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时间:2021-03-31 16:44:39 数学 我要投稿

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学生为认识主体,以基本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认识对象的特殊认识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是学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带有较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对生动具体的事物认识较清楚,但对抽象概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却往往感到困难。

  再从认识对象来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认识的主要是客观世界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些内容虽然反映的是人类在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早期成果,但与其它学科相比较,它们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认识过程的个性特征。首先,认识主体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认识对象的抽象概括性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际操作和直观教学;其次,认识对象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学生认识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和严格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严格遵循儿童的认识发展顺序和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顺序。

  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它既是教师教的依据又是学生学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小学数学教材是连接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从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相互影响来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决定着学生学的进程,还影响着学的方法。

  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认识、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使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主动学习和掌握,把人类在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成果转化成自己的认识。这种转化,体现了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效果。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构成

  (一)教学目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有着特定的教学对象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学科教学过程,它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过程。因此,整个过程及其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都必然有其明确的目的,没有目的'或目的不明确的师生活动既不能称之为教学活动,更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要素,它不像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那样客观具体,它是以观念的形式预先存在于师生头脑里的活动结果和追求目标。由于教师和学生头脑里有了这种追求的目标,才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向前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统帅全局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同时还制约着教学活动结构的安排和教学进程的发展。

  (二)教师。教师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调控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核心要素,没有小学数学教师便没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好像教师不教学生也能学好数学,这是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本质的一种歪曲。

  3数学教学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揭示规律的发现过程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在师生、生生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再现数学家思维活动的过程,把数学的发现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的思维进入规律再发现的过程。

  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特征”的时,课始,我很神秘地说:“同学们,平时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给个机会给你们,让你们来考考老师,你们可以随便说出一个数,然后老师来判断这个数能被2、3、5当中的那个数整除。”我把学生说的数字写在黑板上,并且让学生用计算器当场验证,结果全对。当学生感到惊奇时,我说:“是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呢?不是的,是因为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兴趣。接着问:“大家观察,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样吗?我们要不要分开来讨论呢?他们各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开了。学生在讨论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特征总结了出来。

  分析步骤,注重解题的思维过程

  在解题时,教师首先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展开探索性的分析思路,逐步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解题方法,形成良好思维习惯,把所学方法进一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培养数学思维方法、意识。

  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首先提出问题:鸡和兔同笼,共有头8只,脚20只,问鸡、兔各几只?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用列表法――列出鸡有1头,兔有7头,脚有30只;鸡有2头,兔有6头,脚有28只……把所有情况一一列出,从而找出对应的正确结论。接着我提出,除了列表法外,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的方法呢?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我再引出假设法、提脚法,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身临其境,启动思维,促进数学思维方法、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如何优化05-27

如何优化数学教学过程05-26

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18篇)08-28

小学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1-20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学随笔07-31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9-24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设计06-16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改革04-04

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