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百分网手机站

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2017-06-12 14:44:46 人力资源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管理

  在组织管理 中,管理者可以运用集合起来的有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管理其实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在这三者之间,只有人是有能动作用的因素,财和物需要通过人去进行管理,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对人及人的行为的管理。因此,只要把人的因素管好了,其他因素也就管好了。所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对人的管理。人才,是每个企业成功及发展的要素。没有一个成功企业的发展不以人才为重,没有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以人才为本。人才是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的管理人,以充分调动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做到人尽其才。

  对人的科学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人性 的基本看法,从根本上影响着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所以,对人性问题的理论探讨,几乎是伴随着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的。19世纪末以来,随着管理科学的长足发展,先后出现了以下关于人性假设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人物的“经济人 ”的人性假设理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梅奥为代表人物的“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下面我们对管理学的人性理论逐一作介绍。

  一、“工具人”的人性假设与管理

  “工具人”的人性假设产生于管理学尚未正式形成的时期。“工具人”的人性假设,严格地讲,还未形成系统的人性理论,它只是在当时绝大多数管理者思想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

  “工具人”的人性观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械的作用没有多大的区别,管理的任务,就在于迫使工人像机械一样去工作。因而,被管理者成了被动的生产工具。在这种观点指导下的管理方式,就是“大棒式”的管理,这种“大棒式”的管理主要是应用各种各样的处罚手段进行强制性管理。在这样的管理下,工人生产劳动积极性和效率是有限的。

  二、“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科学管理

  “经济人”这种人性观产生于早期管理学阶段,“经济人”的特征概括如下:

  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人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下,人是被动地受组织的操纵、激发和控制而工作的。

  3.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必须善于干涉他所追求的私利。

  4.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情感。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泰勒所提倡的“时间——动作”分析的出发点是就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对工人的思想感情则注意甚少。泰勒甚至对于工人不像牛那样愚蠢而感到遗憾。他认为,如果工人真能像牛那样愚蠢,就可以让他们俯首贴耳地按照他所设计的那套标准动作进行工作,工作效率也许会更高。泰勒还认为,工人做工完全是出自金钱的动机,或者是为了避免受惩罚。因而,在他的管理思想和具体管理措施中,主要以金钱或处罚来调动和维持工人生产积极性。

  “经济人 ”的人性 假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意反映人的经济需求,认为人的经济需求是客观的、基本的.,是人劳动工作的根本性动机。这表明管理 学者开始扭转把工人作为“工具”的落后的人性观,从经济的角度寻求人的工作的最主要的动机,不再把人看作完全被动的“工具人”,转而从经济的角度寻求调动工人生产、工作积极性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经济人”的人性理论比“工具人”的人性观大大前进了一步。

  三、“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霍桑实验

  “社会人”的人性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人”的人性理论认为,工人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动物,对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只是“工资”、“奖金”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如尊重、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因而,满足工人的社会性需求,往往更能激励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社会人”的人性理论代表人物梅奥教授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梅奥教授等人认为,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在决定工人工作效率因素中,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管理中的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

  “社会人”的人性观不仅看到了人具有满足自然性的需要,并且进一步认识到人还有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等其他一些社会需要,后一类需要比前一类需要层次更高。较之“经济人”的人性理论,无疑是又前进和深入了一大步,由于这种认识更接近于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所以在管理界很快被人们所接受,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上面的关于人性假设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每一种人性假设理论都是和当时的管理环境和被管理的人素质相一致,即使是最野蛮的“工具人”人性论也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劳动手段和低文化素质的工人相适应,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时的生产率。不论哪种理论都围绕着人的利益和需求展开,都是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提高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人的效率,最终达到提高组织效率之目的。

  其实,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动力,也是人类从事创造精神财富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而人对精神利益的追求,不仅是人们从事创造精神财富活动的主要动力,也往往成为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动力,甚至是主要动力。研究证明,追求利益是人类最一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准则,人的行为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受人追求利益的动机强度的制约。究人性实质而言,人性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人是“利益人”。对于人的本质,我们可以做以下认识:

  1.人是由需要来引发行为动机的

  需要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行为科学家把促成行为的欲望叫做需要。需要随着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需要的层次也不断改变,因人而异,即使在同一时期内,人也有各种各样需要和动机,它们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复杂的需要动机模式。不同的个人面对同一个环境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或者不同的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行为之所以有所不同,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个人的需要不同。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便会用自己的行为去追求需要的实现。由于个人的需要不同,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各不相同。

  人们为了生活,得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食物、衣服和其他很多别的东西。一个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实现某种需要的满足。例如,由于口渴这一生理上的要求,便产生了对水的追求,或由于求知欲这一心理上的要求,就产生了对于书刊的追求。可见,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可以因个体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因社会的需要而产生。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会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人的行为便来自追求需要的满足的改变。

  对需要理论研究最为著名的是马斯洛所创造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要生存,人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如下: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等。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犯罪威胁,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关怀、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对马斯洛的观点存在着许多争论,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批评马斯洛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需要层次学说,但到目前为止,马斯洛的观点仍然是最为广泛传播的一种。2.利益是人的需要的满足

  “利益”是指对需要的满足或对需要的满足过程。人的利益由于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而十分纷繁多样,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人的利益也可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精神利益如感情、荣誉、信任、威望、名声、信仰等许多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事物。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并非是绝对区分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能否成为人的利益,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诱惑力或激励力量,取决于它与人的需要之间是否具有某种联系。事物能否成为人的利益,并非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由该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求所决定,如果该事物满足了人的需求,则成为人的利益,反之,则不能成为利益。例如,对于一个物质至上的人,金钱是他最大的利益,而对于一个追求理想的人,金钱不是他的利益。3.组织可以通过满足人的需求,从而引导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目的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人的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干劲的大小,决定于他是否具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动机以及动机的强弱。只有激发起人的内在的动机,才能使他自觉地去努力完成额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