担,树立“我要成功”, “我会成功”,“成功是我”,“必胜是我”的信念。

  相信通过同学们扎实、有效的一轮复习后,有了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定会为二、三轮复习和最后的高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二生物中实验分析的经典方法

  中有不少实验分析,为了便于大家解题,下面为大家总结了经典的实验分析。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晨能获得;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生物教学大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笔者觉得,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达到提高动手、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这些目的以外,学生辩证地看竺实验的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还是必要的!

  1.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四步分析法"

  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1.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1.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1.2.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1.2.3关于纯度问题。有的实验如实验三对试剂的纯度有蒋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蒸馏水中混入杂质阳离子,或用自来水代替,则漂洗时,不仅洗去了浮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而且也会把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了交换下来;在对比实验中,含杂质阳离子的蒸馏水也会变蓝。

  1.3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3.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 高中数学,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实验三中根经亚甲基蓝染色后,若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在后面的对比实验中,蒸馏水也将变蓝。

  1.3.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1.3.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1.4第四步:显微镜的使用分析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

  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以上介绍的"四步分析法"紧扣教材,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符合学生的习惯,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掌握,而且经过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2"四步分析法"的应用"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例1.实验一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

  分析:①从取材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取准生长点部位导致的;②从步骤及操作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压片过程导致标本太厚,看不到单层细胞;③从显微镜使用角度看,可能是没有移动寻找。

  例2.实验二中,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时发现复原效果较差,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分析:①蔗糖溶液在配制时,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强烈,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②质壁分离时间长了,未及时复原,细胞死亡;③滴入清水次数少或只滴入一次。

  例3.实验三中,在做对比实验时,蒸馏水也变蓝了,分析其原因。

  分析:①是没有漂洗或漂洗次数少;②是蒸馏水中混入了杂质阳离子。

  例析遗传规律的主要题型

  1.已知个体的基因型,求它所产生的配子种类

  例1.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它产生的基因型为ABC的配子的概率为

  A.1/2 B.1/4 C.1/6 D.1/8

  〖解析对一个个体而言,由于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形成的每种配子的概率相等。即A与a分离、B与b分离、C与c分离,含有A与a、B与b、C与c的各占1/2;但三对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因而其形成的配子种类为2×2×2=8种,每种配子的概率为××=。

  〖答案D

  〖小结计算配子种类及概率时,应注意产生配子的条件,如“一个细胞”“一个个体”“是否独立遗传”等。

  2.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求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种类

  例2.已知高秆感病(Ttrr)与高秆抗病(TtRr)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种类分别为

  A.4,4 B.6,4 C.4,6 D.9,4

  〖解析所得后代中,对高秆和矮秆性状而言,表现型和表现型的种类为:高秆(TT、Tt)和矮秆(tt);对抗病与感病性状而言,表现型及基因型种类为:抗病(Rr)和感病(rr);综合起来,表现型为2×2=4种,基因型为3×2=6种。

  〖答案B

  〖小结亲本为多对性状且独立遗传时,所得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为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之积;表现型种类数可用同种方法计算。

  3.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求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所占比例

  例3.豌豆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产生F1,F1自交得到F2,将F2中的全部绿圆豌豆自交得到F3。在F3的绿圆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

  A.1/2 B.1/3 C.3/5 D.5/6

  〖解析F1(YyRr)自交后代F2中,绿圆豌豆的基因型有两种,即1/16yyRR、1/8yyRr;当F2中绿圆豌豆自交形成的F3中,纯合子(1/16yyRR)的后代全为纯合子,杂合子(1/8yyRr)自交后代中有三种基因型,它们是×yyRR、×yyRr、×yyrr;重新计算F3中绿圆豌豆中纯合子(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

  〖答案C

  〖小结明确条件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如子代的形成条件——“F2中全部绿圆豌豆自交”,什么样的子代——“绿圆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

  4.已知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求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亲代所生其它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

  例4.已知一对夫妇生有一个O型血的男孩和一个AB型血的女孩。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与该男孩的血型相同的概率是

  A.1/16 B.1/8 C.1/4  D.1/2

  〖解析ABO血型由IA、IB和i三种基因决定,其中,IA和IB基因为共显性,i基因为隐性,基因成对存在,基因组成及表型的种类有A型(IAIA、IAi)、B型(IBIB、IBi)、AB型(IAIB)和O型(ii)。由题意知,O型血男孩的基因组成为ii,AB型血的女孩的基因组成为IAIB,因而其父母的基因组成为:一个A型(IAi)、一个B型(IBi),显然,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O型的概率为1/4。

  〖答案C

  〖小结对已知后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确定亲本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步骤通常可分三步进行:一是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大致写出其基因型;二是找出后代中表型特别的个体(如O型和AB型血、患病等),写出他们的基因型;三是结合这些特别的个体最终确定亲本的基因型,或由子代的基因型直接推测亲本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如本题)。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酶,ATP,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

  次要: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酶的特性,细胞代谢,活化能,酶活性,高能磷酸键,同位素标记法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

  5.1.2 酶的特性

  第2节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5.2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5.3.1 有氧呼吸

  5.3.2 无氧呼吸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016高考生物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摘要】2013高考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对前几年北京高考生物题进行分析总结,对2013年的生物高考题目进行预测,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同学提出相应的复习策略,希望能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2013高考生物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一、生物知识专题分类

  生物教材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那么我们可以将生物知识分为以下八个专题:细胞、代谢、遗传变异、进化、调节、生态、传统或现代生物技术、实验。那么通过对这八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与复习,将会对我们的生物复习产生非常大的帮助。

  二、历年高考考点分布

  在对09至12年北京生物高考题这八个不同版块分值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遗传变异、实验、调节三个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进化部分一分都没有出现,那么这在我们13年的准备过程中也值得引起注意,因为很有可能会出现在13年的高考生物卷中。那么其它的几个部分,我们可以对其基础知识重点把握,从而产生系统的脉络。

  三、历年高考题型难度分析

  选择题偏重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度适中。填空题要求较高的信息获取和综合运用能力,近年更加注意考查探究性思路设计和实验原则的运用。那么根据题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生物的考查还是主要对生物基础知识的考查。

  四、2013年高考重点分及预测

  1.稳中求变

  常规考点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比如占比较大的遗传变异,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占比较小但几乎每年必考的生态基础知识、细胞结构功能等。

  2.考点迁移

  光合呼吸以及生物进化三年未考,值得特别注意。

  3.课标趋向

  探究性实验的思路设计体现更加明显。

  五、现阶段复习建议

  1.夯实基础(单章专题复习)

  这个复习阶段主要针对是生物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主要进行单章练习,进行重点复习。

  2.适当练习(模拟试题训练)

  如果同学们基础不错,那么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题目练习,从做题中找到知识的漏洞,然后再一一补齐。

  3.联系总结(错题难题分析)

  对于成绩已经很好的同学,应该试图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搭建不同的网络框架,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而且将之前的错题和难题进行重点的分析,也会对生物成绩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帮助。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植物激素生物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生物知识点总结03-24

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重点考点整理04-11

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必考知识点01-05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04-25

《人体激素的调节》中学生物知识点整理04-02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04-25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02-18

高一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知识点07-10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