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师 百分网手机站

对于高校职业指导的探析

时间:2017-08-04 12:53:14 职业指导师 我要投稿

对于高校职业指导的探析

  现今多数高校都已经推出与职业指导相关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今天yjbys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相关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哦!

对于高校职业指导的探析

  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职业指导"在媒体的曝光度也越来越高。各高校本着"以生为本,力促就业"的宗旨,职业指导工作成了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去迎接一份工作、一次面试、一条特定的职业道路,而是为他们提供可持续生涯所需的认知能力。[1]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和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切实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是大家共同面对与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职业指导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理念存在偏差

  目前在许多高校已充分认识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却存在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概念等同的误区,片面地把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同于职业指导。正是这种对高校职业指导内涵、任务和作用的认识不清,导致了许多高校把职业指导看成是一次性落实单位的问题,只要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那么职业指导就已经完成,至于这份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则很少关注。

  2、指导方式缺乏吸引力

  职业指导中所使用的方法比较单调,利用讲座和课程的方式开展职业指导。对学生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照本宣科"的单向教学方式,不能联系实际,缺乏个性化指导,案例分析不足,不符合年轻人的特点,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职业指导也往往选择在课堂中进行,形式单一,对于国内外出现的一些先进的职业指导方法未能充分借鉴和利用。

  3、教学研究相对滞后,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从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工作的内容调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做一些事务性工作。调查对象中有21.05%从事学生档案管理,55.26%负责毕业生派遣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如签发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发放报到证等。1/3左右的教师既负责开设职业指导必修课或选修课,又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咨询和生涯规划,而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研究与教学研究的教师很少。

  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认为"职业指导无法吸引人",这让高校教育工作者倍感尴尬。从侧面反映出指导人员专业化、专家化程度不高,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往往由学生工作部门和就业工作部门的行政人员或学院辅导员担任,他们缺乏扎实的职业指导知识和过硬的指导技能。职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业道德、择业技巧、收集信息等方面,关于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4、运行机制不够完善,高校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尴尬位置

  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大多缺乏系统思路、科学规划,职业指导形式五花八门,职业指导活动呈分散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职业制度化、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机制仍旧不够完善,突出的问题是尚未形成校、院(系)、任课教师、学生等各方面力量充分参与的职业指导体系,缺乏对职业指导队伍的督导、评价和激励机制,而人员编制少、经费不足等则导致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和测评工具等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匮乏,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缺失。

  5、缺乏个性和针对性的指导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许多国家把个性化教育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先决条件提到了国民教育的议事日程。而我国高校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由于主客观原因,在这方面表现为明显不足,虽然学校有职业指导部门,也有很多关于就业的'讲座,但所提供的内容大多缺乏针对性,而且所进行的多是团体性的大众化的职业指导。就业指导部门或专业咨询机构不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做不到"量体裁衣",针对不同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呈现出千人一面的指导效果。

  二、完善职业指导的思考与建议

  1.极力纠正思想理念上的偏差

  辨别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将"就业安置指导"向"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转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就业市场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不仅落实学生就业问题,还应从根本上转变学生一些观念,树立全方位的多渠道的新就业观,准确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寻找一份真正适合自己工作。

  2.改进指导方式,加强课程建设

  在课程教授的同时,增加实训环节,以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整个课程的讨论,并尝试生涯体验、试错式等新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职业指导。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专门队伍。要将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和创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 在大一新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让学生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积累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并给大三、大四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让高校学生全程参与职业指导中,让职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3、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对于专职职业指导老师匮乏的现状,高校大学生对职业指导的愿望却极为迫切。《中国大学生就业》和新浪网于2004年7月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为5.2%,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指导。这都说明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已刻不容缓,我们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高素质的专职职业指导师,从目前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来看,主力军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我们应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可以把他们建设成专职的职业指导师。学校应鼓励、支持他们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和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将他们的直接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鼓励他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走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道路,从而形成学校专职的职业指导师。

  二是聘请校外专家充实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高校的职业指导一定不能脱离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和支持,为了拓宽大学生视野,让他们对社会发展有更直接和深入的了解,可以聘请社会人事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政府组织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功校友和企业人以及法律专家等专业人士作为学校职业指导师的有力补充。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方向、行业发展特点、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求职过程中的技巧,不但可以丰富学校职业指导的形式,也能与社会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有利于推进学校职业指导的开展和学生的成功就业。

  4、积极开创新的就业门路,完善职业指导的机制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造条件,首先从政府入手,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制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法规,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职责;其次从用人单位着手,做到识才、惜才、用才,用战略眼光审视人才价值,量才使用,做到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再次从学校出发,更新观念,树立质量意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查了解社会对各专业各层次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根据自身特色及优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应用性强、知识广博、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5、实施分类指导,满足大学生个性化指导的要求

  将大学生分成不同类别,区别对待,并予以分类指导。首先根据一些职业倾向测试,让大学生对自己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对自己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估价,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素质和职业理想;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优势如条件允许;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开设职业咨询室,对有就业困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总而言之,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是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思考与摸索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最有效方法,使高校学生受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使我们每一位毕业生顺利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创职业生涯,实践人生价值,描绘锦绣前程!

  [参考文献]

  [1] 施纪华.从就业指导到职业指导的思考[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3.(3)

  孙万超.高等教育转型期高校职业指导创新研究策 [J]. 太远师范学院学报2009,3 :164-165

  李 涛.试论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0:126-127

  杨世春.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就业与创业.2010.(1)

  周 济 . 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4: 10-13

【对于高校职业指导的探析】相关文章:

1.对于国内职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分析

2.对于高职院校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研究

3.浅谈高校个性化职业指导的途径

4.职业指导师的报考条件

5.职业指导师的工作内容

6.职业指导师的职业标准

7.职业指导就业技巧2016

8.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