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研修 百文网手机站

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的区别

时间:2022-03-25 14:56:11 总裁研修 我要投稿

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的区别

  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事实上由于很多学者只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导致在一些文献中出现了把两者混为一谈的现象。所以在正视二者联系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它们加以区分,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们来指导实践。

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的区别

  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的区别

  一、从教学与课程的角度来看

  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区别,如果要区分课程与教学,我们要从探讨两者所涉及的层面进行分析。就课程而言,我们要从教育系统、学校教学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这三个不同层面进行讨论,而有关教学的讨论,我们则往往会将焦点主要集中于教师教学的微观层面,少有在学校整体教学的层面笼统地探讨某一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的问题,就更难从整个教育系统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细致的教学问题。

  二、从学校发展方面来看

  教学领导是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学校领导范式,强调教学的合作与控制;课程领导只强调教学的合作,突出分享的理念,重视领导权的多重来源。教学领导者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指导性领导范式,既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与被领导者的合作和对教学活动的指导,又强调对被领导者的管理控制。而课程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与被领导者的合作,对被领导者赋权,共同参入领导,共同分享权力。课程领导重视领导权的多重来元,主要是因为领导主体的多元化,各级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都可以是课程领导的主体。

  三、从关注的层面看

  教学领导往往只局限于教学层面,课程领导倾向于从更广阔的范围内关注课程问题和学校中复杂的.人际互动。教学领导关注的层面主要是学校层面的教学问题,而由于我国的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所以课程领导关注的范围更广,另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需要学校中的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参入,课程领导相对教学领导,更注重与学校中的人员关系互动。

  四、从二者所必备的知能来看

  课程领导者除了要和教学领导者一样掌握有关教学的知能外,还需要掌握课程发展方面的知能。课程领导者和教学领导者一样必须掌握课程与教学的知能,包括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课程领导者还需要掌握课程发展方面的知能。因此,课程领导者必须扮演提供相关人员参与课程规划的机会,推动学校内部教师的课程领导,保持持续性的课程对话,形成关心课程发展的专业社区,确保学生学习的品质

  五、从领导手段来看

  教学领导往往通过直接改变有关条件来影响课程与教学的效果,而课程领导则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能力来达成教学领导直接达到的目的。教学领导者主要通过以下领导手段直接改变相关条件来影响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为教学一线服务;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使师生乐教乐学;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共建和谐校园,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课程领导者则通过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水平,并通过赋权共同参入领导来培养教学领导者,通过这些教学领导者达到课程与教学的效果。

  总之,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相比,它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所强调的重点也更为全面,而后者只注重凸显某一方面,关注面相对较小。正如教学和课程是两个既相对独立又有紧密联系的领域一样,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也是既有自身规定性又相交融的两种领导过程,只不过教学领导的诞生要比课程领导早一些。所以,既不要过分夸大二者的联系,也不要刻意标榜二者的具体差异,而应该将教学领导和课程领导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二者之间产生分力,而是迸发出更大的合力。

  【拓展阅读】

  一、教学技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学法指导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练习,怎样做作业,怎样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数学概念、算理、法则、公式等各类基础知识的学法研究也属于这个范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习数学要会读、会听、会想、会说、会写,“会想”也就是会“思考”,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只有让小学生眼、耳、手、口、脑都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强化求同、求异思维对比训练。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思维活动,所以教学要创设间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参与。在思维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解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内容让学生逐步把握对应、假设、转化、化归、集合等数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将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实践、探索,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与课外实际结合起来,学会发展,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阅读是获得书本知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就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第一步,是养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关键一环。

  二、教学的领导本质

  强调“领导”而非“管理

  领导者需要塑造他人目标、动机和行动,需要有很高的智慧、充沛的精力和高超的技巧。而管理是有效地维系现行组织的运作,虽然管理也需要技巧等,但其总功能是维持。显然面对个性丰富的学生群体,教师为学生描绘目标愿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似乎“领导”更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从工作动机和行为方式角度来看,管理强调的是控制过程,是对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这些功能的实现,以一种非人性化的态度来达成目标,更多注重的是任务因素;而领导则以一种积极的、个人的态度来影响追随者达成目标,更多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和作用。

  廓清教学艺术的边界

  第一,领导艺术赋予教学有边界限度的艺术属性。“教学是一门艺术”容易过分夸大个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而导致随意性的出现。而“领导”一词却能起到很好的限制作用,“领导”本身就带有价值判断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具有领导意识,扮演领导角色,充分探求领导科学,遵循基本的领导规律,合理运用领导理论,有效掌握领导策略,努力提升领导技能,也即教学领导是一种有效的科学化领导。因此,“领导”并非随意化的操作,而是科学性的充分体现。

  第二,领导艺术兼具人文关怀。“教学是一门领导的艺术”虽然强调领导的科学运用,但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注重主体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一是作为领导者需要个性化运用领导规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避免机械化思维,做到基于科学但不囿于科学,达到“无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则”的境地。二是认识到领导的对象也即追随者的个性和主动性,教学中讲究因材施教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第三,领导艺术更有逻辑连贯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领导艺术”来反映教学本质,此时便将抽象的问题进一步具体化。一方面,科学规律和规范对领导进行约束,使成为有纲可循的科学性行为,而非一种随意性行为。另一方面,复杂的教学活动又要求领导注重个性化和主动化,而非墨守成规。二者的结合才能有效避免“唯科学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面出现。

  第四,领导艺术具有实践可行性。纯粹讨论教学艺术是一种理论上的探索与表达,是使得教学的属性论断停留在观念上的设想和理论偏好的一种倡导阶段。“教学是一门领导的艺术”则将这一问题转化为教学活动的艺术属性展现于“领导”活动之中,从而“领导”成为有效操手,也反映了教学本质。可见“领导”无论是作为理论术语还是实践术语,都具有极强的张力,能更加凸显出理论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