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注释诗词

时间:2023-07-24 15:40:23 炜玲 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注释诗词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注释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注释诗词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篱;往常时俯仰承权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山也爱咱。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钓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鉴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涧。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倾昆化顶上看。身安,倒大来无忧患;游观,壶中日月宽。

  注释

  [一]早朝:清早起来朝拜皇帝。封建时代,百官事先集于殿廷,等待早朝,叫做待漏。王禹偁的《待漏院记》对此作了细致的描写。

  [二]秉笏立丹墀(chi):拿着朝笏站在红色的石阶上。彤墀,古代王宫前的石阶,以红色涂饰。

  [三]俯仰承权贵;看权贵们的颜色行事。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四]笞(chi)杖徒流罪:古代的刑法。笞,用竹杖或藤条打人的背部或臀部。杖,用木棍打背脊、臀部或腿部的刑罚。徒,没收为奴录的刑罚。放逐,流放。

  [五]风花雪月:这里指描写四时景色的诗文。

  [六]山因云晦明:言云来山就昏暗,云去山就明朗。

  [七]云沙:即平沙,地势较高的沙地。

  [八]山家:山中人家,多指隐士的住处或僧人的寺观。

  [九]“我爱山”三句。这是化用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句意。行踏,行走。

  [十]“严子陵”句:见前邓玉宾之子《雁儿落带得胜令》。

  [十一]十姜太公:即吕尚,字子牙。相传他在磻溪(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钓鱼,到八十岁才遇上了文王,并辅助他灭了商朝。

  [十二]“贺知章”句:唐诗人贺之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新唐书·隐逸传》:称贺“求周宫湖数顶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镜湖,即临鉴湖。阵游《鹊桥仙》:”镜湖原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此用其意。

  [四]“柳子厚“句:唐代的大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后,纵情山水,写有《石涧记》等,因涧在石渠之南,故名”南涧“。又有《南涧中题》的诗。

  [十四]傀儡棚:即戏棚。此指人生大舞台。

  [十五]壶中:指酒壶之中。

  创作背景

  从曲词的内容来看,这首曲子当是作者隐居历城时的作品。张养浩隐居历城是在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时五十二岁。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幅生动逼真的山水图画,也是一首赞美自然风光的优美歌曲。作者以优美的文句形象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契合无间的美好画面。

  前段“雁儿落”从云山的映衬关系上,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首二句,写高山之上,云雾缭绕。云隔断了山,山衬出了云的飘逸和轻盈;因为云而山势更巍峨险峻,因为山而云行更袅娜多姿。作者采用中国画中的横云断山,意到笔不到的画法,以文字作画,气象万千,美不胜收。次二句,更进一步从显隐、高低的角度来表现云山相依赖而逞其美的妙境。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呈现出变幻之美。这四句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因为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所以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 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短短四句,极显变幻之致。云雾山中,碧空响晴,神奇诡异,未可控揣。此是“无我之境”。

  后段“得胜令”是“有我之境”。“倚仗”二句,写人的瞻顾不已。“立”字写尽了作者对云山景色的无限眷恋,注目而观,生怕放过了这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致。作者站在云海之中,纵目远望,大有飘然欲仙之态。“回首”二字,写作者的四顾不暇。作者已登至半山腰,回首看山中景致,景色一片恬静、平和,山上鹿眠猿戏,分明是人迹不到的世外桃源。“云霞”二句,写作者对山中景色的眷眷深情。在作者看来,山中的云霞开合,晦明变化,以及麋鹿山猿,茅草野花,都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令人爱怜。如此超然物外的心情是过去所不曾有的,可见作者一时间似乎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愁,完全陶醉于云山景色之中了。结尾写作者边走边看,细味山色景观,渐渐地感到物我交融,人山之间似乎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从而造成了物我浑然一体的交融境界,完成了这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这是作者理想的退隐生活,事实上有着浓重的主观色彩。

  名家点评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曾永义《黑暗时代的自由颂——元人散曲》:“《雁儿落带得胜令》是从云山的美好对大自然的礼赞,写得很清新明丽,看出他岁月的优游。”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此带过曲描绘了一幅云山缥缈的优美图画,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写景由远而近,自上而下,层次分明。云与山物与我融为一体,清新明丽,令人心旷神怡。用拟人手法写云山,堪称妙笔。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本曲末句意境与之相似。”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1329),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武宗朝,入拜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被免职。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辞官归隐,此后屡召不赴。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致力于治旱救灾。到官四月,劳瘁去世。追封滨国公,谥文忠。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散曲多写归隐生活,寄寓对时政的不满,怀古和写景之作也各具特色。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以及《归田类稿》《云庄集》。《全元散曲》录其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数二套。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注释诗词】相关文章: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原文及赏析10-18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春花闻杜鹃》赏析09-10

雁儿落兼得胜令原文赏析10-14

元曲《双调·落梅风》赏析11-04

苏武慢·雁落平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双调·蟾宫曲·春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9

双调忆王孙·赏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长亭怨慢·雁|注释|赏析10-14

飞花令诗词01-12

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诗词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