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剧 百分网手机站

从戏曲发音方法-“气沉丹田”

时间:2017-08-23 17:30:55 影视戏剧 我要投稿

从戏曲发音方法-“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声贯顶”,是我国戏曲、歌唱前辈们长期在演唱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戏曲发音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艺术演唱,以气运声,实现真气与声音的共振。

  “气沉丹田、声贯顶”,是我国戏曲、歌唱前辈们长期在演唱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这一名言在声乐艺术界,尤其是在戏曲界可谓家喻户晓。

  作为艺术规律,它在各种不同的剧种、流派、行当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我国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方荣翔、马连良、谭富英、高庆魁,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都得益于技术性发音的基本要领———由“ 气沉丹田”实现声贯顶。

  可以说,全面掌握“ 气沉丹田”的基本要领,是保证演唱者形成艺术风格的基础和关键。

  为什么掌握了这一方法能够成才?

  换言之,这一方法学理基础何在?

  如何准确地掌握这一方法才能使自己的嗓音发出含有气韵的演唱光采?

  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求对上述问题的解决稍尽微薄之力。

  一、“气沉丹田”的学理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一向重视气息生机,“ 文以气为主”,绘画以“ 气韵生动”为上,演唱亦以气与声谐,达到声韵形式浩然的境界。

  “ 气沉丹田”是戏曲界练声的基本要领,声腔演唱的基本功,掌握了它就会有较高的成才率,因为它符合大自然为技巧性发音配备的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和祖国医学、经络学原理。

  每个演唱者的发音器官条件各异,但是养气、用气的基本方法相同。

  艺术家具备灵性贯通之气,才可发扬嗓音光采,留下垂世的艺术演唱成果。

  (一)“气沉丹田”的经络学依据

  祖国医学经络学认为,“经络相贯布全身,通过有规律的联络交汇,构成了经络系统运行于全身气血。”

  根据这一医学原理,我们可知人的“丹田”是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 先天元气”和后天吸纳的“清气”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汇集于“ 丹田”。

  所以,“丹田”与人的元气相通,是原阳之本,真气生发之地,更是人体生命动力的源泉。

  “ 丹田”与真气循环生生不息,生命活动因此得以维持。

  所以它在生命医学上有“生命之祖”、“ 十二经之根”和“ 五脏六腑之本”之称。

  因为“丹田”是呼吸之门,又是任、督、冲三脉的发源地,还是全身气血的汇集之处,所以中国医学又称之为“气海”穴。

  如果此穴充实,就能固本强体,从而为从事其它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丹田”是人精气汇集之地,是人体内力的发源处,是“ 经络之气”的发源地,是气源动力的能量库,也是良好发音的生理物质基础。

  (二)“气沉丹田”的解剖生理学依据

  “气沉丹田”作为演唱界公认的一种成才的“基本方法”,不仅有祖国医学经络学的依据,还有解剖生理学的依据。

  从演唱方法系统看,丹田气息深沉笃实,是声带发音声贯顶产生共鸣的必要条件。

  “丹田”与技巧性发音最相关的呼吸肌———膈肌密切相关。

  膈肌是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一种同全身其它肌肉不尽相同的肌肉组织。

  它像一个降落伞,底朝上口朝下,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形状大、圆、薄且扁。

  其中间是腱膜,称“ 中心腱”。

  它富有弹性,十分坚韧,升降幅度较大,灵活、有扩张性,适应强化气息训练,具有提高呼吸系统生理机能的耐力和承受力的功能。

  膈肌又是人体内最大的扁肌,在腹腔上部占有较大面积。

  它需要很多肌肉、肌腱、韧带有机地固定,就像操控降落伞的绳索,维持生命呼吸循环的基本生理功能。

  因此,作为技术性发音的生理物质基础,膈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但它如果没有“ 丹田”内力的有力支持,就如同降落伞只有无数绳索而没有“力点”进行气流方向控制一样,是无法完成定点降落的目的的。

  “ 丹田”就是支持膈肌活力的“力点”,有了它,膈肌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在技巧性发音中发挥应有的有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