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00字

时间:2018-04-15 10:10:15 中小学辅导 我要投稿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00字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朗读者第七期的300字观后感,欢迎阅读。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00字

  【1】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00字

  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告别的人有太多太多,大部分人印象最深的都是与至亲的告别。但对于姚晨来说,提起“告别”,她首先想到的却是那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朗读者》第七期节目中姚晨与我们一起讲述她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4岁那年,姚晨就独自一人北上来到北京求学。二十多年来,在火车旅途中、在小影楼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在刚生完孩的那段时光里,姚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遇见与告别,结识了一波又一波陌生人。这些在姚晨生命中短暂出现的面孔到现在都时常出现在她的脑海中,现场姚晨坦言:“我觉得可能没有这些人,我的人生轨迹会被改写,会是另一番景象。”

  当年报考北影之前,姚晨曾有一段时间无处可去,好在之前勤工俭学时认识的一位“胖姑娘”收留了她。直到现在,姚晨还记得那个名叫王栋的“胖姑娘”的小屋在北京六环外的一个远郊小村里,当时一进门,姚晨直接吓了一跳,“我觉得那个房间的宽度可能就这一张沙发这么宽吧,摆了一个木板,下面用一些东西垫起来,就是一张床。”在那个现在看来甚至“不太适合人居住”的小屋里,姚晨和“胖姑娘”一起挤了一个月,“基本她睡就占了三分之二的床,然后我占了三分之一,趴在墙上睡。”虽然时隔多年,但谈起那段经历姚晨依然记忆犹新。

  姚晨朗读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献给那些萍水相逢却给了我们温暖的人。阿长是鲁迅家的保姆,她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大大咧咧,却也心细。月嫂魏姐与姚晨朝夕相伴三个月,短短时间,却让一个家庭收获很多温暖。姚晨希望小土豆记住,他的一生会遇到千千万万人,而在他出生时便有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一直爱着他。

  【2】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00字

  这期的主题词——告别,非常应清明节,但是告别其实有好多种,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说的,文学作品写了多少年,其实就是一篇文章,那就是“生离死别”。

  关于告别,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正如董卿所说,有些时候,告别是主动的选择,有些时候告别是被动的承受,她说,那我们如何面对告别呢?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告别意味着新的开始,有了告别,我们才知道人生是值得珍贵的。

  这期正好处于清明期间,让人不由得会想念逝去的亲人们,而好几个朗读者也正是送给他们死去的亲人们。

  第一个朗读者是姚晨,她朗读的是鲁迅的文章,“阿长和《山海经》”,送给那些生命中萍水相逢却给过我们温暖的人们,是呀,萍水相逢的过客在我们一生当中会经历很多很多,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走丢了,走散了,或许你都想不起来你们最后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但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或许是对这种关系的最好解读吧!

  第二个朗读者是清华生物系的高材生程何,中度抑郁症患者,她现在从事的是音乐剧译配的工作,和她一起朗读的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刘阳,他们共同朗读音乐剧“我,堂吉诃德”,年轻时就应该为自己喜欢的事努力一次,他们做到了,送给他们已去另一个世界的朋友——罗颖珊。

  第三个朗读者是曹文轩,他是华人世界第一个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的中国人,他是北大教授,他朗读他的作品“草房子”片段,送给他亲爱的父亲,他说没有父亲,他就不可能走入北大,不可能走向文学道路,不可能坐在美丽优雅的董卿女士面前来谈告别,告别无处不在。

  他说告别有好多种,但是诀别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告别,与亲人的死别最让人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

  第四个朗读者是演员李立群,他朗读的老舍的作品“我的理想家庭”我想会是好多人的理想吧!

  他说理想的家庭必将在理想的国度内。说到生死,印象深的一点是他和儿女们说的“如果奶奶走了,就磕头,不要哭,让奶奶安安静静的走”,他将来走的时候儿女们也这么做就好!

  第五位朗读者是演员张国强与参与马里维和部队的官兵代表们,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此情此景下连演员张国强都哽咽难语,每一个官兵都是好样的。

  在与他们的聊天中,他们说到,每个人走之前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真的是视死如归啊。他们一起朗读的是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送给他们牺牲的战友亮亮,看着他们的叙述,听着他们的`面临的环境,真的想一想在生死面前还有什么大事呢?

  最后一位朗读者是作家王蒙,他说告别有两种,一种是时间的告别,一种是空间的告别,每一种告别我们只有面对,八十多岁的老人,看惯了生死,见多了生死,更容易想的开。他说虽然告别会给我们带来酸痛的体验,但是也会丰富着我们的生活,面对告别,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他朗读的是“明年我将衰老”,送给他故去的妻子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

  整个这期节目看下来,让我们对于告别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告别其实无处不在,所以看淡生死,好好活着就是我们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

  犹记得这句话“人世间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每一次再见都可能是再也不见!”所以告别真的是无处不在,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走丢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忘了,人世间过客有之,至亲有之,知己有之,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好好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光,因为“下辈子我们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今天正好清明节,天气也都在为人们的思念渲染着气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都要学会告别,与过去的自己,与已故的亲人,与所有消失的一切告别,有一句话叫做“向死而生”,以前一直不懂,这期节目看下来,我懂了,那就是在告诉我们虽然明知道死亡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虽然每个人都不可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笑对生活,依然要学会告别,依然要从容面对。

  告别是一段结束,也是一段开始,所有的告别,不管我们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它都会发生,面对告别的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因为有可能每一次再见都会是永别。

  逝者已逝,只留下生者长相思,多少年来,已经见过很多的生死,尤其听到同龄人的事更是让我觉得活一天我们都在赚一天,活一天我们都要好好的过一天,或许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吧?

  为什么活着呢?为了不枉我们来过这个世界一次,为了好好的体验一场,为了好好的学会告别,为了我们的丰富的精彩的人生!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谁都没有重来的机会,告别无处不在,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与过去的自己在告别,随时随地都可能经历亲人的告别,没有任何办法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唯有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感知。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今天这个节日也是我们很好的对孩子死亡教育的契机,中国人避讳死亡,但是死亡谁也无法逃避,与其躲躲闪闪,不如坦然面对,不然有一天你让他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去?

  清明寄哀思,从容去告别,愿生者珍惜,愿逝者安息!

  【3】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00字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朗读者》第七期“告别”

  朗读者:曹文轩

  一个喜欢孩子的人是心地善良的,一个坚持为孩子写作的人是内心纯净的。作为儿童文学家,他用精雕细琢的诗化语言撰写童年,让优雅的思想内涵启蒙未来。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他桃李天下,培养了刘震云、陈建功等一批优秀学生;作为国家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主编之一,他用行动催生着阅读的成长。曹文轩,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一具有“儿童文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作家。而他多年创作的根基、引路人是自己的父亲。在《朗读者》,他要讲述儿时与父亲的回忆、告别家乡的父亲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朗读者:姚晨

  她是“微博女王”,“时髦孕妇”、“时尚辣妈”。她勇敢的秀出自己的幸福,自信、踏实、快乐写满她的笑容。回首青春的过往,从《武林外传》到《潜伏》,从舞蹈到电影,从福建到北京,一路走来,一路精彩!她将怎样告别生命中萍水相逢的人?

  朗读者:维和英雄

  别人都在问“为什么是我?”的时候,他们在问“为什么不是我?”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不仅参加了联合国从筹划到成立的全过程,而且在推动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自1990年以来,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数万人次。在执行维和任务过程中,中国军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做事拼命、认真是他们的习惯;“绝不放弃为祖国和军队去战斗的机会”是他们的誓言。又是谁,怎样用生命中最后37秒,挽回了战友们的平安?

  朗读者:程何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剧中文版,像《音乐之声》《猫》《妈妈咪呀》,几乎全部都是经由她之手翻译而来的。程何是一位年轻的译者。而她翻译的对象,是近些年逐渐被大家熟悉并喜爱的艺术形式——音乐剧。她被保送清华生物学博士,却放弃了这条道路。她告别安逸,选择冒险:音乐剧这条路看不到结局,但“要为心而工作,而不是为生活”。

  朗读者:王蒙

  时代裹挟着一颗不老的心灵,困苦折不断梦想的翅膀。历经苦难后的永不言败是他的个性,乐观、风趣、激情、睿智,令人感佩。风雨后的一唱三叹,腾挪跌宕中的沁人心脾,他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呐喊着《青春万岁》;他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品透了《一辈子的活法》,八十多岁《这边风景》依然独好,他就是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

  告别北京,告别新疆,再告别妻子,79岁的王蒙回头打量39岁的自己,也让他思考在新疆度过的16年时光。他觉得今天的作家王蒙与那16年大有渊源。“维族人有句极端的话:‘人生在世,除了死亡以外,其它都是塔玛霞儿(玩耍)!’”他说,“这样的人生态度,对我影响深远。”

  朗读者:李立群

  李立群是受到戏剧文艺青年们顶礼膜拜的大师,会说相声、能演小品,电影电视拍了无数。他是活跃在荧屏上的不挑戏、不等戏的拼命三郎,也是在西餐厅做过表演秀的影帝,他说“酸甜苦辣都是享受人生”,面对告别,他又会与我们分享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4】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00字

  写下这个题目,是在看完《朗读者》第一季第7期之后,对朗读者曹文轩老师在节目中所展示出来的与父亲的一些经历和事情,有一些特别的感触。感触他个人在童年时的那些经历,感触他与父亲的事迹,更感触他在《草房子》中所描述出来的那种与父亲间的相互的、特有的、真挚的情感。

  在我的印象中,我对于父亲没有太多的特别记忆。就像现在父亲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之间仿佛也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一样。在为数不多的记忆中,让我最深刻,也是经常想起的是我在父亲腿上玩的那件事。不记得具体是什么事情了,只记得那天家里来了客人。大家都坐在堂屋中说话,我来到父亲身边让他把双腿伸直,然后我把头枕到他的双脚上,把双脚伸到他的胸口处,倒立着睡在他的腿上。隐约中,当时就有客人对我的做法以及父亲的放任提出批评。大意是说我没有规矩,说父亲对我太溺爱,对我的行为太放任。

  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在我当时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和印象,以至于几十年后,我仍然能时常想起这件事情,而且还记得那么清晰。对于这件事情,我现在想起来,既没有太多的兴奋和开心,当然也没有什么痛苦和难受。可就是这么一件我自己都觉得不值一提的小事情,让我一直念念不忘。我甚至在想,这件事情可能会伴我到老,陪我一生。有时,我也试着让自己回到童年时候的那件事情上,去感受和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分析当时的心情。我觉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一定是开心和快乐的。因为那就是父亲与孩子间的一种互动,一种交流,一种游戏。

  在我的成长中,我的另一位父亲——岳父,在我们见面不多的时间里,却给我留下了一些难忘,且让我经常愿意回忆的画面。与岳父见面和在一起的时间,总共只有三次,也是这仅有的三次见面,给我留下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记忆。

  第一次与岳父见面,是2008年的5月我与爱人回老家结婚的时候。那时我们先到的岳父家,第一次见面,岳父既没有对我表现出亲切,也没有表现出反感。在晚上吃饭时,岳父边喝着酒边说着他心里的一些想法,以及对我们的一些祝福。虽然很多话现在我已经记不得了,但当那的那些话是让我心里温暖和感动的。特别是在岳父端起酒杯要给我敬酒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激动的。这个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这是岳父对我的尊重。

  第二次与岳父见面,已经是2008年的10月下旬了。那时岳父已经生病住院二个月了,刚从重庆的西南医院转回到县医院。那次见面发现岳父比第一次见面瘦多了,看到岳父生病的样子,爱人在医院的阳台上不敢出声的大哭。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在医院照顾着岳父。一天晚上,都十二点过了,岳父说想去下面走一走,转一转。我陪他到下面一个没有人的花坛边坐着,岳父从内衣口袋里拿出一个盒烟,打开给我一支,自己也拿了一支,然后把空盒放在花坛边上。我当时震了一下,随即还是接过岳父递过来的烟,并用岳父手里的打火机给他把烟点上。我们既没有谈论岳父病情的事情,也没有说关于刚才烟的事情,而是说着其它一些无关的事情。几天照顾和相处下来,岳父对我的评价是:跟亲儿子一样。

  第三次与岳父见面,是2008年的11月14日的晚上。当天接到爱人打来的电话,她没有说话,但伤心的哭泣已经让我立刻明白:岳父是走了……当我与爱人的弟弟从深圳赶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当天晚上的8点多了。岳父已经被安放在零时搭起的灵棚中。望着岳父的遗像,我只是机械般的跪下,并没有哭。当岳父的一位生前好友把我拉起来,呜咽着跟我说着关于岳父的一些事情时,我也只能任由伤心难过的泪水在眼睛里肆意的打着转。事后,爱人拿出一张岳父写的纸条,上面可以清楚看到我的名字。虽然还有很多的字因为岳父的手已经不能完好的写字不知道是什么字,但是我知道这是对我的嘱托。不管这些嘱托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嘱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做到还是做不到,能做好还是做不好,我都必须知道,我都必须记得。

  这就是父亲。不管我们对父亲的态度和看法如何,他们都永远把我们看得比他自己还要重要。就像曹文轩老师在节目里所说的那样:“当人们看到,我父亲不停地把我背出去,又不停地背回来的时候,他们想到了,其实在我父亲的心中,有比他个人荣誉更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他的儿子。”


更多朗读者观后感相关文章:

1.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500字

2.2017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

3.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600字

4.朗读者第八期勇气观后感800字

5.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

6.2017年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勇气

7.朗读者告别观后感800字

8.《朗读者》第七期告别观后感

9.朗读者告别观后感600字【精选】

10.CCTV朗读者告别观后感第七期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00字】相关文章:

1.最新央视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2.CCTV朗读者告别观后感第七期

3.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800字

4.《朗读者》第七期告别观后感

5.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

6.CCTV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7.2017年央视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8.2017央视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9.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