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片

时间:2022-07-14 00:28:50 手抄报图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片精选

  中秋是我们中华儿女重视的传统节日,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不太了解中秋,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中秋手抄报活动。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希望大家能喜欢!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片精选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1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2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3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4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5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内容一

  1、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4、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5、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7、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8、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9、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0、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内容二

  宋朝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即钱塘观潮。由於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每当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锁,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吾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气势:「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

  元朝

  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汉化甚深。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到了明朝,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

  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於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饼必须是圆,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下绘月轮桂殿,有一兔人立捣药於其中。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中秋节又是团圆节,所以纵使有归宁的女子,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团聚。

  明朝

  至於明人赏月的盛会,则有张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作了下面这段极其风雅记述。《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僮、走空之辈,无不麟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渔阳参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字句,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清绵,与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初中生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片】相关文章:

初中生中秋主题手抄报图片07-13

迎中秋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图片模板07-13

初中生中秋节手抄报图片设计精选07-14

初中生手抄报图片防溺水主题设计07-14

初中生中秋手抄报图片07-12

中秋节主题手抄报图片07-13

中秋的手抄报精简的设计图片07-13

月圆中秋手抄报设计图片07-13

初中生的中秋手抄报模板图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