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3-07-11 19:15:57 晓怡 数学 我要投稿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1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2

  一、升和毫升

  1、升: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用L表示。

  2、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用mL(ml)表示。

  3、它们的进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估算: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如果不够,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数。

  2、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四舍之后,除数小了,初商可能偏大,要调小;五入之后,除数大了,初商可能偏小,要调大;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5、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三、观察物体

  1、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面观察,看到的图形也有可能一样。

  2、从一个点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统计表中合计是几个项目数量的总计。

  3、通常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

  4、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 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 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1、步骤: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分析问题从问题想起,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逐步解答问题。

  六、可能性

  1、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数量多,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同级的运算,哪个在前就先算哪一个。

  八、垂直与平行线

  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不可测量。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3、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组成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条边是射线。

  4、量角时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5、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作垂足。

  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

  8、在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3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8、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9、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0、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数学四则运算的法则

  1、加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

  2、减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

  3、乘法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

  4、除法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4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5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

  2、多位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

  6、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

  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

  近似数—5000(最小)

  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90°,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特别注意:因为直线射线都无法度量,所以在判断题中,与直线射线比较长短的都是错误的。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和等于180°,只需要量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知道其他几个角的度数,

  5、角的个数=n×(n-1)÷2

  n为边的条数。数线段的方法也如此。

  6、75度=45度+30度

  15度=60度-45度=45度-30度

  120度=30度+90度

  150度=60度+90度

  135度=90度+45度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零除外)

  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零除外)。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五位数,最少四位数

  估算原则:便于口算、接近准确数、能解决实际问题(估大或估小)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画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别注意:画高时,请注意;虚线、垂直标记、和名称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每求出一位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要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第六单元 【统计】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

  饼个数×2÷同时可以烙的个数=需要烙多少次

  需要烙多少次×每一面的时间=至少需要的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6

  1.直线、射线、角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7

  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①画出横轴和纵轴(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

  ②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多少(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

  ③描点,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分别做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

  ④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

  ⑤标注好日期和标题。(日期也可不标注)

  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地推测。

  (知识巧记)统计图,类型多,条形、折线一一说。

  条形数量好比较,折线增减更明了。

  绘制折线较简单,描点连线来解决。

  完成绘图细分析,解决问题更容易。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比较各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

  4、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回答或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合理地推测。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数计算法则

  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知识点08-02

数学上册实数的知识点归纳01-19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07-25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02-02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07-26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07-26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07-26

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点07-26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