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百文网手机站

对中国企业文化前景的看法

时间:2021-12-05 15:39:25 企业文化 我要投稿

对中国企业文化前景的看法

  落实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国企业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企业文化前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企业文化前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就在国有企业界火了一阵子,虽然国有企业界对企业文化关注较多,但很多企业领导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许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国有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文化

  国有企业文化从形式上讲,它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讲,它反映了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讲,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注重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作为包装企业的价值理念存在,它不是宣传企业的价值理念,而是要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国有企业文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形态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内容,其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文化。纵观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多于实证分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根据。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运行,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企业文化是影响和决定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力,正如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所说:“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可见,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经济文化,而且是一种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

  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强竞争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它群体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文化。可以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生存发展,而推出的“以人为本”的凸显人文关怀的经济管理模式,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为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

  首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既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也不是复杂到“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国有企业文化内容往往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如不同企业的价值理念绝不会完全相同。同一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可见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简单的“复制”与“克隆”,所以,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科学的确定企业文化内容。

  其次,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有企业的目标和任务考虑国有企业文化的模式。世界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文化,尤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是潜移默化,长久不断充实发展和在认同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建设。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就要冲出陈旧观念,习惯及制度的束缚。企业文化要保持先进性,只有把握其本质,与时俱进。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这就是说国有企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企业文化的模式。

  第三,根据国有企业的内部现实条件和外部客观环境,形成国有企业的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共性,即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侧重在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同时,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特征又不相同。国有企业要博采众长,因企而宜,其中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发展,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风格。

  国有企业要有战略观念,持之以恒建设国有企业文化

  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以下发展战略观念:

  ①市场观念。市场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现代市场观念,坚持一切为了客户的思想,敏锐地把握市场脉搏,以富有独创性的生产经营占领市场。

  ②效益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要求企业自负盈亏的经济形态,国有企业的投入和产出都必须经过经济核算,这要求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并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创造最佳效益。同时,不仅单纯追求最低的创造成本,更要力求使产品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之和达到最优化。

  ③竞争观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普遍的自然法则,也是市场的竞争规律。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公平竞争,合法竞争的竞争观念。在21世纪,传统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被崭新的人才竞争、速度竞争、时间竞争等竞争形式所取代。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竞争观念的指导下,率领全体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

  ④信息观念。信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传播性、反馈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业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只有那些对信息具有敏锐洞察力,迅速应变力的国有企业才能担负起在现代竞争和未来竞争中获胜的历史使命。

  ⑤人才观念。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获取、保留优秀人才,做到以人为本是国有企业战略发展中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⑥信誉观念。信誉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上所享有的声望,具体包括产品信誉和社会信誉。信誉至上,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观念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⑦服务观念。国有企业必须树立“大经济”的全面服务观念,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在内的完整的、全面的超值服务观念。

  国有企业不仅要积极强化以上发展战略观念,还要从以下方面积极探索,持之以恒地不断建设和创新国有企业文化:

  第一,突出重点,塑造灵魂。企业文化其理论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多彩,但其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是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它们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

  第二,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国有企业要着眼企业发展战略,让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被企业全体员工所共享,就必须在本企业范围内广泛宣传倡导,形成共识,贯彻落实。

  第三,领导带头,身体力行。国有企业领导者是国有企业文化的龙头,要塑造和维护国有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本身就得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这种价值观。领导者要充分发挥倡导作用、典范作用、推动作用、创新作用,既要注重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也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并不断创新。

  第四,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要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并去实践不断变革、完善。

  第五,树立榜样,典型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将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性探讨研究,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思想熏陶,始终把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弘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

  第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人类已跨入一个全球整合的时代,即全球一体,全球沟通和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给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要求:

  一是精心设计国有企业文化内容,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不断实现企业文化提升。这要求国有企业对每个发展时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进行整合,从正确、全面理解把握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精心提炼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战略等价值理念,并迅速转变成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去,大力抓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最终推动国有企业价值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

  二是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文化发展后劲。在知识经济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要想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全球各方面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情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国有企业文化。

  三是国有企业要重视中外企业文化冲突,建设“合金”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外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成就一种“合金”企业文化已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国有企业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要自觉地借鉴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企制宜,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建设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有企业个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一是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世俗化的人文精神不同,中国的人文精神侧重于伦理教化,而中国人文精神的最经典的表述就是“以仁化人,以道教人,以德立人”,这是儒家伦理之将人“文”化或以“文”化人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二是与西方的分析思维相对照的整体思维方式。强调天人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协调观就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做到“适度”,以“中庸”为好。所谓的“求致和”就是要求人们互相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文化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政治色彩浓厚,是一种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的企业文化,企业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社会组织。

  第三,注重伦理道德,表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不是以客观经济效果作为价值评判的依据,而是以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作为衡量的菡本价值准则。

  第四,“人治”、“情治”与“法制”相结合的非制度型的企业文化。第四,企业个性不鲜明。我国的企业文化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实质上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政治思想,第二部分是伦理道德,第三部分是经营管理方式和企业内部氛围,其中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占了最重要的位置。我国企业文化之所以形成这种注重伦理道德的特征,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伦理文化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集权管理模式的滞后效应。

  中国企业文化的哲学性质

  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理论,这种趋势的发展势必具有潜在的、深刻的历史、经济根源,正如树无根不活,企业文化无根不立。在中国早期的整套理论体系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着基础和渗透的作用,同时对经济、政治、社会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儒家文化。  中国有句俗语:“小胜考智,大胜考哲。”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中庸、知行等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建立的根基有三个方面:

  宇宙人生的真相——“一体论”。“一体论”源于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既分又和,非一非异。天不是人,人不是天,所以相分、非一;但人又是天的产物,又内在统一,所以又相和、非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企业和雇员的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就有如天涵盖人,而人的活动又会改变天。虽然雇员的短期目标可能利己性多一些,但从长远的角度讲,这种短期目标会最终与企业的长期目标汇集,带领企业向前发展,所以企业和雇员应该同存共生,互利互惠。

  人类应有的态度——“天下为公”。“人之为人本于天”,人的本性即天性,天性是无私的,是公正的,是公平的。“天下为公”代表企业是各方面利益的协调和统一,企业运作的一切因素都应以企业的利益为前提,对于企业资源应平等的运用和分配,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人类最基本的品德——尽孝报恩。“孝”是儒家文化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天地大道的直接体现。“人之行,莫大于孝”,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孝”不仅是中国基础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且也是现行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导人的这种自发性,儒家文化的尽孝报恩思想能够解决人的自觉和自我约束的问题。因此,在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人就成为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文化的主体和建设核心就应以人为本,建立和健全人本管理机制。


【对中国企业文化前景的看法】相关文章:

对于企业文化的看法和理解03-23

浅谈企业文化的“中国病”06-25

企业文化的“中国病”范文06-23

中国物流发展前景07-13

关于几大留学热门国对中国高考成绩看法07-17

企业文化师的社会价值与职业前景06-26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06-23

中国的企业文化特征都有哪些03-09

关于中国的企业文化是什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