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简单的清明节小报图片设计

时间:2021-12-05 15:33:37 小报设计 我要投稿

简单的清明节小报图片设计

  清明节在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小报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清明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收集的简单的清明节小报,一起来看看吧!

简单的清明节小报图片设计

  整洁美观的清明节小报

  清明节小报内容: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清明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根据月球运转计算通常在4月5日,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5个节气。2015年的清明节是农历二月十七日,即新历4月5日,星期日。清明节也称作踏青节,在每年冬至后的第108天,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也叫做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现在清明节当天即4月5日为国家规定假日。

  清明节小报资料:清明介绍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今年清明:公历2017年4月4日,星期二,农历三月初八。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

  此时桐树开始开花。

  二候田鼠化为鴽;

  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田鼠为至阴之物,鴽鸟为至阳之物。田鼠化为鴽,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三候虹始见;

  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清明游春的景象,在词人笔下又是一番景致。

  南宋周密《曲游春》曰:“禁苑东风外,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丝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人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从白昼到月夜,恁般景致,一路捉来摇曳多姿。

  最喜的.是“闲却半湖春色”一句,盖常人游春只图热闹,而文人却能赏其闲静之美。

  这点明人袁宏道也有同感,他在《断桥望湖亭小记》写道:“湖上由断桥至苏公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绔之盛,多于堤畔之柳,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全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艳,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这话真说到我心坎上。我每次游春,见人头攒动,避之惟恐不及,只捡那荒郊野路寻去。况且,“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踏青时的艳遇,总让人神往。

  唐宋以后,寒食与清明逐渐合流,清明节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春天节日。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开封寒食、清明之盛:“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刍,谓之"门外土仪"。”可知当时即有踏青野餐的习俗。

  吴自牧的《梦粱录》则极写南宋杭州的热闹:“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著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是扫墓之余,尚有龙舟可观。从开封和杭州的繁盛,可以看出宋代寒食、清明节的市井气更重,不再为文人所独享,这大概与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有关。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简单的清明节小报图片设计】相关文章:

简单漂亮的清明节小报图片设计12-08

简单又好看的文明小报图片设计11-30

简单又美观的文明小报图片设计11-30

感恩小报图片设计简单又漂亮12-13

感恩小报图片设计简单又精美12-13

感恩小报图片设计简单又耐看12-13

节水小报图片设计简单又好看11-07

节水小报图片设计简单又美观11-07

节水小报图片设计简单又漂亮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