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一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1-06-14 10:31:00 语文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的学习难度比初中加大了,对于语文这门科目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认真上课,课后还得主动做题,通过做题来巩固好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练习题

  基础题(18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哺(bǔ)乳 庐冢(zhǒng) 肄(yì)业 一椽(yuán)破屋

  B、涸(hé)辙 江渚(zhǔ) 愆(qiān)期 夙(sù)兴夜寐

  C、鸷(zhì)鸟 梵(fán)语 芰(jì)荷 窈(yáo)窕之章

  D、自 缢(yì) 羁(jī)鸟 修禊(xì) 纤(qiān)腰细步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枕藉 弥望 垝垣 游目骋怀

  B、斑驳 训鸽 凋零 方枘圆凿

  C、淅沥 桑葚 槃石 酾酒临江

  D、桂棹 玳瑁 落漠 怨天尤人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当人类从火星探测器上成功取回图像数据时,是否有人会想到,也许与此同时,外星智慧生命早已发射了探测器来 我们地球呢?

  ②上海市教委开始对首批二十八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进行网上公示并强调: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不搞 制,每年将通过年检对其进行评估。

  ③新闻公报说,联合国在阿富汗执行排雷任务的人员近来不断遭到袭击,联合国决定 在阿首都喀布尔通往南部城市坎大哈公路上的排雷行动。

  ④韩国大学生认为国会议员是最令人 的职业,不论人民对他们的尊敬度、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度以及清廉度,在韩国的评价都敬陪末席。

  A.侦查 终身 终止 不耻 B.侦察 终身 中止 不齿

  C.侦察 终生 中止 不齿 D.侦查 终生 终止 不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这些信息再加上国内加息,人民币升值的传闻不胫而走,据说,目前国际上已有大量资金溜进国内赌人民币升值。

  B.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C.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

  D.美国大片《狂蟒之灾2》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他焦急地等待着,铃声突然响起,他冲上去拿起了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男子的声音说:“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B.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聊天、玩游戏。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2009年12月21日中午,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抵达台湾,他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第四次“陈江会”开场。

  6.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3分)

  例: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到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D.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阅读题(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国语》为何不是“经”书?

  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但始终没有成为“经”。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在逐渐扩张,从“五经”扩大到“十三经”。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它不仅为“法定”,而且是从所有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不称为“经”,就是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

  再次,“经”本身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思想的主要工具,是封建专制政府培养提拔人才的主要准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这三个特点.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在“经”的领域扩大到“十三经”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政府的法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儒家思想,第三是孔子

  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治、民本、正名、忠恕等。其他学说在《国语》中也约略可见,驳杂的思想体系,使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悖。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却不可能为儒者拥护,被统治者选中

  《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柳宗元称其令世之学者耽嗜,富艳浮夸。崔述曰:“《左传》一言可毕者,《国语》累章而未足也。”《左传》自成一体。语言风格一致,但《国语》诸语亦各有千秋。或长篇大论,侧重理性说教;或小巧精致,语言隽永;或以修辞见长,文字流畅而有气势。可惜语言上的优点,不能令《国语》一体,而诸语风格的差异,也使全书有割裂之感,多给史家留下批判和质疑的借口,哪里还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呢?

  基于此,《国语》无缘经书之列,进而无缘成为中国封建科举法定的科目。失去了广泛流传的机会。尽管如此,其与《左传》关系密切,颇受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的重视,勉强维持着其“春秋外传”的声誉。刘知几《史通•六家篇》定《国语》为一家,为“春秋外传”。称其“六经之流,三传之亚”,是将《国语》视为准经典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将《国语》改隶“杂史类”,其地位下降。但仍有人把《国语》当经典来看,希望将之提升到“经”的地位。段玉裁主张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史记》、《说文解字》等,成“二十一经”,可惜没有响应者。廖平于光绪十二年,拟定《十八经注疏范例》,他将《大戴礼记》和《国语》升为“经”,合成“十八经”,终未成

  7.“《国语》不是经书”,以下解说不是其原因的一项是 ( )

  A.《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但其思想体系驳杂,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

  B.《国语》没有得到孔子的真传,在内容方面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与孔子的思想不一致。

  C.《国语》与《左传》关系密切,深受达官儒士的重视,从而赢得了“春秋外传”的声誉

  D.《国语》富于辞采,但语言风格的差异,使全书有割裂之感,遭到了史家的批判和质疑

  8.下列表述不属于“经”的特点的一项是 ( )

  A.“经”必须是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

  B.“经”是从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

  C.“经”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者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人们的思想的工具。

  D.封建专制政府以“经”作为培养提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它是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只要是得到了孔子的“真传”,都被统治者认可,确定为“经”。

  B.《国语》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但由于它不是解释《春秋》的,所以没有成为“经”。

  C.《国语》语言风格多样,或长篇大论,或小巧精致,或以修辞见长,自成一体,文字流畅而有气势

  D.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国语》落到了杂史类的地位,而段玉裁、谬平等人都试图将《国语》提升到“经”的地位,但均以失败告终

  二、 古代诗文阅读(23分)

  (一) 文言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10——12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0.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 次:排列第二

  B、夫人之相与 与:给予,交给

  C、信可乐也 信:确信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动词,至,及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所以游目骋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B、 引以为流觞曲水。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趣舍万殊。

  D、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王羲之,东晋琅琊临沂人,因其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因做过右军将军,后代又称他为“王右军”。“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是王羲之当场写就的。

  B、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

  C、作者总是面对古人对死生之事发生感慨的文章,悲伤感叹,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D、本文虽是书序,但立意高远。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对两晋政治恐怖,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残杀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

  ㈡诗歌阅读(共14分)

  (甲)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6分;每题3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3、下列对词中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堤上”一句说堤岸上踏青赏春的人追随着河中画船在行走。

  B.“拍堤春水四垂天”,意为拍打堤岸的春水使天空显得低沉。

  C.“六幺”,是唐代有名的大曲之一。此句意为伴着乐曲大家畅饮。

  D.“催拍”,“拍”是歌曲的节拍,“催拍”写出了画船急管繁弦的热闹景象。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堤上游人逐画船”的“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B.上片三句诗,四个动词——逐、拍、垂、出,笔触一点,顿使画面生动,形象呼之欲出。

  C.上片真切地描写出了一幅春光旖旎的图画,游人画船、天光水色等无不给人一种清新迷人的美感。

  D.下片重在抒情,写作者同友人在画船中酩酊大醉的情景,末句还表现出诗人及时行乐的悲观情调。

  (乙)阅读下列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感 遇.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公元661—702)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均为香草名。③芊蔚:花叶茂盛状。.

  15、整体感知这首诗,简要表述这首诗的思想内容。(4分)

  答:

  16、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试作赏析。(4分)

  答:

  默写与翻译(18分)

  17、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处1分,共10分)

  (1) ,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4)呦呦鹿鸣, 。 ,鼓瑟吹笙。

  (5)舞幽壑之潜蛟, 。

  (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

  1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每句4分)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一篇网谈记录(节选),完成19——21题。

  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节选)

  钱梦龙等

  主持人(钱梦龙):下面,我们再谈谈现代诗的阅读和教学问题。现代诗是最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而青年学生正处在“诗的年龄”,他们最需要现代诗的滋养。但现行的语文课本中所选的现代诗,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反映近二十年来现代诗的发展。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青春在语文课上缺席”。钱涛老师是一位现代诗人,对这个问题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

  钱涛: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淡化确已有些时日了。这种淡化,自然可以从教材中诗歌篇目过少(现代新诗尤少)、选择的篇目过老(基本不选当代新诗)、教法陈旧(与议论文记叙文体教法雷同)等方面列出许多依据来,但在我看来,根本性的淡化,恐怕还是上述淡化之后的淡化,那便是师生都日渐远离诗歌,尤其是远离已从山谷溪涧艰难跋涉而出,经八十年积淀正走向成熟的中国现代诗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兼写现代诗的人,从我自身的实践中,深感这种淡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进,尤其是对新一代中国人气质的陶冶和锻造,都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着重谈谈诗歌教材的选择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媒介。教材的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诗歌教学的淡化,是教材中淡化诗歌的必然结果。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我看原因大致有:(1)老教材自身容量过小,窄小的篇幅,点缀一些古诗词,让一、二首新诗插足其间,在编者恐怕已是很费心思了。(2)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功利化了,能直接引导学生同时进入阅读与写作两扇大门的,自然是记叙、议论文体,诗歌是不在其中的(高考试卷上作文命题“不得以诗歌体写”便是证明),诗歌考查的题目古诗词居多,新诗则极少。(3)教材编写者对现代诗,尤其是对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诗坛十分隔膜,这也是许多优秀诗作难登教材之堂的原因所在。

  对前两个原因,我不想细作剖析。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加上高考内容和题型走向的一些变化,诗歌教学正在加强。但是我依然对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满怀忧虑。翻翻我们的语文课本,以前仅将眼光盯住《有的人》《回延安》等有限作家作品的状况是改变了,但语文教材的视野还是闭塞得可以。许多人不去深入研究新诗的发展,似乎新诗总是“老名家”的好。他们不去思考,中国新诗于八十年前挣脱古诗词格律的束缚,只是一种反叛行为,虽然开了新诗写作的先河,功不可没,但毕竟少了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从“我手写我口”到“放大了的小脚”的诗体尝试,其意境的创设,尤其是集中代表诗美的词语的锤炼,都显得不成熟。时过八十年,不管你承认与否,当今中国诗坛,佳作迭现,人才辈出,不但自由体诗的散文美、意境美都获得了张扬,而且由于新诗在成长和反思中,不断融进中国传统诗词的精华,在其潇洒自如的行板里,闪动着经过锤炼的语言美的光彩。一般地说,这是过去时代的新诗诗人的作品所不能企及的。当今中国诗坛,且不说从半个多世纪前的“七月”“九叶”中走来的新诗前辈(如1998年在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上获“金杯奖”的诗人绿原及他的同代诗人牛汉、杜运燮等人),即如当代诗人昌耀的《鹰•雪•牧人》《旷原之夜》,章德益的.《西部太阳》,杨牧的《我是青年》《汗血马》等大量佳作,不但显现了当代中国诗人的精神风采,而且闪烁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浑厚余韵。这类新诗不下几百几千首,都可以遴选进中学语文课本,遗憾的是它们都没有进入教材编者的视野!

  为此,我建议,从五四时代到九十年代的现代诗人的作品,都应有所选择,而八九十年代的新诗尤应适当多选。当代人读当代诗,也许更能激起共鸣,不但可以引发学生欣赏的热情,而且可以触发他们创作的火花。

  主持人:现代诗的教学确实是语文教学中尤其薄弱的部分。呼唤“诗教”的回归,理应也包括现代诗在内,当然啦,这是传统诗教的“现代版”。

  19、选文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淡化是“青春在语文课上缺席”。其淡化表现在哪里?(5分)

  20、钱涛建议中学语文教材“八九十年代的新诗尤应适当多选”,为什么?(5分)

  21、你赞同在语文课中增加新诗的学习吗?为什么?(7分)

  综合题(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简洁得体的语言为自来水厂的公告牌拟一则告示。

  城市的郊区有一座水库,每年夏天当地都有大批游泳爱好者前去游泳。而水库是城市自来水工厂的取水源。为了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自来水厂在库区竖了许多“禁止游泳”的牌子,但效果并不理想,人们照游不误。后来自来水厂更换了所有的禁止类的标语,新公告牌上写着: 结果,库区中的游泳者就鲜见了。

  四、写作 (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旅居德国的摄影家王晓慧说:“能够创造性的工作是我最大的享受。”女足明星温利荣说:“每天睡一个懒觉,几乎是我最大的享受。”有人以仕途得意为享受,有人以寄情山水为享受。什么是享受,真是见仁见智,耐人寻味。

  请以“享受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主确定立意;③文体要求:记叙文或议论文;④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上册练习题答案

  1、B

  2.A

  3.B(侦察,为弄清敌情、地形和其他有关作战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秘密察访等活动;侦查,公安、检察机关为了搜集证据、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而依法进行调查。终身,一辈子,一生;终生,一辈子,从生到死。终止,结束,停止;中止,事情没有完成就中途停止。不耻,不以为耻辱;不齿,不愿意提起,表示极端瞧不起。)

  4、D

  5、D(A“传来……的声音”与“……说”句式杂糅。B表意不明:句中的“和”既可以理解为连词,也可以理解为介词,因此就产生了歧义C、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可将“温暖”改为“冷暖”。)

  6、D( 拟人,例句为比喻 )

  7.C(C是说《国语》赢得“春秋外传”的声誉.不是解说原因的。)

  8.D(“唯一标准”的说法不符合文意)

  9.D(A.说法太绝对,文中无据:B.“《国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的说法不正确;C.“《国语》自成一体”说法有误。)

  10、D

  11、C

  12、D(对两晋政治恐怖,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残杀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错

  13、 B (非“天空显得低沉”,而是写出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象)

  14、 D (无“酩酊大醉”,也非“悲观”,而是排遣苦闷)

  15、(4分)

  这首诗描写空绝春夏之间的兰若在秋风起时便枯萎调零的命运(2分),借以抒发自己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年华流逝而芳意无成的苦闷(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与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从表面的内容和诗人实质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结合作答。

  16、(4分)

  托物言志(2分)。前四句从形、色两方面赞兰若风采的秀美,突出其幽雅独特,后四句写兰若摇落,芳意无成,感叹其芳华零落,从而抒发自己对年华流逝,理想破灭的感慨(2分)。

  (或答比兴(2分)。前四句着力赞美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兰若凋零写自己年华流逝、理想破灭(2分))。(答“比喻”“象征”也可,答“借景抒情”适当给分)

  17、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处1分,共10分)

  (1)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

  (3)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

  (4)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5)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

  (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1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每句4分)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的生活。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枉造的 。

  19、(5分)表现在(1)教材中现代新诗篇目过少;(2)选择的篇目过老(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3)教法陈旧(与议论文记叙文体教法雷同);(4)师生都日渐远离诗歌。

  20、(5分)因为(1)五四时代新诗少了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其意境的创设,尤其是集中代表诗美的词语的锤炼,都显得不成熟。八九十年代的新诗不但自由体诗的散文美、意境美都获得了张扬,而且不断融进中国传统诗词的精华,在其潇洒自如的行板里,闪动着经过锤炼的语言美的光彩。这是过去时代的新诗诗人的作品所不能企及的。(2)当代人读当代诗,也许更能激起共鸣。

  21、(7分)(略,能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22、(5分):参考答案:您家的饮用水来自这里,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保持清洁。( 本题3分,①突出“水库水”与“饮用水”的关系 ,得2分;②有劝阻的意思,用语要亲切。得3分。③使用“禁止”类的表述不得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高一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一上册语文综合练习题及答案01-10

高一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01-02

初一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01-08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01-02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01-02

高一语文上学期综合练习题及答案01-10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2-29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01-02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练习题及答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