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含例题)

时间:2024-04-12 13:30:07 金磊 中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含例题)

  文言文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含例题),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考生们备考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含例题)

  考点梳理

  古文阅读与品鉴的考查内容多出自于课内,且逐步向课外延伸。2016的热点题型是课内和课外对比阅读,考查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其主要考点为:

  1.相关篇目中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句读节奏。

  2.实词的词义与辨析(主要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重点是“之、其、而、以、于”)。

  3.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主要是倒装、省略句)的掌握。

  4.重要句子和语段的翻译。

  5.文章思路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6.适当的鉴赏评价,拓展迁移(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联想、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话题、观点、材料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复习指导

  由于文言文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而最可靠的方法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特别是注重书中注释和课后练习。因此复习时应注意:

  (1)梳理归纳,形成系统。就是对常见的考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如实词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虚词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

  (2)重视联系,抓“标”务本。根据课标的要求,以课本为范例,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课内向课外、由历史向现实拓展延伸,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

  (3)掌握方法,授之以渔。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是相通的,都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两者都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在解词,理解句意,文意把握,要点概括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因此,适当借鉴现代文阅读方法,有助于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此外,文句赏析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赏析时一般择其一点即可。对于谈作品感受的开放性试题要冷静思考,分析题意,按要求把思维发散开去,然后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点,扣住文中观点答、展开答。

  (4)研究试题,有的放矢。研究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命题规律,可以缩小复习范围,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的针对性。原则上近几年考过的篇目不会重复,备考时可以大胆舍弃,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复习其它篇目。此外,研究考试题型,把握命题规律,可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避免走弯路。

  押题训练一《鱼我所欲也》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 潭西南而望

  B.是亦不可以已乎 颓然乎其间者

  C.得之则生 吾妻之美我者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乡为身死而有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比 喻“义”,以“熊掌”比喻“生”,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者也”,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与“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都是指“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

  C.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D.文章采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且长句与短句相间,形成了一种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增强了文章论说的气势。

  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5.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一个论据。

  6.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结合本文内容,想想孟子的话中哪一句能够印证孔子的观点,并写下来。

  【答案】

  1.A   2.略  3.A

  4.只要言之有理,观点鲜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5.只要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二)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③景公,景公未之④行而赐之廪丘⑤,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⑥驾,辞而行。

  [注释]

  ①廪(lǐn)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说(shuì):游说。

  ④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⑤丘:孔子,名“丘”。

  ⑥趣:催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乏:贫苦,缺乏)

  C.孔子辞不受 (辞:推辞)

  D.入谓弟子曰 (谓:认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行道之人弗受 录毕,走送之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太医以王命聚之

  D.辞而行 思而不学则怠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

  B.【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善”的本性。

  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原先为了义宁愿牺牲(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二接受了。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我听说君子按照功劳的大小来接受俸禄。

  押题训练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必先苦其心志( )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

  (4)曾益其所不能(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固以怪之矣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下面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

  5.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

  1.使……受苦;明白; 通“弼”,辅佐;通“增”,增加

  2.B

  3.(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4.举例论证(摆事实)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可)

  5.国内要有坚持法度和能辅佐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答“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也可)

  (二)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

  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

  ②从事:一般属官。

  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④仇雠(chóu):仇敌。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必先苦其心志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沉溺声色

  C.及凯旋而纳之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终至一夫夜呼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愁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能使人丧失性命。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B.乙文中庄宗起初牢记父亲的遗志,在打仗前,会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父亲赐给的箭,用它去射死三个敌人。

  C.甲文中列举的舜等六位贤士都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中“可谓壮矣”“何其衰也”分别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和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的前后对照极为强烈,发人深省。

  13.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围绕“忧患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磨练意志”等任意一点来谈即可

  押题训练三《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优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因此,从选材来看,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纯属多余,可以删去。

  B.“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既主要交代曹刿的见解和主张。因此,从行文来看,文章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全文的纲领性文字,它决定了人物刻画上对比手法的运用,作为反面形象的鲁庄公一无是处,长勺之战的胜利和他无丝毫关系。

  D.在近臣、神灵、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曹刿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的共同作用下,弱小的鲁国终于战胜了强大的齐国,演绎了一段以弱胜强的佳话。

  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5.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B  2.略  3.D  4.略  5.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押题训练四《邹忌讽齐王纳谏》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14 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25.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D.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26.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 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29.【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2 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

  【答案】

  25. A 26. D

  27.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28. (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 (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29.【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

  押题训练五《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押题训练六《醉翁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丰乐亭记》)

  【注】

  ①[此]指滁州。

  ②[掇]拾取,采取。

  ③[上]皇上。

  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B.夫不能以游堕事 (堕:坏,耽误)

  C.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思)

  D.乐其地僻而事简 (乐:喜欢)

  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B )

  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掇幽芳而荫乔木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D.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A.甲文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近及远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

  B.滁人生太平之世,享山川风俗之美,安丰年之乐,这是“丰乐亭”得名的缘由。

  C.甲乙两篇游记散文,均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D.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体现了作者“与民共乐”的高尚情怀。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表述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于是每天和滁州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声。

  12.拓展探究。甲乙两文同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教益?请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押题训练七

  一、直接撰写类

  【例1】(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卷)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思路解析:这道标题的题干没有过多的情境,但提出了具体的撰写要求:一是标语要以“读书”为话题;二是拟写标语的目的是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三是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示例一:读经典书,做文明人;示例二: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

  二、情境对话类

  【例2】(2012年浙江省嘉兴市卷)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国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在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契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思路解析:此题的命题形式比较新颖,一是设置了采访情境,二是将采访型的口语交际题与标语题巧妙结合。答题时,要仔细研读语段,根据语境准确答题。第一个横线是填写采访的提问,第二个横线要求拟写相关标语。提问示例: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

  答案示例: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三、材料分析类

  【例3】(2012年湖南省郴州市卷)郴州市某中学准备举行一次“关注书包里的小零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近年来,哈尔滨、上海、安徽巢湖、云南昭通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2012年5月20日下午,湖南隆回县第二中学116名学生因食用校外流动摊点的凉皮等小零食后出现集体中毒症状。

  材料二:食品行业人士称:很多小食品标注是豆制品,但是大豆价格比较高,许多小食品批发单价在三毛钱左右,甚至更低,所以采用的真正原材料很有可能是面粉,甚至其他替代品制作。常用的食品塑料袋多为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制成,但价格较贵,廉价小食品的包装很可能使用更低价的聚氯乙烯——无毒,但根据薄膜用途加入的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害。

  材料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一旦出事,悔之晚矣。家长要明白,给孩子零食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

  (1)邻居家读五年级的小女孩月月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劝说她少吃或者不吃零食。

  (2)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以劝说和拟写标语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题的命题情境是“关注书包里的小零食”,试题所给的三则材料均与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有关。答题时,要仔细品读材料,弄清吃零食的危害。劝说的语言要文明得体,表明观点;标语语言要简洁,有宣传效果。

  答案示例:(1)示例:月月,你要不吃或少吃零食,零食制作过程很容易混入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常吃对身体很不好。(2)示例:拒绝零食,健康成长。

  四、图片理解类

  【例4】(2012年山东省济宁市卷)下图是2012年3月18日公告的“齐鲁志愿者队徽和标语”,请认真观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它的构成、寓意和宗旨。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徽标、标语理解题,答题时要认真观察,结合齐鲁志愿者活动、标语内容理解徽标的构成、寓意和宗旨。

  答案示例:齐鲁志愿者的队徽,是三个跃动的人形符号,代表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奉献社会,提升自我,三个人组成的两个心形寓意志愿者奉献爱心;三个人在快乐地奔跑,体现了“我奉献我快乐”的宗旨。

  做好标语类试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提炼和语言组织技巧外,还应注意标语要回避华丽的词藻和容易导致歧义的语言。标语中一般不可以使用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但如果恰当运用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则能收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既要亲切友善,为受众喜闻乐见,又要清新明快、生动活泼。从用途上讲,标语要起到营造气氛、鼓舞士气的作用。

  中考标语题答题技巧

  中考标语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情境,创作一句简洁、鲜明、有号召力的标语。这类题目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创意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

  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要求的标语类型、主题或情境。确保你的标语与题目紧密相关。

  2. 抓住关键词:在题目中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这些词句往往能帮助你确定标语的方向和内容。

  3. 简洁明了:标语应该简短有力,尽量在一句话内表达完整的意思。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式。

  4. 鲜明吸引:使用醒目的词汇和形象的语言,使标语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5. 正面积极:标语通常具有鼓励和倡导的作用,因此应该保持正面积极的语气。

  6. 创意独特:尽量避免使用老生常谈的表达,尝试创造性地表达观点,让你的标语更具特色。

  7. 符合语境:确保你的标语适合题目给出的具体场合和目的,比如学校活动、公益宣传等。

  8. 语法正确:虽然标语需要简洁,但也不能忽视语法规则,确保没有语病。

  9. 审美适中:不要使用过于生硬或者不雅的词汇,保持标语的良好品味。

  10. 检查修正:完成后,检查标语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流畅,是否有错别字等。

  举个例子,如果题目是要求为学校的环保活动创作一个标语,你可以围绕“环保”、“绿色”、“节约”等关键词,创作如“绿色校园,从我做起”、“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等简洁有力的标语。

  总之,实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多做练习,不断积累,你的标语创作能力会逐渐提高。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含例题)】相关文章:

【实用】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04-26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11-10

中考语文的答题小技巧02-03

中考语文题型的答题技巧08-16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07-22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15篇11-15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15篇)11-16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整理06-14

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02-03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集锦15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