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 百分网手机站

民办大学的困境

时间:2017-12-12 18:56:59 民办大学 我要投稿

民办大学的困境

  在教育培训大佬俞敏洪宣布要办一所中国真正的私立大学后,很多人虽然眼前一亮,但仍对民办大学提不起好感。从高考大扩招开始,“产业”拐点出现,整个民办高校沦入衰退、收缩的过程,虽然截至目前,全国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仍有400多家,但在这个数字背后,有多少学校就像一个空壳,徒有空旷的校园和教室,却没有好的师资生源,面临倒闭,民办大学正陷入困境。

  招生乱象丛生

  “招生就是招钱,办学就是捞钱,一切向钱看,能骗就骗。”曾经在辅仁、汇佳、兴华等北京多所民办大学工作过的老高一针见血地说。公办大学扩招后,民办大学的招生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生源争夺战”变得白热化,甚至一些有实力的民办大学每年在招生上的花费动辄几千万元。

  高额回扣的“提成招生”成为一些民办大学抢夺生源的利器,学校将招生权代理给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由此催生了“招生贩子”和招生公司成为热门行当。

  挂靠在公立大学名下的独立学院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即使打着公立大学的招牌,独立学院的招生也是十分混乱。

  “教育产业化大潮中,无数贫困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去读得不到认可的民办大学,陷入读书致贫的漩涡,已成为中国低收入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曾经接触过很多这样来自贫困家庭的民办高校学生的老高认为,他们学生的家长就是一些生活艰辛的农民、打工者,每当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他内心都被深深触动。

  如此扭曲、拜金的办学观念下,学生就是学校的金主、就是客户,导致民办学校“宠学生”的怪现象。“所有教师工资都是从学费来的。我们教学评估50%是学生打分,教学评估影响年底奖金,甚至饭碗,所以老师都不敢得罪学生,爱学不学,放任自流。”老高无奈地说。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民办大学的学生被招生贩子骗来后,感觉学业和前途无望,而看到招生如此赚钱,干脆不读书了,自己也当起了招生贩子,再去骗下一届的学生。

  倒闭危机边缘

  国内的民办高校就像一家企业,经营不善就得倒闭,他们没有财政经费,所有开支都得靠学费,虽然收费高,但开支也高于公办高校,尤其是招生经费开支。“如果算上招生老师和学生的提成,各地招办的'设置经费以及招生运营费用,每招到一名学生,学校支出的成本将近3000元左右。”老高说。

  不过比缺钱更紧迫的是,民办大学缺好老师。因为资金压力,民办大学老师的工资福利比公办大学少了一大截,更关键的是缺少发展空间和机会。“如果要留住教师,在很多情况下,真正吸引人的,是学校提供给教师的发展平台和人文关怀。”北京海淀区一家民办大学的教师陈诚告诉记者。他觉得民办大学对教师发展提供的资源无法跟公立大学相提并论,出国交流、专业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致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困难。

  陈诚发现在民办大学中年富力强的老师很少,更多的是一些退休的老教师,用来缓冲师资队伍的匮乏,那些老师上课只要能过得去就可以了,年轻老师们要想得到发展的空间很难,比如申请课题难,出去进修难,申请高级职称难度更大,使得年轻老师们纷纷改弦更张,另谋高就。

  没有好老师,怎么吸引来好学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感到悲观的陈诚正在准备读博转行,“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民办学校都输在了起跑线上,虽然今天还是在苟延残喘,但是如果没有较大的改进和改观,等待他们的出路可能就是倒闭了。”

  实际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办大学经历了几轮兴衰沉浮,南洋、汇佳、辅仁、兴华等曾经辉煌一时的民办大学,如今有的彻底消失,有的压缩求生,有的投靠公立大学,还有的正在倒闭边缘,从廊坊东方大学城的衰落也可窥见一斑,从当年的民办大学云集,到如今的讨债人和卖房者扎堆。个中原因既有资金链断链、管理不善、生源流失,也有老板犯事跑路等。

  真正的私立大学有多远

  俞敏洪的加入必然引发一场震动。2013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宣布接手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在中国办一所真正的私立大学。但随后他被毫不留情地泼了冷水,教育界人士普遍不看好俞敏洪的选择,认为时机不对。

  几年前俞敏洪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说过自己办大学的理想,他心目中的私立大学模式是,学校有足够的钱,学生不需要考虑能不能交得起钱,而只需要考虑自己到底优秀不优秀。他的招生原则就是两个:第一,学生优秀不优秀;第二,尽可能地招收成绩好、有培养前途的农村孩子。可见,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其实是想为农村孩子办一所大学。

  “这是一所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大学。”俞敏洪向耿丹学院的学生承诺,“你们交的学费都会用在学校的建设和同学身上,我们个人决不会从这里拿走一分钱,我们只会往里不断投入,请相信我们办学的诚心。”

  他认为,目前中国的私立教育靠学生学费维持运行,是一个“荒谬的现实”。不用重金怎么能请来好老师?他计划要用基金会的方式办大学,基金会通过资本运作赚的钱,支持学生的学费并聘请著名教授。

  而眼下耿丹学院的一年学费要两万元,所以俞敏洪首先推出了一个“企业家英才计划”,入选的优秀贫困学生由企业家资助学费和生活费,而且“认领”学生的企业家还要负责生活和就业指导,就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

  不过真正让俞敏洪头痛的是,正赶上独立学院“转设”的节点。所谓“转设”指的是2008年2月,教育部出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俗称26号令),要求独立学院在5年过渡期内实现“脱钩”,成为独立的民办高校。但教育部26号令设置了很多准入门槛与法律责任,仅“不少于500亩的国有土地”这一条就让很多独立学院的“转设”之路止步不前。在北京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办一所学校要500亩地,并且一分地上只能待一个学生,这需要不是一般的烧钱才行。

  这也是俞敏洪目前还没解决的难题,耿丹学院只有400多亩地,但独立大学要求人均一分地,400多亩地只能容纳4000多个学生,他们已经有6000个学生了,差的那几十亩地怎么办?

  在今年7月的中美教育高峰论坛上,俞敏洪的一番话令人感伤:“因为中国在教育中不善于利用民间力量,所以到现在为止中国优秀的,顶级的私立中学和私立大学是没有的。”

  如果俞敏洪办大学的理想最后也破灭了,对于那些还在坚守的民办大学来说,除了继续烧钱和等待捐助外,求生之路将变得越来越艰难,而除了生存之外的理想,仍是渺茫。

【民办大学的困境】相关文章:

1.民办大学分类

2.广东民办大学哪家强

3.福建有哪些民办大学

4.国家承认的民办大学2017

5.2017国家承认民办大学

6.2017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

7.江西民办大学介绍

8.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