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

汉族春节三大民间舞解读

时间:2024-02-05 10:54:42 晓丽 民间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族春节三大民间舞解读

  在汉族的春节庆典中,三大民间舞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分别是龙舞、狮舞和秧歌舞。这三种舞蹈不仅是节日氛围的渲染者,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族春节三大民间舞解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族春节三大民间舞解读

  汉族春节三大民间舞解读

  汉族的民间舞蹈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汉族最为隆重和热烈的传统民俗节日。人们对于一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的祝福,对于未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祈求,以及获得一年中唯一一次身心的彻底放松和欢乐,便把所有的时间和心力统统贯注在春节期间所举行的活动之中。

  春节的民众活动中,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开始于宋代和清代的民间歌舞形式。自古华夏民族以龙为图腾,在漫长岁月中龙逐渐已被人们所神化,被当作既可腾云驾雾、又能翻江倒海,主宰农田旱涝的神灵,而被以农耕为生的汉民族所尊崇、祭拜。因此,在从南到北的汉族地区便出现了春节时,被人们舞耍于硝烟弥漫、震耳欲聋爆竹声中,千姿百态、无以数计的各种龙形。其中最被人们熟悉的要算是形体硕大、长达10米左右,用彩绸扎起来的“布龙”或“彩龙”。

  1.《龙舞》

  《龙舞》,是在数名男子高举支撑龙体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龙打滚”、“龙摆尾”、“金龙缠玉柱”等极有气魄的造型舞蹈 。此外,流传在浙江,由众多女子双手各持云朵和莲花,在优美抒情的荷花舞之后,由荷花花瓣为鳞片连接成的《百叶龙》,在耍龙人逗引下浮游于彩云之间,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瞠目;南方水稻之乡,以稻草扎成龙形、龙体遍插燃香,专门舞耍于年节深夜的“草龙”,宛如一条漂浮于夜空、星光闪烁的火龙,在硝烟缭绕中盘旋、飞舞,别有风采。此外,以龙爪行走于地,同时不断向四方仰头喷水的《地龙》,却是清代流传下来,预祝来年风调雨顺的象征 ;将制作精美的小龙缚于长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举一凳腿,奔跑跳跃、翻转作舞于喧天锣鼓之下的《板凳龙》,是黄河以南省份被人喜爱的龙舞形式。此外,把龙体分为若干“段”或“节”的《段龙》、《五节龙》;由一人独自戏耍,留存于苏杭和川北,小巧的“苍龙”、“纸龙”;还有为人鲜知,延续于浙江沿海渔村,几乎没有龙形而呈船状的“首饰龙”、“十八档龙”等等,真是异彩纷呈、数不胜数。春节期间,这些飞舞在汉族广大地区品种各异、形态离奇的龙形,充分显示着龙的传人悠久的历史与浩瀚的文化。

  2.《狮子舞》

  汉族《狮子舞》自汉代由西域传入的假形舞蹈。随着佛教文化的流传,新春之际在霹雳炸响的爆竹声中“舞狮”,逐渐成为人们避邪免灾、吉祥纳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态可掬、温文尔雅,以表演戏球、踩踏板,与人亲昵似猫的“文狮”和矫健迅猛、虎视眈眈,以高难杂技性表演为主的“武狮”,基本成为北、南两方风格廻异的两种“狮舞”形式。“狮舞”除以上表演形态外,还有至今流传在陕西省城固县的“狮舞”一绝:“笑和尚耍狮”。

  这个由笑和尚与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赎罪狮子间的戏剧性表演,过去达108段之多。其表演既可令人啼笑皆非,又可见人性化狮子的精彩表演,是当地人们春节时最为盼切的节目。其中,最精彩的段子《懒婆娘抢场》,是述说秋收时节,人们都在忙于打麦扬场、收获归仓。而由大头和尚扮演的“懒婆娘”,却早上起来磨磨蹭蹭地穿衣洗脸、梳头打扮,拿着镜子左照右看,懒得去场院干活。而在为尽快赎罪狮子的多次催促下,懒婆娘才百般无奈地挑起箩筐来到场上。由于勤奋狮子的帮助,麦子很快打完了一半,这时懒婆娘的困劲儿又上来了。天有不测风云,忽然雷声滚滚,但懒婆娘倒在席子上竟打起鼾来,丝毫不顾风雨将至。狮子看着即将被雨水冲走的麦子,心急如焚催促着懒婆娘赶快起来,但难以生效。狮子在忍无可忍之下,只得用利齿去咬她的脚跟、扯她的席子,才把懒婆娘叫起来抢收完场上的麦子。懒婆娘与狮子在表演中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和反串懒婆娘惟妙惟肖的作态,达到引人入胜的地步。表演完毕,笑和尚还以各种姿态展现写有祝贺吉庆语言的字幅向人们祝贺新春,迎来人们无限的欢喜与欣慰。  

  3.《秧歌》

  《秧歌》是春节群众欢庆活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烘托气氛的大型歌舞形式。这里所指的“秧歌”不仅是单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着数十种歌舞形式所组合的文艺演出队伍。这支队伍既要在走街串巷中做行进表演,又将最后集中于旷场做正式的歌舞演出。因此在北方,人们索性就把过去有着祭祀色彩,而今完全成为春节娱乐式的民间文艺形式称为“社火”或“秧歌”,把这支浩荡的队伍统称为“秧歌队”。秧歌队的最前方,由高举象征来年风调雨顺大伞的艺人率领下,“龙舞”、“狮舞”舞队位于队首;接下来是一队队手提腰间彩绸翩翩作舞,能走出 ” 双葫芦”、“四门吊斗”、“绕菠花”各种图案的“大场”表演和由专门表演青年男女间纯真爱情舞蹈“小场子”的著名艺人,所组成的“秧歌队”;然后是腰间横挎红色腰鼓、踏着激越鼓声的年轻人,表演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打虎式”、“回头望月”、“紧三槌”等套路的“腰鼓队”;在后面是腰系竹马或旱船,扮演新郎送媳妇回娘家的“跑驴” 或“跑旱船”;踩丈八高跷、穿戏装、彩绘脸谱的“高跷队”;扮成长腿、尖嘴仙鹤与不断开合蚌壳的河蚌,相互配合表演着民间寓言故事“鹤蚌相争,渔人得利”故事;接下来还有名为《火盆架子》的队伍,那是把冬季用于取暖的炭盆架,用绳子将其高于脚面悬挂在肩上。盆架以绸布、花草装饰,表演者戏装打扮,表演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戏曲节目《水漫金山》、《草桥相会》等剧目。 在这些重头表演队的后面,还会跟随着来自附近各村的儿童“霸王鞭队”、舞于两根扁担之上的技巧性“胸鼓”表演;源于道教,在头、肩、双手各放置和托拿点有燃烛的荷花形瓷碗,进行杂技式表演的《荷花豌》;缚于高竿之上,保持多种姿态的人物造型《抬阁》等等,被欢天喜地、熙熙攘攘的人们拥簇着一同前往最后进行表演的旷场。

  汉族春节三大民间舞解读

  龙舞,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汉族舞蹈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龙,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在古代神话中是掌管雨水的神灵,因此,龙舞也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愿。舞龙时,人们身着彩衣,手持龙具,随着鼓点起舞,模仿龙的蜿蜒、翻滚、盘旋等动作,仿佛将龙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狮舞则是另一番景象。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勇猛、力量和独立。狮舞以模仿狮子的动作和神态为特点,如狮子的眨眼、甩头、踩球等,都成为了狮舞中的经典动作。在春节期间表演狮舞,寓意着勇猛无畏,驱赶一切邪魔,为人们带来平安和好运。

  秧歌舞则是汉族春节庆典中的又一亮点。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化,是农民在插秧、收割等农事活动中所创作的舞蹈。秧歌舞以锣鼓伴奏,舞者手持彩绸、花伞等道具,步伐轻盈、动作矫健。通过秧歌舞,人们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三种民间舞不仅在春节期间表演,它们还经常出现在各种庆典、祭祀活动中,成为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舞蹈,我们可以感受到汉族人民的热情、豪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欣赏这些舞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