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沟通中达成共识

时间:2023-11-23 12:31:24 职场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在沟通中达成共识

  对于沟通思想达成共识,是沟通的制高点,那么如何在沟通中达成共识?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如何在沟通中达成共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了解对方的立场很重要,但不要在立场上讨价还价

  不论是处理客户投诉,还是双方的沟通中,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立场,但如果大家就各自立场讨价还价,双方通常会抱着立场不放。你越是声明自己的原则,越想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你就会越死守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就往往会导致最后大家可能无法达成一致,或大家都只能接受一个不大愿意接受的结果。

  举个栗子:客户因岳父住院而导致不能出行,作为女婿的被保险人要求申请旅行变更的理赔。根据保险条款的约定只有被保险人的直系亲属死亡或遭受严重身体伤害需住院治疗的前提才可以申请旅行变更。

  如果大家不断地纠结在直系亲属或条款约定上,客户会说“我购买时没有看过条款”“我不知道”等等;然后我们不断地重复条款是如何告知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这只是自说自话,双方可能永远也没法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所以,沟通(了解)对方的立场并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2、沟通(了解)对方的立场并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把客户引导回事情的处理上。

  价值观和立场是很难改变的,冲突的直接矛盾如果是发生在价值观和立场上,沟通的难度会更大,但如果你能明确意识到两个事实:

  1)对方的立场到底是什么

  2)引导客户回到事情的本身,并尝试沟通解决方案

  这会有助于你在这种情况下达到沟通最优的结果,也许不是皆大欢喜,但是你知道这已经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结果了。

  回到之前的例子,客户的立场貌似是需要申请理赔,但实际真的是如此吗?先不要假设对方的立场,可以通过更多的引导了解故事。

  例如问问客户是否产生了一些预付而不可退还的费用(酒店、机票等);这些费用是否可以通过退订的方式减少损失;已经产生的损失实际是多少…

  这些沟通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实际的情况,有助于了解客户之后的立场(底线);另外一方面暂时绕开了条款的争议,慢慢地将彼此的定位回到解决问题上。

  3、当信息已经足够,对方的立场已经清晰后,适时地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三种的情况。

  A、客户要求非常高而且不合理,双方根本没有机会达成共识。例如,被保险人产生了1万元的绝对损失,而他的妻子也没有购买保险。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冷却的策略。双方都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听完了各自的立场、原因、情况,并不需要马上说服对方,可以让大家各有一个冷却时间。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用这个冷却期进行应对和处理。

  B、客户要求还算合理,双方都为此而做出了努力和让步,在这种情况下是最理想的一种场景。在实际的操作中,如果前期的铺垫做得好,未必不能达成这种双赢的情况。

  C、客户要求还行,但我们因客观条件不能满足。在尽人事听天命的情况下,未必可以做得多好,但可以告知对方我为此做了哪些,出于怎样的原因(尽量找些合情合理的原因也好,借口也罢)去解释,以此消除对方的敌对感。在这种情势下,情绪的平和非常重要,一旦情绪平和了,语言上的攻击感也就小了,你语言上的攻击感小了,对方也会相应变化。说白了就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希望以后了。

  什么是达成共识

  达成共识的意思是:两个人在精神方面能够达成共识,能够在同一层次水平,能够达到很好的交流沟通的效果。

  精神上达成共识指的就是无论是爱人还是亲人,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能够达到精神上同步,是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相处的也比较融洽。就是两个人,非常的有同感,两个人,非常有默契。这是说明两个人,同时想到一个事情,都是一样的心里,产生共鸣的意思。

  共识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共同认识。比如,朋友之间达成共识,周末一起去看电影。共识就像是导购和顾客在使用着同一个导航图,双方目的一致,路线一致。共识可以让买卖双方齐头并进,携手前行,让交易快速达成。

  为什么要达成共识

  让一群背景迥异的人达成共识,而且过程正确,结果正确,非常难,需要极大的智慧。组织不同于个人的简单的相加,一个组织的力量可能大于个体之和,也可能小于个体之和。如果任何一个组织无法让组织内的人达成共识,那么这个组织必将一事无成。与此相反,历史上成功的组织,都是在共识机制上有突破性的建树。

  达利欧指出了达成共识的难点之一在于“人与人是极为不同的”,这只是“达成共识”的难点之一。在我看来,达成共识有四个挑战,分别是:激励机制,人与人的不同,过程正确,结论正确。分别来说一下。现实是很复杂的,我们可能一切事情都想到了,作对了,但是依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可能体现出这个组织整体智慧不足,也缺少高人启发。所以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正确的结论。此时,即使有看起来统一的“共识”,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激励机制的阻碍:中国有一句话叫“文人相轻”,意思是有文化的人彼此都看不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因为自古以来科举制度鼓励的不是合作与共识,而是你的观点和大家不同,并且能受到皇帝赏识。你想成功的话,就要刻意表现出与其他人不同,而且要拼命的贬低其他人。这种众里挑一的机制注定不会带来共识。皇帝也不需要你与其他人达成共识,他需要的是你对皇帝的绝对忠诚,大臣之间最好多吵,太和谐怕你结党营私。差异性体现出组织的包容性,而有包容性的公司更加有创造力,因为大家有机会看到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学历、工作背景、家庭出身、国家、地区等。在某一群人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另外一群人那里看起来可能是异端。在聪明人聚集的地方,大家的差异性会更加明显。有效的“共识机制”绝非追求“意见一致”这么简单,它需要让所有参与者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和争辩中走向一致,各人在取舍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最终大家愿意共担责任,一起完成共同认定的目标。整个过程充满了启发和智慧,也需要有引导者的角色有力参与。

【如何在沟通中达成共识】相关文章:

如何在职场中与人沟通12-05

如何在职场中学会沟通12-05

如何在职场中有效沟通12-05

如何在职场中如鱼得水12-02

如何在酒场中少喝酒12-07

如何在ppt中链接文件03-03

合作中如何沟通10-21

谈判中的沟通技巧07-03

如何在面试中回答离职原因12-02

如何在职场中与人相处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