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2-01-22 11:52:50 语文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1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四川省对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2010年秋季才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尽管以前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探讨了很多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依然顽强地阻碍着我们的基础教育,如何对待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正确处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目前语文新课程深入发展的“瓶颈”之一。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它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任务。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定位,要求教育必须超越传统的工具化倾向,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已迫在眉睫。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新课程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预期效果,有两个关键的制约因素,一是教材,二是教师。在教材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以后,教师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语文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四川虽然以前没有进入新课程实验,但有不少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有效教学策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提出“普通高中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在我校各个年级中开展实验研究,是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课本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学习。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也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所倡导的“发展”。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本课题所强调的“有效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力求在课堂上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指在语文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基础上,使学生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优良精神建模的形成,有利于优良阅读生态的改善,有利于学生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高考。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主要进行“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

  其主要目的有三点:

  (一)配合新课改,改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无用状况,给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探索出一些可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改变大多数高中教师功利性的课堂教学,还语文教学以本色。许多教师已习惯了根据考点进行教学,可能在思想上无法迅速跟上新课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更为广泛更为快速地帮助老师们改变旧观念,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迅速实现新课改。

  (三)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状态,找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对语文的无兴趣已经是一个极严重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总被动地接受考点的机械化重复性的训练,对处于有个性想创造的年龄段的高中学生,这无疑直接扼杀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让他们用上口,用上笔,用上心,用上脑,行动起来,实现其主动性,才有兴趣,也才能使学生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学生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高考。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语文有两个特征,一是其工具性。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是工具,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二是其人文性。文字必然承载着思想内容,这些内容会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受到情感影响或获得精神力量,这是其人文性特征。学科的特征决定我们学习的方向和内容,所以,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汉语这门工具,同时培养学生获得较高的人文素养。语文课堂围绕着实现这一目标去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基于此,我们提出“四用”的观点,在课堂上引导和培养学生“四用”,即“用口、用笔、用心、用脑”。“用口”,指学生能准确流畅地进行口头表达;“用笔”,指学生能准确流畅地进行书面表达;“用心”,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感受,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感;“用脑”,指学生学完课文对内容要进行思考,以此对自己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进行自我探讨。这“四用”,“用口”“用笔”则是实现语文的工具性,“用心”“用脑”则是实现语文的人文性。

  本课题研究内容是:将“四用”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四用”的引导和培养,在这些课堂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我们提出的“四用”,在本次课题研究中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本的学习进行实践,而且我们会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如课文的文体特征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不同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同,我们会选择侧重于某一用或某两用的引导和培养,以期“四用”的培养落到实处,产生实效,通过我们的探索与实践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使学生获得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所倡导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侧重课题的前期论证,综合运用各种路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关注影响语文教学因素的存在及其变化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语文课堂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调查研究法。在课题初始阶段,为了搞清高中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及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要展开全面调查。然后归纳梳理,形成问卷调查表。主要通过对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有关内容的详实的数据资料,使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为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3、个案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典型课例,同时选取典型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分层次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包括建立个人档案、具体学习效果的描述,确立阶段性效果,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等等,以供课堂教学设计及效能研究参考。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

  4、行动研究法。教师作为研究者,着重在自然状态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现场研究,及时记录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各种具体问题做出的反映,采取的态度,并针对具体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改进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

  5、观察法。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对课堂有效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

  6、经验总结法。主要侧重于课题的中后期,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形成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撰写论文。

  六、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三年,研究分三步进行。

  1、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调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或无效,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利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和组织机构。

  主要工作:

  (1)选题。根据相关精神和理念,结合我校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

  (2)调查分析,掌握研究前的情况。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方法,成立研究组织,确定研究人员。

  (4)理论学习。组织参研教师收集、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与经验。

  (5)撰写开题报告,填写申报书,申请立项。

  (6)开题。

  2、实施阶段:20XX年1月到20XX年7月

  组织参研教师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和初步探索,提出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结构及方法。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并实施研究实验。在实验班级中,收集实验资料,及时发现问题适当改进教学策略,提炼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范例。

  主要工作:

  (1)根据实验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

  (2)围绕研究组织学习。

  (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

  (4)开展研讨活动。

  (5)做好实验记录和课题研究记录。

  (6)进行阶段总结。编辑参研人员的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研究反思、研究论文等成果。

  3、总结阶段:20XX年7月—20XX年7月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或论著;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

  (1)对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总结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观察和分析。

  (2)全面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对整个研究实验进行总结。

  (3)形成研究成果。

  (4)申请结题。

  (5)成果推广。

  七、可预期研究成果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范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论文集》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2

  一、把握新课标中规定的高中生阅读水平标准

  新课标中对高中生阅读水平标准的规定,是阅读教学目标的最基本要求,需要教师对其准确地把握。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阅读水平标准,才有可能达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考试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甚至有的教师并没有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然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已经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如果教师再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已然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并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只有准确把握住了高中生阅读水平标准,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的处理。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不是让教师照搬照抄地教给学生,而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有效率地教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仅包括重新选择阅读的内容,而且包括对阅读内容进行重组,还包括对阅读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而这个处理的程度,就需要以高中阅读水平标准来确定。

  二、重视高中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较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度不足。要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把学生摆在阅读教学的中心位置,同时把灌输学生知识的过程逐渐转变成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的活动中来。学生的参与度越高,课堂气氛越活跃,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越高。当然,阅读活动的设计,对于学生阅读目标的达成与否也事关重要,需要教师考虑周全,不仅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更需要考虑到是否能够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堂效率。教师设计的阅读活动除了要满足对其深度的要求,更需要满足对其广度的要求,因而设计的活动应当尽可能让全班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应当提升到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上。深刻理解学生的学习知识过程,就需要教师明白,任何知识的形成都是一个生成的过程,都有其来龙去脉。

  三、重视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发展

  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要想具备高效性,那么,首先,需要高中阅读教学的水平领先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只有阅读教学的水平比较先进,方能引领学生的发展前进。而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教学目标上,要让全体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教学的效果上,要让学生阅读时能够文意兼得,获得语文素养的和谐发展。所谓的文意兼得,是指学生在学习阅读时,不仅让学生从文章中汲取优秀的思想文化、道德品质及情感等,还要让学生同时掌握优秀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及遣词造句的能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质的提升。要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科学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并培养学生完成阅读目标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可以展开丰富的阅读活动,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读什么书,用什么方法阅读。在活动进行的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分享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方法等等,以促使大家的阅读能力共同提升。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通过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对各个环节的科学合理的设计,也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功课。例如,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与分析,对阅读内容的解析,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等等,都需要教师把这些环节设计的既科学又合理,且执行到位。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便是要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发展也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高效,这两者相辅相成,能够共同发展提高。教师一定要切切实实关注每个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做好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的工作,这样,定能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获得极大的提高。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3

  通过微课题研究工作资料的准备,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让我困惑过、无措过、苦恼过,同样也欣喜过、收获过。在研究的初步阶段也得到了语文组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使我和我的学生得到很多。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努力寻找研究的突破口。

  作为微课题研究的实施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展开研究,阅读大量相关教育教学的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从一开始我就下定决心,坚持进行理论学习,不定期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与所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做好课题的研究准备工作

  我坚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随着资料的准备,课题的立项,课堂效果的总结,脚踏实地学习研究。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紧扣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导入的实效性,充分准备课题研究的资料。

  2、通过资料的大量准备,结合日常教学,构建合理的课题研究体系。

  3、设计准备阶段的调查问卷,力求为课题服务。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准备阶段,我还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日常教学导入方法的改变,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让我明白学生求知和课堂导入密不可分。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我在前期准备阶段中,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课堂导入方法的不确定性,课堂内容的不一致性,总结自己,找资料找方法,提高导入效率。让课题研究成果更具有价值,更有意义,及时的改进和总结,为课题准备成长自己,再接再厉。

  通过准备阶段的学习,我会坚持自己的课题,用心研究,用心准备,力求完美的完成自己的课题,也是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相关文章:

英语课堂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05-25

针对中职素描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论文08-11

如何实现有效果、有质量、有效益的语文课堂教学03-06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心得体会11-0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分析03-05

关于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12-02

语文课堂中培养方法研究论文08-07

高中美术的素描教学策略论文08-01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策略与研究论文05-18

小学美术有效课堂导入设计研究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