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百文网手机站

对《走出诗词创作的误区》的看法

时间:2021-06-23 13:53:12 诗词 我要投稿

对《走出诗词创作的误区》的看法

  一、文不对题

对《走出诗词创作的误区》的看法

  文章的题目是《走出诗词创作的误区》,这也是该文的立论。而拿出来的论据却是“应制诗过于泛滥;旅游诗过于平庸;赠答诗过于随便;即兴诗过于寥落。”这四句话到底与诗词创作的误区有什么关系,滕先生并没有讲明,尽管罗列了那么一大堆不厌其烦的文字,但误区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讲清楚。滕先生的四个“过于”充其量只对时下诗词的弊端进行了一些归纳,但决不是“误区”。遍读古人名诗名词,大致内容都没有跑出“应制、旅游、赠答、即兴”的内容,只是有所创新罢了。如果滕先生认为今人写的诗词与这些内容有牵连,那这个“误区”是古人划定的。其实,不管今人还是古人,只要你在这个地球上活动着,你的所思所感,所经所历是走不出这八字“误区”的。“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就是这个道理。

  二、杞人忧天

  这个小标题可能言重或武断了一些,但愿言重和武断成为事实。

  滕先生在文中首先说:“现在全国诗词写作队伍已有百万之众,即以每人每年发表一首诗计算,一年的产量就是全唐诗的二十多倍。这能说是繁荣吗?不能。”平心而论,改革改禁,古典诗词这朵文苑奇葩在现代人精神生活中又开始绽放了,短短时间内涌现出百万之众的写作队伍来,这能不叫繁荣吗?你又说:“诗词创作的繁荣,只能靠好诗来维持。用废话套话写出来的诗,再多也没有用。”这话看似有理,其实不然。如果你对现代古典诗词进行了通读,可圈可点的好诗好词决不在明清之下。随便拈一首“阳台不见旧盆花,换了垂帘密密遮。知否人从楼下过,十年尘土未停车”(《乘公车过故人楼下》杜随),把它放在全唐诗中又能逊色到哪里呢。在网络诗词故乡、中华诗词、诗三百、菊斋、红袖、天涯、榕树等一批知名古诗词论坛上能找到很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好词来。没有读到好诗不等于没有好诗。只是写作群大了,好诗的比例相对少了而已。愚以为,现代人写出来的好诗词放在唐诗五万首中并不一定比唐诗逊色多少,当然上乘之作超过唐诗宋词的几乎寥寥。也不知滕先生到底读了多少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更不知滕先生是否有一双识诗识词的慧眼,仍然不知滕先生沙里淘金的本领多大?

  尽管诗词繁荣的两个层面滕先生都波及到了,转而又人为地将之割裂开来。牙与舌相违是好事,相磕却不是好事。

  《唐诗别裁》和《唐诗三百首》是我们先人从浩如烟海的唐诗沙薮中费力淘出来的,当然是金子。而对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却还没有人这么费力地做这项工作。因此,笼统地说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一无是处,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那也不是客观的,没对照哪来的发言权?虽然时下出现了无数的所谓精品年鉴,那只是“山头”而为,决不是庐山的真面目。滕先生没必要为时下古典诗坛面临的现状忧心,你想象的不是那个事。你分析的`原因存在,你的忧心却是多余的。诗艺功夫差和你所说走进误区的人,假以时日他们自会走出“误区”的,用不着你去作杞人忧天状当头棒喝,使之惊醒,

  三、例不出众

  先看看滕先生例举的这些所谓好诗的例子吧:

  当年炮火震渔村,爆竹今朝万户闻。

  同是硝烟长不散,两番心事最惊人。

  ——陈振东

  蓦地惊逢咫尺间,豪华果是梦中颜。

  我今来此无他愿,了却相思四百年!

  ——王端诚

  一方赤土寒生色,半壁孤城水自流。

  ——孙传松

  夜幕忽撩天一角,万家灯火见渝州。

  ——张榕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贾岛

  滕先生为了说明诗要有感而发,拿出了一些古代人、当代人和现代人写出的好诗好句作例证。这恐怕只是滕先生个人心目中的好诗好句的标准吧,如果把这些诗句放在古人诗堆里或现代人诗堆里,愚以为不过中人之作。如果滕先生认为这些诗都是好诗的话,那么,你这篇文章的出炉也就不奇怪了,在现代的文人中自以为是,以愚诲愚的事屡见不鲜。这几个例子说穿了只是不坏,但决好不到哪里。象这等质量的诗仅网络诗坛就多得不可胜数。选材、艺法、角度、情感溶入、精雕细琢等等新而不奇。况且拿出来的这些例句也没有跑出你所说的“八字”误区。至于说黄景仁一生写过不少绝句,但《历代诗歌选》只选了他“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一首,这能说明什么呢?《历代诗歌选》也是一小部份人的“山头”行为,过一百年后这本书的认知度到底有多大,现在很难说。但黄诗在有清一朝取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这倒被现代人肯定了的。

  四、自难其说

  从滕先生这篇文章开头的架式看,诗要留名,不能留名,不如不写。然而你在结尾中又以诗的形式作了个附注:《赠诗狂用其黄鹤楼原韵》,诗曰:

  雕虫小技莫矜夸,何诩诗章具九霞。

  妄认寰瀛无剑敌,应知穹昊有云遮。

  未逢彩笔投君梦,难获文星降汝家。

  斗胆狂言惊八极,不如归去抚琵琶。

  这有点象医学上的以毒攻毒,准确地说是古文中的矛和盾。愚若问:以子这矛,陷子之盾,何如?我看滕先生还不怎么好回答。

  科举取消以后,作为古典诗词的功利作用就已经微乎其微了。现代写诗我估计90%的人是为了消遣,或者说是爱好,兴趣也行。既然不掺杂什么功利,留名亦可,不留名也罢。但是任何人无权剥夺这种爱好或者兴趣。其实,我也认可大多数诗诞生和消亡基本上是同一个时间,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对于留名来说,是一种悲哀,对于作手自身来说,是一个过程,准确地说是一种获得快感、愉悦或释放的过程。我身边生活着一群退下来的老干部,他们是太祖时代的遗臣旧吏,扛过枪、吃过糠、左过右过,批人过亦被人批过,其人生的经历和阅历是十分丰富的,退下来后,他们之间很大一部份人赖以交流就选择了古诗词这种工具,看着他们的自娱自乐,我打心底羡慕。他们的诗写得不太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他们的选择和爱好并没有错。可网上偏偏有一部份好事者出来指手划脚,“老干体”这个词字面上不坏,如今在网上却成了一种贬义的称谓。正于滕先生所说的“斗胆狂言惊八极,不如归去抚琵琶”,这是什么话呀。即便是劣等诗词,作为写手达到了愉悦释放的目的也就完成了其使命,并没防碍什么人吧,你大言“狂八极”叫人归去“抚琵琶”,难道琵琶就是人人会抚的并且抚得可以留名的吗?难道你写这诗时文星就降到了你家?真是岂有此理。

  儒教的精华是中庸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包容性,滕先生的包容性在哪里?我没看出来,起码在这篇《走出诗词创作的误区》一文中没有体现出来。本朝太祖当年一语封杀古典诗词三十多年,我认可他老人家是无意的,幸好你不是太祖。这也算是现代古典诗词写手的福音了。

【对《走出诗词创作的误区》的看法】相关文章:

走出英语作文误区07-23

如何走出数学笔记误区07-02

关于走出英语学习误区的方法07-10

如何走出英语学习误区方法03-10

如何走出数学学习误区07-03

走出英语作文的三大误区07-24

浅议诗词创作的规范04-12

毕业生怎样走出求职误区04-02

走出雅思写作TASK2的误区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