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2-01-26 15:29:33 语文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的语文学习是重中之重,想要打好语文的学生,平时的练习题训练是不能少的,只有做题才能进一步巩固好所学的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篇1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

  王永生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最初的分工。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诗经》所记载的“抱布贸丝”“握粟出卜”,就反映了早期的交易情况。有了交易,就会产生货币。从商代中晚期出现铜贝开始,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币、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直至延续到清末的制钱。钱币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长河,并体现出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连续性、阶段性及承继性,并全方位地承载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信息。

  形制上,承继了礼器玉琮的观念,表现为圆形方孔。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这种“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古人的处事原则、行为规范,乃至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风水习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图饰上,不用人物或动物图案而专为文字。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谓大篆,秦以后是小篆。六朝以后多用隶楷,蜀汉直百五铢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即所谓八分书,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表现在钱文书法上,更是丰富多彩,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全有;每种钱币至少有两种书体,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一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

  技术上,先秦使用范铸,早期为泥范,基本是一钱一范。从汉代五铢钱开始,加铸外郭,此项技术的采用,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明显较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造纸技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发展。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因为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而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因此,可以说一部钱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从形制、图饰、还是铸造或印刷技术上,乃至对外文化交流上,钱币都集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钱币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种钱币总是在继承原有钱币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一部钱币史所串联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货币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后,产品有了剩余,并用于交易的结果。记载在《诗经》中的“抱布贸丝”“握粟出卜”是早期交易的反映。

  B. 中国古代钱币贯穿了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并且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全方位地承载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信息。

  C. 中国古代钱币不用人物或动物来做图饰,而只用文字,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都曾经出现在钱币上作为文字图饰。

  D.中国古代钱币是圆形方孔的形制,其中蕴含的“外圆内方”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古人的诸多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古代钱币继承礼器玉琮形制上方与圆的观念,可见“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影响着钱币铸造和礼仪习俗的。

  B. 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通常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以及要考虑防私铸、防伪造的因素,因此运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最先进的技术。

  C. 宋代钱文书法相比之前更加丰富多彩,各种书体齐全,有了至少有两种书体的对钱,还有名家书体,如“东坡体”“瘦金体”,说明宋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D. 汉代五铢钱采用的加铸外郭技术,较先秦的范铸更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且与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相比,明显更为先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商代中晚期的铜贝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币、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直至清末的制钱,这些古代钱币体现了连续性、时代性及承继性的特点。

  B. 一部钱币史从某种角度来说,串联出一部中国古代史,它几乎能呈现出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侧面反映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C. 钱币作为实物见证,从形制、单位、图饰、铸造或印刷技术上,甚至在对外文化交流上,都集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D. 钱币可以说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这是它的特殊之处,不同于一般物品。铸造钱币会对当时社会的很多方面有重要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洗礼①

  [法]莫泊桑

  男人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农庄门前等候。五月的太阳把它明亮的光辉倾泻在开着花的苹果树上。苹果树周围,不断有雪片似的小花瓣撒下来,落入深深的草丛,草丛中蒲公英盛开如火,虞美人好像点点血滴。

  一只乳房饱满的大肚子母猪睡在厩肥堆边;一大群小猪在它周围转来转去,它们的尾巴像绳子似的卷曲着。

  突然间,在那些庄院的大树后面,响起了教堂的钟声,当当当,这微弱而又遥远的召唤在欢乐的天空里播送着。燕子像箭一样地掠过蓝色天空。牛圈的气味掺杂着苹果树甜蜜蜜的气息不时飘过。

  那些男人中间的一个转身对着房子喊道:“快点,快点,梅利娜,打钟啦!”

  他大约三十岁光景,是个魁梧的庄稼汉。他的父亲,一个老头儿,像橡树的躯干那样虬劲盘结,说道:“女人家总不肯早点准备好。”

  老头儿的另外两个儿子笑了,其中一个对刚才高声叫喊的大哥说:

  “去催催吧,波利特。不然到了中午也出不来。”那年轻人走进房子去了。

  这当儿,保姆在门口出现了,裹在白襁褓里的两个月的婴儿睡在她的肚子上。

  随后,那母亲也挽着丈夫的胳膊出来了。她长得高大壮实,才十八岁,气色红润,面带笑容。亲属都跟在后面出发了。

  保姆抱着怀里的小生命,小心地避开路上的水洼。老人们规规矩矩地走着。年轻人却想跳舞了,他们望着路边那些来看热闹的姑娘们。婴儿的父亲和母亲一本正经地跟在孩子后面,这孩子日后要在人世上代替他们,要继续他们的姓氏,当蒂这个姓氏在全区是有名的。

  现在可以望见有尖顶钟楼的教堂了,那钟声在召唤新生的婴儿第一次到天主的家里来。

  一条狗跟着他们。有人扔给它几颗糖杏仁,它就围着人欢蹦乱跳。

  教堂的门敞开着。神父正在祭坛前面等候。他是个高个子、红头发的年轻人,瘦而结实,也姓当蒂,是孩子的叔叔,孩子父亲的另外一个兄弟。

  他按着仪式给他的侄子施了洗礼。

  洗礼完毕,这一家人在门口等着神父脱掉祭披又上路了。现在大家走得很快,因为心里惦记着那顿饭。保姆对走在旁边的神父说:

  “喂,神父先生,你肯不肯替我抱抱你的侄子,让我活动一下。”

  神父接过孩子。孩子的白衣裳衬在黑道袍上,像一大块挺耀眼的斑迹。虽然孩子并不重,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抱,怎么放,所以感到很窘。大家都笑起来,一位老奶奶远远地问道:“你是永远不会有这么个小东西了,你说,你就不难过吗?”

  神父没有应声。他大步走着,凝视着这个蓝眼睛的婴儿。

  那父亲嚷着说:“我说,神父,如果你也想要一个,只管说一声就行。”

  接着大家就像庄稼人平素那样开起玩笑来了。

  从坐上饭桌起,那种乡俗的笑闹就像一阵暴风雨似的开始了。另外两个儿子也快要结婚,他们的未婚妻都在场,是特意请来一起吃饭的。客人们不断地说着笑话,都是些粗话,把姑娘们说得满面通红吃吃地笑着;男人们笑得直不起腰来。

  神父已经看惯了乡下人这种放纵的场面。他一直静静地坐在保姆旁边,用手指逗弄侄子引他笑。他就像从来没见过孩子似的,感到很惊奇。他若有所思、全神贯注地端详着他,带着一种心事重重的严肃神气,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慈爱。对这个脆弱的小东西,他哥哥的儿子,他产生了一种从来未曾有过的奇特、强烈而又带点忧郁的慈爱之情。

  他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看,他一心一意地望着这个孩子。他很想再把他抱在膝上。面对着这个人类的'幼芽,他一直心里很感动,好像是面临着一种他从来没有料到的、言语无法形容的神秘,一种既庄严而又神圣的神秘,一种新的灵魂的化为肉身,生命肇始、爱情觉醒、种族延续和人类永远前进的伟大的神秘。

  保姆不停地吃着,神父对她说:“把他交给我,我不饿。”

  他把孩子又抱了过来。于是他周围的一切都不见了,变得无影无踪了。他的眼睛一直盯在那张胖嘟嘟的红脸蛋上。渐渐地那小身体的热气透过襁褓和呢道袍,传到他的腿上,就如同一种非常轻柔、非常幸福、非常纯洁的抚爱,一种使他热泪盈眶的甘美的抚爱,一直透进他的心里。

  吃饭的人们越发喧闹起来。孩子被这种吵声吓得哭起来。

  那母亲站起来,把儿子抱到隔壁房里。几分钟后,她回来说,孩子在摇篮里睡得很安稳。

  喝咖啡的时候,已经天黑。神父早就不见了,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

  后来,年轻的母亲起来去看看孩子醒了没有。她摸索着走进房间。可是一种奇怪的声音吓得她立刻站住。她回到饭厅,面色非常苍白,打着哆嗦把这件事告诉大家。男人们乱纷纷地站起来。那父亲端着灯,蹿了进去。

  只见神父跪在摇篮旁边,把头放在孩子的枕头上,正在呜呜咽咽地哭着。

  (据郝运译文删改)

  【注】①洗礼:信奉基督 教的欧美家庭在教堂为新婴儿举行的仪式,主持洗礼的神父应当是亲友中的基督 教徒,礼毕后,要举办午宴。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虞美人“好像点点血滴”,以及两次写到教堂的钟声,这些细节一方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故事必然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悲惨结局。

  B.小说写了农庄午宴,饭桌上“暴风雨似的”乡俗笑闹,“客人们不断地说着笑话,都是些粗话”“男人们笑得直不起腰来”,这些描写旨在表现农庄人朴素的生活和豪放的性格。

  C.“神父接过孩子”,但由于他是一个神父,从未抱过孩子,所以“不知道怎么抱,怎么放”,“感到很窘”;神父的父亲也跟他开玩笑说“如果你也想要一个,只管说一声就行”。

  D.小说通过大量的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神父看婴儿、抱婴儿时独特而复杂的感受,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也正是这个可爱的婴儿,唤醒了深埋在神父心底的人性之爱。

  5.小说中的“神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6.有人认为,小说题目是“洗礼”,但对“洗礼”却一笔带过,主要内容是写神父人性的觉醒,因此,可将题目改为“觉醒”。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 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看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不少抗议部署“萨 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 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 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 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 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 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 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倪浩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萨 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是1300亿美元。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 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 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 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 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 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3日)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 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B. 材料一认为此次“萨 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C.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 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 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D. 三者都对“萨 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8.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4分)

  A. 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B. 对于“萨 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C. 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D. 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党报,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 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E.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 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 德入韩”问题的看法。可见,三者部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9. 根据上述材料,请从至少三个角度谈谈此次“萨 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

  B.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

  C.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

  D.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C.“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D. “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国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都赏识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用弓箭射中两人,并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C.沈有容有远识。毛文龙在镇江打了胜仗。诏令有容统率水师万人,去做策应。有容叹息说:“率领一支部队,去抵抗正嚣张的敌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D.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

  (2)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忆王孙

  (清)纳兰性德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夜潮。

  【注】此词作于三藩之乱期间

  14.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句的“西风一夜”写时间之久,让人不自禁浮想出芭蕉虽未凋尽,却也满目疮痍的画面

  B.第二句“倦眼”点名已是深夜,秋夜里作者说自己难以抵挡孤独之感

  C.第三句的“强 ”字透露出作者也需浊酒将心情打发,以酒浇心中之愁。

  D. “读《离骚》”表明当时作者羁旅漂泊之情,并含有思乡之意。

  E. 末句直接抒情,写理想抱负无处施展,前途无路,心潮澎湃,如湘江日夜奔流。

  15.首句“西风一夜剪芭蕉”中的“剪”字有何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 。”两句,作者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的典故,以古喻今的句子是:, , 。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 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

  ②宁夏旅游业已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③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④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⑤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⑥中国文坛对莫言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密东北乡的特点曾经多有批判之声,可自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纷至沓来。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既是朴素的发展规律,也是经济转型的参考坐标,既不能走竭泽而渔式的粗放之路,也不能停下探索产业升级新路。

  B.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表明,为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保障动物的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于“孤单”的境地属违法行为。

  19.下列各句中,表达最为得体的一句是( )。

  A.毕业那年你送给我的明信片,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作文写得不错,但对其中不妥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D.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患了高血压,到底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有点让人为难。① ,再做选择吧。中医治疗原理是通过望闻问切收集资料,找到引起病症的原因,然后辨证施治。② ,所以疗效可靠稳定。西医则很直接,既然血压高,那就降血压。它的优势是降压效果好,但是需要一直服药,一有漏服,就让人没安全感,而且即使服药③ ,还要注意减少药物对身体产生的毒副作用。

  21. 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语言表达、标点及格式至少有五处使用并不恰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6)班向阳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丑石》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

  此致

  敬礼!

  ××中学

  2017年3月26日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痛苦从不说谎!

  记住,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

  金牌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他需要爱心,努力,还有热情来浇灌。

  爸爸这样做是为让你们有自由,以后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阿米尔汗《摔跤吧爸爸》

  读了上述材料有何感想?从你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历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答案

  一、

  (一)(9分,每小题3分)

  1. D 试题分析:D项,“对中国古人的诸多方面都有直接影响”错,原文第二段表述为“对……有深远的影响”,故由此可判断选项C偷换了概念。

  2. B 试题分析:B项,“因此运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最先进的技术”理解有误,原文为“因为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而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条件与结果是一一对应的。

  3. C 试题分析:C项,“从单位上”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提及钱币单位方面的信息。

  (二)(14分)

  4.(3分)D 试题分析: A项,曲解了小说中景物及细节描写的作用,“暗示”“悲惨结局”也不对。B项,“旨在表现农庄人朴素的生活和豪放的性格”不准确,这些描写旨在反映自然的人情人性,表现农庄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对写唤醒神父的人性之爱起了推动作用。C项,“神父的父亲”应为“婴儿的父亲”。

  5.(5分)①腼腆、沉静。不会抱婴儿,窘迫;别人开玩笑,他不应声;乡俗笑闹,他静静地坐着;面对婴儿,“他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看,他一心一意地望着”。②满怀慈爱。他疼爱婴儿,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慈爱,“用手指逗弄侄子引他笑”;面对婴儿,他产生了一种从来未曾有过的奇特、强烈而又带点忧郁的慈爱之情。③内心备受煎熬,人性得以复苏。他曾有着神之爱,面对婴儿纯真、可爱的肉体,他抑郁,心事重重;最后,他遭宗教教条禁锢的人之爱(人性)被唤醒。(答对1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6分)(观点一)以“洗礼”为题目更合适。①从情节发展上:小说明线是为婴儿做洗礼,暗线则是神父心灵得到洗礼;“洗礼”是全文的线索,是结构全篇的关键,以“洗礼”为题使小说构思独特,条理清晰。②从人物塑造上:以“洗礼”为题,点明了小说的核心事件,揭示了小说的主要矛盾,能更充分地展示人物心理和思想的变化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③从思想内涵(主题表现)上:“洗礼”作题目有双重含义,表面写为刚出生的婴儿做洗礼,实则写神父受到人性的洗礼,表达了作者“赞扬热爱生命的人道主义思想,反对违背人性的宗教禁欲主义”的主题,因此,以“洗礼”为题使小说含蓄蕴藉,令人深思。(每点2分)

  (观点二)以“觉醒”为题目更合适。①从情节发展上:以“觉醒”为题,使小说在结构上层层铺垫渲染,最后卒章显志,出人意料,增加了小说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②从人物塑造上:小说主要刻画了神父这一人物形象,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他的“觉醒”过程,以“觉醒”为题,能更加突出小说的主要人物,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③从主题表现上:小说是赞扬热爱生命的人道主义思想,反对违背人性的宗教禁欲主义,而体现这一主题的则是神父的人性复苏,心灵觉醒。因此,以“觉醒”为题可使主题更加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选一种观点作答,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分析充分)

  (三)(12分)

  7.(3分) A

  8.(4分)DE

  9. (5分)①国家安全(政治)方面: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危害本国安全。②经济方面:中韩经贸受损,本国经济倒退。③外交方面:影响同中国等国家外交的民意基础,影响人文交往。④本国民情、舆论方面:影响本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区分不同的角度,同一角度不重复给分,答出任意三个角度即可,答对1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二、(35分)

  (一)(19分)

  10. (3分)C

  11.(3分)C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了科举制度(如“乡试”)、特殊称谓(如“倭”)、古代地理(如“海外”)、官职变迁(如“乞骸骨”)等。文中“海外”指远离内陆的地方,不是指国外。这里可以结合所学课文的知识加以判断,如李商隐《马嵬》“海外徒为更九州”中所述。

  12.(3分)B由原文可知,有容是身中两箭,而不是射中敌方两人。

  13. (1)有容告诉当权的人,自己请求前往劝说他们。见到麻郎,指明陈述利害关系。(5分,得分点“白”“指陈”“利害”,大意2分)

  (2)朗先下令,敢摆渡一个人过来的斩首。有容反对,立即命令几十艘船开往各岛,几万人获得了救援。(5分,得分点“争” “往”及定语后置,大意2分)

  (二)(11分)

  14. (5分)B D (B原诗中“耐”是抵得住的意思,而非忍耐不了;D读《离骚》是忧愤的爱国情,并非思乡之意,作者也无漂泊羁旅)

  15.(6分)“剪”是剪断的意思,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在诗中意为西风像剪刀一样锋利无情,横扫本就萧瑟的芭蕉,使得作者心中悲伤加悲。化无形为有形,匠心独运。

  (三)(5分)

  16.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三、(20分)

  17.C

  ①“真知灼见”本指正确透彻的认识,再用“十分到位”来修饰,语义重复。

  ②“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使用错误。

  ③“一文不名”指不占有一分钱,形容一个人创业时没有经济基础,正确。

  ④“百身何赎”指自身死一百次也无法抵罪,或者换不回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愧疚的感情。正确。

  ⑤“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一般直接做谓语,不接宾语或补语)

  ⑥“移樽就教”指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正确。

  18.B( A成分残缺,应该在新路后面加上脚步;C两面对一面,应把温暖改为冷暖;D杂糅,根据表明是杂糅关系。)

  19.C A项“惠存”是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B项“斧正”是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D匹夫”所用的对象不当,“匹夫”既泛指平常人,也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用在此处显得不够尊重。

  20. 现弄清各自的治疗原理。2、由于是针对病根的治疗。3、也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

  21.①“你校”语气生硬,应改为“贵校”(对别的学校的尊称)。②“成绩显著”用在学生身上不恰当,改为“优秀”。③“大作”是敬辞④“垂爱”指上对下的赏识、爱护时,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时,应用“垂青”。⑤《丑石》,标点错误,改为“丑石”。⑥“此致敬礼!”应改为“特此推荐”

  四、写作(60分)略

  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篇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隽永/隽语 狙击/ 阻碍 行头/行当 朱拓/落拓不羁

  B.辟邪/征辟 跌宕/档案 地壳/躯壳 宿命/风餐露宿

  C.角斗/主角 校长/校对 省察/省视 露天/崭露头角

  D.熨帖/熨烫 游说/说服 择菜/选择 模拟/模棱两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地沟油”事件爆出了中国餐饮业的黑幕,凸现了企业良心与道德的缺失,每每看到这些新闻报道,总让人义愤填膺,不忍卒读。

  B.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违章建筑,高速公路总指挥路大年急得一筹莫展,只好向乡“文明办”求救。

  C.整个运动场上,彩旗猎猎,叫喊声和助威声不绝如缕。

  D.这种作文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写作要求,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大约四百多年左右。

  B.“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C.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歌《重逢》,旋律优美,振奋人心,充分表达了中国的音乐创作水平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精神。

  D.许多人终生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平实的语言为这段文字进行总结(不超过30字)。(2分)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20岁遇到一个与你投缘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20岁觉得数学难,放弃数学,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数学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

  5. 请以“掌声响起”为开头,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使用两种修辞手法;④不超过60字。(4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①。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父忧服阕,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迁胶东侯相。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阁里,重相和解。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佑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佑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田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佑传》,有删节)

  【注】 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父忧服阕 忧:担心

  B. 功曹以佑倨,请黜之 黜:罢免

  C. 佑亦径去 径:径自

  D.与冀争之,不听 听:采纳,听从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作《师说》以贻之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C.吴佑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3分)

  译文:

  (2) 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4分)

  译文: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日 暮①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6分)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苏轼《赤壁赋》)

  (4)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5)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人间如梦,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麦 子

  何俊锋

  ①我的脑海不止一次地浮现出麦子的模样,尽管是坐在钢筋与水泥构筑、篮玻璃与铝合金镶嵌的现代气息浓厚的办公室里。当然,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收催种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于是,我就做梦,梦见我跟在母亲身后乐颠乐颠拾捡麦穗的童年。所有这些都只能在瞬间完成。办公室的人和烦俗的事务像麦子一样,一茬茬地等着我收我种,容不下我太多的怀想。

  ②然而,我还是想家,想象自己是农田里的一株麦穗,植根于乡土的沃野,经历漫长冬季的涅槃,用我的成熟和丰腴绘就一幅壮烈的图腾,倒伏在农人的怀里,芳香在岁月的流痕里,沸腾在乡村的月月年年。

  ③麦子,这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千万里田畴之上,开在世代农业的中心。它是农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圣洁的崇拜,和水稻、大豆、玉米一起,构成了亘古至今的农业文明。饥饿年代,麦子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向往;温饱时期,麦子是家人脸上的骄傲;小康盛世,麦子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父亲与麦子的颜色是我生命的原色,我是一株粘着故乡泥土长在城市的麦子。绵绵的根系永远扎在故乡的心里。

  ④麦子,原本是一粒草籽,经过神农始祖的精心打磨,浸润了无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成为世间温暖无比的粮仓。麦子流入人间饥饿的口袋,变成满腹沉甸甸的能量。这些能量又最终回到土地,抽出满地金黄灿烂的麦浪,数千年舒展着农人的目光。

  ⑤麦子浅褐色的皮肤,是千百年来土地的颜色,是一种内聚敛收的颜色。虽不金黄高贵,但绝不惨淡平庸;它中间深深的沟纹,是千万条大河流淌的印痕,是无数张木犁犁出简洁的线条,是从神农氏开始的东方农人脊梁的缩影;麦子饱满的肌腹,装载着血汗和岁月所留驻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向世人输入养分和热爱。

  ⑥你椭圆的,长吊式的造型,多像伏在炎热的土地上光臂劳作的农人,有时风雨不调,显得不够圆满,但你从不萎缩。你没有拥有高度,却占据了深沉;你没有张扬的个性,却有积淀的深刻。平凡是你的外表,深邃是你的内心。默默地生长在民间,虽没有理想主义的花朵,却有现实主义的麦穗,一如朴实无华的农人,好似他们磨难和意志并行的精神,信念和实实在在的思想。

  ⑦你长在历史和时间的土地上,长在农人的心里,饱含着坚韧、向上、不屈的民族精神。面对时间的衰老,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⑧我朝麦子走去,一直走进麦子的深处,与麦子对视,一如看见我年迈的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懂得麦子,可以吃饱肚子和让人活着。父亲的双手满是老茧,粗糙得无法看清掌纹。经父亲抚摸过的麦粒,却是那么新鲜动人。我走进父亲,我说不清,父亲弯腰时,是以怎样一种姿势,面对苍茫的麦子。

  ⑨入夏,呼叫的布谷又一次催促麦杆爬上五月的高度,农人的一滴汗水,压弯了所有成熟的庄稼,成群结队的麦子,又一次占领了我的田地,而我的牵挂和乡思,被一种无法比拟的心潮,冲击到收割的前线。每到这个季节里,我都会听到父亲手中霍霍磨响的镰刀,而我年迈的母亲,此刻就像盼望久别的孩子,为充满希望的麦粒,准备灯火,清点粮仓。我不知道,在麦子丧失生命的成熟里,是阳光的恶毒还是恩典。我明白,沉甸甸的季节,被镰刀割倒,不过是麦子生命的又一次递进。

  ⑩当一条形体高大的秦川牛,在六月的麦茬地上拉动木犁,身后的农事,又卷土重来。

  12.结合全文来看,文章第①段有哪些作用?(6分)

  答:

  13.请解释“面对时间的衰老,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

  14.本文充满深情地赞美麦子,麦子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请分条概括。(4分)

  答:

  15.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说 “帘”

  陈从周

  ①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说得率直点,即所谓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真是变化无端。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叫人遐思,引人入画。

  ②“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要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产生了许多故事:“珠帘寨”,“水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通,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③“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著名博物馆,但就湘帘、竹帘来说,通风好,隔音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而且分外雅洁……几乎说有帘如无帘,可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起了千变万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④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尺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来也不会太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能在滕王阁上方得见。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帘上画画称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那真是移步换影了。

  ⑤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建成,邀我小住,窗上装有竹帘,这迷人的山居,添上这迷人的帘影,不愧为出于大师手笔。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深厚的感情,小至一帘,也不肯轻易放过。我在录音机中放出了昆曲《琴挑》,华文漪那句“帘卷残荷水殿风” 的唱词,正仿佛帘动风来,客中寻趣,我则得之了。

  ⑥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们,似乎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

  16. 文章第③段提到了“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和“闷人的塑料窗帘”,这两者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答:

  17. 文章第⑥段中说,“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深厚的文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18. 本文多处引用古典诗词,请从内容表达和艺术效果这两方面来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

  答:

  七、作文题(70分)

  19.在生活的阴影中发现阳光,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奇美,在权威的书报中发现差错……发现美好,让人欣喜;发现高尚,让人尊敬;发现丑恶,令人愤慨……由发现到创新,更是一种质的飞跃。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 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答案

  1.B(A.都读juàn jū/zǔ xíng/háng tà/tuò B.都读bì 都读dàng 都读qiào 都读sù C.都读jué xiào/jiào 都读xǐng 都读lù D.yù/yùn shuì/shuō zhái/zé 都读mó)

  2.D(D.信马由缰: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或随意行动。A.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对象不合。B.雨后春笋:比喻大量涌现的新事物。此处褒词贬用。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声音或思绪细微悠长似断若断。不合语境)

  3.D (A语意重复 去掉“左右”。B成分残缺,在“相互促进”后面加上“的态势”。C搭配不当,“表达……创作水平”搭配不当。)

  4.示例:人生前期因为畏难而放弃,那么后来就有可能错过机会(2分)。

  5.示例:如雷鸣般经久不息,礼堂里的空气都要沸腾起来了,我与合唱团的同学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艰辛的训练终于赢得了回报。

  (内容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连贯2分,能恰当使用两种修辞手法2分,超过字数另酌情扣分)

  6.A(忧:父母的丧事)

  7.A.(“以”均为目的连词 “来” B项“且”分别为副词“暂且”、副词“将要” C项“而”分别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却、但”与表修饰的连词。D项分别为副词“于是、就”与介词“通过、经由”。)

  8. C (黄真被举荐为孝廉是在吴佑之后的事情,而“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的”是黄真。)

  9.(1) 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从事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 (业:从事 ,1分;无耻:不觉得羞耻,1分 ;反问句式1分)

  (2)吴佑斥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详细把父亲的话说了。吴佑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父亲。(屏:斥退,使……走开,1分;具:详细,详尽,1分;归:让……回去,1分;遗:送,赠送,1分)

  (3)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跟随六国灭亡的旧事(成例),那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苟:如果,1分;“天下之大”,定语后置,1分;故事:旧事,成例,1分)

  10.(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2分)

  首联的图景为颔联的感慨作铺垫:牛羊归来、柴门深闭使人从寂静而冷清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再联系自己漂泊异乡的处境,自然发出“江山非故园”的感慨。(3分)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念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思乡”2分,点出“迟暮”2分。意合即可。)

  11.(1)君子生非异也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击空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

  (4)檐牙高啄

  (5)舞榭歌台

  (6)一尊还酹江月

  12.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②说明写作缘由,城市生活与自然隔绝,事务繁多,这样的生活让“我”写不出有思想内涵的文字,于是想念家乡的麦子。③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领起下文中的“怀想麦子及与麦子有关的人和事”等内容。(每点2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13.运用第二人称(1分),形象地写出了麦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在现代生活里,时时用坚韧、向上、不屈的精神来驱除灵魂中的浮躁”这一功用(3分)。

  14.默默无闻地奉献精神;平凡、朴实无华却内心深邃;坚韧向上;生命力顽强。(每点1分,意对即可)

  15.一是赞美了以父亲为代表的勤劳的农民,二是赞美了坚韧伟大的民族精神,三是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与牵挂。(每点2分,意合即可)

  16.“前者”表达了作者对“帘”所标志的那个时代(或“童年”)的眷恋,后者表达了对工业文明破坏古典情境的叹惋。(每点3分,意对即可)

  17.①创造诗情画意;②产生了景色有无、动静的变化。(或:因“隔”而产生光、影、风、香等富于变化的美学享受。)③不同的帘和不同的景之间配合而产生独特的美感。(每点2分)

  18.①从内容上来说,引用古典诗词很好地表达出了古典建筑中帘的文化意蕴,勾勒出了帘所具有的特殊美妙形态。 ②从艺术效果来说,古典诗词的引用增加了文采,使情感的表达含蓄蕴藉,使全文的语言典雅、富有音韵美。(从两个方面来说,每个方面3分,意对即可。)

  19.作文分等级评分

  一类卷:63——70分 二类卷:56——62分 三类卷:49——55分

【高一语文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一英语练习题及答案08-29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09-13

2017年自学考试《语文》练习题及答案09-05

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5-26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09-08

高一英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08-26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09-14

2017年自学考试《语文》考前练习题及答案09-05

徐州小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11-06

语文小考练习题及答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