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 百文网手机站

职场新人的工作故事

时间:2021-06-22 15:03:39 职场故事 我要投稿

职场新人的工作故事

  职场菜鸟谈薪

职场新人的工作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随男友来到H市求职。本以为会经历激烈的竞争,没想到我十分幸运,面试的第一家企业就拍板要人。庆幸之余,我在HR(人力资源)询问自己薪资要求的时候分外紧张,生怕因要价太高失去了这份工作,迟疑片刻,我才小心翼翼地报出了一个数目。没想到公司并无异议,三天后就按照我要求的工资同我签订了用人合同。

  刚进公司那阵子,我工作热情高涨,做起事来劲头十足。但跟同事渐渐熟悉之后,我才发现,同等资历的员工当中,自己的薪酬最低!

  H市是个新兴的工业城市,消费水平颇高,收入水平也普遍较高。我求职前不了解情况,也没有对相关企业的薪酬水平作过调查,以至于在谈薪时要低了工资。

  时间久了,我心里就变得越来越不平衡,心想都是干一样的活,凭什么自己拿的钱比别人少!怎奈已经与公司签订了合同,合同上写明了自己亲口要求的薪酬,一想到这点,我就懊恼万分。

  某次去男友家做客时,我认识了男友的表姐舒娜——她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闲聊时,我忍不住向舒娜抱怨公司的薪资制度,说自己吃了亏。舒娜提醒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既然有加薪的心思,何不开始采取行动?”

  我深知在签订合同后再次谈薪不容易,便向舒娜请教。她告诉我,再次谈薪前要做三个准备:一是摆正工作态度,积累工作成绩。良好的业绩是谈判的重要资本,没有老板会同意给消极怠工者加薪。二是谨慎寻求谈判时机,入职后立刻要求加薪是不明智的,成功几率也相当小。通常而言,试用期过后、工作半年后、取得巨大成绩时都是再次谈薪的良机。三是再次谈薪前应作好调查研究,对本公司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福利待遇进行了解,确定好大致的薪酬范围,有备而来,方可掌握谈判主动权。

  在舒娜的提点下,我意识到再有一个月,为期半年的试用期就要结束了,到时会重新和公司签订合同。虽然签订试用期合同时已经规定好了转正时的工资,但只要把握时机沟通顺利,提高工资也不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便对自己日常的一些工作成绩进行了整理,将它们记录在案,还准备了一些有关公司整体薪资水平和其他相同类别公司相关待遇的资料,以增强自己言论的说服力。此外,我也开始创造机会让老板看见自己工作上的努力,加班时也会想法子让上司知道,而非一个人默默做事。

  试用期满后,公司要与我重新签订合同,我抓住这次机会,开始同相关部门再次谈薪:

  谈薪时,我首先用数据和资料呈现了自己的工作成绩,然后表达了自己的工作诚意,我告诉上司,自己很喜爱公司的氛围,希望长期从事这份工作,在公司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故而十分关心自己的待遇。

  当然,我所提出的加薪幅度也不大,只有10%,因为舒娜告诉我新人谈薪要把握分寸,注意尺度,这样提出的要求被满足的几率更大一些。此外舒娜还提醒我,如果谈薪受阻,可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向单位要求增加带薪休假的时间、争取更多发展和参加培训的机会、要求弹性工作制或者单位发放餐补,这都是提高福利待遇的方式。

  经过反复的沟通和协商,单位在权衡招聘和培训成本后答应了我的加薪要求,并同意了我提出的增加带薪假等福利条件。于是,转正后我同公司签订了新的合同,拿到了高一级的薪水。

  现在我常提醒那些首次谈薪失败的师弟师妹,要停止比较,接纳现实,并吸取经验,积极寻求补救措施,因为只要注意技巧和方式,理性沟通,是可以最大限度维护自身权益的。

  话聊不可伤“七寸”

  在职场中,随着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交往日趋密切,沟通日趋频繁,语言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讲话也是一门艺术”成为人们的共识。简单的一句话既可以把人说笑,也可以把人说跳。因此,在职场中,讲话时一定要讲究场合、策略和分寸,不可口无遮拦,以免“话聊”时伤到他人的“七寸”——面子、自尊或心理尊严。

  一句话搅冷了宴会

  前不久,我去参加公司刘总的生日宴会。

  刘总虽说是我的上级,但因是同乡,所以关系较“铁”。宴会很隆重,高朋满座,气氛热烈。公司领导纷纷起身举杯向“寿星”表示祝贺。轮到我举杯时,我说起了早就准备好的祝词:“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刘总40岁的生日。人生何处难忘酒,杯杯美酒都飘香。在此,让我们共同祝愿刘总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事如意、生日快乐!”

  随着潮水般掌声的响起,刘总的脸上写满了兴奋。

  望着刘总婀娜的身姿,我又说了一句:“刘总可是公司里的头号美女啊,如果再穿双高跟鞋,就可以跟巩俐比美啦!”我的本意是夸刘总长得漂亮而年轻,几乎可以和大明星并驾齐驱了,哪知这句话刚一出口,刘总脸上的笑容立马收敛了,笑语声喧的宴会突然间静了下来。刘总阴着脸,很不高兴地看了我一眼,把手里举着的酒杯放下了。

  全桌人都觉察出了刘总心里的不快,桌上的气氛顿时冷寂下来,大家不再说话,不再劝酒,而是低着头,盯着桌上的菜肴愣神儿。看着眼前的场面,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明其妙地看着大家,脸上表情非常尴尬。这时,有人小声提醒我,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刘总个子比较矮,一直为个头而自卑,而我刚才的一句玩笑话无意间点中了她最不愿提及的“海拔”问题!

  “寿星”没了兴致,生日宴会还吃个什么劲?于是,热热闹闹的生日宴因我的一句话而草草结束了。我傻傻地看着空荡荡的饭桌,心里真是懊悔不迭。

  职场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处理不得当,就会招致“满盘皆输”。而“话聊”则是上下级之间交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打人别打脸,说人别揭短”。上下级间“话聊”自然要坦诚,但也要掌握好一个度,“兴之所至”时,往往会因为“口无遮拦”,而在无意间损伤了上级的形象,也伤及了上级的心理尊严。

  一句话戕害了友情

  5年前,我在一家公司打工时,和来自农村的高中同学阿光成为同事。

  阿光勤奋上进,很快就以出色的才干成为公司里的中层干部。但他自尊心很强,对自己的“出身”从来都是讳莫如深,不想让公司的任何同事知道。

  一天,公司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大家就公司如何拓展新业务这一问题进行了座谈。我和阿光分别发表了个人意见,但是我们俩的意见相左。阿光在发言中婉转地批评我营销理念不新。我是公司老臣,如何受得了这个,于是一时兴起,指着阿光的鼻子大声质问:“你一个土包子知道啥叫营销理念?在公司领导面前,你一个农家娃子也配讲理念?!”

  阿光又急又窘,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会后,阿光向公司辞了职,黯然去了外省,从此再也没有和我联系过。我失去了生命中最要好的一个朋友。

  同事之间经常来往,彼此比较了解,工作在“一个房檐底下”。因此,在办公室里讲话更要注意“分寸”,既要充分表达讲话的主旨,又要保全同事的自尊,使对方知道:我们是为着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的,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之上,绕过对方的心理“雷区”,便可以顺利沟通、和谐相处了。

  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因为讲话不当而招致不睦的事例,在职场中经常可见。看来,很多人都需要补上“讲话艺术”这门课。在职场中,每一句话都代表心声。在表达心声时,一定要注意到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图一时口舌之快而揭他人的“伤疤”,伤害他人的自尊。一时的发泄虽然痛快淋漓,但却给彼此的心灵造成了难以愈合的永久伤痛。每个人都有自尊,尊严就是一个人的“七寸”。生活中,讲话最不能伤害到的部位就是他人的“七寸”。

  职场里的“卷柏”

  这是一家大公司,我已经在此工作了半年,然而还是普通职员,甚至看不到升职的希望。这让我很是郁闷,我有六年的工作经验了,工作成绩也很突出,难道领导就不能成为伯乐吗?于是,我一边准备着简历,关注着招聘信息,一边向总监提交了辞呈。

  总监找我谈话,我已经设想好了种种应答,哪知,他并没有询问其他,而是要给我讲个故事。他说的是一种叫“卷柏”的植物,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会行走。当它感觉到水分不充分的时候,就会把根拔出来,卷成一个圆球。由于体轻,风会把它吹走,当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它会迅速地把根扎下去,暂时安居下来。

  总监说了这么一段话后,问我有什么看法。我一想,这不正是我吗?人往高处走,也是正常的心理,却没想到“卷柏”也这么聪明。于是我就直言:“卷柏行走,也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我是很赞同的。”

  接下来他又说了故事的后半段: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将卷柏周围用挡板围住。于是,当卷柏又“行走”时,被挡板阻挡,它只好又回到原地。如此几次之后,卷柏认清了这个事实,也就在原地扎根了,再也不游走了。

  我插嘴说:“这样限制了它,它会活得很痛苦吧?”总监笑了:“完全相反。因为它打定了心思不走,便将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长得比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好。因为,根扎得越深,水分就越充分。”

  总监观察着我的神色,说:“要是明天你还是不来取走你的辞呈,我就签字批准。”

  走出他的办公室后,我开始反省。为什么这六年来,我频频跳槽?为什么工作经验丰富,成绩也突出,却很难做到管理层?原来,我就是那株浮躁的.卷柏,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四处奔走。若是我一直待在这家公司,安心地打拼,会不会发现越是深入,天地越开阔?

  第二天,我从总监那取回了辞呈,决定好好扎根,不再做游走的卷柏。

  输在会得太多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优秀,大学毕业找工作,却四处碰壁。面试了几十次,都以失败告终。朋友很不解,他成绩好,特长多,是个全才,可就是没有单位看上他。屡战屡败的他想弄个明白,在一次面试后,他大胆地问考官为什么自己会被淘汰。他得到的回答竟是:你会得太多。

  会得太多,竟成了他失败的原因。我想,你会得太多,恰好给人造成一种不安全感,他们担心,你行行都行,必定不会安心。所以只好忍痛割爱,选个会得少点的,够本单位用就可以了。

  职场中往往有这样的年轻人,在应聘时,为了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在特长一行将什么都填上。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对方看了不是以为你太假,就是怕你会得太多不专心。总之,不大愿意用你了。

  大家看《水浒传》,里面的这些英雄好汉,他们都有独到的一招。没有哪个英雄将一百单八将的特长都具备了,如果有,你可能在梁山就待不下去了。为什么呢?老大不担心你,兄弟们也戒备你吧。

  有时,会得太多反而适得其反。比如歌唱比赛,你将歌唱到最好就行了。如果你还觉得不够,非要将所有乐器都来一遍,将所有舞蹈都展示出来,那么赢得机会也许不大,因为你的其他才能可能掩盖了你的唱功。

  职场也一样,将公司需要的那项本领发挥到极致就是成功,公司不需要的,再厉害的本领也没多大用。记得一个同学,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自由职业者,于是将各种资格证都考了一遍,先是当了几年编辑,又去某公司当会计,后来又跳槽到律师事务所当律师。换来换去,他虽是乐在其中,却没能将一项职业做好。因为他总想着自己还有更好的出路,反而忽视了当下的工作。

  会得太多的人往往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觉得出路也多,所以不懂得安分。我有个侄子,在体育方面有天赋,父母就将他送到体育学校,他篮球打得好,游泳也厉害,长跑曾获得过市里中学生比赛的冠军。可就是因为这样,他举棋不定,学了两年篮球,又改游泳,接着又去学长跑,最后喜欢上足球,又改踢足球。折腾来折腾去,现在没一项出众了。最后只得打消了体育明星梦,回到父母身边经营起了小商店。

  其实,成功往往很简单。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就会有自己的一个位置,而别太贪婪,想要什么都会。有时候,人生并未输在会得少,反而输在会得太多。

  不奋斗 凭什么过上舒服生活

  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每个人都非常期盼的。去年年底,一部电影《等风来》又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这一话题上。影片里,女主角拿着2000元的工资却要指导月薪两万的人该如何生活,男主角背负着“富二代”的包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部电影让不少人产生共鸣。

  追求理想是好事,但理想的实现却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加上如今社会浮华,物欲横流,不少人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偏离了航道,被焦急和浮躁带得越来越远。许多职场人总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苦,过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日子。随着一些国外思潮的过度宣扬,很多人的内心躁动起来,开始“追逐内心的声音”。他们动不动就招呼着辞职去旅行,不受窝囊气;工作的事能推就推,8小时之外却寻找赚钱快的小门路;下班回家就看电视,不愿好好学点东西……更有甚者,面对周围努力工作着的人,他们还会嗤之以鼻:“心灵导师说了,人不要活得太用力。”然而,越是这么想,就越容易脱离实际,之后就是无尽的抱怨。

  人总以为幸福就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人和东西,能去想去的地方,可以做想做的事,所以一生都在追求这些所谓想要的,同时想办法对抗和消除不想要的那些。实际上,这些所谓自己想要的生活,大都是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比如幻想遇到一个富二代,给自己一大笔钱去环游世界;但一提到努力工作去赚钱,就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浮躁的心态除了与年轻人刚步入社会、心存迷茫有关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加上改革初期,不少人一夜暴富,让后来者总是幻想能有这样的机会。其次,不少媒体对成功人士过分渲染,让很多人对现实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将成功、暴富当作普遍存在的事情。殊不知,成功除了能力和机遇,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靠运气。最后,学校和家长不停灌输“上了大学就有光明未来”的思想,让孩子把人生路简单化、理想化,上了大学就放慢了奋斗的步伐。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你的大学志愿是父母选的,你大学里的课程是挑好过的选的,那你凭什么要过上你想要的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抱怨、不放弃才是每个人追逐理想最根本的精神状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将自己的姿态放低点,不要总认为现在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面对让我们痛苦、不如意的事物,不要对抗,而要与之和平共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总之,如果真想为自己的内心做点事,那就从现在开始奋斗吧!

【职场新人的工作故事】相关文章:

职场小故事:职场新人苏西的苦恼04-03

关于职场新人的工作禁忌07-02

职场新人工作心得10-15

职场新人的建议08-04

新人职场法则08-24

新人职场攻略02-01

职场新人的攻略07-01

职场新人要注意的职场法则与工作细节09-15

职场新人怎么适应职场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