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

时间:2021-07-06 13:11:26 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去3.15元;如果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去4.20元。现在买甲、乙、丙各1件,需要花多少钱?

  买甲3件,乙7件,丙1件,花3.15元①

  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花4.20元②

  要想求出买甲1件,乙1件,丙1件,共需花多少钱,必须使上述①与②中对应的“件数”相差1。

  为此,可转化已知条件:

  将条件①中的每个量都扩大3倍,得:

  买甲9件,乙21件,丙3件,花9.45元③

  将条件②中的每个量都扩大2倍,得:

  买甲8件,乙20件,丙2件,花8.40元④

  所以,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要花的钱数为

  9.45—8.40=1.05(元)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2

  深圳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2——化大为小找规律

  对于一些较复杂或数目较大的问题,如果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们不妨把问题尽量简单化,在不改变问题性质的前提下,考虑问题最简单的情况(化大为小), 从中分析探寻出问题的规律,以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解数学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归纳,我们也可以叫做“化大为小找规律”。

  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提示:先不考虑10条直线,而是先看1条、2条、3条

  直线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块?

  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第一条直线:分成 2 块

  第二条直线:分成 2+2=4 块

  第三条直线:分成 2+2+3=7 块

  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我们发现这样的规律:

  =2+(2+3+4+5+6+7+8+9+10)

  =2+54

  =56(块)

  这就是说,10条直线可把长方形分为56块。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3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分类

  分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特别是在计数、数个数的问题中,分类的方法是很常用的。

  可分为这样几类:

  (1)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共4条,分别是:

  AB,AC,AD,AE;

  (2)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共3条,分别是:

  BC,BD,BE;

  (3)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共2条,分别是:

  CD,CE;

  (4)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即DE。

  一共有线段4+3+2+1=10(条)。

  还可以把图中的线段按它们所包含基本线段的条数来分类。

  (1)只含1条基本线段的,共4条:

  AB,BC,CD,DE;

  (2)含有2条基本线段的,共3条:

  AC,BD,CE;

  (3)含有3条基本线段的,共2条:AD,BE;

  (4)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1条,即AE。

  有长度分别为1、2、3、4、5、6、7、8、9、10、11(单位:厘米)的木棒足够多,选其中三根作为三条边围成三角形。如果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11厘米,那么,共可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提示:要围成的三角形已经有一条边长度确定了,只需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设这两条边长度分别为a,b,那么a,b的取值必须受到两条限制:

  ①a、b只能取1~11的自然数;

  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11 一种

  2、11 2、10 二种

  3、11 3、10 3、9 三种

  4、11 4、10 4、9 4、8 四种

  5、11 5、10 5、9 5、8 5、7 五种

  6、11 6、10 6、9 6、8 6、7 6、6 六种

  7、11 7、10 7、9 7、8 7、7 五种

  8、11 8、10 8、9 8、8 四种

  9、11 9、10 9、9 三种

  10、11 10、10 二种

  11、11 一种

  1+2+3+4+5+6+5+4+3+2+1=36种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4

  将一根长为374厘米的铝合金管截成若干根长36厘米和24厘米的短管。

  问剩余部分的管子最少是多少厘米?

  提示:从题目的问句看,应抓住“最少”二字来思考,先考虑没有剩余,再考虑剩余1厘米、2厘米……

  (1)如果把这根长管截成若干根两种不同规格的短管后没有剩余,那么374应该是4的倍数,因为两种短管的长度36厘米、24厘米都是4的倍数,但374不能被4整除,所以没有剩余不可能。

  (2)如果截成若干根两种不同规格的短管后只剩下1厘米,根据36、24都是偶数,“偶数的倍数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偶数”可推知,原来铝合金管长应为奇数,这与管长374(偶数)的条件矛盾,所以,剩1厘米也不可能。

  (3)如果最后剩下2厘米。这种情况有可能。374÷(36+24)=6……14。这说明两种都截6根余14厘米,这时需要调整:少截一根24厘米长的,加上14,24+14=36+2,正好合一根36厘米长的,还剩2厘米。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5

  在“平均”二字中,“平”就是“拉平”,也就是移多补少,“均”就是相等。“平均”二字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使每份数量都相等。因此,移多补少是我们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的重要思考方法。

  新光机器厂装配拖拉机,第一天装配50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装配5台,第三、第四两天装配台数是第一天的2倍多3台,平均每天装配多少台?

  用四天装配总台数除以4,综合算式为:

  [50+(50+5)+(50×2+3)]÷4=52(台)

  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假设每天都装配50台,那么四天一共多装配5+3=8(台),把这8台平均分成四份,8÷4=2(台),

  因此,平均每天装配50+2=52(台)

  综合算式为:50+(5+3)÷4=52(台)

  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角钱,问甲应收回多少钱?(以分为单位)

  4角=40分

  40× 3=120(分)

  120÷ 8=15(分)

  15× 5-40=35(分)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6

  对于那些缺少条件,看上去无法回答的问题,经过全面深入的思考,分几种情况来讨论,是可以找到问题的完整(全部)答案的。

  例一 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00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出发对开,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距80千米?

  例二 在连续的49年中,最多可以有多少个闰年?最少应该有多少个闰年?

  49年中有几个4年,一般就有几个闰年

  在通常情况下,连续49年中有12个闰年。

  49年必须是连续的`。但它没有规定这49年的起止时间。

  但,当第一年是闰年时,最后一年也正好是闰年

  例三 把一根竹竿垂直插入水中,在竹竿上刻上一个记号表示水深;再把这根竹竿掉过头来插入水中,也刻上一个记号表示水深。已知两个记号相距10厘米,是水深的十分之一。求竹竿的长。

  一种:水深:10×10=100(厘米)

  竿长: 100+100+10=210 (厘米)

  另一种:水深:10×10=100(厘米)

  竿长:100+100-10=190 (厘米)

  例四 一根铁丝可以弯成长、宽分别是4厘米、3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弯成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4+3)×2=14(厘米)

  14 ÷8=1.75(厘米)1.75 × 1.75=3.0625(平方厘米)

  (4+3)×2=14(厘米)

  14 ÷7=2(厘米)2 × 2=4(平方厘米)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7

  【抽屉】1、难度:

  王阿姨给10个小朋友分蛋糕,无论怎样分,至少有一个小朋友可以得到两块蛋糕,问:至少有几块蛋糕?

  2、难度:

  有一箱苹果,老师分给25个小朋友,无论怎样分,至少有三个小朋友能得到两个苹果,问这厢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好好想想再来看答案吧,答案第二页

  【抽屉】1、难度:

  王阿姨给10个小朋友分蛋糕,无论怎样分,至少有一个小朋友可以得到两块蛋糕,问:至少有几块蛋糕?

  【教学思路】有十个小朋友,如果有十块蛋糕,这样每人可以得到一块,有十一块蛋糕,就至少有一个小朋友分到两块。

  2、难度:

  有一箱苹果,老师分给25个小朋友,无论怎样分,至少有三个小朋友能得到两个苹果,问这厢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教学思路】班上有25个小朋友,如果有25个苹果,这样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一个;如果有28个苹果,就多出3个,这多出来的三个就可以发给这25个同学中的任意3个.这样就有3个小朋友会拿到2个苹果.所以这箱苹果最少有28个,随意分给小朋友,才能保证至少有三个小朋友能得到两个苹果。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8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 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 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例1.张叔叔劳动 3天,得工资20 元。照这样计算,他劳动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得工资多少元?

  我们在解答这道题时,如果和解答前面两道例题一样,先求出一个单位的数量,也就是先求出 张叔叔平均每天得工资多少,就要计算203,203等于多少呢?

  我们目前还无法算出它的结果。那么,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呢?我们换一个角度去 思考:因为30天是3天的303=10倍,所以,张叔叔30天的工资就应该是他3天工资(20元)的10倍,就是20xx=200(元)。

  列综合算式 解答:20(303)=20xx=200(元)答:可得工资200元。

  例的解法是归一问题的另一种解法,与前一种解法比较,只不过是在计算中改变 了运算顺序,就是把20330改变成20(303),计算结果不变。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9

  含义:在不少计数问题中,要很快求出结果是比较困难的,有时可先从简单情况入手,然后从某一种特殊情况逐渐推出与以后比较复杂情况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逐步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叫递推方法。

  问题:线段AB上共有10个点(包括两个端点),那么这条线段上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线段?

  分析与解答:从简单情况研究起:

  AB上共有2个点,有线段:1条

  AB上共有3个点,有线段:1+2=3(条)

  AB上共有4个点,有线段:1+2+3=6(条)

  AB上共有5个点,有线段:1+2+3+4=10(条)

  ……

  AB上共有10个点,有线段:1+2+3+4+…+9=45(条)

  一般地,AB上共有n个点,有线段:

  1+2+3+4+…+(n-1)=n×(n-1)÷2

  即:线段数=点数×(点数-1)÷2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0

  甲、乙、丙、丁与小强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甲赛了4盘,乙赛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盘。问小强赛了几盘?

  解:作表3-2。

  甲已经赛了4盘,就是甲与乙、丙、丁、小强各赛了一盘,在甲与乙、丙、丁、小强相交的那些格里都打上√;乙赛的盘数,就是除了与甲赛的那一盘,又与丙和小强各赛一盘,在乙与丙、小强相交的那两个格中都打上√;丙赛了两盘,就是丙与甲、乙各赛一盘,打上√;丁与甲赛的那一盘也打上√。

  丁未与乙、丙、小强赛过,在丁与乙、丙与小强相交的格中都画上圈。

  根据条件分析,填完表格以后,可明显地看出,小强与甲、乙各赛一盘,未与丙、丁赛,共赛2盘。

  答:小强赛了2盘。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相关文章: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07-18

解题方法小学奥数07-18

小学奥数经典题目解题方法07-18

小升初奥数的解题方法07-19

小升初奥数解题方法08-07

奥数解题方法揭秘08-07

关于奥数的解题方法08-02

关于小升初奥数解题的方法08-07

初中奥数常用的解题方法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