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百文网手机站

企业文化与品牌的论文

时间:2021-12-05 16:26:34 企业文化 我要投稿

关于企业文化与品牌的论文

  企业文化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不断增值的重要标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企业文化与品牌的相关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企业文化与品牌的论文

  企业文化与品牌的论文篇1

  企业文化对品牌的影响力

  1、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既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又是渗透到品牌经营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企业文化通过产品、品牌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以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并努力将文化效应转化为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企业经营品牌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品牌蕴含的文化只有与消费者所属的文化相适应、相一致,才能得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才能引起消费者与品牌的共鸣,消费者接受了文化,也就接纳了品牌。

  2、文化力对品牌的影响和作用

  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品牌中的文化内涵成为其标志和灵魂,发挥着重要的市场营销的作用。这种无形的“文化力”影响和遍及现代社会经济运营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消费者的意识和行为,为企业打造强势品牌,增加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2.1文化力对品牌的导向作用

  消费者不只是简单地购买产品,同是也在选择一种观念和态度,当面临不断增加和日益多样化的选择时,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就变得更加受制于对其钟情的品牌除了对产品品质和价值上的认同外,有一种力量正有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这就是品牌文化的作用。名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力的导向性体现在对某种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导向,从而影响消费者消费观念。“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办学模式,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创下了民办高校的品牌。

  2.2文化力对品牌的增值作用

  现代产品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产品观念,把产品看成是由核心产品组成的一个系统组织,而不仅仅是一种有使用价值的有形的物质。文化恰好适应了这种产品概念和消费趋势,使得产品有可能超越其物质意义而成为某种精神象征、地位体现或感觉符号,产品品牌的价值因此而提升了。品牌的价值增加无疑为其在竞争中增加了获胜的砝码和获利的源泉。这也是众多企业立名牌、创品牌的原始动力。

  3、建设企业文化,打造强势品牌

  在打造品牌时,企业必须重视以科学的策划为其注入文化灵魂,这样方能打造出强势品牌。优秀的品牌具有良好文化底蕴,消费者购买产品,不只是选择了产品的功效和质量,也同是选择了产品的文化品位。创建品牌就是一个将文化精致而充分展示的过程。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文化起着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使品牌更有内涵。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一家企业若想打造出自身的强势品牌,都必须注重并持之以恒地致力于品牌文化的建设。

  3.1正确的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之魂,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对其自身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认识问题。这种自我认识构成了一个企业特有的精神特征,从而也决定了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经营理念更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贡献社会,建立起具有远见性的经营意识价值观,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3.2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任何组织的活动中,人都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指通过教育感化使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有一个统一、清晰的认知和认同,并将这种认知和认同自觉地当作自己一言一行的行为准则,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企业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员工文化建设,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个人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地统一起来,努力发挥员工个人的潜能,激励员工实现工作价值和个人价值,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3.3建设学习型企业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的竞争、员工素质的竞争。而员工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型企业更强调弘扬自我创造、善于学习和共同管理的风气。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是企业在激励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赢得竞争的重要保证。从经营者素质到员工素质,从产品质量到管理技能,从产品生产到市场营销,从环境的建设到产品开发无不渗透着浓郁的文化因子,无不体现着企业形象。企业的良好形象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经营财富,以“品牌效应”来赢得社会公众与消费者的支持。

  企业文化与品牌的论文篇2

  企业文化与品牌塑造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向了品牌竞争,一个企业没有品牌,就等于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因此,研究品牌以及品牌衍生的文化内涵,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现有成功案例,从全新的角度剖析文化内涵、探讨打造机制,全力塑造M50品牌文化形象,有效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和产业调整。

  一、企业品牌文化研究背景

  品牌,即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货物或劳务的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其核心作用在于标志本方产品,从而与其他产品产生归属区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已逐步发展为一个复合型概念,品牌的定义也由最初的生产厂家扩展为包括品名和标志等在内的多元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可口可乐、麦当劳、海尔、苹果等便是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其品牌名称朗朗上口,品牌标志简明清晰,为市场消费者营造了亲切、舒适的品牌观赏感。

  而品牌文化,是在品牌的积淀中、产业的发展中、公司的进步中逐步形成的精神层面内容,它以品牌为原型,融入更多文化因素,目的在于更好地突显品牌特征、彰显品牌区分度、传播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品牌文化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寒,其至少包括三类内容:

  1、基本的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品牌口号、品牌歌曲、品牌吉祥物等;

  2、充分的品牌推广策略,包括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网络营销、市场份额等;

  3、丰富的品牌外延涵义,包括品牌保障、品牌感召力、品牌公益化、企业发展规划等。

  总体而言,品牌是品牌文化的基础,是品牌文化核心和关键因素:品牌文化是品牌的提升,是品牌得以市场化、通俗化的有效途径,更是进一步凝练企业发展规划、传播企业发展理念的有力载体。因此,品牌文化是在品牌创立、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品牌”与“文化”的有机融合,研究品牌文化要以品牌作为内核,推广品牌要打造品牌文化,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我国品牌以及品牌的发展曾在国际上处于滞后状态,直到大约1990年,我国由传统的国有体制经济逐步转型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记激烈,企业争夺战硝烟不灭,消费者才有能力向产品提出更多要求。与经济一同蓬勃发展的不仅是人民的购物乐趣,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需求。这些新需求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更指明了突破口,为此,我国各大企业在国际著名品牌的带动下,开始努力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文化成本投入在产品生产、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客户服务等环节上,通过赋予产品文化和人性化的丰富价值,将人类的价值观、情趣、取向融入产品内涵,使产品成为文化的载体,以此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价值认同与社会识别等人文需求,从而从情感上触动消费者,提升消费欲望。至此,品牌已经提升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人们也真正认识到竞争土地、竞争机器的传统时期已经远去,现今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便是品牌。

  二、企业品牌文化研究意义

  研究品牌以及品牌衍生的文化内涵,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现有成功案例,提出塑造品牌形象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

  1、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明确品牌文化核心要素,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2、分析成功案例模型,扬长避短,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隶属于上海纺织位于苏州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近代工业老厂房改建的M50艺术产业园,M50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调整,当前也面临着品牌文化的塑造问题。当前,M50在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活动下,已经具备了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的架构,还需要进一步梳理现有基础,形成统一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M50文化内涵和市场形象,从而推动我国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综合而言,通过研究国内外典型案例、总结一些经验,落笔于M50的品牌文化塑造工程,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三、企业品牌文化发展评述

  有关品牌文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18世纪80年代左右,欧洲管理学家对企业文化定义介于组织行为和企业战略的“中间地带”,但很快这一想法便被当时盛行的战略热熄灭,大量学者坚信企业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不应该分开,企业的战略将最终直接决定组织行为与企业文化的定位。到19世纪末期,有关品牌的研究已经逐步完善,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进步。管理学者在品牌文化结合组织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品牌文化在组织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品牌文化在组织行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最终去向。在这一阶段,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金·S卡梅伦和弗里曼联合发表的《关系与效益》,明确了品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深远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发展迅速、现代化变革逐步推进,我国大量企业逐步认识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并将打造品牌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植入公司管理纲要。不过,早期我国缺乏理论积淀,单纯效仿国际品牌的打造方式,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文化的本质,导致大量品牌虽然朗朗上口、家喻户晓,但却无法真正走入民心、促进消费。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开始认识到这一误区,开始对品牌文化的内涵和品牌文化的实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此时,我国品牌文化与社会发展、品牌文化与企业管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近些年,人们消费理念逐步完善和科学,一般商品均能够满足消费者常规的功能性需求,此时,消费者提出了对产品文化的渴望,这一渴望不但要求企业创新产品内容,更要求企业家在现有产品中提炼内涵、突显特征、彰显地位。如今,针对我国品牌文化的研究逐渐成熟,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支持的方法得到重视,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果。

  798艺术区成功的因素不仅包括区域特点、政策扶植、时代背景,还包括文化展示与流通功能、民众参与与艺术家共享、文化经历的产业互动、丰富的生活领域产业入驻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打造了798特有的文化内涵,推进了798的发展进程。随着比利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西班牙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美国佩斯画廊、林冠画廊等国际大型艺术机构纷纷入驻,798艺术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如今它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或艺术现象,也不仅仅是“文化冲突和共存”的平台,它已经发展为一个集文化、艺术、经济于一体的复合产业,也正因为其特有的文化根基,导致其具有极强的植入能力和品牌效应,从而对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变化都有快速反应。目前,798的'发展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压力,M50艺术产业园更应该积极吸取以798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成熟园区发展精髓,结合M50品牌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提出科学客观、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品牌文化打造策略,推动M50品牌快速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再注活力。

  四、研究主体

  (一)M50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M50原址为20世纪30-80年代老工业纺织厂遗留工业厂房,如今是一个位于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实体艺术产业园区,占地42余亩,拥有入驻客户140家左右,其中包括部分知名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机构、及很小一部分商业配套等。为推广品牌,M50积极拓展资源,目前已经具有以下优势:

  1、成立M50表演工作坊,出品话剧《浮生记》、《我会半夜之前来》、《国家安全》等,其中《浮生记》累计共巡演30余场次,取得广泛市场效果:

  2、开办吾灵小小画家坊,面向对象为3-6岁学习艺术绘画课程的儿童:

  3、自06年起,每年出品一首园区主题曲,风格每年不同,有效提升了M50品牌知晓度:

  4、自07年起,每年举办CREATIVE M5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由知名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策展人等组成的评委,面向全国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

  5、设立M50联合开幕日,在上海双年展、艺博会、上海当代等艺术活动期间,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

  6、搭建吾灵网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和线下活动信息;

  7、建立M50创意空间,为无法入驻园区的客户提供优质展览:

  8、建立M50创意产品实体店,提供吾灵网创意产品的实体体验:

  9、开办《ART IN SHANGHAI》双月刊艺术资讯类刊物,免费在上海40余个艺术空间、星级酒店、精品酒店免费领取;如今,M50已经不再局限于园区空间的艺术铺陈,正满载着对整个创意产业链的向往,围绕“艺术、创意、生活”的品牌核心价值,努力绘制多样的艺术创意面貌,打造创意机构、创意品牌、创意产业。目前,M50除园区运营外,还对外承接各类设计、场地租赁、礼品定制、创意活动等业务,全面提升品牌文化形象,让“创意”成为一种风尚,走入百姓生活。

  (二)M50品牌发展制约因素评述

  M50品牌文化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针对于时尚园区的企业文化内涵、如何挖掘时尚园区的企业文化、如何正确树立企业文化、如何进行品牌塑造等问题仍有一定欠缺,具体表现为对产业背景和场地原型利用不够充分、知名艺术专家加盟力度不够、艺术产品有待丰富、艺术生活化力度不强、活动系统性不足、新媒体手段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三)M50品牌发展规划建议

  1、借力原型及历史,提升M50品牌文化内涵

  原型其实就是文化的载体,用文化原型来创建与传播品牌,其实就是在传播品牌的特定文化。品牌的创建与文化的塑造,其根源都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对文化理解得越深,越透彻,就越容易把握其中的真谛和要素,也就更能够将品牌与文化有机结合。打造M50品牌文化,要依据其市场定位和产品概念,关注其文化背景元素和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整合、延伸,使得原型历史与现代品牌密不可分,最终将品牌的个性精神与文化价值理念完美体现。

  M50立足于纺织厂原址,纺织产业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M50提倡创意生活,这与原本的工厂文化虽有差别,但大方向一致。因此,M50应该借力工厂原型及历史,彰显人类发展历程,渗透时代文明印记,从而展示出人类永恒主题一一生活与艺术并存,怀旧与创新并存。M50品牌目前过于重视对现有文化的宣传,而对纺织厂原型的故事演绎度不够,建议M50将纺织产业与艺术创造相结合,以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资料和改善生活水平的精神资料进行融合,以时尚的形象彰显原型历史,以动人的故事突显品牌发展过程,以永恒的画面带领消费者认可M50品牌文化。在这种结合历史原型、文学原型、艺术原型以及文化原型本身的途径下,创建文化品牌与塑造品牌文化就更加顺畅,也就会更加迎合人心。

  2、多元艺术形态,扩大M50品牌业内影响力

  M50作为时尚文化品牌,其艺术水平是影响品牌业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M50要打造成为规模庞大、水平高潮的画廊聚集区,这不仅要求大量著名画廊和设计师的入驻,更应该以宽阔的心胸,提供多元艺术交融的平台,以其领域内“创新结合”为特征,扩大品牌影响力。

  M50现有140家入驻产业分别为画廊、工作室、设计机构等几个类别,其产业面不够广泛、产业间关联度不够密切,品牌业内影响力不够。合作、资源互补、双赢将是我们品牌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搭建更广高多的服务平台,让创意在M50交汇,提升M50品牌的影响力。

  3、丰富艺术产品,增强M50品牌市场吸引力

  M50品牌文化主打创造,创造是推陈出新,也是生活改造。目前,M50已经具有了一定创意产品,但产品形态比较单一,产业链不够严密。为增强品牌市场吸引力,M50应该进一步发展艺术产品生产,让艺术产品更能走进日常生活。比如,M50中很大一批受众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的需求较为广泛、需求度较为强烈、时代特征比较明显。M50可以深入挖掘年轻人需求,提供能够彰显M50品牌文化的艺术产品,不仅包括书包、油笔、书签、配饰等,还可以包括价格适中的床单、厨具、餐具等家具用品,让艺术产品不仅活跃在艺术业内人士身边,还要走入人类生活起居。同时,M50艺术产品销售渠道应该更加广泛,不但在线上提供产品信息、线下提供产品体验,还可以与著名文具生产厂家、创意产品生产厂家联系,将艺术产品真正推入市场,增强品牌市场吸引力。

  4、服务全体社会,打造M50品牌公益化形象

  M50品牌文化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品牌文化,并非高屋建瓴、甚至高不可攀。为此,M50不但要做好服务社会的工作,完善推广艺术、提供艺术平台的职能,还要努力营造社会化、百姓化形象,在这一方面,M50可以凭借其经济实力和艺术平台,为有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必要的帮助,打造公益化品牌形象。

  比如,M50可以在某艺术院校开展资助活动,为优秀艺术类学生提供奖助学金,支持他们的艺术事业发展:同时,M50可以在大型活动中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鼓励大学生参与实习或参与组织工作,以此让M50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更具有市场感召力。

  5、开展系列活动,增强M50品牌战斗力和延续性

  M50品牌文化推广活动已有了明显的成效,比如话剧演出、主题歌曲等等,但是推广活动大多是分散的,没有主线。因此,建议M50将现有的推广活动精炼、整合,形成以季度为阶段的品牌活动主线,比如第一季度开展DIY创造艺术系列活动,第二季度开展品牌歌曲戏剧活动,第三季度开展公益平台活动,第四季度开展大型画廊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增强品牌推广活动的整体性,还为品牌广告和市场形象提供了更好的素材,让新老消费者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增强品牌战斗力和延续性。

  6、采取新媒体手段,全方位传播M50品牌文化及形象

  M50品牌文化推广不但要通过实地店的方式,还要借力互联网新媒体手段。现在M50旗下吾灵网站活跃性一般,网站信息更新频率不高,网站活动邀约力度不强。因此,要加强互联网应用,完善网站建设,加强页面更新速度,增强活动倡导和邀请力度;同时,要对以往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更好的推广品牌形象。除互联网之外,M50还可以作为赞助商加盟一些时下流行活动,比如滑板比赛、服装设计大赛、绘画创作大赛等,以冠名的方式加强品牌宣传,并以大型活动为平台,宣传M50品牌理念,全方面传播品牌文化。

  五、总结

  M50艺术产业园在种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活动下,已经具备了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的架构,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沉淀,因此,为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M50文化内涵和市场形象,推动我国艺术事业蓬勃发展,有关企业文化和品牌塑造的研究还丞待进一步拓展。

  企业文化与品牌的论文篇3

  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融合

  一、对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认识

  企业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企业在管理、经营过程中、根据特定的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变化格局,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来的被大多数人员共同认可、理解并接受的理念、信念、要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它所表明的是企业所执行的经营理念、手段、方式方法和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及企业目标,企业文化既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又体现着企业的文化品牌,是集约束、导向、融合、凝聚、娱乐和辐射等作用的综合体。在企业的管理手段中,企业文化是一种柔性管理。但正是这种柔性,正好弥补了企业刚性制度管理的不足,具有消除员工对制度约束力的排斥这种缓冲剂作用,是提高员工对制度贯彻执行,企业实现有效管理的粘合剂。这种具有亲和力的企业文化,一经企业员工认同,就会发挥出一种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命运、目标等方面的巨大能量,进而激发起他们为企业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甘愿奉献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另外,企业文化建设遵循的是“以人为本”,核心强调的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所以说,企业文化真正体现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要实现企业价值,就必须实现价值观念的统一,只有实现企业价值观念的齐心协力,企业才能成为凝聚人心、具有战斗力的大家庭。而企业的品牌,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组合体,它既包含产品、效益等硬指标,又包含服务、信誉、企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单就企业形象而言,是指企业在社会和消费者中产生的何种印象,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和经营中对社会、对消费者的责任体现,也就是人们对企业的评价。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良好的形象所铸就的企业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笔巨大财富,它对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有着巨大促进作用。在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与品牌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的作用同等重要。他们不仅仅是企业内、外部形象的展现,更重要的体现着一个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品牌的铸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他不只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综合水平的整体体现,品牌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才是品牌,这种品牌最终才能体现出这个企业的一种潜力巨大的价值。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属文化范畴,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存在方式都与文化息息相关。但在文化表现方面却有所不同,其具体表现为企业文化建设一般分为核心理念、制度与行为和文化群体三个层次;品牌文化则包括三个方面,即品牌精神、品牌传播和目标消费者,只有企业文化的不断充实、完善,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竖立起良好形象的丰碑。

  二、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动力。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不断增值的重要标志,品牌是文化变为先进生产力的实践成果。因此,我们要想在新常态下求突破、谋发展,就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要在新常态下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必须因时制宜、因企制宜,以大政方针、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基点,制定出既符合行业改革和发展要求、又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文化建设目标,进而拿出具有可操作性极强的企业文化建设方略。其次是在企业文化理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一些与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相适应的新思维。第三是做好任务、目标的落实工作,把促进企业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理念付诸于具体工作之中。第四是针对不同的企业,根据其规模,推出不同的文化提升重点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工作。

  二是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加大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的比重。品牌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体现着企业信誉、经营理念等方方面面,是企业与市场对接的一个重要桥梁。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方式的不断出新,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各时期的品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企业文化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也不断日益显现。特别是在当前各种竞争日益剧烈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把塑造企业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当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来抓,不断为打造企业品牌创造良好氛围。

  三是要坚持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根,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魂。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赛跑,已越来越多地把文化理念渗透其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由最初的规模、效益竞争发展成为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竞争。文化是品牌的主动力,品牌既是企业文化的标志,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其内容涵盖了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品牌的建立与运营,时时刻刻要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联,两者都要常抓不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是要将品牌作为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品牌建设全过程。品牌的物质基础是产品,其精神力量是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文化一方面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另一方面又渗透到品牌建设、经营的整个过程,是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的体现。企业文化是通过产品、品牌将价值拓宽到整个文化领域,以实现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提升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将文化效应转化为生产力,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实已经表明,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竞争的实质则是文化竞争。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远期规划中,必须把品牌作为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来抓,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各种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与品牌的论文】相关文章:

企业文化与品牌战略的论文12-25

企业文化对品牌效应的激励思考的论文07-08

企业文化对品牌塑造的影响12-08

企业文化对品牌建设的影响12-19

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关系12-16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对比12-29

关于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11-29

企业文化品牌理念标语06-18

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形象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