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译 百分网手机站

口译考试中常见失误分析及其对策(2)

时间:2017-06-23 18:20:38 英语口译 我要投稿

口译考试中常见失误分析及其对策

  原因分析:根据Sperber 和Wilson 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人类认知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认知过程中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 4] 。口译通常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 受时间限制, 译员更易集中精力于最为相关的信息,从辩音、语法分析等语言层面到启动根据原语的主题、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所作出的背景假设, 都在寻求和实现背景假设和话语本身的关联, 以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但如果译员把错误的预测与听到的内容进行关联时, 就产生了理解的错误和信息寻觅的偏差。

  以上分析都是影响考生的语言因素。除此之外, 许多非语言因素, 比如考试焦虑、物理噪音和生理噪音、听众因素、文化差异、记忆与笔记能力、考生百科知识等综合素质也影响着考生的'临场发挥。受篇幅所限, 此处不逐一展开分析, 着重从考试焦虑、物理噪音和生理噪音以及听众因素三方面分析非语言因素在口译考试中的作用。

  二、非语言因素

  (一)考试焦虑

  Ellis 把考试焦虑归为情景焦虑的一部分[ 5] 。一般说来, “适度焦虑” 会调动自己生理心理的各种积极因素, 以应付紧急情况, 但是如果“焦虑过度” , 自我调节就会失控, 身心就会受到抑制甚至完全紊乱, 而且可能发生感知觉、记忆、思维的错误, 做出不适当的反应, 影响考试表现。“焦虑过度”的考生在考试时怯场,“怕”字当头, 顾虑重重,过分注重个人表现, 结果造成心烦意乱, 译语失误等不利情况, 主要表现在由于思想负担过重、信心不足造成的过于紧张和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还可以表现在听原文时, 因为记忆力差、笔记不当而使翻译内容缺损, 造成临场措手不及。自信心不足, 使考生处于被动或持种种担心, 或担心词汇量不够, 表达方式不正确, 或翻译过程中会不会卡壳, 其结果是脑子出现暂时“空白” , 这种状态下的翻译就不能保证连续性和正确性。个别考生在个人信息确认的环节中竟紧张得说出Today myname is …不符合逻辑的自我介绍, 还有考生表现为出汗、声音和身体不停颤抖等剧烈的生理反应。

  (二)物理噪音和生理噪音

  噪音作为语言学术语, 指的是“在传递信息时出现的所有令人讨厌的干扰, 此种干扰并非来自信息源[ 6] 。噪音可分为物理噪音(外界干扰、扩音器故障等)、生理噪音(听觉障碍, 疲倦困乏等)和心理噪音(语言因素分析中已提到)。口译考试严密的考务工作安排要求考场尽量把物理噪音降至最小, 但高校中电脑控制的上下课铃声、个别临街考场时不时传来的过往车辆的噪音还是会对本来就紧张的考生造成一定影响。受生理噪音影响严重的主要是每个考场中排在后面的考生。长时间在侯考室的等待(每个考场大约18 个考生, 每人考试15 分钟, )令他们身心疲乏, 焦躁不安, 耐心殆尽, 考场上表现为反应迟缓, 注意力不集中, 说前忘后, 遇到不易听辩、理解和表达的地方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或干脆放弃。

  (三)听众因素

  口译考试不同于现场口译, 面对的听众不是常规的以理解为目的的普通听众(出现在宴请酒会、礼仪庆典、讲座报告、宣传推介之类的中外交流场合的人员)、专业听众(出现在大型国际会议、研讨会、讲座、报告、谈判等场合或工厂、实验室等场所, 包括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等)或特殊听众(领导嘉宾、双语听众或译员同行)三大类群体, 而是针对考生的现场表现和潜力作出评判的考官。考试过程中, 他们禁止通过任何方式对考生的表现作出反馈, 但两位考官要各自及时对考生的每部分表现打出成绩。置身于这样无任何呼应和反馈的口译氛围中, 考生很难对自己的翻译作出修正, 只能按照个人的理解去表达,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上述实例分析表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在口译考试过程中都影响着考生的临场发挥, 针对性的分析对口译教学实践产生如下启示。

  1.夯实语言基本功, 筛选口译教学对象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口译成功的前提条件。高校中口译课的开设一般都在本科生高年级阶段, 理论上讲他们具备了比较过硬的语言功底, 有较好的语音听辨、语法层次分析、语义和篇章分析等语言层面上的能力, 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未经筛选的学生智力水平和语言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 个别学生表现出对口译毫无兴趣, 也不具备接受口译培训的其他条件, 这些无疑为接下来的学习设置了先天性的障碍, 结果是得不偿失[ 7] 。有些考生考试失利的明显原因就是不具备口译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潜质。

  2.排除心理噪音干扰, 正确识别预测主题

  主题思想识别技能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口译的质量。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噪音的影响, 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结合各种主题和背景有关的语言和语言外知识对原语说话者即将说出的话语进行信息预测, 并将这些预测信息运用到听辨中去, 据此对话语的意义进行筛选摄取。比如可采取主题发言接龙的方式, 培养学生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揣摩说话者的心理, 归纳说话者的思路, 预测说话内容。另外, 博览群书, 熟悉各种文体风格, 对科学预测主题大有裨益。

  3.脑记笔记有机结合, 有效减轻记忆负担

  笔记在口译过程中是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没有良好的脑记能力, 只有笔记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口译时要把脑记和笔记有机结合起来, 大脑记忆为主, 笔记为辅始终是笔记的基本原则。数字翻译和专有名词给口译造成极大的信息和记忆负担, 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笔记可先重点记录数字, 专有名词, 然后补充重点词, 连接词, 第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记录不在于全, 因为口译笔记不是速记, 而在于表达时能用;笔记不在于多, 而在于能在表达时激活被动记忆。因此, 用自己最易辨认的方式作笔记, 中英文均可, 能唤起短时记忆即可。记录的目的不是表达时阅读笔记, 而是让笔记起提示作用[ 8] 。

  4.大量记忆固定表达方式, 积极寻找语言智能板块

  运用语言智能板块进行记忆及对号入座式的操作是高效准确口译的途径之一。Skahan[ 9] 在其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书中提到much of language production is based on a redundantlyorganized memory system , and that speakers frequentlyavoid having to engage in clause -internal processing(demanding as this is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use ofmemorized chunks of language .而在口译中运用语言板块就是在认可双语差异的前提下, 跨过双语之间的桥梁, 去寻求目标语与原语相对应的成分,这种对应或以单词的形式出现, 或以词组的形式出现, 或以句子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平日熟记大量的语言板块, 尤其是政论、时事新闻、外交接待等特定内容、用词和结构反复性大的文体及习语等, 搭建句子时, 可按照语法规则将这些板块移入其位。这样口译时不仅能减轻记忆负担, 而且能增强对语篇主题的预见性, 缩短口译时间, 提高口译效率和准确性。

  5.注意心态训练, 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口译活动中的心态与环境、休息、身体状态、翻译主题、译前准备等密不可分。为培养学生在口译考场或现场强大的紧张氛围中流利准确地进行双语切换,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甩掉思想包袱、译前充分准备、保证充沛精力、克服心理焦虑、端正考试动机、建立自信心, 培养抗高压 抗干扰能力等贯穿于口译教学始终。公共演讲和口译实战模拟训练都不失是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

  口译是高度紧张而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译员需对接受原语的信息进行快速分析整合, 然后用流利的译出语进行表达。实例分析考生在口译考试中的产生的失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口译培训, 提高口译质量, 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口译人才。