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剧 百文网手机站

戏曲演员气息训练的三个口诀

时间:2022-09-19 16:34:22 影视戏剧 我要投稿

戏曲演员气息训练的三个口诀

  同学都在演唱戏腔的过程当中,都会习惯性地用假声去演唱。说为什么会唱戏腔会比较扯嗓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戏曲演员气息训练的三个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戏曲演员气息训练的三个口诀

  “提神、扩胸、收腹”,是指练习的三个方面。可以分别练习,最后要综合一个基本动作。即:说、唱前的气息准备动作。为了便于练习,分为三个口诀。

  (一)提神

  头如顶碗气如松,直背收臀要涵胸。眉宇舒展心畅快,凝目远视神志清。

  (二)扩胸

  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胸围腰背八分满,两肩要沉不要抬。

  (三)收腹

  重吹一口缩小腹,脐做中心紧收住。扩胸绷胃稳如钟,力如爆竹声如柱。

  三个口诀的解释:

  (1)(提神):

  在气息练习中,要把提神列在第一。这是训练基础功的第一步,使精神和形体控制在全力协调状态中。反对那种自然式和松松垮垮的状态,以及从舒服出发的状态。

  (2)(头如顶碗)

  发声时,后脖颈要立住。但切忌不要外部使劲,这样就容易僵住。顶碗的的感觉是找到内部向上立的——即:有控制又不僵的感觉。就是“气出丹田觉于顶”。

  (3)(直背收臀)

  和身训一样,要立腰不能塌腰。但在练气当中,要求腰部容有弹力,所以不说立腰而说直背。收臀的两端效果会更好些。

  (4)(涵胸)

  这是民族传统的提法,就是既不挺胸也不抠胸。

  (5)(眉宇舒展)

  其作用:

  1在寻找内部控制的感觉时,避免在脸上出现狠着使劲的毛病。

  2精神状态上要求心情畅快,微带一丝笑容。这对于打开鼻腔、胸腔可以起带动作用。

  (6)(凝目远视)

  要看一点,不要看一片。所谓“视通万里红海,神聚出寸之间”。这是一种创作的境界。在这种精神集中的状态下,才能辨别内部气息控制的细微差别。

  (7)(扩胸)

  是为了树立打开胸肋,因此不用“沉气”或“储气”命名。因为“沉气”容易造成“静心”松懈的状态。扩胸是一种兴奋振作的状态。

  (8)(不觉吸气)

  养成吸气时,鼻腔、咽腔全部打开、通畅的好习惯。鼻、咽通畅可以吸气无阻,对发声共鸣更为重要。

  (9)(双肩要沉)

  形体训练的重要规范,只有在沉肩、涵胸的状态下,才能气充两肋至胸围腰背。

  (10)(八分满)

  就是充气要有余地。胸、肋、腰、背都有弹力。十分满就会出现胸肋僵死,以致全力紧张的状态,对发声有很大的害处。

  (11)(重吹一口)

  练习腹肌收缩,更明显的感觉到练习时的方法。

  (12)(脐做中心紧收住)要求腹肌收紧,不要整个蹩小肚子,或凸小肚子。应该向肚脐中心收紧。

  (13)(扩胸绷胃稳如钟)要求使气息沉着稳重如扣钟。

  (14)(力如爆竹声如柱)发声时腹肌收的`越紧,弹上来的气越集中,越有力,这就是收声如爆竹,墩实有力。

  演员要练好气息控制,学会用气,做到用多少,有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要做到:忙中取气,快而不乱。停声待迫,慢而不断。

  气口不仅是指换气,偷气。还有个抑、扬、顿、挫结合感情的问题。要想发挥内在感情,就要把气口安排好,运用好。气口不仅是技巧,也是技术。一般说来,气口可按在断句之处。但决不是每一断句之处都需要换气,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语意的作用而定。

  一个字也许一口气,十个八个字也许一口气。不完全是从语句的长短,字数的多寡上去分。要为造成念段的声势、气氛而服务。

  例如:京剧《法门寺》贾桂念状的“贯口”。演员要把:“据状上告,伏求俯准,提案讯究,务得确情,以雪沉冤。尔重生命,则衔接之私,永无即极矣,卺状啊”!这三十七个字中的前三十四个字在不换气的情况下,一气呵成。缓气后,紧接着在“卺状”两个字后又缓一大口气,为的是把“啊”字的高音催上去。造成全段的高潮!又如绕口令《喇嘛和哑巴》中的快口:“也不知是提了着鳎鰢的喇嘛,拿鳎鰢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鳎鰢?还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拿喇叭打了提了着鳎鰢的喇嘛一喇叭!这五十一个字也要求演员在不缓气的情况下,干净利落的一起呵成,为念段的收尾造成声势、气氛!

  气口运用得好,演员念得舒服,观众听的痛快。没有充沛的气息和换气的技巧,就不可能念好台词、唱好唱腔。

  戏曲基本知识

  【声腔】戏曲名词,某些戏曲剧种或剧中的腔调由于在音乐或演唱方式上具有较多的共同特点,一般把这些关系密切的剧种和腔调统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声腔的形成大抵是某些古老剧种流传各地,同当地剧种结合,或同各地语言、音乐结合产生支派的结果。如昆腔发展出北昆、川昆、湘昆等,汇合而成为昆腔的声腔系统。自明迄今,影响广泛的声腔有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等。

  【四大声腔】1明中叶流行的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等四个戏曲剧种的合称。这四个剧种对后来一些地方戏曲的兴起和演变有很大影响,后世称之为四大声腔。2清乾隆年间的四大声腔指南昆、北弋、东柳、西梆。3明代以来,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各自形成了影响广泛的声腔系统,现在一般称之为四大声腔。

  【脚色】传统戏曲中根据剧中任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而划分的人物类型。如一般男子称生或末,老年妇女称老旦等。各具表演上的不同特点。近代各戏曲剧种大都以生、旦、净、未、丑为基本类型,并各有分支,如生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又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演员往往专演一种类型的脚色,因而形成各种专门行当。习惯上脚色同行当通用,如旦脚也称旦行。与“角色”通。

  【行当】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如京剧有生、旦、净、丑四个总的行当,每个行当中又有细密的分支,如生行又分老生、小生、武生等。旧时还有专演举龙套的“流行”和专司武打的“武行。

  【生】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扮演男性人物。除元杂剧外,宋元南戏及明清传奇,都有这行脚色。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常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此后各地方戏曲剧种中的生行,大都根据所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表演上各有特点。

  【旦】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扮演女性人物。大都根据所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划分为许多专行,如青衣、花旦等

  【净】俗称“花脸”、“花面”。

  【丑】“小花脸”、“三花脸”

  【唱念做打】见复习资料

  【闲情偶寄】见前

  【吴江派】】明末戏曲流派,一些戏曲作家在格律上拥护沈璟的主张,模仿他的风格,被称为“吴江派”

  【临川派】明末戏曲流派,有些戏曲作家模拟汤显祖的文词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