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12-05 15:08:08 语文 我要投稿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对于语文科目的中考,它的备考方式应该与其他科目是有所不同的,语文更注重的是课外知识的积累,更强调的是试题解题能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蓬蒿(gāo) 亵渎(dú) 静谧(mì) 镂空(lóu)

  B.污秽(huì) 狩猎(shòu) 狡黠(jié) 殷红(yīn)

  C.怂恿(sǒng) 归省(shěng) 荣膺(yīng) 决眦(zhì)

  D.黄晕(yùn) 陨落(yǔn) 酬和(hè) 确凿(záo)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嶙峋 谰语 赋闲 五彩斑澜

  B.告罄 诓骗 狼籍 张皇失措

  C.羸弱 荫庇 慰藉 面面相觑

  D.聒噪 诘责 睥睨 粗制烂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尔•盖茨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B.比赛开始了,田径运动员前仆后继往前冲,勇争第一。

  C.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客厅里,各省劳模正襟危坐地等待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D.崇左石林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参天大树,真是精巧绝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参加智慧阅读活动,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

  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D.在水流湍急和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潜水员进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极其困难。

  5.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 别带上我!”

  B.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

  C.医院欢送康复病人的临别赠言:但愿您身体健康,哪怕我们的药生虫也不怕。

  D.李刚邀请赵明参加父亲的寿宴,赵明高兴地说:“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共20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资治通鉴》是西汉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其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五猖会》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短文描述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一)消化一块口香糖要多久

  杜寒雨

  ①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被告知,千万不要将口香糖吞到肚子里,因为它很难被消化,消化它至少要等上七八年。这实在有点可怕。想象一下,如果你在2008年的夏天吞了一块口香糖——那时你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到现在2015年,过去了7个年头,口香糖才刚刚被消化掉。

  ②那么,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呢?

  ③口香糖主要是由胶基、甜味剂、调味剂和软化剂组成。糖类和薄荷油一类的调味剂很容易被分解,然后被排出体外。同样,对人体消化系统来说,软化剂如植物油、甘油等也不是问题。其实,能在胃里经受住胃酸和消化酶“攻击”的只有胶基。

  ④传统的口香糖胶基原料来自人心果树,这是一种常绿乔木,因果实纵剖面酷似人心而得名。不过,现在的大多数口香糖不再用人心树的 树胶来做胶基了,而改用其他的天然或者合成聚合物来代替,比如异丁橡胶,它也是制作汽车内胎的原料。并且,为了让口香糖具有某种弹性,生产口香糖的厂家会调配不同的胶基配方来满足不同需求。

  ⑤胶基能够承受唾液里的消化酶,即使一旦被吞下,胶基也会像普通食物一样被处理。消化系统会把胶基看成没有用处的东西,将其当做废品处理掉。而且,就算胶基不能“老老实实”被分解,这也不意味着口香糖能在你的肠胃里待上7年之久。如果被吞下的口香糖只是一小块,最后它一定会从消化系统排出体外。我们知道,金属做的直径小于2厘米的硬币都能从胃里顺利排出去,更何况一块小小的口香糖呢。而且口香糖很软,就更容易随着肠胃而移动位置了。

  ⑥让口香糖在肚子里待7年这种情况发生的'唯一可能是,口香糖数量极其庞大,但即使这样,一些症状比如便秘也会让人们尽早发现状况。1998年,就有3个孩子是因为慢性便秘被医生发现了他们肠胃里残留有口香糖。这些孩子吃了太多的口香糖,他们每天都能吃下五六块。不过没关系,医生很快就给清理出来了。

  (摘自《百科学说》,有删改)

  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A.口香糖 B.口香糖的消化问题

  C.口香糖胶基的消化问题 D.口香糖的组成部分

  8.下列对说明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肠胃需要7年的时间来消化口香糖。

  B.第③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别对口香糖的组成部分及其被人体消化的情况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C.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口香糖胶基原料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D.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吃下数量庞大的口香糖会导致长时间残留在肠胃里。

  9.下列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B.第③段“口香糖主要由胶基、甜味剂、调味剂和软化剂组成”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句意没有改变。

  C.现在所有口香糖的胶基改用其他的天然或者合成聚合物来代替。

  D.第②段用问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10分)

  (一)古诗 赏析(2分)

  10.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绵延不尽、高耸入云。

  B.颔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上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全诗紧扣“望”字来写,由近到远,热情赞美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透露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二)古文阅读(10分)

  【甲】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 B.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D.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在 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作者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乙】文段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文第②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文阅读(4分)

  桑干枝水又①东流,长津委②水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③水,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④水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⑤水,潜跃其下。俯仰⑥水池潭,意深鱼鸟⑦水,所寡惟良木⑧水耳。

  【注】①桑干枝水:今称黄水河。②委:弯曲,曲折。③浦(pǔ):湖泊。④凫(fú):野鸭。⑤黛甲素鳞:代指鱼鳖等水族。黛:青黑色。素:白色。⑥俯仰:代指“观望”。⑦意深鱼鸟: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⑧寡:少。良木:美木。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桑干枝水又东流( ) 水至清深( )

  16.短文描绘了两湖什么样的景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写填空(共8分,每空1分)

  17.古诗文积累。

  (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2)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一诗中,饱含国家动荡之忧及老大伤悲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表达作者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二)母亲的“戒指”(10分)

  黄健

  ①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

  ②看着这枚泛着光泽的顶针,我又想起了一些往事。从我记事起,母亲的手上就一直戴着这枚顶针,那是姥姥送给母亲的陪嫁品。那枚顶针是黄铜做的,环圈有两枚戒指那么宽,里圈刻有细小的梅花图案,外圈布满密密匝匝的小窝点。

  ③顶针是用来做针线活的必备工具。在村里,母亲是做针线活的好手,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和鞋子,大多是母亲亲手做的。每当农闲的时候,母亲会把家里破得不能再穿的旧衣服整理出来,小心地拆成一块块布片,再找一块苇席或者门板,把浆洗过的布块一层层地糊上,等晒干后揭下来,就成了做“千层底”的原材料。

  ④紧接着,母亲翻出一大沓各式各样的鞋样。按照大大小小的鞋样,将大块的布料剪成同样大小的几块,几层摞起来,再用崭新的白棉布上下盖面、嵌边,最后用纳鞋线密密地缝上,一双结实的鞋垫就做好了。

  ⑤母亲白天要下地干活,就只能晚上做鞋。在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戴着顶针,引着长长的纳鞋线端坐灯下的身影,成了我童年时代最熟悉的画面。纳鞋底的时候,母亲先用缝衣针在鞋底找准位置用力扎进去,再用顶针把缝衣针用力顶过鞋底,实在顶不动了,就用钳子往外拔。为了结实,每穿过一针,母亲都要用手把纳鞋线拽住狠狠勒紧。一双鞋底纳下来,母亲的手指上全是道道伤痕。

  ⑥在异乡读书的 几年,我经常会收到母亲寄来的衣物,或是厚厚的棉衣,或是几双布鞋。看着那细密均匀的针脚,我总会想起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和那枚顶针。

  ⑦后来我在城市里安了家,母亲每年还要为我们做几双鞋。我曾劝母亲不要再这么辛苦了,母亲却总是说:“趁着眼睛还勉强能使,再抢给你们做几双鞋,说不定哪天就做不动了。”

  ⑧“你快来帮帮忙,把妈的顶针取下来。”妻子的喊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妻子试图将顶针从母亲的手上摘下来,但因为长年累月的辛劳,手指关节已经变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摘下来。母亲摆摆手,笑着对我们说:“傻孩子,还是把戒指放起来吧,庄稼人戴它干嘛呀?不能吃不能用,干活还要碍手。还是戴着顶针好,我还想再给你们多做几双鞋呢。”

  ⑨我猛然领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摘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8.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描写母亲一系列纳鞋底的动作,请找出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全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记叙顺序),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文意,用一句话把结尾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话说“敢读书”(10分)

  赵畅

  ①作家王蒙说过,要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要老读比你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此番话语,颇耐人寻味。

  ②为何言“敢读”?是因为这些书对于读者是“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既然“不完全能够把握”,心里难免会担心和畏惧。其实,就如孩子学走路一样,一开始总会跌跌撞撞。然而,恰恰是跌跌撞撞地不断积累,才能渐渐摆脱大人扶助,学会独立行走。读书亦然,如果一直“读比自己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不要说难以进步,说不定连原来的那点知识积累和对于世事的悟性老本,也会因之而销蚀。从这个意义上说,“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啻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亦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③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工夫。不聚精会神、刻苦钻研不行,不甘当学生、虚心请教不行,不勇于质疑、善于积累不行。“啃”读的过程,就是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这般“啃”读 ,必引导人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获取知识,并渐渐登上智慧的殿堂。

  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假。依据是当时气候寒冷,孙权控制的南方已经没有亚洲象,又怎么能进贡给汉室大象?暂且不论结论正确 与否,调动已有知 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坚持这般读书,不仅会有效地链接知识点,逐渐编织一 张庞大的知识网络,还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忍不拔的品质、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念。

  ⑤哲人说过: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读书,就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书籍的“巨人”,正是那些“人类各个时期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丰碑”。一个人,若能坚持读经典,坚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⑥真要做一个“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人,必须求知若渴,否则便是空话。天有涯而知无涯,只有勤读书,多读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才能气象宏阔、满腹经纶。

  (摘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22.选文 提出一个怎样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在③~⑤段中给出了啃下“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建议,请分别找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写出下列句子双引号的作用。(2分)

  (1)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工夫。( )

  (2)“啃”读的过程,就是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 ( )

  六、综合性学习(共8分)

  26.“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

  “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2分)

  示例: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①写一句励志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从初中课文推荐的名著阅读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3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事迹和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七、作文(50分)

  27.以下两道作文题任选一题写作。

  (1)生活中,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父母的关爱,学习的困惑,毕业的感慨,前途的难料……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流泪,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请以“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

  (2)请以“我的未来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第(2)题,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③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

  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1—5:DCDAC 6—10:BBADD 11—12:DB

  13.(1)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2)那些整天忙碌于政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1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的清、疾、奇的特点。

  15.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 至:极

  16.短文描绘两湖水面开阔,水极清澈,鱼鸟繁多的景象。

  17.(1)己所不欲 (2)只恐双溪舴艋舟 (3)青草池塘处处蛙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桑无限悲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这句话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使“母亲越来越粗糙的手”与“依旧锃亮的顶针”形成对比,突出了母亲长年累月地辛勤劳动,引出下文。

  19.动作:扎、顶、拔、拽、勒。(1分)表达效果:这是对母亲纳鞋底时的动作细节描写,连用几个动词,突出了母亲做鞋底之难之艰和她忠厚隐忍、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更感人。(2分)(意思相近即可)

  20.插叙。(1分)作用:(1)对母亲手上的“戒指”依旧锃亮起补充解释说明作用,让人们明白顶针的意义。(2)推动情节发展,推进“我”的情感变化,更好地突出母亲的勤劳、坚忍、爱孩子的形象,突出主题,使母亲形象更感人。

  21.示例: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它是重叠的岁月,随着母亲的手指往返;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22.要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

  23.第③段建议:①聚精会神,刻苦钻研;②甘当学生,虚心请教;③敢于质疑,善于积累。(1分) 第④段建议:调动已有知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1分) 第⑤段建议:坚持读经典,坚持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1分)

  2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读者阅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比作“孩子学走路”,论证敢读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要敢于读那些自己不太懂的书,这样才会有进步。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

  25.(2分)(1)表示引用 (2)特殊含义

  26.(1)示例:①勤劳:以勤为本本心牢。②善: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2)①示例:即使身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张海迪)(1分) ②人物:保尔•柯察金 主要事迹: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 、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品格:勤劳、意志坚强。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2-22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2-06

天津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2-25

2017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01-27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2-06

2018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1-26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题及参考答案01-05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01-26

上海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